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

真相是真,大到匪夷所思的813惡性競爭誹謗事件,
小到本人初涉文學城的遭遇,真相不應被埋葬!
正文

我們與真相的距離 5 By 忘川2 (此篇成文於2021年末)

(2023-12-02 13:35:18) 下一個

update 1:

(繼11/23李學政先生發聲質疑中演協程序正義之後)

12月15日晚7點,李學政同五位中國政法大學的法學教授一起進行了一場關於劣跡藝人的封殺和行業禁入的法律研討會,並在b站發起直播。開播後不到兩分鍾,b站管理員直接切斷直播並以“違反直播規範”為由封禁直播間;此後李等人轉站騰訊視頻會議,會議再次被關閉;最後法學教授們和李學政嚐試通過微博洪範法律與經濟研究所賬號直播該研討會,直播被中途掐斷九次又九次重開後,研究所賬號被禁言,相關話題被微博禁止顯示。)

Update2:

12月24日,在四個多月無法發聲、求告無門(某些地方公安機關因 輿論原因 拒不受理其報案)後,張終於在李學政等人的幫助下向北京警方報案並獲得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受理。當晚10點,李在其微博公布該消息後,“北京警方受理張哲瀚案件”話題在不到一小時內閱讀量超過一億,之後被微博迅速刪除,此後陸續出現共計二十多個類似話題也均被立刻刪除;而唯一評論了該事件的藍v媒體“人報融媒”賬號被微博封禁,截至12月31日,該媒體仍處於被禁言狀態。)

由於這些平台用戶和受眾有較大不同,各大平台的“協同作戰”,令針對張的謠言和負麵信息有效地織成一張全方位,多角度,針對各個年齡層次、閱曆、學曆的網絡人群、極為立體的天羅地網,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對張的惡意在不同人群中的廣泛流傳和長久延續。

從一個例子或許就能看到三個平台之間謠言“創作者”和搬運者、營銷號、自媒體層層擴散,疊加傳播的效果。

在關於張的眾多謠言中,有一條流傳極廣、令許多人深信不疑,四處引用的謠言,即“張哲瀚此前推薦的書單中兩本村上春樹作品《海邊的卡夫卡》和《刺殺騎士團長》中,都介紹了靖國神社的曆史,因此張的道歉以無知和失察為借口是虛偽且不可信的。”

該謠言於8月13日當晚由豆瓣某小組當時的管理員之一,ID為Sand Write的用戶發出,在豆瓣各公共小組內擴散流傳後被微博營銷號“搬運”到微博,成為張“撒謊”和“特意參拜”的又一“證據”,其中僅微博營銷號“Bunny小課堂”關於此謠言的轉發在極短時間內就累計近兩千次。

雖然兩天後《人民日報》旗下《踏浪青年》的公眾號發表圖文,說明《殺死騎士團》和《海邊的卡夫卡》兩書中並無任何一處描述或提及靖國神社,但謠言仍以指數增長方式被擴散。

數日後,b站粉絲數量超過540萬的up主“三代鹿人”發布視頻,稱自己“從高中就開始讀村上春樹”,因此十分熟悉其作品,並向觀眾“證實”《海邊的卡夫卡》一書中確實有關於靖國神社的相關描寫,以此表明張是在撒謊。此後該up主因為網友舉證揭穿其不實言論,再次發布視頻,稱自己因張而遭受了“網暴”,並表示隻有“官方”說錯怪了張,自己才會道歉……

這一從豆瓣發起,再經由豆瓣、微博、b站等平台多重發酵的謠言,就這樣深入了千萬人的腦內、心中,協同其它層層疊疊類似方式傳播的謠言,對張的人品、信用和愛國立場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其傳播之廣、影響力之深的程度可謂匪夷所思 —— 最終使這個謠言進一步“板上釘釘”的,竟是“官方媒體”之一,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於8月18日在該媒體紙質版首頁、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的發文(署名為記者“雷萌”原創)中對該謠言的引用。更不可思議的是,雷萌記者這篇文章被大量閱讀轉發後,一度被另一“權威機構”中國知網收錄。

在該文內容被投訴並證實為不實信息後,新聞出版廣電報和知網均無聲無息地撤掉了此文,此後也未對此事做出任何說明、解釋和道歉;而雷萌記者更是強硬地對質疑其文章的網友表示即使原書中沒有這些內容,但有些東西“不需要寫出來”,並且斥責對方“回去多讀點書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