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我已經開始討厭流量了。最近的一件事就是把萬斯訪談中的“Chinese Peasant”翻譯成“鄉巴佬”,真正看了萬斯訪談以及知道萬斯此言背景的人就知道他談的完全是經濟, “chinese peasant”指的是中國的農民工。(科普一下,萬斯是矽穀大佬Peter Thiel的門徒,了解Peter Thiel的人就知道,他一向批評中國的政策製定者,認為他們把中國農民工辛苦工作換來的外匯沒有拿去改善國民的收入福利,反而拿去買美債,某種程度縱容鼓勵了美國人濫發國債, 他實際上各打五十大板,左邊批評美國左翼政府墮落胡搞禍國,右邊批評中共壓榨自己的農民工)。Peter是美國當代精英的佼佼者,他屬於逆向思維一派,雖然說話並不總讓人舒服,但極富洞見。姑且不論他的經濟學理論是否站得住腳,他談到的(也是萬斯提及的) “chinese peasant”顯然不是要貶低中國人,說他們是“鄉巴佬”。萬斯本人是否鄙視中國人我不知道,但起碼這個訪談他沒這個意思。
將其翻譯成“鄉巴佬”,並進而指責萬斯口無遮攔不知始於哪個媒體,我本想這媒體不是蠢,而是壞。我敢打賭,以英文為第二語言的華人,即便在熟諳指鹿為馬的以工“peasant”兵為榮的國度,即便在最差的小學或初中或高中,一個最不具資質的英文老師也不會教你把把“Peasant”翻譯為“鄉巴佬”。不然,豈不是自己歧視自己?為什麽要這麽翻譯呢?也許發這麽一則視頻可以帶來潑天流量,快速變現。既然流量來了,其他媒體自然要蹭一下,於是乎一個個道貌岸然的“學者”,“磚家”開始討論該死的美國人為什麽要貶低中國人,竟然並不質疑為什麽要把“Peasant”翻譯成“鄉巴佬”,似乎這是應該的,世人皆知的譯法。當然,在今天的中國,這又沒有任何奇怪的地方,為了流量,為了金錢,誰不是一切無所不用其極呢?但後來看到外交部也拿此振振有詞的說事,夏某人也跳出來“peasant”來“peasant”去,這才意識到原來是上麵要這樣。隻不過,泱泱大國拿這樣的蹩腳英文翻譯做文章,實在有點丟人,如魯迅所言,“我已經說過: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但這回卻很有幾點出於我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