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山老鬆的回憶錄

主要以回憶錄的形式,把人生經曆過的人和事進行重現,時間追朔從1970年到2017年,真實的經曆,鮮活的人物個性,希望能讓您茶餘飯後,有些談資和共鳴。
正文

蛋荒荒,心慌慌。

(2025-02-21 18:53:13) 下一個

最近的雞蛋價格漲的很是離譜,對於我們餐館經營者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原來疫情剛開始360顆一箱才23美刀,到現在漲到了238美刀,足足漲了十倍,一是疫情後的整體通脹,二是最近一部分的雞因為禽流感被消殺,使得一個千古以來爭論不休的命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變得簡單,那就是沒有了雞,雞蛋就貴了。

我記得小時候,家裏是偷偷地養了幾隻雞,它們的作用可大了,就是會不停地下蛋,剛開始,覺得從雞的屁股裏出來的很髒,還親眼看見過自己很冷的手握著剛下的蛋暖暖的,可就是摸了一手的雞屎,可顧不得嫌棄,自己也隻有生病和生日時,才能吃上雞蛋,生日一般都是會煮上六個雞蛋,會讓這一年裏都覺得順順利利,我們小孩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你別打我,把我打壞了,我睡在你家炕上,讓你媽給我戳模糊(白麵糊糊)打雞蛋。就覺得能吃上白麵糊糊裏有蛋花就是最好的病號飯。更多的雞蛋就肩負著在集市上偷偷地賣掉,去交學費,買新衣服,親戚鄰居家誰家生小孩有喜事,都是用棉布手巾包幾個雞蛋就是最好的賀禮,一直到我參加工作,才真正地實現了吃雞蛋的“自由”。

在我記憶裏,有兩個人炒雞蛋格外的好吃,一是我的奶奶,隻是她老人家在我高中時就去世了,二就是我的妻奶,我的妻奶跟我一個屬相,比我大三輪的老虎,她的爸爸媽媽沒有孩子,她是侄女過繼過來的,農村有個迷信的說法,家裏但凡懷上孩子流產的,都會先抱養或者過繼一個,俗稱“擋子”,就會擋住不再流產,很多家都是這樣才有了自己的親骨肉,但有了親的後,都會對立了汗馬功勞的“擋子”不再親密,就有了疏離。

但我妻奶這個“擋子”沒發揮作用,也沒讓老倆口再有孩子,到了我妻奶十六歲這一年,就又入贅了鄰村的一個小夥子,第二年就有了我嶽父,嶽父的爺爺奶奶看到了大胖孫子,一輩子的陰霾都驅散了,就把家裏的一切好的都給了我嶽父,至始至終對於這個不親的女兒和更不親的女婿漠不關心。

我嶽父從小吃穿不愁,初中畢業後就到村裏當了民辦小學老師,爺爺奶奶也越過了妻奶和妻爺把掌櫃的大權傳給了我嶽父,也從此揭開了母子倆長達五十年的矛盾。。。

我第一次見到妻奶,她還年輕,不到六十,我每次去,都是嶽母高興地為我這個姑爺做飯,也從來沒看見妻奶和妻爺上桌吃飯,妻爺很瘦,但飯量很大,每次都是我們吃完很久了,他才從地裏幹活回來,就著剩菜,能喝三大碗的玉米碴子粥,妻奶待遇好很多,雖然也是不上桌,但可以時不時過來夾一下菜,我第一次看到就邀請妻奶坐在一起吃飯,妻奶總是一句:我牙不好,吃得慢,會影響你們的胃口,我坐這裏就行。

後來,我們北漂北京,把大女兒和二女兒分別在老家待過兩年(兩個是岔開的),妻奶除了不做飯,其餘時間都是背著她們(其中一個),我經常笑著對兩個女兒說,你倆是在姥姥(老家習俗給外婆叫舅奶,給舅奶的婆婆叫姥姥)的背上長大的,後來,老三也出生了,嶽父嶽母感情很好,隻能讓還“年輕”的妻奶來北京給她的孫女幫忙看孩子。

我們也早已給她換了新的假牙,在我們家,從來都是和妻奶一起一個桌子吃飯,也從來都是她不動“第一筷子”我們都不能動筷子,她的生日每一年都過得很隆重,帶她去三亞過年,她是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到熱帶過年,給她買了幾十條珍珠項鏈和幾筐的熱帶水果,讓她回老家分給鄉鄰們,她高興地像個孩子。。。

後來,妻弟有了女兒,嶽父就讓妻奶回去照顧妻弟的孩子,我們照例回去會給妻奶帶禮物,偷偷地塞些錢(嶽父嶽母不讓給錢,說給了錢她就會亂花,就不在家吃飯了,淨上街下館子),就連我這幾次回國雖然來去匆匆也得跟妻奶聊會,給她些錢。她逢人便說:這一輩子沒跟著親兒子享福,但跟著孫女什麽福也享了。

如今,得知妻奶已經病重,好幾天吃不下東西了,今天通了視頻,告訴她,非常想念她炒的雞蛋,她也勉強吃了幾口雞蛋羹。。。

今天,美國的雞蛋荒還在繼續,我們心裏也在發慌,隻祈禱,她老人家能在八十八歲這一年了邁過這道坎,隻期盼,她能等著,等到我們買機票回國看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舊山老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zhi' 的評論 : 謝謝你,人類的情感就是你的付出就一定會讓人記住並感激的
舊山老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是啊,貴的離譜,還限購,還缺貨。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美國雞蛋價格這麽離譜啊!
diaozhi 回複 悄悄話 The art of enduring loss: What is treasured in heart is never lost.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