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長篇小說《太門西》連載179:第60章:占山為王(2)

(2024-06-18 18:18:47) 下一個

長篇小說《太門西》:山上長弓 著

第60章:占山為王(2)

徐通判為難了,這明擺著是上麵要殺太門西一家子,但是太門西一家子這麽容易被殺嗎?如果太門西的老婆有一人逃脫了,那麽第一個要殺的就是他這個經辦人了。如果國主問罪起來,他也是首當其衝,成為頂缸的。我怎麽這麽倒黴?撞到這麽個事,徐通判很是心煩。

當下第一要務就是給太門西找一個滅門的重罪,但到哪裏去收集確鑿證據呢?想來想去就隻有聚眾造反這條重罪了。這個罪名有些牽強,太門西不過是找了些人到衙門抗議,不至於滿門抄斬吧?但他實在想不出別的來了。

通判正在焦頭爛額的時候,天上掉下了一個餡餅。

捕房來報,結義盟匪首魏山魈被抓到了。

什麽?就是那個被皇甫繼勳剿滅的結義盟嗎?徐通判腦子靈光一閃,一拍桌子,有了!

魏山魈的土匪寨被皇甫繼勳剿滅後,他逃到了金陵附近的另一個土匪寨,這個寨子也是結義盟的一員。當初成立結義盟就是為了相互庇護,你有難到我這裏避難,我出事到你那兒藏身。

但是這次魏山魈把事情搞大了,居然綁架了皇甫繼勳的女人,結果不但自己的寨子被屠,還害得大家跟著倒黴。皇甫繼勳現在到處找他,官兵四處搜索,搞得各寨的兄弟們都不敢下山,整日提心吊膽。

魏山魈現在已是個光杆司令,但不時還擺出盟主的架子指手劃腳,大家煩了,一商量就決定把他綁了送官,還可以換五百兩懸賞銀子。土匪就是土匪,沒有什麽道義可言。

徐通判來到牢房,見秦弱蘭情況還不錯,不像上次那麽憔悴不堪,心想她學聰明了,隻是不知她花了多少銀子打點。

秦弱蘭看到通判大人就像見到救星,總算有人來看她了。這幾天她心慌意亂,一直關在這裏沒人過問,也不過堂提審,她甚至懷疑人們是否把她忘了。

徐通判說:“蘭香樓主,這裏住還習慣吧?”

通判大人這話問的,住這裏誰會習慣?但秦弱蘭卻慌不迭的說:“習慣,習慣!多謝大人關懷!”

徐通判告訴秦弱蘭:“秦弱蘭,太門西告你通匪,我職責所在,不得不受理此案。”

秦弱蘭喊冤說:“徐大人,我冤枉,我沒有勾結土匪。如果我勾結土匪徒,土匪又怎麽會綁架我?大人明鑒!”

“土匪綁架過你嗎?” 徐通判眼睛盯著秦弱蘭。

秦弱蘭愣了一下,張口:“我…” 但看到通判大人的眼神,把剩下的話咽了回去。

通判對獄卒擺擺手,讓他們出去。

獄卒們離開後,秦弱蘭說:“大人,這一切都是太門西搞出來的,他指使土匪綁架我,現在又陷害我。”

徐通判問:“你說太門西指使土匪綁架你,你有證據嗎?土匪燒了太門山莊,太門西老婆也殺了許多土匪,他們是仇人,土匪怎可能聽太門西的指使?” 

徐通判對這件事始終沒有想清楚前因後果,疑問重重。

秦弱蘭一時答不上來,她沒有證據。

徐通判說:“秦弱蘭,這裏沒有外人,就不用繞彎子了,襲擊太門山莊是你指使的吧?” 

“有證據嗎?” 秦弱蘭也不否認。

“有土匪的口供。” 徐通判說。

秦弱蘭才不信這個,“那是太門西編造的。”

徐通判說:“不隻是口供,還有證人,襲擊太門山莊的土匪有幾個受傷被擒,他們都是證人。”

秦弱蘭矢口否認:“大人,他們怎麽可能指證我?我都沒見過他們。”

徐通判說:“但你見過魏山魈,魏山魈不會說出去嗎?”

秦弱蘭還是不鬆口:“誰知道這些人是不是土匪?太門西可以隨便找幾個人來假冒。”

徐通判點點頭說:“這話也有道理,那就等到過堂時分辯吧,你好自為之。” 

既然秦弱蘭不信任自己,不說實請,徐通判也不爭辯了,轉身離開。

秦弱蘭慌了,“大人,你可要救我。”

徐通判安慰說:“你也不用太緊張,我想皇甫將軍會救你的。”

秦弱蘭更慌了,她被抓進來以後皇甫繼勳問都沒問過,一句話都沒有,現在能指望的就隻有通判大人了。

但自從她依附皇甫繼勳後,便不再與金陵府的一幫官老爺來往,把這幫人都得罪了,現在又來央求人家,人家憑什麽幫你?

她怕通判大人一甩手走了,急忙說:“大人,我賣掉金銀首飾還能湊出一萬兩銀子,我知道此事需要銀子打點,隻求大人幫忙說個情,成與不成,弱蘭都感激不盡。” 說到底還是要用銀子砸,其它都是廢話,這個她比誰都清楚。

徐通判沒有說話,不說行,也不說不行,就看秦弱蘭的行動了。

當天晚上蘭香樓就把一萬兩銀票送到了通判大人的府上。

第二天,太門山莊一案暴出驚天大逆轉,太門山莊搶劫案的匪首魏山魈被捉拿歸案,供出與太門西串通作假案,意圖嫁禍秦弱蘭。秦弱蘭得以洗清不白之冤,被放了出來,官府下令促拿太門西及一幹幫凶。

據魏山魈的供述,太門西花錢雇了魏山魈去假裝搶劫太門山莊,在搶劫過程中故意說出秦弱蘭的名字讓村民們聽見,以此栽贓陷害秦弱蘭。誰知道天公不作美,土匪本性難移,見到財物就眼紅,搶劫弄假成真,土匪們把太門山莊劫洗了,幸虧皇甫將軍的親兵及時趕到才救了村民。

徐通判寫好案情,把案子轉交給了刑部處理,聲稱太門西是江洋大盜,太門西的四個老婆更是殺人魔王,金陵刑獄衙門的捕快恐怕製不住他們,需要刑部和官兵出動才有把握。

徐通判這樣做是不想引火燒身,他從秦弱蘭那裏榨了一萬兩銀子,然後把太門西這個禍害推給刑部,一舉兩得,算盤打得很精。

刑部沒有這麽多顧慮,爽快的接下這個案子,當即調動大批捕快去捉拿太門西,還請調了一隊羽林軍配合,把個太門府團團圍住,甚至通知皇甫繼勳在金陵城外警戒,以防萬一太門西逃走。這次朝廷是下了決心,太門西插翅難逃。

這麽多捕快和官兵出動,驚動了城中百姓,這是出了什麽事,難道又有兵變?

人們紛紛打聽,這才知道前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太門山莊搶劫案離奇逆轉。原來太門西和他的四個老婆才是江洋大盜,整個搶劫案就是他們自導自演。

這個案子把人都搞糊塗了,先是皇甫將軍告太門西通匪,隨後太門西反告皇甫將軍通匪,後來發現是誤會,兩方撤案,前幾天又突然說秦弱蘭通匪,現在又變成太門西通匪,案情轉了一個圈回到原點,說書都沒有這麽精彩。

金陵的百姓來了興致,要知道太門西是金陵名人,這個江洋大盜當過金陵商會會長,家財萬貫,一次娶了四個老婆,把個婚慶搞得比公主出嫁還盛大。這樣的江洋大盜活出了彩頭,真是不枉此生,誰都夢想當這種江洋大盜,太門西成了平民百姓的偶像。

百姓們等著看熱鬧,都想知道江洋大盜的最終結局。

但結果卻出乎人們意料,太門府人去樓空,太門西一眾不知什麽時候已經溜走了,隻留下幾個雜役看房子,官府撲了個空。

雖然熱鬧沒有看成,有些失望,但人們不得不佩服太門西,這才是說書人口中的江洋大盜,飛簷走壁,來去無蹤,神龍見首不見尾,盜竊得手後瀟灑而去,留下一串驚歎,留下一個傳奇。

官府搞了這麽大的架勢,布了三道防守,結果連個人影都沒有看見,搞得灰溜溜的,特別沒麵子,沮喪極了。

徐通判歎口氣,又讓這禍害溜了,但他卻並不十分吃驚,太門西哪能就這麽栽了?這小子敢與皇甫繼勳硬拚,不會不知道後果,肯定早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皇甫繼勳罵罵咧咧,他雖然對太門西恨之入骨,恨不得千刀萬剮,但這家夥總算滾出了金陵,他吃驚自己居然鬆了口氣。

最惱怒、最委屈、最失望的還是秦弱蘭。她坐牢,被綁架,還賠進了自己所有的身家,這次是真的一無所有了。如果這一切付出能置太門西於死地,那也值了,但最後還是讓他跑了。

太門西知道這次鬧大了,朝廷不會放過他。當眾鞭抽大將軍,帶人到衙們鬧事,這是挑戰朝廷的權威。這種事不管哪個朝代都不能容忍,不管你有理無理,如果不嚴懲,刁民們還不有樣學樣,要造反了。

他從皇甫繼勳那裏訛了八萬兩銀子,算是報了一箭之仇,太門山莊的損失也算收回來了,本想悄然離開,但沒想到皇甫繼勳居然惡人先告狀,反咬一口。

太門西如何忍得了這口氣,你要鬧咱們就接著鬧,我怕什麽,最後硬是逼得皇甫繼勳乖乖出錢認栽。

但他也知道這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朝廷為了平息此事還殺了一個參將,他再不逃走,斷頭刀就要砍到自己的頭上了。當皇甫繼勳乖乖的送上三萬兩銀子,他就知道朝廷要出手了。皇甫繼勳的反常行為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已知道內情,不想節外生枝。

時間緊迫,太門西當既決定馬上出走。

太門西臨走前又告了秦弱蘭一狀,遞上訴狀後當晚就離開了金陵,根本就沒有打算出庭。他狀告秦弱蘭純粹是無事生非,給秦弱蘭添堵,找事折騰她。

太門西並沒有走遠,他到距離金陵隻有一百多裏的青牛山落草,占山為王,當土匪去了!

什麽?太門西和菩提五門當土匪了!這事出乎人們的預料。就連太門西本人都沒想到自己混成了土匪,泥馬怎麽都覺得別扭。他隻有自我安慰,我這不是土匪,是被反動派逼上梁山的綠林好漢。

太門西這樣做也是別無選擇,他們已經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去了:荊南,南唐,吳越,大宋,他們每到一處都惹出一堆事來,最後都是逃之夭夭。現在各國朝廷和整個江湖都與他們為敵,不管到哪裏都會被追殺緝捉拿,沒有辦法,隻有當土匪了。

其實太門西早就料到會有這麽一天,天道大會以後他就在籌劃出逃,他們得罪的人太多了。跟皇甫繼勳結下梁子後,這種感覺就更急迫了,民不與官鬥,皇甫繼勳手握兵權,權勢熏天,連皇帝都要忌諱三分,何況自己一個草民,他得準備條退路,一旦出事,他們必須有一個臨時落腳之處。

他賣掉在金陵的產業就是第一步;從湘西取回錳礦是第二步;與皇甫繼勳扛上後開始了第三步,就是秘密搬遷,分批出行。

幾天前紅葉和詩冬就帶著由四判官五無常及二十八鬼手組成的《金陵飛衛》先來到青牛山安營紮寨,做前期準備。青牛山地形險要,原來有個土匪寨,紅葉剿匪時把這個匪窩端了,這個寨子就荒廢了,他們就選擇此處落草。

當太門西離開金陵時,太門府基本搬空了。

來到青牛山,登高望遠,太門西還有些興奮,覺得自己有點像當年上井岡山打天下的紅朝太祖,心中充滿豪情壯誌。今天我也要在青牛山開創革命根據地,武裝起義了!

“久有淩雲誌,
重上青牛山,
千年來尋故地,
新貌變舊顏…” 

太門西一興奮,把太祖爺的詩改成了穿越詩,不倫不類。

太門西重建山寨,堆築高大的石頭圍牆,打造兵器,製造火藥雷彈,囤積糧草。同時招兵買馬,以金陵飛衛為骨幹建立一支堅強的土匪隊伍。

太門西把這支隊伍交由紅葉訓練,紅葉始終沒有從苗疆一事中拔出來,一直很沉淪。現在有事讓她分心,反而振作一些。

紅葉工作得很買力,似乎是一種寄托,隻是多了些心事,少了過去的歡笑。

話分兩頭,自從李開山從東亭府分離出來後,東亭府的實力大減,特別是失去了龍槍絕技,東亭府在江湖人眼中已不再是江南第一世家了,反倒是李開山的天葵門似乎更被看重,畢竟龍槍絕技轉給了他們二房。

現在李開泰的東亭府和李開山的天葵門各自營生,互不往來,原來一起的兄弟朋友也形同路人。東亭府仍然掌管著祖產和家族的生意,天葵門根基尚淺,對東亭府的財富頗有些眼紅。

本來東亭侯的祖產也應該有二房一份,但天葵門自立門戶,新建宗祠,立李天葵為始祖,從東亭侯族譜上除名,天葵門就不再是東亭侯一族的人了,就失去了繼承祖產的資格。

東亭府在江南名聲不錯,幾百年來鎮守江南,江南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穩定,從官府到民間對曆代東亭侯都頗敬重。雖然李唐王朝滅亡後東亭府失去了過去的權勢,但其龐大的實力和影響對江南的穩定仍然起到一定作用。在五代十國這個戰亂年代,吳越國還算穩定和富足,東亭府多少也有些貢獻。

現在東亭府被活生生的一分為二,大家都為之歎息。李開泰憔悴了很多,這件事對他的打擊太大,三百年的基業從他手上分裂,他對不起列祖列宗。

李開泰夫人倒是看得開,對一個女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家人和子女。隻要一家人平平安安,衣食無憂,她就知足了,江湖上的虛名她倒不甚看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