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勤於學習,善於自省,變教訓為經驗,從失誤趨成功。勇於開拓,敢於進取,繼往開來,譜寫新章。巴郞身處環境、社會、以及自身的發展變化之中,耳聞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筆錄存之,欲與文友們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宗派山頭》巴郞

(2025-05-05 01:15:16) 下一個

《宗派山頭》巴郞

 

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建立起工農自己的武裝,打響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工農武裝,在朱毛率領下,經曆了艱苦卓絕的奮鬥,從紅軍八路軍新四軍,直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打敗了封建軍閥、日本帝國主義、國民黨反動派,“槍杆子裏麵出政權”,建立了人民中國。在社會主義建沒中,解放軍承擔了保家衛國重任,築就了一道鋼鐵長城,保障了祖國的長治久安、人民的安居樂業。

 

“黨指揮槍”,人民解放軍,雖然是由朱毛親自締造、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統一指揮的,但是由於幾十年來曆史沿革,在軍隊成長過程中,卻是宗派繁多,山頭林立。土地革命時期,紅軍有一二三四方麵軍之別; 抗日戰爭時期,則有八路軍新四軍抗日聯軍之別; 解放戰爭時期,則有西北中原華東東北也即是一二三四野戰軍之別; 在大的分類中又存在著小的細分,不一而足。

 

這其實就象一個大家庭或宗族,經過幾代傳承,自有了親疏之別,如嫡親堂親表親宗親,以及出了五服,八杆子也打不到的一些親友。在這樣的大家庭或宗族之中,自然不會人人和睦親密無間,而是會因為親疏遠近,而應酬往來的。親戚間或因走動頻繁而建立了聯係紐帶,親情自然比那些走動稀疏的要顯得深厚密切。

 

所以,在人民軍隊中,宗派和山頭,是實際存在的。盡管黨三番五次整風,要求去除“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山頭主義”,表麵取得成效,但血比水濃,內心深處,卻仍是頑固地秉持宗派和山頭,至死難改的。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