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耳與魚

徜徉北美,講釣魚故事,品鹹淡人生,我漁故我在。
正文

海景棧橋(seaview pier)尋刀魚

(2023-07-17 08:24:00) 下一個

 

上回說到鈧鏗三人已少一人,剩下的兩漁迷繼續釣帶魚大業,隻不過這次海景之行有點不一樣。為什麽呢?主要有三:一是帶魚大,二是技術的提升,三是見識韓裔釣帶魚。

 

這次本來是九月去威明頓Wrights Beach勞動節度假,沒有去釣帶魚的打算,頂多隻想在附近的Johnny Mercers Pier試試。後來阿雲聽聞我們在海邊,便驅車前來相約去釣帶魚。先前在Carolina Beach State Park帶娃們抓螃蟹,正值弗朗德開放時段,釣了釣flounder,在那有人送了一些那拋網捕捉的finger mullet做餌,竟被我們在小木屋(cabin)煎了,沒想到風味獨具,味道甚是不錯。

 

由於Johnny Mercer Pier晚上9點關門,不是很好,所以選擇去較遠的海景棧橋(seaview pier)。那棧橋與衝浪棧橋同屬頂帆島(topsail island),一南一北,相距二十分鍾來左右。之前我去過海景的,不過那是幾年前的事了。幾年前與一朋友夜釣,搞了一桶藍魚,所以對那記憶深刻。那棧橋也是比較長,在橋的末端有座眺望台,算是二樓吧,在北卡的皮爾中,是為數不多的。

 

到那已是傍晚,天氣也不是很熱了,但那允許兩條杆,入場費也自然多收一些,自己感覺這樣更好,因為兩枝杆一粗一細,一硬一軟方便,硬的長杆掛肉,細短的杆適合用束拋投。在我們到棧橋時,靠近末端的一段兩側已經架滿了魚杆,每三五尺就有一支,聽在那魚杆旁邊的垂釣人談話,得知他們是韓國裔,我們無從下手,隻有來到橋的末端。一會功夫,兩人線組上好後,就開始試探棧橋四周找魚。阿雲在棧橋末端平台的外沿剛甩出第一杆,收線時就中魚,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很是驚喜,因為這往往預示著今天魚多,感覺是因禍得福,因為大家公認的有燈光的好位置已經被占領了,隻能找無人要的黑暗處位置,竟是魚多的地方。我趕忙也在同側附近水域拋投,也開始上魚。我們陸陸續續上魚,到天完全黑了以後,大概八九點鍾,開始有四指以上的大貨,更是興奮,以至於我們開始對魚量尺寸,互相拍照慶賀。這次魚大很重,杠子不夠粗,不能用輪子直接拉上來,隻得把魚拉到跟前時,用手把魚線一步一步拉上來,即使這樣阿雲還拉魚上平台時脫鉤不少,而且鉤子還斷了幾枚。

 

說到釣法的學習和改進,我們這次也開始用魚油浸泡的Berkley gulp mullet,加上魚肉或蝦肉,當然也使用還是虎鯊鉤一代,感覺還好。碰到的另一個難題是殺鉤刺魚環節,特別是水表咬口,很難鉤牢魚,由於這個原因,我們脫鉤也不少。在把握殺鉤時機方麵,我們感覺到有咬口後最好不急於提杆殺鉤,往往讓魚咬一陣子,同時也慢慢收緊線,逗逗魚兒,這樣鉤子在拖曳的同時,會慢慢把鉤尖紮在魚的嘴側或臉部,同時也能讓魚錯認為口裏夾住的假餌是條活魚。但內於從一開始咬口到刺魚相隔時間較長,有時主線被魚切斷,所以這樣也損失了不少釣組。即使這樣做,脫口的次數也不少,但阿雲似乎找到了竅門,刺魚成功率自然比我高。另外,由於是在平台無燈光的一側,我們的大燈照著幽黑水麵,也幫助吸引了更多的魚,當然,那些明暗交界處的水域也是我們拋投的重點。

 

一晚上下來,在與亞特蘭大遠到而來的韓國人聊天時,發現他們隻上幾條,尷尬地告訴我們,而我們卻有釣到三十來條,估計是因為拋投獵及的水域比較大,而不是靜止垂釣,固定在一小片水域,一副願者上鉤之態。但也注意到他們多用一閃一閃的水下七彩燈,而我們隻用熒光棒。還有,由於我們在黑暗一側頻頻上魚,也吸引了一些韓國人靠近,包括一對中年夫婦,他們向我們討教釣法,遂即如法泡製,也上了不少魚。

 

海景棧橋一戰,加深了我對這個皮爾的好感。這次帶魚之旅還有什麽其它收獲呢?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一次事故。那是阿雲在上魚正歡、搞鉤取魚時被虎鯊鉤上的三角鉤紮到手指,看似小事,但鉤子鋒利,很難取出,慶幸自己事先在油管上學了一下解救方法,即按壓住鉤子的同時用一段粗魚線把三角鉤猛然拽出,沒想到這招果然管用,否則有可能要打道回府,敗興而歸,還要去找醫院拔鉤了。據了解,每年被虎鯊鉤上的三爪鉤誤傷的人不少,有的需要就醫花手術費,所以,有些人為了避免此類事故,幹脆提前就把三爪鉤卸了,其實從我們的經驗來看那三爪鉤用處也不大,隻是偶有掛魚。

 

(應讀者要求,對釣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微信聯係作者:TexasCowboy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