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汙染》巴郞
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使萬州百業千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經濟貿易突飛猛進。而三峽大壩的建成,全國各地對口支援,幫助百萬移民重建家園,更是萬州經濟的助燃劑,使原本小康人家,駛入富裕的快車道。經濟的騰飛,不可避免地帶來係列問題。其中,沿岸小工廠小作坊種植業歺飲服務行業的興旺,造成廢物堆積,而城市過度膨脹,配套設備跟不上,使垃圾積聚汙水橫流。這些廢物垃圾等不及處理,即排入江中,造成嚴重汙染,魚蝦絕跡。日積月累,汙染嚴重得整個城市髒亂不堪,臭氣熏天,迷霧迷朦,不見天日。汙染也影響著民眾生活,增添衣食住行的問題,引起疾病流行,生產力降低。
鑒於此,地方當局加大治理汙染強度。將工廠遷出城區,強化治汙措施。關停並轉小煤礦石灰廠化工廠造紙?繅絲廠等一批汙染大戶。倡導科學生態種植,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教育民眾認識汙染的危害,自覺地提升防治汙染的意識。經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終於使汙染得到治理,再現藍天白雲陽光普照,城市整潔幹淨,江水中魚遊蝦戲,生態係統恢複重建,下河玩水、洗澡、遊泳也不用再耽心會否中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