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荊刺秦

長篇小說連載,戰國末世演義,戰國紅樓夢。表現六國可歌可泣的反抗暴秦的史詩。
正文

燕荊刺秦065:九原城(中)

(2023-09-05 10:57:50) 下一個

後趙姬出身娼家,前麵母親和三個姐姐都是賣身的娼妓,後來家裏積攢了一些家資,關鍵後趙姬八歲就表現出超凡脫俗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相貌,因此開始提升檔次,往藝伎培養,等到後趙姬十四歲的時候,已經被譽為邯鄲百年難遇的絕色,等待她及笄之後,預定接客的勳貴巨富,名單都排了百位,當然誰更有錢,誰更尊貴,一直在前麵加塞,後來相國郭開都知道了後趙姬的名聲,郭開小懼內,就是郭開老婆並不是蠻不講理,她親自給郭開選小妾,不僅選漂亮的,還選溫柔識大體的,因此郭開為了討好趙太子,就和趙太子聊天的時候,無意地提起後趙姬,趙太子微服私訪,想法見了還沒有接客的後趙姬,馬上被後趙姬的臘雪寒梅,傲雪欺霜的氣質所吸引,後趙姬長得並不是皮膚似田琪那種雪白,但長相和氣質卻表現出純潔無瑕,光明大氣。最終由郭開出麵重金為後趙姬脫籍(注銷娼伎),改名換姓之後藏於太子宮,後趙姬的十五歲及笄之禮就是在趙太子宮舉行的。五年後,前244年趙太子繼位後就是趙悼襄王,那時也才二十三歲,馬上就冒天下之大不韙,公開把後趙姬納於後宮,並封賞後趙姬全家,為後趙姬的妹妹安排貴戚聯姻。

後趙姬生性好脾氣,讀書,練琴,歌舞就是她每天的功課。不僅沒有權力欲,也沒有爭強好勝的出人頭地的名利心,她生性就淡然這一切,既沒有野心,也沒有強烈嗜好,從她被娼家贖出,成為趙王的小妾,後來生了兒子,也隻是升成有了排位的側妻,後趙姬也隻是聽之任之,並沒有再想高升一步的野心,隻有當兒子長大,不僅身材高於常人,而且酷愛練武,為人果斷剛毅勇敢,批閱奏章又符合父王的心意,而原太子趙嘉為人寬厚軟弱懦弱,所以趙悼襄王為了在這趙國危亡之秋,要立個殺伐果斷,為人英武的繼承人,而不是文質彬彬的寬厚優柔寡斷的接班人,才立後趙姬為王後,趙遷為太子,為此後趙姬一再謙讓,拒絕,但趙王置之不理,在趙國危如累卵,年年被秦國攻擊,處在亡國邊緣時期,後趙姬並不想讓兒子當這個到處破洞的漏船破船沉船的船長,但趙悼王執意,兒子願意,後趙姬也沒有辦法。

前235年趙悼襄王去世,小兒子趙遷即位,才十四歲,按道理後趙姬是可以攝政的,秦王嬴政也是二十一歲才親政,但趙遷很早就懂事了,老早就在父王的監督下,批閱奏章,現在又有相國郭開的輔佐。

現在兒子繼位,郭開為了專權,趙遷為了少人管教,就動員後趙姬離開邯鄲,到邊遠的代地來生活,後趙姬也知道自己礙事於兩人,因此答應到代地,唯一的條件就是要隱姓埋名,不居住在離宮別苑,後趙姬知道自從當了王後,廢長立幼,自己的兒子做了太子,世人是怎麽罵自己的,雖然她表麵不在乎,心裏是沒人能不在乎的。

如此後趙姬就帶著女兒隱姓埋名到了親戚家,司馬尚是九原,雲中郡第一軍事長官,兩方麵的原因自然到了妹夫家,並且司馬尚不隻是勳貴世家,特別是民間還有非常好的名聲,後趙姬也算是大樹底下好乘涼,所以女兒趙玉葉,直接就改名司馬玉葉了,也好在女師那方便求學。

趙遷發配走了親媽,心裏還是過意不去,在母親在妹妹家住定的情況下,就發來巨額經費,在裏麵秘密修建了離宮,並且把趙國王宮裏的很多寶貝分出一半,給母親送了過來,這就是那些奇香異木的來曆,司馬尚為了厚待荊軻,就拿出離宮其中的一個院落來款待。

現在後趙姬在司馬尚家表現出來是落地的鳳凰不如雞,實在是因為後趙姬太淡然的緣故,她讓妹妹一分,妹妹那邊就長一寸,所以在司馬尚宅邸的後趙姬,被善於嫉妒的妹妹始終壓著一頭,當然,如果後趙姬真要發脾氣,妹妹也會馬上溜之大吉,但幾年來,真沒有那件事值得後趙姬發脾氣。後趙姬這個妹妹還嫉妒到了不懂事的地步,自己隻有一個女兒司馬金枝,以後生的子女都夭折了,至今司馬尚沒有健在的兒子,但她依舊不允許司馬尚接近別的姬妾,說自己年輕,才三十出頭,還能生育的,但已經四、五年不再生育,卻依舊不讓司馬尚接觸別的女人,現在比自己大一歲的姐姐帶著女兒隱姓埋名地到了自己家,姐姐的容貌,風采,身份,使她倍加小心,生怕她和司馬尚有染,因此司馬夫人嚴防死守,但憑感覺司馬尚和後趙姬還是有了一腿,她又不敢公開抓奸,當然她也知道公開鬧起來自己並不占優,畢竟是趙王他親媽,還不如就這樣含沙射影,冷嘲熱諷,不點破,始終讓後趙姬背著小三的惡名,從道理上、心理上虧欠著自己,被自己拿住痛腳,矮自己一頭的好。

後趙姬對這些並不在乎,以前圍著丈夫趙王轉,被趙王安排生活,後來兒子趙遷也被丈夫寄予厚望,兒子、女兒都被奪走了,幸好幾年後,又添了一個小兒子,比姐姐司馬玉葉還小三歲,成為後趙姬的人生依靠,但五歲夭折,如果活到現在也九歲了。為此後趙姬痛苦的要尋死覓活,如此她是死過了一次的,現在丈夫也死了,心徹底死透了,於是淡然的過著餘生,自己安排生活,除了身邊的貼身丫鬟,廚娘,其餘離宮所有人都交給司馬尚,司馬夫人管理,自己隻是養花養鳥,養貓養狗,養羊養馬,以前對自己女兒司馬玉葉有些忽略,現在兒子不待見,後趙姬也反省自己,開始關心唯一身邊的親人--女兒,但女兒因為母親重男輕女,一直對自己忽視,而父親因為司馬玉葉從小就漂亮可愛,因此對女兒比較疼愛,所以司馬玉葉這幾年一直懷念父親,並不接納母親的善意。

住在司馬尚府邸,後趙姬又不善於管理下人和家事,自然多靠司馬尚的關照管護,司馬尚英俊高大風流溫柔,不斷地殷切侍應和偷偷癡心追求,在後趙姬三年的寡居中,也有耐不住寂寞的情欲,讓司馬尚得手了幾次,但這本身的不道德,不光明正大,再加上後趙姬不僅沒有爭強好勝的權力欲,現在還沒有旺盛的性欲,所以幾年間,後趙姬絕大多數是拒絕司馬尚的,因此也就是有限的那幾次,也有怕萬一懷孕,無法麵對世人的原因。

司馬尚追求後趙姬,隻是追求後趙姬的肉身外表,而今天唯有荊軻一直要從後趙姬的眼眸裏,察看後趙姬的靈魂,這讓後趙姬又一次感覺到了逝去丈夫曾經對自己的關心,因此後趙姬自己也沒有預料到的對荊軻格外真情流露。

當然從理智上,後趙姬的坦誠也是有合理原因的,第一守不住秘密,既然司馬尚已經把荊軻納入自己的後宅家宴,也就沒有把荊軻當外人,與其撒謊,編自己是司馬夫人的那個姐姐,還不如實話實說。第二就是荊軻不理解的,他認為後趙姬自稱娼後,是特意貶低自己,其實對後趙姬來說,就是如實陳述,她從小就被人說成娼家,娼妓,倡姬,早就習以為常,本來家裏就是操的皮肉生意,而不像有些人是半路為伎的,後趙姬母親就是娼妓。甚至親戚七大姑八大姨都是,而她因為相貌才藝,為了多賺錢,才升級成為歌伎,她自小就沒有父親,和這個妹妹,之所以長得不像,也因為根本就不是一個父親,她們姊妹父親大概率都是外國嫖客,她們出生時正是趙國長平大戰前後,全國沒有幾個年輕男人還在後方,那時遍地都是不知道父親是誰的兒童,也是趙國遍地娼妓的最盛期,而這還是趙國官方鼓勵和要求的,甚至規定民間女兒十七歲可以不嫁人,但不能不生育,否則就要受到官家處罰。

現在後趙姬既然從心裏不排斥自己是娼家,那麽和趙國名聲特別好的司馬尚有私情,也就不是羞於啟齒的事了,所以坦然主動和荊軻承認了,但還有一絲不好意思,主要是自己妹夫,而且並不是自己計劃的,自願的,而是一時軟弱產生的錯誤。

後趙姬嘴裏訴說能說的,眼裏訴說不能說的,但自小在從事藝伎這一行業的環境熏陶下,就不知道有什麽是不能坦陳的,荊軻居然都能聽懂,看懂了,並且還用眼神讚揚道,即使和司馬尚公開成親也沒有關係啊,司馬尚很優秀啊。

後趙姬就用眼神飄向自己的妹妹,意思她太嫉妒了。

荊軻用眼神回答道,怕什麽?你是趙王他媽啊。

後趙姬眼裏又流露出羞恥,羞怯,不好意思,用眼神回答,我隻是一個普通女人,可不想和妹妹搶男人。

荊軻用眼神道,那我給你找男人,和我一起去月氏,那裏沒有貞潔觀念,可以一妻三夫四麵首的。

後趙姬回答的眼神,太麻煩了,得不償失。

一邊後趙姬用眼神在和荊軻交流嘴裏不能說的,但心中卻有種異樣,如果仔細舔舐。竟然是甜蜜,因為不僅荊軻能看懂她的眼神,而且自己也能讀懂荊軻的眼神,還有就是荊軻居然不是對自己的肉體外表,而是對自己的內在靈魂產生興趣,這是後趙姬從懂事以來,從來沒有過的,也隻有趙悼王曾經從自己眼裏找答案,當然後趙姬也隻是對荊軻感興趣,但絲毫沒有什麽情意,她知道荊軻雖然是唯一對自己肉體視若無睹的,也是因為荊軻的身邊姬妾太優秀了,但眼神未免還在和荊軻在打情罵俏,隻是職業性的,從小熏陶的印在骨子裏的,而其實心中毫無波瀾,還是死灰,後趙姬知道自己已經徐娘半老,所以是絲毫沒有什麽想法的。

他們這種表麵彼此關切愛慕知己的眼神,甚至打情罵俏的眼神,正是離得最近的姬青在旁邊看得最真切的,怪不得姬青要罵呢。

前有後趙姬說自己並沒有守婦道,後用眼神承認了她和司馬尚的私情,但依舊沒有改變荊軻對後趙姬的好印象,畢竟後趙姬不是石女,是有血有肉的女人。而後趙姬的超越眾人的坦誠,不裝,讓荊軻格外好感,何況後趙姬還是青春尚在,在荊軻眼裏是那樣風姿綽約、嬌柔婉轉,美豔不可方物,之所以後趙姬還有青春常在的印象,就是後趙姬以前年輕的時候,就是骨感美人,是那種皮膚緊貼骨頭,麵容緊致,小臉那種,而沒有嬰兒肥,正是以這種姿色,在邯鄲藝壓群芳,所以三十多歲後,姿容變化依舊不大,更填上了歲月的風韻,對閱曆豐富,雖然才二十八歲,心態已經三、四十歲的荊軻來說,反而就更有吸引力了。

就在荊軻和後趙姬低語聊天,眉目傳情的時候,司馬夫人,讓司馬玉葉到場中,那個半圓裏表演節目,司馬玉葉乖乖的聽話,站在場中開始唱歌跳舞,開始荊軻認為這是司馬夫人沒安好心,有意貶低姐姐的女兒,人家也是公主,王妹啊,當眾助興表演?

但司馬玉葉一表演,荊軻又不敢斷定就是司馬夫人的歹意,因為司馬玉葉表演起來歌舞,就好像活了起來,人開始生動可愛起來,不再是那個怯懦的、呆癡的、懵懂的小女孩,而是活潑婀娜,生龍活虎,稚嫩可愛的一個小美人。

司馬玉葉是跟趙遷一樣,早期就一同接受父親嚴格訓練的,隻是在騎射之外又多了歌舞,趙悼王,是想拿這個美人坯子公主,好好培養,以後用在和親上的,隻是天不假年,自己三十出頭就去世了,失去了最寵愛自己的父親,司馬玉葉起初一直沒有走出悲痛,直到現在已經三年了,才慢慢走了出來,而後趙姬重男輕女,希望都在兒子身上,但兒子對母親和妹妹也沒有什麽深厚感情,現在也看出來趙遷德行方麵不如哥哥趙嘉感情厚道樸實,因此媽媽不愛,哥哥不關心,幹脆就讓明明是趙玉葉公主就做一個普通的小姐司馬玉葉吧,無非到了需要和親的時候,再改回名字好了,這就是後趙姬和趙遷想的,

而後趙姬,以前隻是關注喜愛的隻有自己的兒子趙遷,對這個女兒是母愛缺失的,反而這個小姨對司馬玉葉很好,司馬夫人因為隻有這一個女兒司馬金枝,就驕縱任性,簡直就是於妃對姬航的又一個翻版,所以現在有了司馬玉葉,好像小時候的司馬金枝再現,所以司馬夫人是發自內心的喜歡。

喝酒聊天中,司馬金枝就咋咋呼呼的對自己父親說,她要加入女兵玩,她們有位女將軍呢,也是上卿的夫人,看來司馬金枝從魏皙那邊剛打聽出來,就馬上像是重大發現,馬上報給父親,也不管大家都正在說什麽,自己是否唐突失禮。

司馬尚就對荊軻道,那怎麽不請來一起吃飯啊?不是說好請所有夫人來聚餐的嗎?

荊軻看出司馬尚是對司馬金枝的寵愛到了溺愛的程度,絲毫沒有感覺到司馬金枝的沒有禮貌,可能反而會覺得司馬金枝直爽野性可愛,對司馬金枝的唐突,司馬尚竟然都是高興地哈哈大笑。

現在喝酒歡笑,已經有兩個多時辰了。荊軻對司馬金枝諸人,又有了新印象,如果單論相貌,這四個裏麵司馬金枝是最漂亮的,畢竟她是適齡,其餘母親和大姨子已經三十多歲,妹妹司馬玉葉還小,沒有長開,司馬金枝,長大身材,還健美,渾身透著英武朝氣,黑裏透紅的皮膚,說明她經常戶外運動,如此說她酷愛打獵不是虛言,如果放在荊軻夫人群裏,應該是王一心那個模子的,豐滿型的,但更年輕,健美,勻稱,凹凸有致。至於司馬尚說她和田琪相比,也不遑多讓,第一是父親的偏心,第二卻也有點味道,因為兩個時辰多的飲酒相聚,基本可以看出司馬金枝的氣質,就是野性青春,朝氣蓬勃,熱情似火,爭名好勝,還有點真的大大咧咧,有點混不吝,不像王一心還是粗中有細,現在一心完全是女主人般一會高雅的談資,一會又猜拳行令,完全代替了號稱色藝雙全的景晴的怠工,而司馬金枝隻是缺少家教,毫無禮貌的野豹靚貓,荊軻最後給她的定義就是野蠻生長。

荊軻眾夫人對司馬夫人以及司馬金枝都沒有太好的印象,而對恬靜,淡然,低調的後趙姬以及司馬玉葉都有了好感,這是她們宴席過後共同的結論。

現在荊軻對司馬尚的責問,一邊讓一直站在伺候的張華去叫姬英過來,一邊回道,我能叫過來,至於是不是一起吃飯,這要看她個人意願了,這個我也不能做主的。前麵就是她不來的,甚至她從來不在我夫人堆裏混的,她隻和她的女兵在一起,這點問問客棧的人就知道了。

司馬尚笑道,又多了一個懼內的。

全場眾人都大笑。

荊軻對夫人們的尊重,這又是一個展現,很贏得後趙姬姊妹,以及司馬姊妹的好感。

過了一會姬英就到了,原來她和女兵護衛就在殿前侍衛著呢。

司馬尚一看是昨天見過的,站在荊軻後麵那個英俊將軍,現在才知道是女子,不禁和自己身邊的夫人們都嘖嘖稱奇。

果然姬英拒絕了和夫人們一起進餐,隻是見麵打了個招呼,荊軻也隆重介紹了一下,她的父親是燕國上軍統帥,她是有著八百女兵親兵的可以統領萬人隊的燕國主將。隨後姬英就退出了。

司馬尚對荊軻低語道,五百年難遇,這位肯定也是其中之一。

荊軻也是喝多了,笑道,本來還有一位,因為出於對將軍和眾夫人的尊重,讓她換成了女裝,其實她一直男裝的,現在就讓她恢複一直以來的裝束吧。

隨後再讓也一直站立伺候的程彤,通知魏昕回去換裝。

果然過了一陣,小廝打扮的魏昕出場,和程彤,張華一起站立服務眾人。馬上氣質就和剛才不一樣了,司馬尚又對荊軻道,五百年難遇,這也是其中一位啊。竟然和她的姐姐是一體兩麵啊,前麵相互介紹的時候,隻是覺得她們姐妹倆很像,也沒有覺得多少年難遇,但現在獨特味道才出來了,果然韓方也是慧眼不俗啊。

他們都是多年在邯鄲廝混,這些有數的上層精英,自然都會彼此熟悉。

這邊荊軻又是叫姬英過來,又是叫魏昕換裝,驚醒了一直和景晴湊頭聊天的司馬夫人,司馬夫人就對司馬尚耳語,司馬尚聽了,掩飾不住的驚訝和惋惜。

荊軻猜到又是景晴在說自己是太監的事,不僅對景晴好感全無,不是說景晴說他的壞話,而是和人家尊貴的主人第一次見麵就說這些,說明景晴的眼窩子淺,沒有長遠思想,還沒有禮貌,這也是對主人的唐突和不尊重。

這邊才發現司馬金枝不打招呼,已經幹脆離席,就追著姬英出去了。司馬金枝擅自離席,讓司馬尚也覺得有點失禮了,就對荊軻眾人道,司馬金枝酷愛打獵。身邊也聚齊了善於騎射的幾十個打獵的侍女丫鬟,但卻從來沒想過向女兵發展,司馬尚最後道,我如果成立女兵營,荊上卿一定給我派幾個女兵來帶帶她們啊。

荊軻道,以後燕趙合兵,我的女兵營分一半給尚將軍又有何不可。

眾人大笑,隨後不約而同的賓主盡歡散席,也算遮掩了司馬金枝的不禮貌提早退席。

下午回到豪華院落,眾人坐在一起喝蜜水聊天,解乏解酒。

這院落的下女,特別懂規矩,一看一家人說話,如果端蜜送水,都是老遠地喊稟告。

現在田琪就道,讓王一心暫時正室代理,自己真的不善於應酬和飲酒。

這次王一心補台,挽救了場麵,大家都看明白了,現在荊軻道,那就讓王一心暫時正室代理,眾人無話可說,

荊軻一邊說讓王一心正室代理,一邊生氣的看著景晴,大家都看出這次她是故意搗亂拆台了

景晴毫無懼色地瞪眼荊軻道,看什麽看?我如果周台了,你能讓我正室代理?

荊軻道,怎麽不能?我還希望你能像上次韓方那樣周台呢。

景晴道,代理有個屁用,你能讓我安居正室?

這話說得荊軻沒話可說了,他可不敢和景晴同房,她現在是半個太子的人。

荊軻光顧著和景晴生氣,王一心有話不能說,魏皙是除了書本,民間俗事家務事基本白癡, 唯一和荊軻真正有了人事的就剩張華了,其餘小姑娘還都是未通人事,王一心就看張華。

張華看也隻有自己說了,就道上卿,我有一個正經事,要提醒一下。

荊軻扭頭看張華,看她說得正經,也就聚精會神起來。

張華道,到了人家這種頗講禮數的地方,我們那個抽簽就要藏起來,而且既然宣布一心姐是正房代理,那就應該是她晚上侍寢了,免得外人議論。

荊軻恍然大悟道,對,對,一心晚上和我睡,在這府邸,就一直這樣吧。

其實很多人心裏明白,張華所說的頗講禮數,其實說的是司馬尚隻有一個正妻,連小妾都沒有,那麽荊軻作為客人,還是按照人家家禮數入住為好,但也有不懂張華話裏含義的,田綾,徐薑女,後已就不明白。

徐薑女馬上噘起了嘴。

王一心也已經準備好了話稿子,就說到時魏昕公主記賬,等到了月氏,有了固定好地方,我這邊占了多少天,就給徐薑女妹妹補多少天。

徐薑女這才把嘴上係驢的驢橛,撩了下來。

張華知道有幾人不懂的,就再分別給她們說小話,她們才明白在這裏尊重正房是必要的。

那邊司馬金枝一下午就纏著姬英,和女兵玩耍,晚上就回去和父親司馬尚要求,第二天就和女兵們一起打獵,看看女兵的實力如何,司馬金枝生在趙國的畜牧區,所以從小就在馬背上度過的,司馬尚也特意培養她這方麵的技能,因為九原郡,雲中郡,女子基本沒有不嫻熟騎馬的。現在司馬金枝十六歲,身邊的丫鬟也都是能和她配合打獵的,所以司馬金枝就要看看姬英的女兵和她特意培養的打獵丫鬟,誰更厲害。

司馬尚已經快五十歲了,和李牧年齡接近,現在父親司馬竑已經七十多歲了,家族事以及代地實際上都是他處理政事,現在女兒要和姬英去打獵,他就想叫上荊軻一起去,這樣完成女兒的要求和款待客人可以合二為一,一舉兩得。如果讓他天天陪荊軻玩耍,真的沒有這個時間。

所以就在黃昏,通知荊軻,第二天早晨去打獵。

荊軻以及諸夫人,晚餐時候,就說了第二天去打獵的事,肯定田綾,徐薑女要參加,就問其餘人,誰還想參加,王一心首先說,她參加,打獵肯定要一天的,她來準備中午酒食,王一心是不善於騎射的,她都參加,大家議論了一陣,覺得都參加好了,大家休息了多日,一起去玩好了。

這邊反饋全家參與,反饋過去,那邊司馬尚,後趙姬兩家也就都參與了。

隨後,第二日早晨出城打獵,大家男女都是胡裝,如果隻是司馬金枝去打獵,司馬尚是不管她的,這次司馬尚是按款待荊軻準備的,因此規模很大,調動了軍隊,包含了閱兵,這也是讓荊軻看看司馬尚的治軍。

幾千士兵在原始林子四周擊鼓呐喊,把獵物驅趕到荊軻,司馬尚,司馬金枝,姬英這邊,獵物紛紛跑過。大家就紛紛彎弓搭箭,各自射出。

荊軻,姬英,田綾,徐薑女以前練武,是有練習弓箭的,偶爾也射射順路碰見的獵物,但從來沒有這樣大規模獵物紛紛跑來,田綾,徐薑女就興奮地隻想著射擊目標了。

荊軻還在和司馬尚聊天,兩人邊聊邊偶爾射出一箭,都是箭無虛發,姬英也是經過大射獵的,因此讓女兵隻是幫著幾個主人射擊,並沒有搶功。

中午飯一直到了接近黃昏才一起吃,還是司馬尚溺愛司馬金枝,直到司馬金枝同意吃飯了,大家才一起開飯,中間司馬尚問荊軻,中午飯晚點吃可以嗎?荊軻隻能說可以啊。對於司馬尚如此溺愛司馬金枝,荊軻看在眼裏,心裏也是搖頭,尤其荊軻發現司馬金枝對司馬尚並不親,對於溺愛孩子的父母,往往孩子反而不親近父母,因為溺愛隻能使孩子任性和不懂事,不懂事的孩子有對父母親近的嗎?哎,又是一個姬航,不知現在高漸離和姬航走在哪了?這個司馬金枝真和姬航算一對啊,要知道姬航是能對母親於妃又打又罵的,估計這個司馬金枝暗地裏也差不多,而且比姬航還不堪,姬航畢竟還結交了幾個死哥們,但司馬金枝一天表現下來雖然刀馬弓箭嫻熟,箭法不俗,卻還要表現治軍很嚴,精明能幹,因此有點耀武揚威,甚至趾高氣揚,作威作福,一點不滿意,甚至吹毛求疵的訓斥鞭打周圍的侍女和丫鬟,下手還特別狠毒,知道冬天穿的衣服厚實,因此直往臉上頭上揮打,有的丫鬟臉上好幾道鞭痕,血痕。

荊軻見此情景,就看司馬尚,司馬尚反而哈哈大笑,對荊軻道,小女是不是有點男子的豪情氣概?給你那個姬英將軍當個副手何如?

荊軻無奈的再看身邊的司馬夫人,還是欣慰的眼光,就再看後趙姬,後趙姬眼眸裏透露出不滿和無奈,甚至有點暴殄天物的含義,荊軻終於看見了想看的,心說,好好的一個天生尤物,竟然被司馬夫人和司馬尚生生耽誤了,養成了一個廢品垃圾,在這裏荊軻更怨恨司馬夫人,因為司馬尚的懼內,當然責任司馬夫人更大。如果在太平年間,沒有暴秦的肆虐,荊軻的誌願是當個女師的,因此荊軻本能第一有點誨人不倦的,甚至有點話癆,第二就是挽救,糾正別人的缺點,現在荊軻就想,什麽時候能把司馬金枝弄到自己手邊,她才十六歲,應該還能板正調教,別搞出人命,自己再也不能挽救。

荊軻和司馬尚這邊吃飯,那邊有人統計一天射獵的結果,開始司馬金枝以為自己肯定是力拔頭籌的,因為他們在這裏打獵是多次的,司馬金枝選的是最好的位置,並且按慣例身邊的侍女丫鬟都知道,如果跑來一個、兩個獵物,就都讓給司馬金枝,多了,侍女丫鬟隻射擊小動物,大動物野鹿、野豬等仍舊讓給司馬金枝。

但根據箭矢標誌,前兩名居然是田綾和徐薑女,她隻是第三名,而且差距還很大。司馬金枝知道後馬上就不幹了,飯也不吃了,就來找司馬尚,非要司馬尚給她查明真相,司馬尚酒也不喝,飯也不吃了,就拉著荊軻,馬上要見姬英,他以為這是姬英女兵營裏的女兵射擊結果,還想是不是女兵營用的隻這兩種弓箭,是群體射擊出來的。

荊軻隻能放下酒飯,和司馬尚,司馬金枝一起來找姬英,找到姬英,姬英看了弓箭標誌,就說這是田綾和徐薑女的弓箭,今天她給女兵下的任務是隻能抓活的,不能射死射傷一隻。隨後就給他們看女兵用各大網抓的各種漏網的獵物。

司馬尚就問田綾、徐薑女是誰?

荊軻就幹脆讓姬英派女兵去找田綾和徐薑女,荊軻有意想挽救司馬金枝,今天先打破司馬金枝的自大自傲,隨後,田綾和徐薑女來了,荊軻讓田綾和徐薑女分別表演弓箭絕技,田綾的弓箭脫胎於她的彈弓絕技,再加上運動天賦,田綾直接就在司馬尚軍中大旗的十多米旗杆上,上下翻飛,並不時向周圍的各種標誌發出箭矢,什麽兵器尖上,大賬上的帳尖,箭無虛發,而徐薑女是百藝天才,既然飛刀可以盲射,那麽弓箭也能照貓畫虎,直接拿布蒙上雙眼,然後開始弓箭,報一個射一個,對周圍大樹的樹枝樹杈,箭無虛發。

之所以田綾,徐薑女這樣獻技表演,也是因為大家對司馬金枝今天的賣力表現都是有目共睹,知道荊軻如此必有深意,都還是希望能教訓挽救司馬金枝。

司馬尚麵色如常,這些絕技,在兵營中,有男子也能表現的,但司馬金枝徹底開了眼,嘴也閉不上了,最後默默無聞地,低頭自己走了。

司馬尚隻是苦笑,有點想埋怨荊軻,看你能的,你顯擺你夫人厲害啊?但話到嘴邊,就是說不出口,因為人家是燕國的外交首長啊,自己不能這樣失禮,這是家教家風啊。

荊軻正色直言道,不瞞將軍說,我看令愛今天打貓罵狗的,有點猖狂可憎,才想這種下策,你也知道我明年將發配遼東,就是因為燕太子嗣子姬航,他也是母親溺愛,才驕狂任性不懂事的,好在才十四歲。我現在還在亡羊補牢地挽救他,我相信他還能扳正。雖然我們隻是相識才兩天,但我對將軍傾慕已經多年了,因此才會不見外地訴說直言,司馬金枝現在修剪板正還來得及。

司馬尚異常嚴肅,也可以說生氣,沉吟半晌道,走,我們回去喝酒去,不醉不歸。

司馬金枝身邊始終有貼身侍女丫鬟,司馬尚身邊也有親隨保鏢,還有司馬夫人,後趙姬的女侍應,圍著司馬尚,以便隨時匯報司馬尚在哪,在做什麽,而荊軻身邊有魏昕,大家都在靜聽荊軻對司馬尚的犯顏直諫。

等到荊軻和司馬尚喝酒一半時候,後趙姬就來敬酒,王一心適時拉走司馬尚,後趙姬一句話不說,隻是和荊軻碰杯喝酒,但荊軻從後趙姬眼眸裏,看出了佩服和感激。

晚上,司馬夫人大罵荊軻,就要司馬尚趕走荊軻,司馬尚道,款待荊軻是相國郭開的旨意,等到郭開具體來了指示,我馬上趕走他們。

這邊晚上,荊軻眾人回到自己住的院落,夫人們都無睡意,當然也不累,就在共同的大廳,大家隨意坐下,開始吵成了一團,王一心,田琪,魏敏,魏皙,後已幾乎大多數人,都埋怨荊軻,我們隻是做客,要逢迎主人,管司馬金枝這些做什麽?

難得景晴支持一半荊軻,道,教訓就夠了,何必對司馬尚說那些,你那些話,太不智了,司馬尚一個不高興,能直接要咱們的命,我們必須要想法補救。

田綾,徐薑女也點頭讚成。

姬青道,你是不是又看上司馬金枝了,你以為她是好人嗎?姬航我們都知道沒有血債,她那個鞭打侍女的勁頭,你怎麽知道她手上沒有人命呢?

荊軻看了半天居然沒有一個人站在自己這邊,唯一沒有說話的是兩個侍女,張華,魏昕,魏昕昨天午宴後,一直恢複男裝,隻當小廝,荊軻對司馬尚說那些話的時候,魏昕就站在旁邊。

荊軻就看她們,張華道,我覺得大家說的對。

魏昕道,我支持上卿,上卿做什麽我都支持。

王一心道,算了,姬麗在,估計也是無條件站在上卿這邊,我們散了吧,聽天由命吧。

景晴道,我們還沒有想出補救辦法呢?

王一心道,你閉嘴,否則就出去。

景晴嚇了一跳,但不敢吭氣了,她知道自己一直人單影孤。

王一心已經看出荊軻並不認為自己做錯了,因此想結束這場批判會。她知道景晴是時刻搞事情的,她那是真心想什麽補救,隻是為了讓荊軻難堪,難道再去向司馬尚賠罪,說自己不該妄言嗎?大家也都知道,沒人接茬景晴,準備就散了。

荊軻突然想起來道,還不知道姬英是什麽看法呢,田綾你去叫姬英。

眾人都說,對啊。

一會姬英過來,大家說了剛才的爭論。

姬英笑道,這才是我認識的上卿,我就喜歡上卿這份熱血。如果上卿視而不見,或者曲意逢迎,以及冷血旁觀,我說不定回到燕國,就帶了女兵營離開上卿。

眾人都不吭氣了。

姬英又道,我是沒有看見那個司馬金枝的表現,後來我聽虎女說了,當時我想,如果我在旁邊,我就能拿皮鞭抽她,我們現在二十名女兵,沒有不為上卿今天這種表現,願意為上卿上刀山下火海的。

荊軻笑了,對眾夫人洋洋得意道,為什麽在女兵營那裏,竟然會全體讚同呢?

景晴不屑低聲道,有勇無謀罷了。說罷使勁看了王一心一眼,我就張嘴怎麽了。

王一心裝看不見。

姬英沒有聽見,或者裝沒有聽見。

這時景晴身後站著的貼身丫鬟應兒道,上卿,你沒有問我,如果問我,我會和女兵一個答案的。

眾人都詫異,尤其景晴生氣了,道,哪輪到你來張嘴嘰歪。

應兒道,小姐,我十歲的時候,你接納我,不是因為我總被別人欺負,而你看不慣,才把我收到身邊嗎?現在看見別人受欺負,怎麽忘了以前你是最看不慣的啊。

景晴不吭氣了。

所有人也都有了答案,那些出身下人,或者現在依舊是下人、奴婢、丫鬟的人,對荊軻的舉動都是無條件讚成的。

荊軻問應兒,姓什麽,應兒道,我姓林。

荊軻道,好,你就叫林膺,進升榮膺的膺,獎勵你的直言,小名應兒。

才十四歲的應兒,幾乎跳起來了,道,我有大名了啊。

景晴沒有吭氣,真的被林膺剛才的話打動了,一時反應遲鈍起來。

景晴身後的另一個丫鬟,寶兒嬌滴滴地道,嗯,上卿,你也給我起個大名唄。

荊軻笑道,你是太子最寵愛的小妾,我可不敢起名。

寶兒噘嘴了。

她也沒想到,這點小事,荊軻也是門清。

林膺是景晴她們那個歌伎院裏的,林膺是被培養的小歌伎,平常也幹家務活,負責趴著擦木地板,因為年紀小,脾氣倔,不愛說巧話,討饒。所以經常挨打,罰不讓吃飯,後來景晴來到這個伎館來培訓,作為頭牌接客,看林膺雖然總被欺負,但本身聰明,有誌氣,不服輸,所以就要過來,作為自己的貼身丫鬟,林膺這才脫離苦海,能吃飽飯了,也不受欺負了,因此身體才發育正常起來,林膺感激景晴的救命,因此侍應景晴很周到,景晴就起名為應兒,因為有得心應手的意思。

而寶兒,本來是燕太子最得寵的丫鬟,因為太子寵愛景晴,總是在景晴偏殿留宿,就幹脆把她留在景晴的殿裏,作為景晴的貼身丫鬟,本來也是太子表示寵愛景晴,所以送來最喜愛禮物的意思,為此景晴為了表示感謝和領情,就把她改名寶兒。

後來荊軻要走景晴,景晴就要帶走自己的貼身丫鬟,就特意把寶兒帶了出來,也算是懲罰太子的意思,你既然送走了我,那我也帶走你的最寵愛貼身丫鬟。

但可惜對於燕太子這種天之驕子,天潢貴胄來說,從小對身邊的寶物,無論珍寶還是女人都是看見了才能喜愛,看不見,就被另外的珍寶所吸引,這也不算見異思遷,下次又能看見你,依舊還能寵愛,隻是看不見,就想不起來了。

所以景晴和寶兒都隻能在荊軻這。

現在荊軻一說,可見是什麽都知道。雖然她們以前一直幾乎沒有說過話。

寶兒立即撒嬌道,嗯,上卿,夫人懷孕了,能回到太子身邊,奴家是沒有這個機會的,嗯,還是上卿賜個大名吧,嗯,我以後就是上卿的小妾了。

這嬌柔婉轉的、嬌裏嬌氣、拿腔拿調的娃娃腔語調充滿誘惑和撒嬌,外帶眼神眉目流轉,身體隨著語調,扭來扭去,弄得燕國這些直硬夫人都不禁打個哆嗦,旁邊的徐薑女直接酥倒,摔在地上,發出好大的一聲,眾夫人酥麻的忘了舌頭,都僵在那裏。

荊軻大笑,道,原來太子喜歡這款的啊。

這話一出,眾夫人才找回舌頭,大笑不止,寶兒惡狠狠地盯了荊軻一眼。

景晴這時也恢複了平常,對身後的兩個貼身丫鬟道,你們如果想攀高枝,就明說,如果上卿不要,我就給你們去攀金枝。

眾夫人又笑,不愧是色藝雙全,還能最後點題。

林膺道,小姐救了我的命,如果我拋棄救命恩人,上卿也會看不起我的。

眾人心裏都點頭,都對林膺有了好感。

寶兒道,嗯,上卿不是在集齊各種各色美女嗎?嗯,我這種的上卿幹嗎拒之門外啊?依舊柔情綽態,眼神充滿幽怨,泛著淚光,身體隨著語調扭成了十八段。

姬英直接跑出門外,隨後眾夫人紛紛出逃,荊軻居然也酥麻了半邊身子,光張嘴說不出話來。魏昕,張華看出不妙,架著荊軻跑了。

隨後就是景晴和寶兒的吃吃嘲笑。

最後屋裏僅剩的王一心道,如果景晴能回到太子身邊,你們三個一塊回去,不是最香嗎?


注1:趙武靈王趙雍,確切生年不詳,按大約退位的時候是四十歲出頭,可以推斷為生於公元前340年左右,後來成為主父(太上皇),逝時大概45歲(前295年)。

趙惠文王趙何,生年也不詳,但趙武靈王讓他即位的是前299年那年,他還年幼,而在趙武靈王被臣下公子成、李兌圍困餓死的時候,依舊年幼,不能決定朝政,隨後趙武靈王的叔父公子成擔任相國,一年後李兌繼任相國,趙惠文王十一年(前288)才借故撤掉了李兌的相國,那最大可能此時趙惠文王趙何才真正親政,應該也就是二十歲出頭,執政頗有作為,政績僅次於趙武靈王了。如此,趙惠文王趙何生於前308年左右。也就是10歲左右登基,在位33年,43歲左右去世。

其太子趙丹繼位,趙孝成王(?-前245年)此時還是幼年,由母親趙威後攝政。趙威後還有一段典故,有一次,齊王派信使到趙國問候趙威後。趙威後還沒有拆信就問使者:“齊國的收成無恙吧?老百姓無恙吧”齊國使者說:“我受齊王派遣來問候您,現在你不先問齊王,卻先問收成和百姓,難道可以把低賤的放在前麵,把尊貴的放在後麵嗎?“趙威後笑著說:“不是,如果沒有收成,怎麽會有百姓?如果沒有百姓,怎麽會有君主?難道問候時可以舍棄根本而隻問枝節嗎?”齊國使者聽了,一時說不出話來。這也就是後來演化出的“安然無恙”這個成語。

如此趙孝成王(?-前245年),趙丹,幼年即位,在位21年,關鍵看這個幼年是多少歲,還需要母親代理朝政,我想應該最多十五、六吧,如果說十七、八歲還幼年,今天都說不過去,何況都是早婚的古代呢,所以三十七、八歲去世是大概率,在位期間發生了長平之戰(公元前260年),

前244年,不到四十歲的趙何逝世,趙偃繼位大概率大於二十一歲了,直接親政,在位九年,去世應該大於三十歲了。但應該不會超過三十四歲,否則趙何生他的時候,就要十四、五歲了,這樣其子趙幽繆王(前235年—前228年,在位8年)繼位,父親三十多歲去世,他是小兒子,長子是趙嘉,那麽大概率趙遷肯定也是幼年繼位,趙遷繼位不久,就傳出品行不端,可見起碼也應該十四、五、六歲了,不然年齡太小怎麽能傳出“品行不端”?這也符合品行不端的叛逆青春年齡,如此公元前232年,燕國太子丹逃回來的這年,趙遷大概率也就最多十七、八歲。

注2:李牧出生日不詳,史記明確記載的是公元前243年攻擊過燕國,這是對公元前251年(燕王喜四年),偷襲趙國的報複,此時李牧已經代替廉頗成為趙國軍中第一人,公元前245年,趙悼襄王繼位,用郭開為相國,免去了跋扈的廉頗,郭開推薦了李牧,而這時李牧應該已經完成了痛殲匈奴的成名戰,捍衛了趙國的九原郡,雲中郡,使匈奴不敢再窺視河套地區,從李牧用十多年大敗匈奴,那麽前243年成為趙軍統帥時應該四十左右歲了。

從長平之戰任用沒有經驗紙上談兵的趙括,沒有想到啟用李牧,那麽應該前260年的時候,李牧還沒有戰績,所以趙國沒有看見他。

從前251年,燕王喜偷襲趙國邯鄲,趙國還是啟用長平之戰中,不聽王令出戰的廉頗來看,李牧建功立業應是在前250年之後。

趙孝成王二十一年(前245年),廉頗帶兵攻取魏國的繁陽,然而就在同一年,孝成王去世,其子趙悼襄王繼位。悼襄王一繼位就解除了廉頗的軍職,派樂乘代替在外領兵的廉頗。廉頗因受排擠而發怒,發動叛亂,攻打樂乘,樂乘逃走,廉頗也離開趙國,投奔魏國,此時還是沒有想到啟用李牧,那麽最大可能李牧大破匈奴是公元前245年到公元前243年之間。此時李牧四十左右歲,這樣大概推斷李牧生於前280年左右,到李牧公元前229去世。活了五十來歲,這個應該最接近曆史真實。

從李牧三十來歲、沒有什麽功績就成了守衛九原郡,雲中郡軍事長官來看,用十多年打敗匈奴,李牧應該出身望族,有人附會說是李兌的後人,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

當然本書為了聚焦,刪掉了李牧前243年伐燕國的事,也刪掉了龐瑗這個人物,因為按照史記對他的記載,他八十多歲了,還擔任聯軍統帥伐秦呢。

早在趙武靈王時,龐煖就與趙武靈王論兵,為武靈王闡釋了“百戰而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勝,善之善者也”的含義。趙武靈王於前295年死於沙丘之亂。龐煖從政治舞台上消失。一直到前241年由楚國挑頭,春申君黃歇主持的合縱運動,楚國、韓國、趙國、魏國、衛國聯軍進攻秦國。春申君為首領,趙國的龐煖才出現,還為主將,帶領五國聯軍殺向秦國。這事本就存疑,公元前242年,蒙驁大敗魏國,奪二十城,設置東郡。從此和齊國接壤,“斷山東六國之腰”,五國聯合根本聚不起來,再說攻擊秦國首先應該奪回東郡,連回趙國和楚國,重新接壤,但戰果是零,更何況,看見沒,龐煖的出場就是打臉李牧,八十多歲的龐煖掛帥這是把李牧置於何地?所以戰國策、史記也不能盡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