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愈(終)

(2025-02-22 05:41:04) 下一個

“這次回來時間還充裕嗎?”老媽和阿梅在小森林中快步走著,一邊走,母女倆一邊聊了起來。

“總共不到一個月,而且除去體檢以及那個文件,主要還是等,畢竟申請居留證也需要時間。我算下來大概就回去前還有個兩三天空閑吧,怎麽了,媽媽,你有啥事情需要我幫忙弄?”阿梅轉身看著老媽。

“我想去住養老院,實在不想再這樣跟她耗下去了,太沒勁了。一整天連幾句話都說不上,還不如去住養老院呢!找個條件好一些的,能有說得來的人一起說說笑笑也比這麽大眼瞪小眼要好。”老媽終於憋不住了,她也隻能在阿梅麵前抱怨幾句,畢竟自己親生的孩子,她舍不得當著小女兒的麵跟她起衝突。

阿梅停下腳步愣住了,她沒想到老媽和老妹之間的關係已經到了如此地步。她一步上前拉住老媽的右手臂,急切地問道:“媽,你跟她說起過嗎?怎麽會弄到這種地步?她現在到底每天在幹嗎,你知道嗎?上次不是說簽了個工作室嗎?現在這個工作室怎麽樣了?”阿梅一些列問題一股腦兒地衝了出來。

“哎,她的事情隻有她自己知道,我也懶得過問。她那個工作室應該還開著的吧,誰知道掙不掙錢,反正現在每季度的物業都是我出錢,這裏阿姨的錢也是我出。今年我退休工資還漲了不少呢,反正她現在這樣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我現在隻希望她能想想以後的日子該怎麽辦,社保也不知道15年交滿了沒有,等她想退休的時候希望她能自己養活自己吧。”老媽一麵抬頭挺胸地快步走著,一麵囑咐阿梅記得要記錄走路的步數。

阿梅的眉頭慢慢往中間聚攏,她這個妹妹可真能給自己找麻煩啊。這麽短的時間怎麽給老媽找養老院?再說了,現在上海養老院肯定層次不齊,她真沒時間慢慢挑選,得找朋友幫忙推薦,否則她回去前肯定一點忙都幫不上。

阿梅回到自己住處後開始聯係朋友,希望他們能推薦幾家靠譜的養老院。一個發小推薦了一家浦東的養老院,另一個把自己父母住的養老院推了過來,還有一個把以前好多老師住的一家養老院推了過來。綜合比較後,阿梅準備帶上老媽去那些老師們住的那家參觀一下,順便也去看望好多年沒見麵的老師們。

接下來的日子阿梅每天都很忙,忙著體檢,忙著等體檢報告,忙著拿著體檢報告去申請居留證,等拿到居留證的那天,離阿梅回程隻有四天了。第二天阿梅帶著老媽去了位於鬆江的一家養老院。

還沒下出租車,就見一位年輕人攙扶著一位白發老人站在門口使勁兒地張望著。打開車門,阿梅一下就認出了多年未見的老師,趕緊上前一把抱住老師,熱情地說道:“您沒啥變化,除了頭發白了一點,啥也沒變。”

“奧,好,好,來,我看看你有沒有變化。”老師親切地拉著阿梅的手,仔細打量後笑嗬嗬地說道:“你也沒啥變化,也就跟我一樣,有了點白頭發。”阿梅聽到後大笑起來,“嗯,是的,是的。就跟您一樣有了點白頭發。來,來,來,我給您介紹,這是我媽媽。”老媽看著自己大女兒跟老師的互動,笑嗬嗬站在旁邊。

“奧,來,來,來,今天我帶著你們一起參觀。媽媽來,一定要好好參觀參觀的。來,我們先進去把。”老師一手拉著阿梅,一手拉著老媽慢慢走進這偌大的養老園區。

作為上海頂級養老院,這個社區配套真的沒話講,各種需求都考慮到,而且也針對不同護理程度開設不同房間,醫院就在養老社區內,各類活動室應有盡有,而且運動區域除了遊泳池,所有健身器械都是針對老年人的液壓設計。每個樓層轉角處都有自動血壓機,食堂每周更新菜譜,還有轉為糖尿病人專設的低鹽低油食堂。老媽喜歡的橋牌居然也能找到,並且還有社區裏居住的人每周一來免費教課。這天的行程確實讓老媽眼界大開,回去的路上阿梅把資料讓老媽帶回去仔細研究,並告訴她別為錢發愁,老媽現在要考慮的是住得舒心,其它的都別管。

阿梅到家已經晚上七點多了,打開空調,阿梅進衛生間洗漱。出來換上睡衣後,她拿起一本書鑽進被窩,看了幾頁,又把書合上。她就這麽坐在床上,想著跟老公視頻一下,把今天的所見所聞都告訴他。

視頻那頭的老公熱切地詢問著今天的情況,阿梅說完後歎了口氣,“我想是時候把這裏的房子賣了,這樣至少老媽不用擔心住養老院的花銷,而且也算做個徹底了斷,否則夜長夢多。”

”親愛的,你先別急著做決定,還是要跟我丈母娘好好商量著來,這次估計不行,等你回來後我們一起合計合計,我想既然丈母娘開口了,那你妹妹也沒啥好說的了。“老公幫阿梅慢慢分析起來,”再說,這房子也有二十多個年頭了,上次你回來前不是漏過水嗎?修是修了,可畢竟年頭擺在這兒呢。“

”嗯,我這次來還幫著付了上個季度物業費。還是早點出手比較妥當,這次來不及,但是該有的手續都齊了,她們啥時候掛牌都可以。“阿梅說著說著隻覺得眼皮沉重,她趕緊跟老公說了晚安就掛了電話,倒頭睡了過去。

離滬前最後幾天阿梅都在整理行李,上次回國拉下的東西這次都要帶回去,阿梅買了個小行李箱,總算是把所有東西都塞進去了。看著一大一小兩個結結實實的行李箱,阿梅苦笑,每次都如此,來的時候一個行李箱綽綽有餘,回去時基本上都是機票的極限,一個23公斤托運行李,還有一個機上攜帶行李箱,外加一個手提背包。

中午起飛的航班,阿梅一般一吃完早飯就出門了,上海的交通阿梅實在沒信心,隻有等過了安檢,她那顆心才能放進肚子裏。這次也不例外,早上七點不到出的門,等她托運完行李,過了安檢,已經將近上午十點了。阿梅推著手提行李箱慢慢走在浦東機場寬敞的走道上,想著還是去上回那家飯店吃點東西吧。

剛點完餐,微信電話鈴聲響起,阿梅一看,是他。

”喂,“阿梅接了電話。

”到機場了嗎?“耳邊響起了他的聲音。

”嗯,已經過了安檢,正準備吃點東西,反正離飛機起飛還有兩個小時呢。“阿梅把外套放在行李箱上,慢慢坐了下來。

”這次該辦的都辦妥了吧。“他關切地詢問著。

”嗯,都弄好了,下次說不定就是不同的簽證了,嗬嗬。“阿梅笑著說。

”好啊,那祝你一切順利!“他說完後,阿梅點的蟹粉生煎來了,阿梅跟他匆匆告了別,開心地吃了起來。

時間真的很神奇,能讓人忘卻,也能讓人突然感悟。他認識阿梅時,阿梅還是個初中生,他也才剛上高中,本來兩個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的人就這麽認識了。後來,阿梅成了他好朋友的女朋友,他也有了自己的女朋友。兩人各自成家,生娃,養娃,工作。

時間慢慢地從指縫間溜走,直到去年回國時他說起太太這三年抗癌之路的艱辛,阿梅一下子繃不住了,莫名其妙地流著眼淚,阿梅第一次嚐到了心痛的滋味。原來心真的會一抽一抽地疼到不能自控,阿梅沒想到會再次流淚。已經很多年沒有為感情流過眼淚了,如果不是阿梅的前男友,阿梅不會認識他。隻有阿梅的前男友知道阿梅曾脫口而出說過他很優秀,沒有交集的兩人就這麽認識了很久。

時間和距離確實能讓人清醒,阿梅還是跟往常一樣,每次回國問問他太太情況如何,有時間的話吃頓飯,沒時間的話就打個電話問候一下。人得自己成全自己,不是嗎?否則太累了,而且人的心就隻有一個拳頭那麽大,哪裏容得下那麽多人呢?阿梅要照顧好自己,還有老公,女兒和老媽。沒有多餘的地方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能相識一場已是不易,用不愛的方式愛著對方也是一種選擇。畢竟愛是責任與擔當,人到中年,就是到處救火救場地解決問題。現實遠比那些風花雪月更骨感,這世界變化太快,快到令人歎為觀止,阿梅能做的就是接受所有一切的發生。年過半百的她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花樣年華的少女了,雖然心裏的中二少女一直駐紮著,但生活裏工作中的阿梅已經成了一絲不苟甚至有些嚴苛的老板。在女兒眼裏她是開朗的媽媽,在老公眼裏她是愛說愛笑愛鬧的傻大姐,可在同事眼裏,阿梅絕對是個鐵娘子,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算是她的標簽吧。

人,都是多麵的,隻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每個人的每一麵,而且,有時候阿梅發現她獨處時最自在,看看書,練練書法,聽聽音樂,或者出門散步能讓阿梅心情愉悅。人嘛,就是要吧自己活明白了,能療愈自身的除了自己,還能有誰呢?!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