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敗名裂》巴郞
總理和文運小組其它人,與王關戚的矛盾惡化,到了不可開交的地步,隻得上達天聽。領袖意識到三人的舉動,不過是想從陳康江張處,爭得更多權力,在文運小組這口大鍋中,分得更大一碗羮。這種內部爭鬥,為了權力,你死我活,勢不兩立,在中國革命的曆史進程中,屢屢發生,並不鮮見。
所以,領袖自有應對良策。試想,領袖怎會拋棄跟隨自己多年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將們,而站在這幾個借勢而起的小小秀才無良文人一邊,為其撐腰壯膽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最終領袖斷然下令,隔離審查三人,並解除其在文運小組的職位。
一失足成千古恨,釀成苦酒自品嚐。伴隨著其思想上的狂熱理想上的虛妄的破滅,王關戚三人的政治生命,也突然地被終結了。昔日的巨廈華屋,而今土崩瓦解,廟堂之上,不見了風流才子瀟灑倜儻,民眾眼中,卻成了三隻小小爬蟲,不自量力,蚍蜉撼樹,最終落得身敗名裂,萬劫不複。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巴郎 記於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