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裏千人

理工男到創業者蛻變後感悟。來美三十年的感悟。工學院終身教授。五年六十次飛越太平洋,一年五十次深圳。
個人資料
正文

How an Indian invented Chinse 鳩摩羅什Kumarajiva

(2023-12-11 18:49:08) 下一個

鳩摩羅什可以說是中文詞匯的鼻祖。他於東晉時代(344年)活躍在中國。父親來自印度。他翻譯了很多印度的佛經,同時也在翻譯過程創造了中國的詞組語言。他是一個跨時代的人物。可以說沒有這個印度人,中華文明的字典都要改寫。

以下這些每天常用的詞組是他在翻譯佛經的過程中創造的。

解脫、覺悟、語錄、世界、自在、煩惱、彼岸、單位、智慧、平等、想入非非、出離、愛河、律師、究竟、參觀、消息、意識、未來、皆大歡喜、實際、實在、心心相印

大千世界,天花亂墜,粉身碎骨,回光返照,火坑,苦海,魔鬼,心田。

 

這個印度人的父輩在印度是國相級別。祖祖輩輩幾十代。後來放棄印度來到中國。他自學中文,把印度經書翻譯成中文。同時創造了很多的詞組。他的偉大,大概是在孔子和玄奘級別的。但是中國人大概早就把這個人忘了。

Kumārajīva -Silk Road China Tours

這個經文裏麵已經出現了“尊顏”,“瞻仰”,“斯是”,“我等”“獨處”。說實話不懂這些經文的內容和目的。但這起碼算是當年的博客了。這些佛語後來都變成了常用詞。

為什麽大多數中國人不知道這個名字,我不太懂。有誰知道請補充。

鳩摩羅什的故事還創造了三寸不爛之舌這個典故。西元413年, 70歲的鳩摩羅什感覺壽命將盡,向僧眾發誓言:「若所傳無謬者,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焦爛。」圓寂後,弟子以佛禮火化遺體,飛灰煙滅後,但見身體粉碎,唯有舌頭不爛,應驗了鳩摩羅什的誓願,三寸不爛之舌成為珍貴的「舌舍利」。

這世間僅有的「舌舍利」,如今供奉在甘肅武威市涼州區的鳩摩羅什寺塔。而鳩摩羅什的一生,也成為當時印度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一個重要見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矽穀工匠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oudi87' 的評論 : 幾千年以後,人們也會說,新冠病毒封城三年,是編的吧。也是有道理的:-)
好像武威確實有個廟,廟裏有舌頭舍利。信佛和謙卑還是比什麽都不信要好一點,即使是假信和假謙卑,也比沒有的好。這是我的理解。
oudi87 回複 悄悄話 是後人編的神跡吧。不知道印度的佛教和中國的佛教有什麽區別。也有下油鍋,上刀山之類嚇唬普羅大眾的東西?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