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裏千人

理工男到創業者蛻變後感悟。來美三十年的感悟。工學院終身教授。五年六十次飛越太平洋,一年五十次深圳。
個人資料
正文

奧斯丁芯片代工老廠(2)辛勤的南郭先生和騙子客戶的故事

(2023-11-24 11:17:43) 下一個

高科技創業最重要的是什麽? 點子?時機?團隊?

高科技創業公司生存最重要的是什麽?是創始人?文化?還是公司地址?

我的答案在最後。先聽我慢慢分解。

高科技公司聽起來很美好,實際很尷尬。奧斯丁這家廠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技術公司可不能隨便進。聽起來什麽高科技,創新,博士,n輪投資,上市,一進去才發現坑多深。畫餅師傅的水平遠遠高於運營師傅。

Part 4

極品博士 = 辛勤的南郭先生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80:20原理。就是說一個公司百分之八十的工作都是百分之二十做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99:1原理。就是說一個公司99%的錯誤都是1%的人犯的。這是真的。中文叫做一馬勺壞一鍋粥,一顆老鼠屎壞一鍋粥,一個蟻穴可以壞一個水壩,都是一件事情。

一個公司有一個極品博士當道,基本就是厄運難逃了。在奧斯丁這個小江湖,有一個管事的是極品博士。而且還是一個南郭先生。極品的意思,是說他是一個稱職的博士,但是管理不行非要管理,技術細節所有module要樣樣負全責。結果極差但是自我感覺良好。

他是一個勤勞的南郭先生。南郭先生是一個古代樂隊的樂手。他什麽也不會,隻好假裝的做動作。大家一般認為這樣的人不會有太大作為,會被抓出來現行。但是在奧斯丁這家廠,南郭先生居然當上了最高級領導。您能想象結果嗎?結果就是高科技矽片企業交不起地皮費(見上一篇)。

這個極品博士是法國佬,內心裏的種族歧視有多深多淺我隻能以小人之心去猜測,但是他有一個稍知名大學的EE哲學博士是不假的。見人就說,我是有財富自由的。我隻是閑的沒事來工作打發時間而已。“我管你,是你的榮幸。不客氣。”

極品博士是特別喜歡車間裏出問題的。出了問題,他的能力才能超級發揮。比如他兩年可以不進車間一次。但是一旦出了故障,他竟然戴著耳麥扛著lap top就下了基層現場辦公。領導那些每天在基層的一起當場通過ZOOM在聖誕節當天解決問題。

極品博士是工作狂,他工作的時候所有人都要陪綁,包括周六的傍晚和清晨。但是他不許任何人比他工作更狂熱。你比他早到,比他晚走,他都難受。但是他在你不能不來。他喜歡車間裏出的所有問題,矽片上的每一個小瑕疵都是他狂熱的釋放。他可以為解決一個不需要馬上解決的問題去讓所有人搭上兩周時間,直到下一個問題出現轉移他的注意力為止。勞民傷財。最後就是問題慢慢堆積,每個都沒有解決。也就讓公司臨門一腳產品踢不進去,最後淪為全球產業鏈的腳脖子企業,在美國靠低價拚客戶。

工科博士成了領導,大概很多都會這樣。如果他是中國體製中的的“黨總支書記”,他是要踢開行政,政協,和人大的三套班子自己幹的。任何搭班子的領導,隻要不能夠製造問題和發現問題,那就兩個月內走人。因為這樣的有大局觀的人砸了他個人表現的場子。有這些人在,公司沒了問題,也就沒了他這樣一個“財務自由的”人帶薪折騰的理由。

為什麽一個南郭先生當朝這麽爛,居然他的上級不知道? 這個問題就更有意思了,但是這超過我的pay scale,在此不談。上級不懂技術,認為技術需要極品博士。極品博士沒有大局觀,把發現和解決蠅頭小問題當成自己的工作和樂趣。最後就是產品做不出,問題解決不了。這就是小公司大公司的核心文化問題。到最後產品落入了三不管的地帶。有人算錢(印度MBA),有人摳細節(法國PHD),有人拿融資(猶太忽悠),但就是沒人做出產品。

這就是一個公司有沒有“老喬”的區別,有沒有黃仁勳的區別。美國雖然技術達人很多,大多數沒有大局觀。這個問題會越來越嚴重。也難怪最後這家奧斯丁廠被迫遷址。即使到了這一步,極品博士和他的老板都不會明白。他們隻會說“團隊不行”。

Part 5

以色列來的騙子客戶

我剛來的時候被排了一個項目。在2020年為美國製造的大遷移做些貢獻感覺不錯。那是每天可以科研很久,就是為了解決疑難的加工問題。經過幾個月時間,慢慢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這家以色列客戶總是在我發現一個問題之後告訴我們團隊他們幾年前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經過長時間的彎彎繞,我慢慢明白了他們的玩法和心思。這家以色列公司是打著美國製造的名義在美國重複立項來撈錢的。這家奧斯丁代工廠成了他們的配角和龍套。我們的所有發現和證明,其實都是這家以色列廠早就知道的細節。

這種情況下,以色列-美國公司從DARPA套來錢,分一些給極品博士玩技術忽悠,再把剩下的錢運到別處去,然後用南朝鮮代工廠的結果去匯報。這個玩法恐怕讓我們中華的院士千人都自愧不如了。我看明白了這個,也就知道怎麽把項目做完(不靠他們給的線索)。做完之後,也就惹了眾怒,因為我把他們的把戲戳穿了。極品博士和騙子客戶是在玩雙簧。

這是第一個以色列騙子。看他所做的一切,可以看出騙術的高超。後來又來了一個。也是如法炮製的套國防部的經費,或者拚華爾街買殼上市(SPAC)。最後,美國製造成了美國忽悠。

 

高科技創業最重要的是什麽?點子?時機?團隊?我的答案是時機。隻有靠點子起步失敗了多次的人,才知道點子沒用,團隊重要。隻有打到這一關幾次的人,才知道點子和團隊都沒用。都隻是開始。必須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情。

高科技公司生存最重要的是什麽?是創始人?還是公司地址(矽穀,奧斯丁,海澱,深圳?),還是文化? 我的答案是文化。隻有文化對了。公司的幹才們才擰成一股繩。要不然一團散沙在什麽地方都是一團散沙。文化是一種造化。和學位,地位等等都沒有關係。舉個例子,八十年代的公牛隊有過對的文化,而今天的湖人隊就沒了這個文化。

中國的名實相符很重要。名氣,包括什麽矽穀博士,斯坦福博士,麻省博士,加州理工教授,諾貝爾獎,都沒用。Robert Noyce的前任老板就是William Shockley,也算一個極品博士。隻有學術成績,沒有長遠的影響力。任何公司出了極品博士,都說明土壤有了問題。極品博士永遠會把所有的公司都變成自己的自留地,把全體人都玩死。

企業文化,就是管理者把筷子凝成一氣的能力。極品博士做領導,永遠要證明自己是最好的那根筷子。為了證明這個,他必須把每一根筷子折斷。

在Traitorous Eight離開肖克利之前慶祝他的諾貝爾獎。以為是得遇高人,其實是遭遇了極品博士類別的。

 

有關奧斯丁的淨化車間的曆史,先就寫到這裏。希望每個技術出身的讀者都打了一次預防針。不論您是創業還是打工,還是初入江湖,都不要迷信誰。相信這裏說的是普遍現象,隻是我少見多怪而已。看看樂樂,感激一下您現在的企業和崗位。謝謝。

先寫到這。。。

萬裏千人係列:

大陸理工男來美三十年,美國終身教授。喜歡產學研融合。五年六十次太平洋往返,一年五十次跑深圳產業鏈。在此慢慢分享一些經曆和感悟分享。謝謝。下期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矽穀工匠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我是在廣東的汙泥濁水裏自己撲騰學會了創業。看著別人的成功和所謂成功加上媒體的添油加醋,很多人被誤導。都是創業大師猶太人給理工男埋的坑,其實就是華爾街自己在種韭菜。其實就是一個營生,一個生計,甚至就是謀生,沒什麽大學裏麵不懂裝懂給予的神秘的光環。
雲霧山中找捷徑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的文章。謝謝分享你自己親臨的經曆。創業難,難於上青天。創業背後那些惡齪肮髒的事多著呐。好多都被成功的光環給掩蓋掉了。蘋果喬布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謝謝發現親身經歷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