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勤於學習,善於自省,變教訓為經驗,從失誤趨成功。勇於開拓,敢於進取,繼往開來,譜寫新章。巴郞身處環境、社會、以及自身的發展變化之中,耳聞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筆錄存之,欲與文友們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巴郎《船遊散記》012鬱金香熱 2023船遊阿姆斯特丹08

(2025-11-05 01:43:53) 下一個

巴郎《船遊散記》012鬱金香熱

2023船遊阿姆斯特丹08

一一一一

 

17世紀時,荷蘭開始強盛,憑借先進的造船和航海技術,一躍成為了海上帝國君臨世界。商業活動的興盛,使得荷蘭民眾有著當時最高的收入水準。此時鬱金香開始傳入荷蘭,經過雜交培育,其球莖發生突變,產生新種,可以開出色彩斑斕的豔麗花朵,極受民眾的青睞追捧,爭相購買,掀起了“鬱金香狂熱”Tulpenmanie。

 

由於鬱金香生長緩慢,要3~7年才能開花,是一種難以短時間大量繁殖的植物,其培育速度無法趕上突然擴大的需求量。供不應求,因缺貨而價格居高不下。市場機製引起價格大幅波動,激發了民眾的貪婪和投機心理,他們對於栽培鬱金香或是賞花並沒有興趣,隻是為了哄抬價格取得利潤。民眾把家裏麵所有的財物如家畜、生財用的工具都拿去變賣換現,一擲千金,購進鬱金香球莖,屯積居奇。據文書記載:“1636年,一棵價值三千荷蘭盾的鬱金香,可以交換八隻肥豬、四隻肥公牛、兩噸奶油、一千磅乳酪、一個銀製杯子、一包衣服、一張附有床墊的床外加一條船”,當時甚至有過一個高級品種的球莖交換了一座大宅邸的紀錄。

 

由於投機盈利,鬱金香狂熱既引發熱潮,也產生大量泡沫。有人負債累累,買進球莖,卻找不到買家,無法償還債務。然而,泡沫難以持久,當泡沫破裂時,價格暴跌,導致了市場一片混亂。許多人的財富一夜縮水,實業破產關門,傾家蕩產,跳河自殺者屢見不鮮。泡沫瓦解引起的創痛,經久不愈,至今仍被人們談論。

 

無獨有偶,上世紀80-90年代,在中國的東北,也曾發生過一次類似事件。當時有東北人栽培蘭花,通過雜交突變而產生了新的名貴品種,香豔芬芳。由於投機分子興風作浪,於是在全國掀起了蘭花熱潮,一株蘭花甚至可賣50萬元之巨。隨後不久泡沫破裂,使許多人傾家蕩產,欲哭無淚。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