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溫哥華自建獨立屋 ( 三)- 房子設計

(2024-06-07 08:40:33) 下一個

溫哥華有兩種資質的專業人士都可以設計送審。 一種是有建築師牌照的 ,另一種就是有建築設計師(designer)牌照的。其實就是工程師和技術員的差別。建築師設計沒有限製,設計師隻能設計某些類型的房屋。獨立屋都是相對簡單的,設計師也就夠了。收費那就差很多了,可以差一倍。

我先把市政府planner的草圖給設計師看,他其實已經知道了。他要做的就是把這些麵積怎麽分配,要是隻蓋兩層,土地和建築的容積率小點, 三層就是多個10%,要是再建一個車庫房,容積率再加個10%。我就取了個中間,三層,不要車庫上麵再蓋房了。

他根據自己以前的經驗出了平麵圖,我看看不滿意。因為我自己有工程背景,索性自己畫圖。幾間房,幾個洗手間,然後他修改,比如房間太大太小都不合適,衛生間要幾件套,麵積多大。主臥肯定最豪華,用了五件套,兩個洗手盆,一個按摩浴缸,一個玻璃淋浴房,一個名牌馬桶加熱水蓋子。其他都是三件套,就是浴缸和淋浴一體。再加一個客人洗手間,兩件套夠了。

還有窗戶開幾個,開在哪裏。建築規範有窗戶麵積限製,一麵牆隻能有多少窗戶,所以這個又是來來回回。設計師喜歡落地窗,樓上沒有陽台的落地窗對恐高的人來說住在裏麵會心神不定,我就沒要,窗台開低一點就可以了。

以前在上海,我特別喜歡陽台,如果朝南,冬天太陽曬進來一地金光,都是暖洋洋的回憶。所以我要求主臥一定要有陽台。別的房間也盡量安上。設計師說,溫哥華下雨,陽台利用機會少,我說那就上個蓋子,結果不行,上個蓋子陽台的麵積就算到總麵積裏去了,意味著房間麵積會縮小,最後就是沒有蓋子的陽台,南北都有一個。當然最後的利用率真的就像設計師說的,此是後話,按下不表。

設計師還有一個重要建議,說要把客廳廚房飯廳全部打開,整一個樓麵是 open concept。我想也沒想就拒絕了。雖然那個時期房子非常流行這個,去看過的新房子全部是那樣。但是我不喜歡,覺得一大間,燒飯味道串來串去,然後廚房牆麵少了,櫥櫃自然也少了,最後客廳飯廳放開在一起,廚房封起來,廚房和家庭廳放開在一起。廚房中間有一個很大的島,後來來我家的每個人都說廚房最現代化,那個島就像電視裏專業人士做 cooking show 那麽大。後來自己用起來也是非常舒服。

這樣前前後後用了四個月的時間才算定稿。設計師原來許諾的裝修細節,用料都沒有設計,他說沒時間了,先要把建商定下來才能送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