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隨記

這場旅程,路越來越寬,越來越亮,慢慢走。
正文

隨筆(71) 茶葉和憤青

(2024-05-20 08:16:52) 下一個

在茶葉的發展史上,有這麽一節。在清政府時期,嚴格保護茶苗,禁止茶苗出中國。那時候全世界隻有中國有茶樹。清政府不鼓勵發展商務,但用在茶苗上的商業保護意識令人稱讚。

一個蘇格蘭人臥薪嚐膽,冒充中國人,學到了製茶全過程。而且,他成功偷出了茶苗。現在,西方民主對知識、技術保護的法律都做好了,就希望全世界都學習都適用。不用就是落後,不用就是不守規則。

於是就有了一個問題,在他們發家之初的必要財富積累中,燒殺搶掠是其所用的手段之一。那麽,對於還沒掘得第一桶金的落後地區,如何辦?他們該區燒殺搶掠嗎?

帶著無法回答的問題,繼續茶葉的故事。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奴役孟加拉和印度人做苦工,靠倒賣茶葉賺得盆滿缽滿。那時候,清政府不要金子,隻要銀元。英國要買茶葉的銀子越來越少,就拿鴉片換,帶來了鴉片戰爭。清政府隻準一個港口出口,英國就拿大炮轟出了多個港口。

就在做以上偷竊、奴役、血腥事件的同時,日漸富裕的英國人民,更有時間在英倫島上研究民主、自由、有效的國家製度等等。英國人民在這方麵則異常地成功。英國人也用此在不少中國人眼中,更文明,更風趣,更有氣質。

 

粗略看美國,也是在海外發動戰爭、掠奪資源,在美國國內為美國人民的福利、自由、和民主而奮鬥。說到這,有一點貌似國人不明白: 黑人問題是美國的“自己”問題,國內問題。華人問題是外來問題。美國對於自己的問題和外來的問題解決方式是不一樣的,且拭目以待。

如果,中國也像西方帝國主義那樣,把外國的資源掠奪掠奪,最起碼把有可能成為資源障礙的國家都打服,同時把國內的製度建設成可持續的良性運作,這會是什麽一種情形?無疑,這是崇洋,學習西方民主自由的基石,保證自己國家的資源世界來源、保證自己國家製度有效的持續性、保證自己國家人民的最大的自由和民主。這樣的崇洋者我覺得還不錯。對比之下,媚外者就低太多了,媚外者就是隻看一點,西方好,日本好,中國壞。

老夫聊發少年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