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三水縣人,三水縣現時已並入佛山巿,成為三水區,母親的遠祖便到三水左田村定居,家居在北江岸邊,她娘家曆代都到江中捕魚為生。三水分別就是西江、北江和綏江三條河流匯合之處,母親娘家的居所,能遠望綏江匯入北江之處。
在年幼時,某日母親帶我回她娘家,途中先到一個地方,然後叫我站著,轉了數圈,我懵懵懂懂不知在幹什麽。
數年之後,劇情重演,母親要又帶我去轉圈,但她在出門前,跟我說明了,原來那地方叫魁崗,那裏有一座塔,稱為文塔,據三水的習俗,在文塔前轉三圈便會讀書聰敏,文筆流暢,最終會學有所成的。
第一次帶我去轉圈時,是我剛入讀小學級那一年,當時年紀太小,沒有留意眼前有一座塔,或許當時看到高塔但忘記了。
第二次帶我去轉圈,是我快入讀中學前的夏天。我跟母親去到魁崗文塔,仍像上次般,站著轉了三個圈。這次,我清清楚楚望著一座很高的塔,轉圈時還有一個當地的村民來指導我,然後母親給他一個紅包。兄長較我長三歳,他亦是兩次來這塔前轉圈的。
魁崗文塔轉圈,是三水從明清以來的習俗,母親說,三水縣曆來的學子,都會來此轉圈,這讓三水縣文人輩出,不少人成為舉人和進士,便形成“三轉文塔”的風俗。學子麵向文塔,雙手持物,逆時針方向轉三個圈便成,所持之物各有寓言,持芹菜寓意勤奮,持蔥蒜寓意聰明,持粽子寓意高中。
母親說,兄長和我在入讀小學時都持青蔥,到了入讀中學時便改持芹菜,如果我能入讀大學便持粽子了,但是我在高考落馬,沒有考上大學。
在疫情前,我多次帶同太太和兒子回南海縣(現時佛山巿南海區)的家鄉,探望留守祖居的兄長,但沒有再依照這個風俗,讓兒子去三水那處轉圈,一來由祖居前往魁崗還有近十公裏的路,二來我轉了二次圈,還是讀書不成材,而且感覺這方法太簡單吧!
但兄長還是相信的文塔的威力,他的兒子亦像父輩般,在入讀小學中學前,先到魁崗文塔前轉圈,而且在疫情期間,他的兒子考上武漢的一所大學,在兒子出發到武漢之前,兄長依這習俗,讓他兒子帶著粽子去轉圈,我真希望侄兒能高中回來呀!雖然現代沒有狀元,還期望他能成材歸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