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莎翁劇本的聯想

(2023-09-25 02:19:36) 下一個

中學的那幾年,學校裏沒有係統的文化課。剛開始發小們都為不用上文化課感到輕鬆,不久大家都陷入了精神空虛,於是便在家中覓寶,背著家長從書櫃裏搜尋一切可以閱讀的藏書,並且開始在夥伴之間交換各家的書籍。

在夥伴之間繞了幾個圈之後,一本《莎士比亞戲劇集》(朱生豪譯)傳到了手中。這本書一上手就很難放下,沒過幾天就通讀完了全書。大家最喜歡的是《哈姆雷特》和《羅密歐與朱麗葉》,很長一段時間裏,這兩個故事中的人物特征是夥伴們交流讀書心得的主題。

離開學校以後,去工廠當了小工人。在沒有希望的年代,夥伴們常把《哈姆雷特》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詞“是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掛在嘴邊。不久後,一位前輩叔叔送了一本精裝的英語莎士比亞戲劇集,在翻看中很快就讀到了莎翁的原話:“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t the question”。


這位叔叔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以後在高校從事理論工作。“文革”期間受到迫害,造反派給他定了“學校的蘇斯洛夫”(注:蘇斯洛夫是當時蘇共中央的理論家)的荒唐罪名。他患有嚴重的心髒病,但仍然被送到皖南地區的“五七幹校”參加勞動改造。“文革”結束以後,他被任命為某高校的校長,重新走上看領導工作崗位。話扯得有點遠了。

到了1980年代末期,在一次旅遊德國柏林期間,導遊特地領大家來到一個開放公園,去那裏看了德國早期社會主義活動家李卜克內西(Karl Liebknecht,1871-1919)和盧森堡(Rosa Luxemburg,1871-1919)被槍殺的地點。在公園的另一處,導遊指著一副油漆標語“to be or NA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向大家介紹道,那是一些極端的“和平主義者”留下的塗鴉之作,NATO 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縮寫。這是一批思想激進的年輕人(用導遊的話來說,是一批“loser”),他們改寫莎翁的台詞,以此懷疑北約存在的必要性。


進入新世紀後,在荷蘭西歐宇航總署工作期間,有一次應同事羅朗特的邀請,參加了他夫人的生日晚宴。羅朗特曾經在德國卡斯魯爾大學學習,畢業以後去美國芝加哥大學深造。他在那裏認識了來自德國東部地區的女友,二人情投意合最後結為連理。他們回到歐洲以後,將愛巢建在阿姆斯特丹市區的一幢老房子中。女主人是建築設計師,不到二十平米閣樓被裝飾得非常舒適。那天的客人都是所裏的年輕人,不等主人發話,也不用主人招待,大家便開始自取食物,大快朵頤起來。羅朗特用投影放映了法國作曲家古諾(Charles-Francois Gounod,1818-1893)的歌劇《羅密歐與朱麗葉》,雖然完全聽不懂唱詞,但表演者的美聲唱腔和優美的音樂旋律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過了將近二十年。近日在整理舊書的時候,找出了一套德語的《經典音樂和戲劇文化叢書》,在讀到莎翁的《哈姆雷特》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時候,不由地想起中學時期初讀莎翁作品的往事,以及那位前輩叔叔對晚輩的關懷,也回想起了三十多年前在柏林旅遊的經曆和二十多年前在同事家欣賞歌劇光碟的情景。感慨歲月流逝之餘,匆匆記錄下了對這些陳年舊事的記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yefang 回複 悄悄話 更正英語筆誤,莎翁的原話是: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