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耳與魚

徜徉北美,講釣魚故事,品鹹淡人生,我漁故我在。
正文

魔灘尋刀魚(一) 終於有機會朝聖去:Now or Never

(2023-07-10 22:36:21) 下一個

久聞南卡魔灘(Myrtle Beach)是北美釣魚人的朝聖地之一,以盛產帶魚和度假勝地出名,與徳克薩斯州的休斯頓海堤、弗吉尼亞海灘相提媲美,有先前一叫「漁魂王」的漁友為之著文為證。吾以前居住在大南方的阿拉巴馬,覺得釣帶魚遙不可及,兒時在中國大陸內地隻吃過鹹帶魚乾,長大後偶爾吃過冰凍帶魚,甚是喜歡帶魚那獨特的口感和風味,估計有不少老一輩和同齡人都懷念這種美味。命運弄人,幾年前遷居北卡,雖近了不少,但還是有幾個小時車程,囿於帶娃和工作,還是沒能去朝聖,直至今日(71日),從微信漁群裏聽聞二街開始有漁汛,雖然魚體還不大,被漁迷們諧稱「牙簽」,可腦子裏漁蟲子擾得一時興起,半夜驅車,終於夢想成真!

 

雖然過去幾年釣到威明頓、弗吉尼亞的Kiptopeke state公園等,去過幾次釣帶魚,有所斬獲,對釣帶魚已經不那麼好奇、興奮,但還是按奈不住那種漁迷常有的亢奮,像打了雞血一樣,年紀不小了,雖一天兩夜不合眼,返程時居然還能開車。有幸能約上一新漁友阿偉,急忙深更半夜出發,走在漆黑陌生的鄉間馬路上,提心弔膽,為了安全、把十六響也帶上了,時不時走錯路,一路閒聊,也不覺得累,三個多小時後順利抵達久慕的魔灘

 

由於情報有誤,早上6點之前天剛亮,就抵達2街皮兒,匆忙把一車的漁具卸下,已見早有兩夥漁友捷足先至,可棧橋要七點才開門,看到天已經亮了,心裡有幾分不爽、擔心,因為早晚時分是帶魚咬口的最佳時辰。無奈之下,隻好又搬回漁具,雖然帶了不少零食,還是驅車買個麥丹勞早點,打發時間。

 

待返回碼頭之後,匆匆坐電梯上棧橋,到橋頭見已有兩三夥人架好桿,正在搖馬鮫和釣帶魚,從釣法和語言來判斷,估計是韓裔。見狀,與漁友阿偉迅速搶佔有利位置,匆匆rig up帶魚釣組,包括鋼絲導線(wire leader)、虎鯊鈎(jighead with treble hook)和綠胖子(Gulp swimming mullet), 與時間賽跑,怕錯過早晨不多的最佳時間。先在橋兩側試試,水麵平靜,好像不妙,但不久上了一條二指小帶魚,力拔頭籌,終於不空軍了,還引來附近漁民一點羨慕的眼光;這一上魚,馬上有一兩人已向我位置靠籠,開始拋桿。隨後的幾個小時,在lure上加些蝦肉,在橋上繼續奮力拋桿抖桿收線,上了十條八條小帶魚;魚雖小,但有總比沒有強,能湊個數,俗話說得好,「魚再小也是肉」,老中不怕魚刺多的魚。阿偉也不是新手,用虎鯊鈎釣了個把時辰還沒咬口,甚是沮喪,他們用的釣組假餌和手法都一樣,百思不得其解;最後,讓他換上我的10克大號鉛頭鈎,果然一會開始有咬口,繼而上魚。仔細捉摸,原來他的rig和手法都一樣,但鉛頭鈎不夠重,不能到達白天帶魚遊藝的水下層。另一旁,一對中年韓裔夫婦,一邊搖馬鮫,一邊釣帶魚,偶有零星帶魚被串鈎掛上來;更歷害的是一名中年韓男,一幅專業裝備,頭頂漁幅,身穿PENN文化衫,四隻桿一溜排開架好垂釣,一邊拋桿逗魚,一邊時不時從垂釣桿上收魚,兩頭兼顧,高效收割,不亦樂乎!

 

到中午天氣漸熱難耐,漲潮也快結束了,咬口漸少,阿偉在北卡外灘(outer banks)狂拉過五指寬大帶魚,對牙薟級別的卡拉米提不起勁,就到皮爾餐廳休息,順便吃了午餐。而老漁迷雄心勃勃,定了個50條小目標的俺,魚咬口稀少,不容樂觀,所以還是不停揮桿,可收穫無幾,而旁邊一位身穿ETSU 梯侐的中年男子,後來居上,卻頻頻上魚,一打聽,原來他曾在佛羅裏達和佛吉尼亞都釣過,看手法就知道是個老手,殺鈎十拿九穩,拋投能輕鬆命中百米開外的魚窩,回頭一想,如果不是老漁民,技術過硬,誰願驅車6個多小時來此釣魚,而俺也不甘示弱,可吃虧在裝備,感覺有如當年伊拉克的「飛毛腿」導彈與美軍的"戰斧"、“愛國者”較量,叫苦不迭,而且所攜帶的彈藥不足,釣組頻頻掛底,危機四伏,一會扯斷掛底線組,一會又是綁鈎,一會又是上餌,折騰直到累得腰酸背痛,收效甚微,可也拋投不輟,直到像中暑時,肚子疼、惡心、身體發虛,才去碼頭餐廳買了瓶Gatorade, 補充水份,隻得在蔭棚下小休片刻,才得緩過勁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大牛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ushihandyman' 的評論 :
他文筆不錯,也挺有味道的,屬老一輩漁迷;他大多數是用掛肉垂釣的傳統釣法,也用過一些假餌。現在是虎鯊鉤加Gulp mullet的天下。
bushihandyman 回複 悄悄話 漁魂王釣技不錯就是太能吹,哈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