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聶士成廊坊大捷,西摩爾聯軍受阻《啟蒙下義和團》之《晚清義和團》13

(2024-06-06 20:44:40) 下一個

這喜報上寫的啥?這是直隸總督裕祿送來的喜報:廊坊大捷!洋兵二千前日在廊坊被武衛軍聶士成部擊潰,妄圖朝海邊潰逃,義和團沿路截擊,挖斷鐵路。洋兵進退失據,現已被清軍各部團團包圍,洋兵彈盡糧絕,滅亡也在旦夕之間了。                              

這仇洋黨把這喜報篡改成:在太後的正確領導下,在端王的精心安排指揮下,在朝廷各級官員的正義感召下。兩路義和團出京一路挖斷鐵路,在廊坊將準備入侵北京的八千洋兵團團圍住,連日猛攻。義和團不但要和洋兵苦戰,還要不斷受到武衛軍聶士成部的偷襲騷擾。戰鬥了三天,洋兵被打死一千餘名,傷者無數。義和團取得了廊坊大捷的不朽勝利。

開戰後太後天天失眠吃不下飯,就是睡著了也是做噩夢。這下開心的不得了,飯也吃得下覺也睡得著了。(中午就睡的很香很甜)心想義和團的神術原來是真的。

這仇洋黨為啥這麽仇恨聶士成,因為這聶軍門一在上書朝廷,堅決要求朝廷下詔痛剿義和團,說的還挺過火:這些拳匪日日燒殺搶掠,如不剿滅一旦勢大,必將禍亂中華。如聽之任之,大清亡國恐不遠亦。

其實這喜報很多天前就該送進京了,這直隸總督寫好了喜報派八百裏快遞緊急送京,這快遞出了天津沒多遠就被拳民搶了馬,這清兵哀求半天說了沒用,還被拳民痛扁了一頓。一瘸一拐走了一天一夜才到下一站,下一站是個縣城,縣城已被拳民占領了,馬也全被拳民吃光了。本來八百裏快遞是換馬不換人,但這清兵腿給拳民打斷了,就把公文交給驛站裏的清兵要他們幫著送。驛站裏的清兵一看是緊急公文,借了頭驢騎著上京。這清兵挺聰明,把驢身上割了一條條傷口,然後找了(太惡心不說了)。。。。一路拳民見了,這清兵先介紹這頭驢:這驢有瘟疫吃不得。

朝廷吸取了教訓,以後八百裏快遞出京全派有武裝護衛。而且帶足了馬,跑累了換匹馬一直送到目的地。

太後陪同吃飯可是破天荒的頭一遭,太後一邊吃一邊和端王說:明天你組織一下,讓義和團進宮鬧革命。

第二天端王帶了幾百名拳民就來了,太監早準備好了。把宮裏的洋鍾,地球儀,鋼琴,照相機,唱片機,音樂盒。。。(全是一批舊貨或修不好的)搬了來讓拳民們燒了砸了。這也是太後表態支持革命的一個舉動。

太後晚上又開大會:這次廊坊大捷,義和團立了大功。這下洋人該清醒清醒了吧。這聶士成真不是個東西,不去和洋人戰鬥,專門在那裏破壞革命。這個人是誰提拔任用的,以後要連帶懲處。

朝廷裏確實有不怕死的,袁昶:臣知這聶士成是個忠臣,以前在朝鮮漢城和日人苦戰數日不退,其身受創十餘處。

徐景澄:太後不要被奸臣蒙蔽啊,亂匪豈能成事。

仇洋黨痛罵:袁大人徐大人是不是收了聶士成的銀子,你倆不顧事實胡編亂造。你倆漢奸。

太後今天心情很好不想殺人:俺說了多少次了,以後啊大家要把一個和字掃除心間,要滅洋到底。

太後讓軍機大臣王文韶寫個詔書給裕祿,讓他把聶士成捆綁進京問罪。王文韶是個開明派,就把這詔書寫的模淩兩可。

詔書這樣寫的:武衛前軍聶士成不知是何居心,是何肺腑。不去阻擊洋兵,保衛朝廷。反行其道,居然對義和團愛國義民開槍射擊。實在是匪夷所思,莫名其妙。直隸總督裕祿應對其善加勸導,使其激發天良,迷途知返。如在執迷不悟。裕督可以將其就地拿下,押京問罪。

裕祿見了詔書嚇了一跳,也知道聶士成冤。就把聶士成請來打開詔書讓他看了,聶士成看完激憤的不得了:俺為朝廷出生如死四十多年,幾次差點喪命疆場。俺赤膽忠心,可昭日月。朝廷縱容這幫亂匪,害的中西失和,大禍臨頭。俺大不了拚了這條老命,上報朝廷,下報黎民。

其實廊坊大捷是聶士成率部和西摩爾聯軍苦戰數日,終把聯軍頂了回去。義和團在聶部後麵不斷偷襲,聶軍打的苦不堪言,成了兩線做戰。裕督勸慰:以後太平了,俺親赴朝廷為你辯誣。(可惜裕督再也沒機會入京了,十餘天後兵敗自殺)

這聶軍門也抱著必死的決心回營督戰,沒多久也陣亡了。

後來袁世凱做了北洋大臣直隸總督,親自尋找人證物證調查此事。真相大白後朝廷為聶士成平反昭雪,樹碑立傳。(這碑再後來被紅衛兵小將給砸了)

這西摩爾聯軍又是咋回事。說來話長,西摩爾是英國海軍亞洲艦隊上將司令。本來艦隊駐在印度,這大清北京地區鬧起了義和團,西摩爾讓艦隊趕緊裝載補給軍火,就地裝上了印度土著兵。自己先開著旗艦就到了大沽外海的洋麵上,來瞧瞧到底鬧成啥樣了。結果接到英國公使館的求救信,要求西摩爾派兵進京保護使館。這洋麵上停泊了許多外國兵艦,也都接到了告急信,於是大家就推舉西摩爾做了聯軍司令率領拚湊起來的兩千水兵。

西摩爾就率軍在天津登了陸,這時太後還沒下詔開戰。直隸總督聽說西摩爾是進京保護使館,就也沒攔他。任其坐了火車呼嘯而去。這西摩爾是個海軍上將,帶著的兩千洋兵也全是水兵。這下都成了海軍陸戰隊咧。西摩爾軍上了火車,火車駕駛員是臨時找來的一個美國商人,沒辦法,中國司機都不敢去。這些洋兵就按照軍艦的樣式把火車布置了布置,裝上左弦炮右舷炮,把第二節車廂改成平板車,上麵架上主炮。後麵架上尾炮。還有左舷機槍右舷機槍。西摩爾把火車頭當成了指揮艙,上去先架好了電話。一切搞定,西摩爾上將下令:先測一下風速。美國司機給搞蒙了。西摩爾再接著下令:升火起錨,緩速前進。速度不要超過十五海裏。美國司機停了車堅決不幹了:這車我開不了,你們另外雇人吧。

軍官們 好說歹說,把美國司機請上火車。火車接著出發,剛開始開的慢,走的也挺順利。過了楊村,突然發現前麵鐵軌被扒了。西摩爾上將急壞咧:轉舵轉舵,快給我轉舵。美國司機拉了刹車,火車緩緩停了下來。前麵鐵軌全被義和團鬧革命扒了,這天津到楊村的鐵路因為聶士成部的保護,所以沒被破壞。聶軍是奉旨保護鐵路,義和團來扒鐵路起了衝突,雙方都死了人,不過義和團吃了大虧。裕祿得報就把聶軍調到天津去了,裕祿知道朝廷是支持義和團的,把聶部調開也是想保全功臣。

西摩爾上將帶著軍官下車一看樂了,這幫義和團拳民把鐵軌扒了全丟棄在鐵路兩邊(要換現在,一定搬去賣給收廢品的老板,這喝酒錢是一定有了)。聯軍組織洋兵連夜修,一路修一路前進。修到天亮不對勁了,這義和團聽說聶軍走了,又跑來扒鐵路,一瞧這鐵路上有火車有洋兵,連忙跑回去聯絡其他拳民。這些拳民早練會了刀槍不入,找不到洋人(殺無赦成了殺無蛇)。剛開始來的都是小股拳民,洋兵轟了兩炮就跑了。很快聚集起數千人,這些拳民順著鐵路兩邊的青紗帳慢慢的爬到火車邊,一聲呐喊舉起了紅旗發了瘋的朝火車衝去。洋兵紀律嚴明,步槍機槍大炮左右開弓。義和團衝上去多少打趴下多少,有幾個衝到洋兵陣前,被一排刺刀捅翻。刺刀的優越性充分體現了出來。

西摩爾上將瞧著這戰鬥這麽好打,也不修路了。下令火車退回楊村,帶領隊伍步行入京。這聶部接到直隸總督的開戰令,一路緊急行軍在廊坊設了陣地等著。遭遇戰打響,西摩爾聯軍的大炮全在火車上。打了兩天西摩爾軍子彈和帶的糧食告急,西摩爾連忙下令撤兵。廊坊大捷!西摩爾聯軍一共死了十人,傷了七十多。不過有六百多洋兵水土不服上吐下泄,也算是傷兵被抬著撤退。

撤到楊村傻眼了,聶部把鐵軌路基全挖了。西摩爾聯軍丟下火車一路撤一路苦戰,最後跑不動咧。被包圍在一個小火車站裏,大批清軍接報都想立功就跑了來把他們團團包圍。

西摩爾聯軍失去了聯係,西方各大報紙都把頭版空出來,一接到噩耗好登訃告。都寫好了編者按:西摩爾上將率領軍隊冒險出擊導致全軍覆沒也是情理之中的。各報駐香港上海記者天天等著大清發布西摩爾聯軍被全體殲滅的邸報。

英國報紙接連聲討英國政府:這西摩爾上將帶領的部隊全是海軍,政府讓他們上岸打仗簡直就是讓他們去送死。英國政府發表聲明:政府從來沒有下令讓西摩爾登陸做戰,這是西摩爾上將的個人決定,和政府無關。

國民怒了,一批海軍家屬抱著孩子帶著親友在議會外麵抗議:還我丈夫,還我兒子,還我父親。議會門口的軍警被憤怒的家屬一頓痛毆。

這西摩爾聯軍不全是英國人,有五六個國家的水兵組成。各國都把尋找這支部隊當成了頭等大事,英國政府急電亞洲艦隊趕快駛往天津外海,派人上岸尋找可憐的西摩爾上將。一艘駐在威海的英國戰艦首先趕到,船上裝來了三百名華軍。英國挑選出幾個機靈的,讓他們換上大清老百姓的衣服上岸去找。沒多久找到了,聯軍已經斷糧好幾天了,子彈基本靠搶。(就是從清軍屍體上去搶了來)。

找到就好辦了,洋麵上已經趕來了大批外國軍艦。各艦開了會協調好部隊,就給大沽炮台的清軍下了通牒:要求清軍二十四小時讓出炮台,否則就開戰。後來的專家這樣寫道:大沽炮台的愛國清軍死戰不退,將武裝到牙齒的侵略軍一批批的打死在海灘上,炮台前。帝國主義惱羞成怒,用重炮轟擊炮台。清軍沉著應戰,把敵艦放到近處一陣猛轟。英艦當場被打沉兩艘,其餘各艦一哄而散,逃向外海。但帝國主義是不甘心失敗的,又驅趕著一群群的炮灰。投降派將領直隸總督拒不派兵增援,最後帝國主義打來的一發罪惡的炮彈擊中了清軍的彈藥庫。

以後這些專家就愛寫清軍的彈藥庫又不幸咧,洋兵成了打彈藥庫的專家。其實戰鬥沒幾個回合就結束了,聯軍的傷亡幾乎可以忽略不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azimao123 回複 悄悄話 快更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