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苦力相助,聯軍迫近京城《啟蒙下義和團》之《晚清義和團》15

(2024-06-11 21:39:13) 下一個

太後的宣戰詔書到了各省,李鴻章第一個出來反對:打一個小日本當年都打不過,哪有一下對十一國開戰的道理,此乃亂命,臣不奉詔。這李大人一直被視為疆臣之首,其他各省督撫也都秘密聯絡李大人,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袁世凱。和洋人簽定了個東南互保條約。朝廷打朝廷的,俺們過俺們的。

就剩下個不明真相的太後率領著中央軍義和團在和列強死磕。(忘了還一個愛國愛的很瘋狂的毓賢),沒幾天洋兵登陸,天津陷落,直隸總督裕祿自殺。

死的最冤的是聶士成將軍,他正率部在津郊和洋兵激戰,接到報告全家十幾口婦孺被義和團殺了(清軍在前方打仗,義和團在後麵也沒閑著,以前聶軍剿過義和團,後來聶軍保護鐵路和義和團發生過衝突,互有死傷。義和團有仇必報,燒了聶部駐地,把那些反動軍官家屬都拖出去殺了)聶的部隊不幹了:俺們不打了,俺們要去殺義和團,要去報仇。

聶一言不發,回指揮所換上上朝穿的禮服,出來騎上心愛的戰馬,拔出戰刀衝向洋兵。他著是不想活了,大清有軍令,隻要主帥陣亡,官兵潰散的不追究。

聶部放下武器,讓出陣地,讓聯軍過去了。後來聯軍從天津出發進軍北京,發現後麵跟著一支清軍,這些就是聶部(很多老兵都是跟著聶士成從朝鮮九死一生過來的,都成職業軍人了,除了打仗也不會幹別的,都不願潰散)聯軍派人聯絡,接到回話:聶軍已經潰散,俺們現在是民兵,自發起來打義和團,為聶將軍為自己家屬報仇。聯軍讓他們拉大和聯軍的距離,在左臂上纏上白布。這樣好區別對待。戰場上從此出現了奇怪的一幕,聯軍清軍聯手痛剿義和團。  

再回頭說說聯軍,聯軍在天津登陸本來說好的司令是德軍瓦德西元帥。這不等不及要出發,就先開會商量先選個臨時司令。各國鬧的不可開交,都想選本國司令。俄國發言:大戰在即,人多才好指揮。俺們俄軍人最多,所以司令別國幹不了。日本:人多就能當司令?俄國:當然!

日本連夜從本土運來一個師團,日本人得意洋洋:這下該俺們當司令咧!各國又接著吵,最後商定輪流最司令,也就是大家都過把癮。

這就出發,這天輪到法國做司令。晚上開會說好明天早上六點出發。到早上法國人爬起來人都沒咧,法國司令急了:我靠,這咋都不聽號令啊。法國人一路猛追,追上美國人了。法國司令問:你們幾點出發的。美國人:俺們五點出發,前麵日本人三點就出發了。

天津陷落太後急壞了,讓八百裏快遞帶上聖旨上山東發報給各省:趕緊起兵勤王(為啥不在北京發報,這不義和團把電線杆都扒了燒了。)各省督撫接報沒一個起兵的,都和中央玩深沉。也有忠心的,毓賢派了八百,還有個剛被仇洋黨提拔起來的山東老巡撫李秉衡(長江水師大臣)帶了兩千兵馬進了京,這李大人當年就是被洋人迫害丟的官,所以朝廷打洋人他堅決支持。見了太後先控訴一番當年洋鬼子怎麽怎麽地迫害自己,自己又是如何如何地堅貞不屈。

太後立馬任命老李為前敵總指揮,再拚湊了六千京裏的巡防兵讓他帶上,讓他上前線把聯軍堅決頂住,拖他們幾天,等各省勤王之師雲集,就該洋鬼子倒黴咧。

洋兵攻下天津,一船船後緒部隊輜重裝備陸陸續續在碼頭下船,碼頭苦力就找到聯軍指揮部要求代理運輸:這一路到北京路很難走又扒了鐵路,這麽多彈藥大炮,就讓俺們承包了吧。聯軍軍官樂了:你們不怕大清朝廷以後回來,辦你們個賣國罪?

苦力回話:不會,俺們就幹這個的,等朝廷回來,還得找俺們搬貨,把俺們都辦了罪,難道他們自己搬啊。

聯軍也痛快,和苦力談好了總價,就讓他們承包了。苦力回家準備好了架子車,都盼著聯軍早點出發。琢磨著這一躺跑下來得賺不少,一路上的大清關卡人都跑沒了,還有誰出來收過路費,要喝茶錢。

聯軍陸陸續續到了三萬多人,但總指揮瓦德西和七千德軍主力還沒到,這北京公使館的告急電一再來催,說快頂不住了。

聯軍一商量,不等了。這就出發。

派出了李指揮,太後在宮裏也沒閑著,前幾天剛毅給她進獻了個滅洋人咒,說是這個咒念了能滅洋兵,隻有義和團法力高深的大師兄念了才有效,太後要念了洋兵就死的更多咧。太後開念,念一句邊上的李蓮英就唱一句:已升天洋兵一名。又升天一名。再升天一名。(這大清的最高統帥都這麽愚昧荒堂,這大清沒亡還真是個奇跡),念了一天,洋人傷亡慘重,再接著念下去,估計洋人沒登陸就全死光了。

這李大帥帶著兵馬到了楊村前線,碰上了洋兵前鋒。李大帥不去布防挖陣地先訓開話了:兄弟們啊,殺敵報國的時侯到了,皇上太後京城的父老,都等著俺們得勝的喜報。前進者賞,後退者殺。記的俺出宮的時候,太後。

李大人還沒訓完話,那聯軍早架好了大炮,測好了距離。一聲開炮,李軍就挨了一統猛轟。轟完洋兵上了刺刀朝著清軍來了個集團衝鋒。這幫清兵本來就不是野戰軍,活著的全嚇的魂飛魄散丟下主帥跑了。

前線的噩耗一個又一個的傳進宮來:北倉失守,楊村失守,李指揮仰藥報國了。太後急的團團轉:趕緊上山東給李鴻章大人發報,讓他速度來京和洋人談判。發報問問各省勤王之師都到哪兒拉。讓董福祥停止進攻東交民巷,義和團要不聽,董福祥可以對他們開槍。

圍攻使館的槍聲停了,太後派的特使來了,還運來了西瓜洋酒罐頭糧食。特使發話:前段日子太後在閉關念佛,各位受苦了,鬧到這個地步,生靈塗炭,實在不是太後本意。太後希望你們派些代表進宮,大家坐下來談談,把各自的苦衷都訴了,重修舊好也不是不可能的。各國公使婉言謝絕:戰爭期間,除非停戰,不然絕不離開公使館。

太後伸出了橄欖枝,這洋人也太頑固。如果進宮和太後好好聊聊,太後有了麵子有了台階也好對大臣說:這洋人來求情了,咱們也別得理不饒人,賠他們點銀子割點土地也沒啥,這不都為百姓嗎。

李鴻章接到電報歎了口氣:那就去吧,誰讓我穿了這身朝服。坐船到了上海,海路斷絕了,列強已經封鎖北方航道,所有商船停航。想走陸路,接到袁世凱的電報,直隸全是義和團拳民,大人千萬別去(義和團放話要殺了一龍二虎。兩隻老虎其中一隻就是李大人)。

太後在宮裏熱盼李大人,李大人沒來喜報來咧,端王報喜:前線宋慶馬玉昆率部重創洋人,已打死打傷洋兵三千多人。各軍正在追擊。

太後這下揚眉吐氣咧,忙著下令:董福祥趕快進攻,這洋鬼子死不改悔,不投降就讓他們滅亡。李鴻章不必來京,朝廷本來也沒指望談判能成事。

其實這喜報是端王捏造的,端王瞧著太後革命立場有點動搖,革命熱情直線下降。而且想停戰跟洋鬼子建立不不正當關係。急的上火,心想這太後要跟洋人談和了,俺不成了頭號甲級戰犯!端王自把持朝政以後就成了個造假專家,趕緊自己寫了個喜報送去給太後鼓鼓勁。

這馬玉昆部也是武衛新軍,本來防守北倉要塞,這日本人先來攻,瞧著這要塞修的堅固,強攻一定傷亡慘重。日本人也不傻,白天睡覺,晚上派了一個中隊,爬到要塞前麵用小炮朝要塞裏放煙霧彈,這清軍被熏的沒到天亮就撤了,和上級匯報,這日本人用毒氣彈,這仗打不了。一清點人數沒少一個,指揮官樂了,這日本人估計也給洋人坑咧,買的全是山寨貨。

趕緊退到第二條防線,在後麵協防的義和團可樂壞了:太丟人咧,跑的那鞋都丟咧。。咋長腦袋的,迷信那洋槍有用嗎,這幫SB。馬軍氣壞了,全把子彈上了膛,準備和義和團玩命。指揮官瞧著要出事,去和義和團管事的商量:這洋兵確實厲害。。大師兄怒斥:厲害個小鳥,你們怕死就說洋鬼子厲害。你們要早入了義和團練神功,這洋鬼子會打到這兒嗎。指揮官:洋兵馬上到了,要不你們上也讓俺們武衛軍開開眼。

聯軍接到義和團下的戰書:明早俺們早上決戰,可別先跑咧。讓你們瞧瞧俺中華神術。

洋兵一早全來了,都想瞧瞧這中華神術。義和團整好隊,抗著紅旗抗著大刀雄赳赳氣昂昂的就上了陣,洋兵架好了炮:距離八百米,裝彈準備射擊。義和團停了下來,大師兄二師兄出列開始做法:褪衣。幾千義和團拳民全把上衣脫了,大師兄二師兄光著膀子開工做法,嘴裏還念叨個不停:有請太上老君來上身。有請文殊菩薩來上身。有請。一會渾身顫抖,麵色赤紅仰天長嘯:哇呀呀呀呀呀。幾千人如瘋如顛。

洋鬼子大開了眼界,武衛軍也看的目瞪口呆。

大師兄拿起紅旗一揮:殺。團民舉起大刀瘋了一樣朝聯軍陣地湧去。

洋兵全忘了開槍,也看傻了。都在琢磨著是不是還有後續表演。測距兵:八百米。七百米。五百米。測距兵先開槍了。槍聲一響,洋兵全醒了,大炮已經打不了,距離太近。那就用機槍掃射,議和團前麵的被掃倒,後麵的接著上,後麵的被掃倒,再後麵的接著衝。洋兵這下見識了什麽是人海戰。義和團一直衝到和洋兵麵對麵,洋兵的射擊速度都沒頂住義和團的衝鋒速度,洋兵訓練有素,一聲令下上了刺刀和義和團來了個反衝鋒。

槍聲停了,洋兵清點人數,傷了六名。陣地上的屍體層層疊疊,洋兵全脫了帽為死者祈禱,隨軍牧師在屍體中念:我們在天的父啊,願世人都尊你的名為聖。免了我們的債,就像我們免了別人的債。醫護兵忙著為受傷沒死的義和團民包紮。

衝鋒的全是團民,大師兄二師兄全躲在後麵觀察,一看情況不對,早溜了。

義和團團民都是些粗手大腳沒上過學堂的農民,被大師兄二師兄天天用神術洗腦,對刀槍不入的邪說信的深入骨髓。隻有那些大師兄二師兄才是明白人,要真刀槍不入,他們早殺進京城做了皇帝天天摟著貴妃喝著美酒,還到這兒來和洋人玩的那麽幸苦那麽受累。所以一看要壞菜,大師兄二師兄脫了團服帶著以前鬧革命鬧來的錢財,一口氣溜南方享福去了。

武衛軍見識了義和團的神功,沒等聯軍進攻也撤了。馬部繞開後麵防守的義和團,進京整編修養去了。有堅固的城牆,馬部睡了幾個好覺,想不到睡覺也能睡立功咧。

聯軍接著攻,武衛新軍退了兵,義和團的神功也被洋兵識破了,這仗就好打了。正冒著酷暑行著軍,搜索隊來報告,前麵有大隊義和團埋伏了準備伏擊聯軍,聯軍指揮官走到高處拿出望遠鏡一看笑破了肚子,這義和團穿了一身紅趴在西瓜地裏(可能嘴裏還在念,你看不到你看不到,你就看不到。),這目標也太明顯了。下去讓部隊架好了炮,架好了機槍。一統炮彈過去,飛起來的是一個個團民連帶著沒熟的西瓜。義和團一看暴露了,有不怕死的就喊著口號朝聯軍衝,沒衝幾步就被馬克鑫機槍掃倒了。有膽小的就朝西邊潰散,這西邊清軍聶部潰兵先一步擺好了陣地等著了。跑過來的義和團被清軍一槍一個,打完還挨個用刺刀捅:不是刀槍不入嗎,乃乃的。

太後接到喜報,樂的嘴都合不攏。下令嘉獎慰問全體奮戰在第一線的武衛軍指戰員,希望他們再接再厲,再立新功,一鼓作氣把洋鬼子趕下海去。朝廷趕緊征用了幾十輛大車,裝滿瓜果蔬菜,趕著雞鴨牛羊讓幾個親王大臣帶隊去城外尋找慰勞忠勇的馬玉昆部,(馬部在城裏睡覺,這幫大臣去城外慰勞,你說稀奇不稀奇)

慰問的隊伍出城還沒到十裏,兜頭撞上了奏著軍樂列隊而來的英國皇家步兵團,那些親王大臣一看這隊伍不是自己人趕緊丟下慰問品坐著轎子跑了,苦了那些趕大車的車夫,這跑也跑不快,這車上裝的滿滿的,丟下車跑這個還真舍不得,以後靠啥謀生啊,本來朝廷征用趕車就是個苦差事,拉完那些官員丟下句話:明天上衙門裏領錢去。。。連個白條都不給。去衙門裏領個錢可就難了,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最後領到錢最多隻有一半,其他的一半孝敬衙門了。路就一條,大車堵了路,洋官帶著翻譯就上來問了:你們幹什麽的? 全嚇壞了,跪下了一地。有個機靈的靈光一閃:俺們是京城老百姓推舉出來歡迎各位洋大人的代表,京城的老百姓被義和團害苦了,派俺們來慰問。。。。這英國指揮官聽完翻譯琢磨了琢磨就說:這些瓜果蔬菜我們有(怕有毒),雞鴨牛羊我們要了,但我們軍人是不收禮物的,這樣吧,我們按照市價付錢。。。。英軍吃了一路罐頭,也沒地方去買雞鴨牛羊,見了當然要。

這些苦力發了票洋財,也不怕洋人了:你們要打京城,城牆很高很難打。不過有個地方容易進去。指揮官讓部隊停止前進,讓苦力帶著去看看。 在北門那有個出水道,道口裝著木柵欄。苦力指給英國人看還幫著出主意:隻要放點炸藥一炸就開。

英國軍官很高興,拿出錢要給他們。這些苦力覺悟很高:這錢俺們不要,拿了別人該說俺們是漢奸拉。。。

這太後正在文華殿召開表彰自己大會:這洋鬼子有啥了不起得,各省勤王之師主力都還沒到,他們已經不行了。。。。你們有些人啊,就迷信洋鬼子那一套,把老祖宗的留下來的東西都認為過時了。。。你們表麵上不說,但俺看出來了。。。洋鬼子那套俺也懂,俺們大清國這麽大,沒個皇帝成嗎(其實該說沒個太後成嗎)。。。。一開戰有些人就害怕拉,就急的象死了祖宗,如果不是俺。。。。全場鴉雀無聲,都不敢和太後頂嘴找不自在。

逃回來的親王大臣報告:洋人快到京城了。。。太後急了忙問端王:這咋回事咋回事,不是給打退了嗎?端王隻好敷衍太後:不可能啊,可能是小股洋兵,要不俺去指揮部看看前方戰報。。。城外守備清軍送來了告急:洋兵沿著大路來了一批又一批,不知有多少人,還貼出了告示,說是打進北京城,活捉清太後。

太後看到報告眼淚都要出來了,忙問:這該怎麽辦怎麽辦啊,你們這些個大臣,都說說話給出個主意啊。。。全場還是鴉雀無聲,滿朝文武心底雪亮,你太後就信端王那一夥禍國殃民的東西,那立山聯元徐景賢袁。。也就講了幾句真話,就給拖出去剁了。到這一步也就等著亡國,還說啥。。。。

光緒說話了(其實說了也白說,太後讓他出來也就為了個合大清的規矩):要不先讓甘軍別打公使館了,派代表和洋人對話。。。

全場還是無人說話,就跟給太後開追悼會似的,就差奏哀樂了。

最後讓端王榮祿建立首都抗敵總指揮部,協調各路兵馬準備抗戰,保衛朝廷保衛皇上和太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