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耳與魚

徜徉北美,講釣魚故事,品鹹淡人生,我漁故我在。
正文

鹹水篇(1)我是怎麽喜歡上海釣的:墨西哥灣羊頭魚的故事

(2023-07-14 20:38:57) 下一個

第一次海釣是十幾年前的一個春天,與當地一朋友皮皮魯約好去墨西哥灣的Gulf Shores所在的state park pier,Gulf Shores地處Orange Beach, 屬於阿拉巴馬州,它與佛羅裏達州西北部的“鍋柄(panhandle)”連成一片,包括Pensacola,Destin, Panama City等旅遊聖地,海水碧綠,沙灘雪白,海景獨特。當時出差順路去試試,三月份正是美南天氣剛開始回暖的時節,我也記不起為什麽把羊頭魚(sheepshead)作為目標魚的,反正對杆輪和釣組沒有特殊的要求,但用必須活蝦作餌。皮皮魯來美沒幾年,但去過幾次海釣,估計羊頭魚的釣法是現埸問別人現學的。皮皮魯是江浙人氏,是當地我所知的為數不多的釣魚高手,有釣魚天賦(knack),因為他不但鹹水魚釣得好,淡水釣也是高手,正所謂鹹淡雙修,釣魚經常滿載而歸,以至於後來還搞了家庭羊頭魚宴和魚友可愛皮大聚餐。

 

羊頭魚釣法其實很簡單,用線穿上一枚中空的半盎司雞蛋型鉛墜,作成卡羅萊納釣組(Carolina Rig)就可以了,是使用10磅以上的線,用一般中號鉤子掛一隻活蝦,順著有羊頭魚的棧橋柱子垂下,懸在水麵中層垂釣即可,也不用浮標,隻要觀注杆尾的擺動彎曲,適機殺鉤即可,因為每到春秋季節,繁殖期的羊頭魚很活躍,一般會在pier的橋墩(pilings)遊迄找附著柱子上的貝殼(barnacle)吃,也是釣羊頭魚最好的時機。

 

我們一行幾人幾支杆在那棧橋上依欄垂釣,一邊聊天,一邊觀察魚杆,時不時有咬口就提杆殺鉤刺魚,不過都需用網兜把魚從水麵撈到棧橋上來,幾個小時下來,我們就上了七八頭五六磅重的羊頭魚,居然把苦樂(cooler)塞滿了。對於沒有海釣經曆的我,初次見到羊頭魚甚是新奇,很是興奮,這魚的模樣和釣法與兒時中國的掛蚯蚓河道池塘裏釣鯽鯉很不一樣,大開眼界。首先,羊頭魚最突出的特點是有人類一樣的門牙,整個頭部看上去確實有幾分像羊的頭,讓人稱奇,故而得名,那粗壯的利齒其實是用來咬碎牡蠣或其它貝類的硬殼,也因為如此,一般需要鋒利的中號鉤子,殺鉤時才能刺穿它的嘴。一開始我也不明白為什麽叫羊頭魚,因為它身上的條紋頗似黑鼓魚(black drum),不看嘴部很容易與之混淆。有經驗的老漁民很容易辯識,因為除了嘴裏有牙齒,它的背鰭也長且有粗骨刺。羊頭魚是海邊老美喜歡釣的魚,倒不是因為它的奇特外觀,主要是因為它肉多,且沒有細骨,削肉容易,味道也不錯。

 

後來陸續去了幾次那個棧橋,隨後的時間裏,隻要去海邊度假,都會找不同的棧橋,試釣不同的魚類,諸如西班牙馬鮫、硬尾(hard tail)紅鼓魚等當然後來一發不可收拾,迷上那深藍的大海和海釣,後來又去深海釣紅杉魚(red snapper)、通宵夜搏lady fish等經曆,那是後話了。在北卡的一些棧橋和海灣,比如Bogue Inlet Pier, Bonner Bridge Pier和威明頓Carolina Beach State Park附近的海灣,也能看到有人釣到羊頭魚,但用的多是沙蚤,fiddler crab或小牡蠣做餌,我也試過幾次,隻是運氣欠佳罷了。

 

(應讀者要求,對釣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微信聯係作者:TexasCowboy1)

 

(圖片來源: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