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加咖啡

總要留點什麽下來,紀念更是記住
正文

上海四月之近鄰

(2024-03-26 18:52:35) 下一個

叮,叮,叮,微信閃個不停

 

“鄰居們,團購的菜已經到了小區門口了,我正在和居委,物業協調派送的事”

 

“到了,太好了”

 

“終於有菜了”

 

“我們樓封控,鎖著呢,怎麽辦”

 

“我們也封控”

 

“沒事,沒事,居委和物業會安排人派送到樓下”

 

。。。。

 

這是小區互助群第二次團購菜了,這個小區自從3月初到現在已經陸陸續續封閉管理了近30天,因為封控大家吃飯成了難事。而由於居委和物業的最初的不作為,居委主任推諉,打官腔,小區曾經一度十分混亂。核酸檢測時甚至出現過因為安排和管理不規範,醫生出於安全考慮拒絕檢測事件。

 

後來是小區居民團結一致,選出一部分代表先和當地派出所取得聯係,在警方的配合下和居委還有物業協商,通過會議且錄像的形式,形成了一套新的管理機製,由小區代表監督,居民誌願者執行,居委和物業配合重新完善了小區的管理。

 

後來,小區發生了一件成為整個上海笑話的事件,在第一次全員抗原檢測時,有一個鄰居拿著結果成“中隊長”的檢測棒跑到居委辦公室,導致整個居委都被封控在辦公室進行隔離監測。

據說,這位鄰居,一路舉著那根棒棒走進辦公室的,嘴裏還不聽說

 

“滑稽哇,我這個是兩條杠”

“領導,那幫我看看叫,我這個怎麽是兩條杠”

 

當時,那個官威十足的居委主任臉都白了。

 

“23號301室的鄰居,你訂的菜我給你放門口了,你拿一下”

“301的鄰居,你如果有什麽事盡管說話哦”

。。。

她是一個即將臨盆的孕婦,而此時此刻她獨自一人居住在這封控小區的23號樓裏,她的老公是一個民警,此刻擔負封控的管理工作。本來,像她家這種情況,老公本可以不去完成任務,但是目前封控管理的人手太少,不得已隻好她一個人在家。

這是小區的又一個連續封控日,這樣的日子已經讓她麻木了,原本老公在時,還存了一些蔬菜,但是現在從米糧到蔬菜都已是捉襟見肘。

 

“我這裏有個蔬菜團購,有要參與的嗎?”

 

“我要”

“我要”

 

“我要”

 

“請鄰居發鏈接出來”

 

小區的微信群裏跳出了互助團購買菜的信息,她連忙也在微信上打下這樣的文字

 

“大家好,我是本小區23號301的住戶,一個孕婦,目前就我一個人在家,我這裏吃的都快沒了,麻煩哪位能幫幫忙拉我進團購群”

 

“你好,我來拉你進群”

 

“你是301的孕婦吧,你老公是出去執行任務了?”

 

“是的,他是個警察”

“你不要擔心,團購好我來給你送”

 

“對啊,你不要擔心”

 

遠親不如近鄰,都在一個小區住著,關鍵時候還是隻能靠鄰裏間的互助,居委有居委的壓力,而遇上不負責的居委你更是沒辦法。

 

那天,小區有個孩子病了,需要緊急送往醫院,但是居委和物業就是不給出,後來孩子的父親沒辦法,發出怒吼:再不給我出,我就開車衝出去。聽他這麽說,居委們怕了,那父親帶著孩子去了醫院。

那時她不知道,這越來越近的臨產日子是不是會遇上出不去的情況,後來小區的居民搞了自治,管理也正常起來。了解的情況的鄰居們各自分工,為了保障她的及時就醫做好了預案

 

她的那顆懸著的心也就放了下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