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貢氏

沈仲章(1905-1987),排行名錫馨,筆名亞貢、亞貢氏等。沈仲章一生經曆豐富,涉足甚廣,頗具傳奇性。
個人資料
正文

沈仲章唐山三部曲之三: 捲入學潮(丁)

(2025-03-21 21:01:27) 下一個

者按】複旦校友範明讀了前幾篇拙文,見示《西南交通大學(唐山交通大學)校史——大事記》1926年頁。內中所記,與沈仲章所憶有同有異。我曾打算以對比方式,重寫第四節,可惜一直沒得空。考慮丁篇拖欠已久,先發原文,日後另寫對比文。

沈仲章唐山三部曲之三:

捲入學潮(丁)

沈亞明

第四節:收場離校

 

好一陣子,唐山大學混亂不治。終於,上頭出手收拾。校方掛出了一塊佈告牌,開除領頭鬧事的學生,一共二十四名。父親沈仲章和他的朋友謝大祺、路秉森等人最先發動罷課,罪責難逃,黑名單上赫然在列。

可是第二天,那個“恥辱牌”被收進去了。幾天後重新出現,改成十九名。少了五個,沈仲章的名字不見了。

拚圖:《西南交通大學(唐山交通大學)校史——大事記》封麵局部與第44頁局部(原圖由範明提供)

傳來內部消息說,教師會議上有人提出,有些學生在學潮前成績出色,在學潮中還算守分寸,應該留住他們。其中幾位有影響的教授像李斐英等,力保沈仲章和其他四名學生。謝大祺功課也很好,但他是學生會會長,學運中叱吒風雲的人物,不得不殺一儆百。

就在這個時候,河北地區軍閥開戰,人們紛紛離開唐山,學校乾脆關閉。大學裏反正呆不下去了,根本沒有人把開除當回事兒。

戰事一起,太多人急於逃難,不知道是買不到票,還是買不起票,父親與幾個同學爬上火車,坐在車廂頂上,逃離了唐山。

 

到了天津,得知軍閥孫傳芳在南方也打仗,滬寧線不通。父親回不了蘇州,搭乘海輪去上海。

父親抵達上海,跑到祥泰木行鋸木廠,要求做工實習。可是,原來管事的英國人已經走了,新的洋人頭兒叫 Lando(藍多,也許 Landor),原來不熟。怎麽辦?

父親找到一個認識的中國工頭,那人的兒子準備上唐山大學,工頭歡迎沈仲章住在他家,由他去跟藍多說情。洋人同意了,父親成了臨時工,領了塊工牌,按日上工結算工資,每天可掙四五毛錢。

父親以前在木行時,雖然坐辦公室算白領,但他尊重廠裏的老師傅,與他們都建立了交情。老師傅們叫他“小蘇州”,說你要學什麽技術都行,隨便挑。父親選擇學車床,做了兩個多月的藍領技工。

 

一九二六年那場戰爭結束,唐山大學發出復課通知,一半以上的學生沒有回校。有的結婚成家,有的經商賺錢,有的轉業幹革命,自己去繼續各種戰爭了。

就全校學生數目估計,大概有比三分之一多一點的人返回唐山,父親和謝大祺也在其中。

謝大祺?沒錯兒,儘管已被開除,他照樣混跡校園,住宿舍,喫食堂,進課堂聽課,上圖書館看書,身邊聚集一批好友。當時學校管理之無章無法,由此可見一斑。

學生們回到唐山才知道,戰後重新劃分勢力範圍,奉係軍閥張作霖派兵武裝接管了大學,他的手下常蔭槐當了新校長{21}。常校長也擔任交通部代理部長、京奉鐵路局長,後來還是張作霖的軍法處長。更有甚者,那年的唐山大學還招收了一個主要是軍閥子弟的預科班。

 

眼見學校由軍閥統治,很多人都對這個大學失望了。父親那一屆進校時有三十多人,在停課關校再復課之後,隻剩下十幾個人了。可就在所剩寥寥之中,竟有五六個學生商議著,要一起去報考北京大學。

謝大祺已被唐山開除,當然得另謀出路,猜想改換門庭又是他的號召。沈仲章是謝大祺最要好的朋友,要走一塊兒走!

一連好幾個月,他們不去上本校必修課,窩在宿舍和圖書館裏,準備北大的入學考試。到了考期將近,一撥五六人,結伴跑去北京,租了個公寓,再次參加高考。

北大一貫傲視群校,獨樹一幟,那場入學考試也有點意思,得待另文敘述。

 

且説考試結束後,父親和朋友們又回到唐山,等候北大通知。謝大祺為沈仲章出主意:你該去參加唐山大學的暑期考試。這樣,萬一北大不取,還能在唐山繼續學業,不至於多年的苦讀前功盡棄。

謝大祺本人是被學校掛牌除名了,管理人員糊塗,讓他賴在學生宿舍。他如果進教室上課,教授們也許不在意多個人。但是,即便謝大祺能在各門課上“騙”得一張試卷,他考得再好,成績也無名可附。所以他自己不做無用功,光勸摯友沈仲章留條後路。

父親覺得謝大祺說得有理,依囑行事。可是幾個月來他光顧預備北大入學考試,本專業的課程荒廢了。於是他像第一年預科那樣,趕緊自學“惡補”。最後,總算也考及格了。不過,混到及格之後,唐山大學的成績單已經沒用了。

爲什麽?因為好消息來了。北大發榜了,謝大祺和沈仲章都被錄取了!

 

於是,他倆與同學們依依惜別,離開唐山去了北京。同時走的還有幾個學生,有的也考取了北大,有的北大落榜,自己出去找事。

從唐山退學之前,父親稟報我的祖父母,他考入了北京大學。兩位老人竭力主張二兒子留在唐山,畢業後可以在鐵路找個鐵飯碗,還有機會報考出國留學。

那時,蘇州老家經濟狀況有上升趨勢,願意資助老二繼續唐山學業。北大就不同了,家人聽聞北京常常槍斃學生,不贊成兒子轉入北大。

但是,父親的幾個好朋友尤其是謝大祺在唐山留不住了,父親重義氣,毅然決然走人。家裏不支持讀北大,他從此自力更生。

 

父親一九二三年秋跨入唐山大學,一九二六年秋投奔北京大學——沈仲章在唐山的三部曲,就此告終。

上一篇:沈仲章唐山三部曲之三:捲入學潮(丙) - 博客 | 文學城

下一篇:

【注釋】

{21}有記錄常蔭槐於一九二六年六月到一九二七年九月擔任唐山大學校長。

【全文(甲篇)編者按】
本文原刊於《傳記文學》2017年第4期,冠以“本期特稿”,列爲首篇。《傳記文學》主編如此介紹:“沈亞明記父親沈仲章在唐山大學捲入學潮的經理,給予讀者一個理解學生運動的微觀白描……”全文較長,將分()()()()(補)轉載。

轉發本文的促因如是:'春後雨前SE' 評論《沈仲章在唐山三部曲之二:熬過預科(上)》,言及:“沈仲章先生是世間少有的好人,亞明女士的文字引人入勝。偶然發現她是我的大學校友,隻不過我是數學係77級,請代為致意!我根據您的博客轉載的亞明女士的文章,也寫了一篇,登在《唐院春秋》公眾號,不日將會放在文學城。如果不是《沈仲章唐山三部曲》前兩部的介紹,他在唐山大學的經曆真是鮮有人知,十分期待讀到第三部。”

附:《沈仲章唐山三部曲》第一部()()與第二部()()()鏈接(點擊“上”“中”“下”可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Argon_Argo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春後雨前SE' 的評論 : Thanks! About 黃教授 from 沈仲章唐山三部曲之二:熬過預科:
代數與幾何兩門課合在一起上,教授姓黃。黃教授英文發音不太好,同學們背後都愛開玩笑,學他說的 this、that。可是黃教授學問好,有才氣,講話速度很快,什麼難題都能解答。幾年後父親去了北京大學,特別欣賞陳寅恪的上課風格。父親回想起唐山大學的黃教授,稱贊他有點兒像陳寅恪,知識豐富,講課時天南海北,扯得很遠很廣。
我認爲父親說的這位黃教授,應該是黃壽恆。他一九二三年開始在唐山大學任教,算來正是父親進校的那一年。黃教授從此沒有離開過唐山,被尊稱爲該校“五老”之一。西南交通大學校史館資料介紹:“黃壽恆教授有獨特的講課方式,方法靈活,注意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打好基礎,並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黃教授主要講授數學微積分、常微分方程、最小二乘法課程等。”
...... ......
到了第二學期......黃教授佈置作業中總有思考題,當他看到學生把難題解出了,馬上就出挑戰性更大的題。他的激將法靈了,父親對平麵幾何的興趣越來越大。凡聽到別人說有難解的題目,他更躍躍欲試。有次他在洗澡時,光想著解一個難題,忘了時間。最後他終於悟出關鍵在哪,跳出澡盆,興奮地大叫:“Eureka! Eureka!”再一摸盆子裏的水,已經涼透了。
春後雨前SE 回複 悄悄話 轉學北大真是一波三折,猜想李教授會保學生,不知黃教授的態度如何。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