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想

認真生活,用心體會,溫暖回味
正文

黃牌!

(2023-11-16 10:16:57) 下一個

兒子從小踢球,春秋賽季每個周末都有一兩場比賽,幾乎每場比賽都有黃牌出現。青少年足球賽中引起裁判出示黃牌警告的主要原因是一般是屢次犯規,嚴重犯規或者對裁判出言不遜。同一場比賽中如果同一個隊員被罰了兩次黃牌,裁判就會出示紅牌,將該隊員罰下場。接下來的比賽該隊就會少一人,不允許補位。

 

兒子很少吃黃牌。他踢球比較規矩,也從來不會對裁判不敬。隻有兩次黃牌讓我印象深刻。一次是13歲時參加地區冠軍爭奪賽。決賽對手是來自南卡羅萊納州的一支球隊。上半場比分0:0,下半場開始不久對方進了一個球,雙方立刻都加快了節奏,各自使出渾身解數,自然犯規次數也增多了,黃牌嘩嘩地出現。期間我們隊獲得一個珍貴的點球機會,壓力之下居然踢高了,罰點球的隊員當場就哭了。離比賽結束還有幾分鍾時對方開角球。球員們爭先跳躍搶頭球,互相推拉搶位,混亂中對方又進了一球,比分變成2:0。對方狂喜,抱成一團慶祝,對方守門員趁機抱著球不放,拖延時間。兒子二話不說衝過去搶球,對方不給,兩人扭打起來。兩邊的隊員都衝過去給自己隊員幫忙,眼看就要失控了。裁判立即吹哨,衝入人群,分開兩邊隊員,高舉右手,給了兒子一張黃牌。這當然不公平,但還是得尊重裁判的決定,繼續比賽。兩隊一直拚到比賽結束的哨聲響起,我方最後以0:2的成績輸了決賽,獲得亞軍。我方隊員們含著眼淚和對方隊員一一擊掌,祝賀對方,說good game. 這是一次難忘的挫折教育。

 

另一次發生在每周慣例的球賽,兒子當時15歲左右。我們隊比分領先,場上稍占上風。兒子踢得好好的,突然就和對方一個後衛隊員打了起來,推推搡搡的。他的隊友一窩蜂地加入了這種推搡。我離他較遠,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隻能焦急地觀望,等裁判過來。裁判好像詢問了一下,然後給了兒子和對方後衛隊員一人一張黃牌,比賽繼續進行。我很納悶,問問旁邊的家長們,大家也不清楚。比賽結束後我問兒子那張黃牌是怎麽回事。原來,對方說了一句racial slur, 貶低亞裔的話。兒子腦門一熱就動手了。其實比賽時雙方隊員互罵互貶的情況不少見,也是一種心理戰術,但是帶有種族歧視的語言還是不常聽到。我說兒子幹得好,應該給這家夥一個教訓。隊友們主動來維護他的尊嚴的情誼也令人感動。

 

說到種族歧視,兒子從小到大的隊友中有很多西裔和白人,亞裔很少,他卻並沒有感受過歧視。也許是他運氣好,他所有的教練都沒有表現出對亞裔隊員區別對待,他總是首發隊員,而且上場時間很多。一個教練曾經跟我說,其實兒子的亞裔身份使他在比賽時更有可能被對手低估。他速度快,基本功好,肩並肩地拚搶一般不落下風,但是禁不住對手生拉硬拽或直接推倒。還有從背後鏟球,趁裁判不注意偷偷使絆子,胳膊肘撞人,踩腳,膝蓋頂人等等。作為進攻隊員,每場球賽他都會被對方犯規無數次,有時摔出好幾米遠。每次摔倒,他幾乎都會馬上站起來,盡管家長們和教練還在大聲抗議對方犯規。比賽結束後到車裏他才會給我看哪兒受傷了。我說你摔倒後不要馬上站起來,躺一會兒給對方心理壓力,也能吸引裁判關注,對方才不會對你屢次犯規。兒子卻不聽,他不屑於那種行為,不想示弱,更鄙視假摔。而且他不想因傷被教練換下去。為了寶貴的playing time 真是輕傷不下火線。

 

兒子因為踢球得過輕微腦震蕩,膝蓋,腓骨,腳踝,腳趾,跟腱,手腕,都曾經受過傷。就像老話說的,好了傷疤忘了疼。小時候也曾想讓他轉成其他危險性較小的運動,發展其他愛好,全是徒勞,他始終熱愛的隻有足球。現在他長大了,比賽更激烈,也更危險了。他上高中後就開始了規律的體能訓練和預防受傷的針對性訓練,讓我稍微放心了一點。每次比賽前,我隻和他說兩句話: Good luck ,不要受傷。

 

比賽時,如果兒子坐板凳,我會很放鬆地給我們隊加油呐喊,享受孩子們精彩的比賽。他在場上,我的目光隻會緊盯著他。一有人對他犯規,我就朝他們大喊no pushing, no grabbing, no elbow, high kick, that’s a foul, yellow card! 我知道這種大喊大叫的場邊家長令人厭惡,所以常常自覺地遠離其他家長,但我其實隻是希望黃牌的威懾力能給兒子多一絲保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