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史綱第二編第三章羅馬

(2023-07-01 05:46:43) 下一個

世界史綱 第二編 古代 第三章 羅馬
第一節 753-264 國王和早期共和國 
地理
羅馬位於台伯河旁亞平寧山踋,山脈延綿中和南意大利,至中部平原。台伯河,如其他古代航道,是活躍的貿易通道。拉丁姆,羅馬以東和南的地區,是向北伊達拉裏亞和向南坎佩尼亞的界線。意大利本身是地理單位遠早於政治單位;隻是在前1世紀才包括北意大利而且從不包括西西裏和撒丁尼亞。
文化
印歐語言引入意大利是長期複雜的過程,可回溯到新石器時期。前7世紀,非印歐伊達拉裏亞人成為中意大利主要人民,他們的家鄉大致是現托斯卡納。他們興起於8世紀與希臘貿易。伊達拉裏亞人在波河流域和坎佩尼亞建城市和製服各拉丁社區,其中有羅馬。伊達拉裏亞城市是12個宗教統一的聯盟,但各自政治和藝術傳統獨立。伊達拉裏亞霸權5世紀結束,被趕出拉丁姆。自4至1世紀羅馬征服和殖民和使伊達拉裏亞文明衰落和最後結束。拉丁人生活在平原西海岸——拉丁姆,傳統上有50個小拉丁社區以共同的拉丁崇拜和共同的通婚,契約,調解權利統一。至7世紀,與伊達拉裏亞人,希臘人接觸拉丁人自己組織為十來個會議社區,這些拉丁“城邦”獨立性和競爭性增長。至6世紀晚期他們中的幾個形成一政治同盟,中心在阿裏恰,同時伊達拉裏亞羅馬實行侵略政策。6世紀後期伊達拉裏亞國王被趕出,羅馬在拉丁姆的優勢結束。這之後,拉丁同盟形成,與羅馬軍事聯盟防止埃魁人和沃爾斯克人入侵。一個世紀的戰爭拉丁姆留給了入侵者,但羅馬又超出其他拉丁。這是羅馬在一次拉丁戰爭,337-334,取得的成就。古時羅馬的文化生活受伊達拉裏亞和希臘影響,後者直接或通過伊達拉裏亞影響。6世紀羅馬出現神廟;還有拉丁字母,取自伊達拉裏亞,伊達拉裏亞的取自希臘。
一 王政時期
羅馬傳說羅慕路斯建羅馬,後來把日期定在753。還傳說早期羅馬由7個國王統治——羅慕路斯,努馬-龐皮裏烏斯,圖路斯-荷提裏留斯,安古斯-馬奇烏斯, 塔克文-布裏斯庫斯, 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 , 塔克文-蘇培布斯。後者是509被趕走。後三個統治者是伊達拉裏亞人,在他們統治其間建有大排水溝和朱庇特神廟。還傳說國王時期政治組織源於三個部落和30個區,國王是選舉不是世襲。國王由100個年長的元老輔助。
二 早期共和國
509 盧基烏斯-尤尼烏-布魯圖和塔克文-克拉第努斯,認為是最早的兩個執政官。508 迦太基和新共和國間一個很早的條約確定羅馬在拉丁姆的支配地位。傳說塔克文趕走不久,拉斯-波希納,伊達拉裏亞克魯蘇姆國王進攻羅馬;後被拉丁人在阿裏恰戰役打敗。499或496 獨裁官奧盧斯-波斯圖米烏斯在雷吉魯斯湖戰役打敗拉丁人。495或493 斯皮烏斯-卡修斯與拉丁同盟談判簽條約,共同防衛拉丁姆不受埃魁人和沃爾斯克人入侵。494-493 創平民保民官和平民集會,這發生在平民為債務壓迫時離開至神聖山,貴族讓步後才返回。477 306名羅馬費邊家族成員在對維愛伊的克雷梅拉河(台伯河支流)戰役陣亡。468 古意大利翁布裏亞人和阿斯克人的擴張取代伊達拉裏亞人的擴張。458 辛辛西納塔斯被召為獨裁官,然後打敗埃魁人。451 為法律保障平民運動 , 設貴族十人團和保民官。十人團第一次公布十麵法律銅表,450新十人團補充了兩麵銅表。十二銅表法闡述了民法的基本規則。449 平民第二次撒離羅馬,接著選保民官,然後選貴族執政官L. 瓦列和M.霍雷修斯。後來通過一係列瓦列-霍雷修斯法律,條文不清楚,雖然重要。445 通婚法生效,允許貴族平民通婚,孩子隨父。444 兩貴族監察官設立。執政官職位對平民開放。431 獨裁官奧盧斯-波斯圖米烏斯-圖貝爾圖斯在阿爾吉杜斯山口打敗埃魁人。396 圍困維愛伊城,獨裁官卡米魯斯率軍攻占和摧毀。390 羅馬被布倫納斯率領的高盧人掠奪,他7月在阿裏亞河打敗羅馬軍隊。367 利西尼奧-塞克斯蒂安法律 經十年騷亂,保民官C.利西尼奧和 L.塞克斯蒂安通過改革:一些債務免除;公民占地限製;取消一些國家職務對平民的限製。367-349 在中意大利4次對高盧人戰鬥。期間T.曼裏烏斯在361和 M.瓦列裏烏斯在349單人決鬥打敗高盧冠軍。348 羅馬和迦太基間第二個條約。343-341 第一次薩謨奈戰爭,由康帕尼亞向羅馬求助發起。羅馬小勝後,結束拖延。341-338 拉丁戰爭 以拉丁城市反叛羅馬對同盟的支配開始。340 執政官P.德西烏斯為確保獲勝獻祭給神。羅馬在特裏法努姆戰役奠定勝利。
三 意大利的征服
338 拉丁同盟解體 其成員喪失獨立外交政策,以各種方法與羅馬束縛在一起。                                                                                                                         326 廢除對平民的債務奴隸製。326-304 第二次薩謨奈戰爭,羅馬欲建殖民地引起,羅馬起初成功,321一支羅馬軍隊在卡夫丁峽穀陷入包圍,羅馬被迫和談。316羅馬又啟戰爭,315在勞圖拉埃戰敗,但不久反轉。305,薩莫奈決定性戰敗,304 被迫訂和約,康帕尼亞霸權讓給羅馬。312 監察官阿庇烏斯-克勞狄烏斯給所有釋放的奴隸公民權。298-290 第三次薩謨奈戰爭:薩謨奈人,在伊達拉裏亞人,翁布裏亞人,高盧人 援助下阻止羅馬稱霸。 295薩莫奈和高盧軍隊在森蒂努姆戰敗。290薩莫奈人投降。287 一個時期動亂和平民第三次撤至賈尼科洛山, 獨裁官霍騰西阿通過霍騰西阿法案承認公民大會決議有法律效力。284-283 羅馬在伊達拉裏亞瓦利蒙湖打敗高盧軍隊,呑並塞農人的土地。282-272 對皮洛士的戰爭 起於羅馬占領大希臘的希臘城邦圖裏伊。他林敦擊沉進入他林敦水域的4艘羅馬船隻和趕走圖裏伊羅馬駐軍。羅馬宣戰,他林敦求助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280皮洛士率軍25,000和20頭戰象, 皮洛士在盧卡尼亞赫拉克裏亞附近戰勝羅馬人。布魯提,盧卡尼, 和薩莫奈與皮洛士聯合,但羅馬元老院,盲前監察官Ap.克勞迪 ,拒絕皮洛士的使節錫尼亞斯的和平提議。279皮洛士又在阿斯庫倫打勝。279-276 皮洛土在西西裏征戰又回意大利,275在貝尼本圖姆被羅馬打敗。他回希臘,留下將軍梅洛,272與他林敦投降羅馬。羅馬駐軍他林敦和其他意大利的希臘城市,征服布魯提,盧卡尼,和薩莫奈;270從馬梅爾廷斯丁奪取雷焦。小的叛亂在伊達拉裏亞有時發生直至264。羅馬侵略的外交政策已經贏得波河南全意大利的霸權。在與其他地方的關係上,羅馬否認他們有獨立的外交政策,但習俗上允許自治。
第二節  前264-公元14 共和國
地理
這時期羅馬成地中海帝國,地區組成有:西西裏東端是山脈,主要的是埃特納山。西麵是向南的中央平原。良港有敘拉古在東,巴勒莫在北,德雷帕納在西。羅馬之前,東西西裏是希臘人占據;腓尼基人居住在西麵;西庫爾人居住在內陸隔絕社區。波河流域,山南高盧土地肥沃,居住三個凱爾特部落:波伊人在南,塞諾馬尼在中,因蘇布雷斯在北。東麵在威尼斯,居住威尼斯人,西麵亞平寧居住利布裏亞人,都是非凱爾特人。西班牙半島組成有一中央高原。北和南是高山和森林——比利牛斯山和內華達山。較低的內陸山區以河穀為界——巴埃蒂斯(瓜達爾基維爾)和埃布羅河 ——這些流向肥沃的沿海平原。南海岸在加德斯和卡塔赫納。凱爾特伊比利亞人居住在西中央平原,西麵是盧西塔尼亞人,半島其他地方居住20個其他獨立的人民。帝國其他地區有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敘利亞,和北非。
文化
自3世紀,最主要的文化現象是希臘化,2世紀中羅馬文化開始清晰,先在文學然後在藝術。安德羅尼庫斯(284-205)譯希臘戲劇。他是272羅馬在他林敦俘虜的希臘人,他還譯了荷馬的《奧德賽》。奈維烏斯(270-200)寫史詩《布匿戰爭》,他也編劇。普拉圖斯(250-184) 編寫以希臘原著為模本的流行拉丁喜劇。恩尼烏斯(239-169) 以各種體裁創作,著有史詩《編年》,隻片段留存。老加圖(234-149) 第一個用拉丁語寫曆史著作和散文。他之前的文學語言是希臘語。著《創始記》,還有一些演說詞留存。凱基利烏斯(220-166)喜劇詩人,仿米南德。 帕庫維烏斯(220-131),恩尼烏斯侄,悲劇詩人,也是知名畫家。存12種劇名和殘篇。普魯留斯-特倫提烏斯-阿非爾(194-159)繼承喜劇傳統。著有《婆母》,《自討苦吃》,《兄弟》,《宦官》等,多根據米南德作品改編。盧基裏烏斯(180-102)創羅馬諷剌風格。 阿基烏斯(170-87) ,劇作家和詩人,今存700行,主要是希臘悲劇,和曆史劇《埃湼阿斯的後人》 。阿弗拉尼烏斯(160-120)詩人,劇作家,作品僅存殘篇。尼祿曾表演他的喜劇《火》。羅馬藝術主要表現戰役或勝利的將軍和從希臘化都城敘拉古,他林敦搶劫來的藝術品,後來還有來自科林斯和迦太基的。至2世紀中,羅馬的財富吸引全希臘世界的藝術家。結果是折中主義成羅馬藝術的基礎。在肖像雕塑羅馬藝術形成自己的風格。長方形會堂二世紀早期引進羅馬。
一 布匿戰爭
264-241 第一次布匿戰爭 羅馬決定接受馬麥丁人——墨西拿的雇傭軍請求——幫助他們對抗敘拉古國王希隆和迦太基。264 Ap.克勞迪打敗迦太基人和希隆和圍敘拉古;希隆轉為與羅馬結盟。262 圍攻阿格裏真托後,羅馬決定把迦太基人完全趕出西西裏。260 羅馬在C.杜伊利烏斯率領下贏米拉佐海戰。256 一支羅馬軍隊由馬爾庫斯-阿蒂利烏斯-雷古魯斯率領在非洲登陸。迦太基人拒絕苛刻和平條件,請斯巴達雇傭軍克桑提普斯繼續抵抗。255 克桑提普斯俘獲雷克魯斯和他的部分軍隊。254 羅馬奪取巴勒莫, 250開始圍困馬爾薩拉,九年沒有成功。244 羅馬沒有把迦太基將軍哈米爾卡-巴卡從埃裏克斯海峽擊退。241 在埃加迪群島,C. 盧塔修斯-卡圖盧斯摧毀迦太基艦隊。迦太基談和條件撤出西西裏和十年付清3,200塔蘭特。237 迦太基因傭兵戰爭(241-238)被削弱,把撒丁尼亞讓給羅馬,和加付1,200塔蘭特。237-228 哈米爾卡-巴卡在南和東南西班牙確立迦太基霸權。229-228 第一次伊利裏亞戰爭 為鎮壓伊利裏亞海盜,羅馬派軍隊和艦隊打敗攝政的王後透塔。227 西西裏(敘拉古除外),和撒丁尼亞和和科西嘉成為羅馬最早的兩個省,由兩個新執政官管理。226 羅馬與迦太基訂約,埃布羅河為迦太基在西班牙勢力最北限製。225-222 高盧軍隊從波河流域進入伊達拉裏亞。羅馬在忒拉蒙打敗他們,然後把高盧人從波河流域趕出。220 兩個殖民地,克雷莫納和皮阿琴察在波河流域建立,建羅馬至阿裏米努姆道路。219 第二次伊利裏亞戰爭 羅馬打敗法羅的德米特裏和王後透塔的繼承者瑟迪拉達斯。
218-201 第二次布匿戰爭 羅馬因迦太基在西班牙的擴張,埃布羅條約前或後與埃布羅河南的薩貢托結盟。漢尼拔,哈米爾卡25歲子,221領軍,219洗劫薩貢托,第二年羅馬宣戰。218 漢尼拔通過南法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波河流域。執政官西皮阿在提契諾河,一波河支流,被漢尼拔打敗。217 漢尼拔越過亞平寧在特拉西梅諾湖設伏和殲滅執政官弗拉米尼烏斯的軍隊。弗拉米尼烏斯陣亡。216 執政官盧基烏斯-埃米利烏斯-保盧斯和蓋烏斯-特雷恩蒂烏斯-瓦羅在阿普利亞坎尼損失86,000軍隊。卡普阿丟棄給漢尼拔,還有薩莫奈,盧卡尼亞,和其他南意大利人。羅馬拒絕漢尼拔的條款和派出馬克盧斯統率的的軍隊。迦太基與馬斯頓腓力五世和敘拉古希洛尼摩斯, 希隆孫結盟。漢尼拔在卡普阿過冬。215 馬克盧斯在諾拉打敗漢尼拔和迫他進入阿普利亞。218-211 普布利烏斯-西皮阿會合他在西班牙的兄弟尼阿斯。他們牽製阿斯德魯巴 ,漢尼拔弟,和鼓動西法克斯, 西努米底亞國王,反對迦太基。215-205 少量軍隊用於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羅馬防止腓力幫助漢尼拔。211他們組成希臘同盟,埃托利亞領導(諾帕克特斯條約)。206,羅馬被迫簽腓尼基和約。214-210 馬克盧斯救西西裏和211占領敘拉古,盡管有阿基米德設計的防禦工事。希洛尼摩斯被殺,王國成為羅馬的省。212 漢尼拔奪取他林敦。西皮阿兄弟在西班牙陣亡。211卡普阿投降羅馬,剝奪所有自治。210 大西皮阿,普布利烏斯子,派往西班牙行總督權,時年25歲。209 西皮阿奪取西班牙的新迦太基。馬克盧斯牽製漢尼拔費邊奪取他林敦。次年阿斯魯德躱避西皮阿和到達波河流域。208 馬克盧斯中埋伏陣亡。207 梅陶羅河戰役 M 利維烏斯-薩利納特打敗和殺阿斯魯德。漢尼拔撤至布魯提姆。206 西皮阿把迦太基人趕出西班牙。他回意大利被選為205執政官。204 西皮阿入侵非洲打敗迦太基人(203)。迦太基被迫召回漢尼拔,他試圖談判被拒。202 紮馬戰役,西皮阿殲迦太基軍隊,漢尼拔逃脫。201 迦太基接受羅馬條款:交出西班牙和所有地中海島嶼,努米底亞轉給馬西尼薩, 每年付200塔蘭特共50年,毀所有剩下的10艘戰艦,承諾沒有羅馬允許不參戰。西皮阿獲頭銜征服非洲者。
二 地中海的征服
201-190 羅馬在內高盧對森諾曼人, 因蘇布雷人,和波依人年年征戰。200-198 第二次馬其頓戰爭 由帕加馬,羅得,和雅典鼓動元老院決定對馬其頓腓力五世戰爭。提圖斯-昆克修斯-弗拉米尼努斯,由埃托利亞和亞加亞同盟支持,在色薩利庫諾斯法萊Cynoscephalae打敗腓力,迫他接受和約:讓出所有希臘城市;10年付1,000塔蘭特;海軍減至5艘船;沒有羅馬允許不得宣戰。在依斯米安運動會弗拉米尼努斯宣布希臘城市獨立。197-155 羅馬每年入侵利古裏亞至172, 這地區155才征服。197-175 197成立兩個省——近西班牙省,在埃波羅流域;和遠西班牙省,在Baetis流域。羅馬195開始對凱爾特伊比利亞人戰爭,193對盧西塔尼亞人戰爭,175獲勝。192-189 敘利亞戰爭 安條克三世與羅馬就希臘和亞洲談判未成,應埃托利亞邀請入侵希臘,但馬尼烏斯-阿基裏烏斯-格拉布裏奧在德摩比利打敗他的軍隊。190 羅馬軍隊在西庇阿,後來的征服亞洲者,和兄大西庇阿征服非洲者率領下越過赫倫斯滂在馬格尼西亞戰役打敗安條克。以阿帕米亞條約(189),安條克被迫讓出歐洲和托魯斯以北的亞洲領土,和12年付15,000塔蘭特。羅馬把安納托利亞分給帕加馬和羅得和幫助帕加馬的攸米尼斯二世對付高盧人(189)。在希臘,羅馬征服埃托利亞但讓其他城市自由。171-167 第三次馬其頓戰爭 羅馬對腓力繼承者珀耳修斯在希臘行為不滿,在帕加馬鼓動下宣戰。幾次征戰不成功,羅馬任命保盧斯為統帥。168 彼得那戰役 保盧斯打敗珀耳修斯並把他帶至羅馬。因獲大量戰利品羅馬公民免稅。馬其頓分為4個地區,伊利裏亞降為三個納貢聯邦,伊庇魯斯被夷平。亞加亞城市1,000公民為人質帶走在意大利16年。羅馬同樣指令帕加馬的攸米尼斯,羅得,和安提奧克四世,他被羅馬使節拉埃納斯製止對埃及托勒密戰爭。154-133 西班牙發生叛亂。凱爾特伊比利亞人151終結;盧西塔尼亞人,在維裏亞圖斯帶領下戰鬥至139。133努曼西亞被小西庇阿奪取。149-146 第三次布匿戰爭 迦太基經濟恢複引起羅馬警惕。迦太基152將付清50年賠款。機會是迦太基攻擊羅馬盟友馬西尼薩(150)。迦太基人提出投降但拒絕撤出城市。被圍困在沒有資源情況下支撐直至小西庇阿攻占和毀滅迦太基(146)。羅馬把迦太基附近一小塊地區組織為非洲省,其餘留給馬西尼薩(卒149)子。149-148 第四次馬其頓戰爭 假冒珀耳爾修斯,安德裏斯庫斯,改名腓力,發起戰爭但被梅特魯斯打敗。146 馬其頓成為羅馬的省。146 亞該亞人反對羅馬命令對斯巴達戰爭。他們被梅特魯斯和L.穆米烏斯打敗。後者洗劫科林斯,把藝術財富運至羅馬,居民賣為奴,按元老院命令焚毀城市。其餘希臘城市在馬其頓總督統治下保留一定自治,雖然納貢。後來至127才組織為亞該亞省。135-132 第一次奴隸戰爭 西西裏奴隸在敘利亞人攸努斯領導下起義,他自稱國王安條克。攸努斯占據恩納和塔奧敏納反抗羅馬軍隊,但最終被俘,支持者被處死。
三 格拉古兄弟和馬略改革
133 提比略-塞姆普羅尼烏斯-格拉古作為平民保民官提出土地法提案,限製每人占有公地數。提案被另一保民官否決,但提比略罷免了他,提案通過。一個三人委員會開始查抄違法的土地和分配給無地的羅馬人。為計劃的資金,提比略提議使用帕加馬阿塔羅斯的贈與,侵犯了元老院的外交特權。違反習俗,提比略競選第二任保民官,投票中提比略和300支持者被保守派元老謀殺。129 帕加馬王國組織入亞細亞省。123-122 保民官蓋約-格拉古,提比略弟,提出一個更大計劃,除了土地法,他還立法在他林敦,卡普阿,和迦太基建殖民地。為貧窮市民通過糧食提案提供補助。有利於騎士階級的司法改革。他建議羅馬公民權給拉丁社區,拉丁公民權給意大利裏拉同盟。保守派元老利用平民不願分享公民權分化蓋約的支持者。蓋約第三次選保民官失敗。121 保守派要否決蓋約的殖民地提案,暴亂發生。元老院通過終極議決,執政官可不經審判處死認為對共和國有危險的公民。蓋約和3000支持者被攻擊和被殺。格拉古危機造成之後羅馬政治貴人派,即反格拉古的保守派和平民派,即支持他的派別的分化。125-118 羅馬軍隊征外高盧。121成立高盧納博訥省,118建納博訥殖民地.111-105 朱古達戰爭 努米底亞王國被朱古達篡奪後發生,他最終對梅特魯斯,征服努米底亞者作戰,梅特魯斯獲勝但沒有結束戰爭.107 蓋烏斯-馬略,一個新人,梅特魯斯的副將,元老院的對立者,為執政官和征朱古達軍統帥。馬略招幕誌願者當兵沒有財產要求。羅馬軍團改革,以300-600人大隊代替小隊作為戰術單元。107-105 馬略結束朱古達戰爭和凱旋羅馬。105 日耳曼部落——基姆布裏人和條頓人——自113己在北麵被羅馬軍隊打敗。前105他們在阿勞西奧消滅兩執政官馬克西姆斯和卡埃皮奧的軍隊。104-100 馬略選為五年執政官對付日耳曼人的威脅。102 馬略追擊條頓人至Aquae Sexitae,現普魯旺斯艾克斯,殲滅他們。101 馬略在北意大利韋爾切拉打敗基姆布裏人,被歡呼為意大利的救星。100 馬略讓平民保民官薩圖爾尼努斯為老兵分地。當選舉動亂發生,元老院通過對薩圖爾尼烏斯和追隨者的終極議決,他被馬略逮捕和被一暴民殺死。91 平民保民官德魯蘇建議計劃包括糧食法案,殖民地法案,聯合的反對派否決了德魯蘇法案,他本人被剌殺。
四 蘇拉,克拉蘇,龐培時期的戰爭和政治
91-87 同盟者戰爭 意大利同盟者組成自己的共和國,意大利,並對羅馬宣戰。拉丁社區,和伊達拉裏亞,和翁布裏亞,仍忠於羅馬。90 尤利亞法,擴大羅馬公民權給所有意大利人,分化意大利人的團結。89-88 羅馬勝利有效結束戰爭,雖然拖至87。雙方各死50,000人。88-84 第一次米特拉達悌戰爭 本都米特拉達悌六世出身高貴者乘同盟者戰爭和希臘人恨羅馬的機會入侵比提尼亞和亞細亞省。盧基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蘇拉,同盟者戰爭中成功的貴人派將軍和88執政官,指揮對米特拉達悌的戰爭。88-82 當平民派保民官魯弗斯通過法律把意大利公民權給35個部落和把對米特拉達悌戰爭指揮權轉給馬略,羅馬內戰爆發。蘇拉把軍隊開進羅馬,殺反對者,包括魯弗斯,馬略逃脫,通過保守法律,然後作為87資深執政官去東方。87-84 87平民執政官,盧基烏斯-科爾內利烏斯-秦納, 與他的貴人派同事繼續戰爭,在馬略支持下奪取羅馬,馬略開始屠殺他的貴人派敵人。秦納和馬略成為86執政官,但馬略不久去世。秦納試圖與蘇拉談判但沒有結果,84死於一次叛變。蘇拉己打敗米特拉達悌在希臘的將軍們(86-85)和把米特拉達悌從亞洲趕出;然後急趕回意大利。蘇拉要求亞洲城市付總數20,000塔蘭特。83-81 第二次米特拉達悌戰爭起於羅馬對卡帕多細亞的入侵。84達成和平條約。83-82 蘇拉在布林迪西登陸,吸引年輕指揮官馬庫斯-李錫尼-克拉蘇和格奈烏斯-厐培。他在戰場打敗對手在羅馬發“公告”列敵人和沒收財產;2,000多人死。82-79 蘇拉任恢複共和國的獨裁官。他通過法律元老人數從300增至600;限製平民保民官權力;調整省和總督權力;增加7個法庭法官限於元老。蘇拉79退休次年去世。78-77 M. 埃米利烏斯-萊皮杜斯,78執政官,尋求取消蘇拉的改革。他發起一支軍隊但77被他的貴人派同事小卡圖魯斯和厐培打敗,82-72 屬馬略派的統帥塞多留在西班牙不讓貴人派將軍侵犯。厐培77到達,但沒有取勝,直至塞多留72被剌。73-71 第三次奴隸戰爭 由角鬥士斯巴達克斯在坎帕尼亞發起。多次勝利後最終被克拉蘇打敗。70 克拉蘇和厐培,都領軍隊,聯合對付元老院,成為70執政官;厐培沒有當選公職經曆。他們拋棄貴人派,恢複保民官權力,重建陪審製,監察製度,監察官登記了大量新意大利公民。馬庫斯-圖利烏斯-西塞羅因成功起訴西西裏腐敗總督維勒斯成為羅馬最好演說家。
文化
公元前一世紀是政治上動亂時期,也是文化非常活躍時期。拉丁文學進入黃金時期(自西塞羅至公元14)。西塞羅(106-41)的演說和哲學著作改造了語言。著《西庇阿的夢》等。愷撒(100-44)有關高盧和內戰的評注結合敘述和政治宣傳。蓋烏斯-撒路斯提烏斯-克裏斯普斯(86-34)寫兩部經典曆史著作《喀提林陰謀》和《朱克達戰爭》,還有一部曆史(失)。科爾奈利烏斯-奈波斯(99-24)編寫拉丁傳記。瓦羅(116-27)主題廣泛,包括語源,古代,農業,和諷刺;他的大部分作品失去。拉丁詩呈現大的活力和範圍。提圖斯-盧克萊修-卡魯斯(94-55)寫哲理長詩《物性論》, 闡述伊壁鳩魯的哲學。 卡圖魯斯(87-54)用亞曆山大城人作模特寫優美情詩。共和國後期拉丁文學的活力持續到奧古斯都時代,得到帝國資助,最有力的是屋大維的朋友和顧問麥凱納斯,是詩人維吉爾,賀拉斯,普羅提爾提烏斯的讚助者,維吉爾就是通過他認識屋大維本人。維吉爾(79-10)寫《牧歌集》, 《農事詩》 和羅馬史詩《埃湼阿斯記》。賀拉斯(65-8) 寫諷刺作品和頌詩,和詩簡《詩藝》。普羅倍爾提烏斯(50-15)寫夫妻恩愛和母愛的哀歌,著《哀歌女王》。提布魯斯(55-19)寫愛情哀歌。奧維德(前43-公元17)著有《戀歌》,《女英雄》,《愛經》,《愛的醫療》,《美容》,《變形記》,《節令記》,《悲歌》,和《本都來書》。李維(前64-公元12)寫過哲學和詩歌著作,最出名的是《羅馬史——從羅馬建城開始》。公共建築 凱撒和奧克斯都改建過羅馬廣場。羅馬的另一中心戰神廣場也改建,先是55龐培建第一個石劇場,然後凱撒改建廣場。後期共和國希臘藝術品繼續匯集至羅馬和意大利,是戰利品,或買,或偷,滿足名流著迷的“收藏”愛好。老的傑作和希臘原作的複製品裝點私人別墅。同時,公共藝術,羅馬軍事領袖也傾向無視傳統拘束以希臘化國王方式——以祼體或騎馬塑像。壁畫第二風格(前60-20)發展到第三風格(前20-公元20)。
五 咯提林陰謀,前後三頭同盟
70至31是羅馬共和國崩潰和被軍事專製代替的時期。102-67 地中海海盜的威脅使羅馬102,78,74,和68不時發命令肅清,67 加比尼亞法令授特別3年命令給厐培,厐培3個月清除海盜和他們奇裏乞亞的老巢。74-64 第三次米特拉達悌戰爭 米特拉達悌反對羅馬呑並比提尼亞 ,進攻羅馬的亞細亞省,74執政官李錫尼-盧庫路斯,把米特拉達悌趕出亞洲和比提尼亞,73他不經元老院允許入侵本都。69盧庫路斯又自作主張入侵亞美尼亞和打敗提格拉尼一世,米特拉達悌的女婿,已經擴張到卡帕多西亞,奇裏乞亞,腓尼基亞,和敘利亞。但68,67盧庫路斯軍隊叛變,他沒有抓獲米特拉達悌,他以減亞細亞城市債務抗稅。66-63 米特拉達悌戰爭指揮轉給厐培。厐培打敗米特拉達悌,又打敗提格拉尼,米特拉達悌去克裏米亞,63在那裏自殺。厐培重組東方(65-63),他的安排增加了羅馬國家稅收和他個人財富。
64-63 喀提林陰謀 羅馬被壓迫和不滿的階級——負債者,老兵,沒落貴族,和被蘇拉公布名單的人——在貴族裏找到領袖喀提林,他建議一個債務免除的計劃。喀提林在66和64執政官選舉中失敗,轉向武裝叛亂。63執政官西塞羅揭發陰謀和一係列演說說服元老院通過終極議決。喀提林的同夥被逮捕和不經審判處決。喀提林本人死於戰鬥。
62-61 龐培回意大利,遣散他的軍隊,凱旋而歸。但貴人派元老,以小加圖為首,拒絕批準他對東方的安排和阻止一個為他老兵的土地法案。60 前三頭同盟 受挫的厐培然後與有共和派支持的克拉蘇,貴族儒略-愷撒形成同盟。59 愷撒,為執政官,雇厐培的老兵壓製貴人派反對者。他通過土地法和批準厐培的東方安排和減免克拉蘇稅務,和使自己為內高盧和伊利裏亞總督5年,後來高盧納博訥省也加入。58-51 高盧的征服 以納博訥為基地,愷撒年年征戰征服高盧。55他入侵不列顛但不久撤出;54他意圖越過萊茵河。52維琴蓋托裏克斯發起一次叛亂但被愷撒打敗,叛亂至51平定。以高盧的勝利愷撒軍事名望和個人財富趕超厐培。58-57 在羅馬保民官克洛狄烏斯通過向平民免費派發糧食計劃。57糧食短缺元老院讓厐培監管糧食供應。56 擔心厐培和克拉蘇的紛爭,愷撒在內高盧南的邊界的盧卡召集會議,那裏和解和安排三人計劃。55 實施安排,厐培克拉蘇為執政官。凱撒高盧總督延長5年,克拉蘇和厐培5年總督——克拉蘇在敘利亞,厐培在兩個西班牙省。克拉蘇出發去他的省,厐培在羅馬,通過副將管理西班牙。54-53 在羅馬貴人派反對三頭攝政。暴力時而發生羅馬滑向混亂。克拉蘇入侵帕提亞在卡萊慘敗(53)。52 元老院指定厐培為單獨執政官。厐培娶貴人派梅特路斯-西庇阿女,開始疏離愷撒。51-50 愷撒欲延長高盧總督任期被貴人派阻撓失敗,他們獲厐培支持。49 與愷撒談判破裂,元老院通過終極議決 ,宣告愷撒為共和國敵人除非他離開軍隊。愷撒率軍越過內高盧和意大利邊界盧比孔河發起內戰。愷撒迅速進軍迫厐培和貴人派離意大利去希臘。愷撒輕裝快速征西班牙打敗厐培的副將控製兩省。48 愷撒登陸希臘在在色薩利法薩羅打敗厐培。厐培逃亡埃及那裏被殺。愷撒到達亞曆山大城,那裏他打敗本地軍隊(48-47)後讓克婁巴特拉為埃及統治者。47 在小亞細亞澤拉愷撒打敗法拿克斯,米特拉達悌子。他向羅馬報告說“我來了,看見了,勝利了”。46 回羅馬後,愷撒越海去非洲在塔普蘇斯打敗厐培子塞克斯圖斯。小加圖在尤蒂卡自殺。在羅馬勝利後,愷撒去西班牙,那裏塞克斯圖斯己與兄格奈烏斯會合。45 愷撒在蒙達打敗厐培兄弟,格奈烏斯處死,塞克斯圖斯逃西西裏。愷撒的改革 愷撒恢複被蘇拉公布名單人的權利;改革曆法;債務寬兔;減少接受免費糧食人的數量;提高軍隊報酬;增加元老至900,登記意大利人和從西班牙至納博訥的羅馬公民;羅馬公民權給所有內高盧的人;和為老兵和窮人建20個外意大利殖民地。他48,46,45(單獨)和44為執政官,他48,47為獨裁官,46為10年獨裁官;44為終生獨裁官。44 愷撒被剌 元老院議員陰謀形成,包括愷撒的一些老同事和朋友,領頭的是卡西烏和布魯圖,3月15日在一次元老院會議上刺殺獨裁官。陰謀者沒有計劃。控製軍隊的是雷必達,愷撒部將和安東尼,愷撒的共同執政官。安東尼與陰謀者達成妥協。愷撒的十八歲的孫甥和繼承人和繼子屋大維公開攻擊安東尼對刺殺愷撒的人的處理和私下與貴人派元老談判。在西塞羅和其他一些人的支持下屋大維在坎帕尼亞的愷撒的老兵組起軍隊。同時,布魯圖和卡西烏己離開意大利在東方組起軍隊。當安東尼向北進軍內高盧省,西塞羅以一係列演說攻擊他。43 執政官希爾提烏斯和潘薩起訴安東尼,元老院給屋大維授權。安東尼在摩德納被打敗被迫北撤,但執政官被殺,留下屋大維指揮。十九歲的屋大維要求補執政官空位。被拒,他把軍隊開進羅馬,強迫一專門選舉。作為執政官屋大維通過法律要求逮捕愷撒的刺殺者,並開始與安東尼談判,安東尼己在北意大利與雷必達會合。
43 11月 後三頭同盟 安東尼,雷必達,和屋大維組成三人委員會改革國家5年。本質上,他們是三個獨裁官,控製選舉,立法,和軍隊。發布對政敵的公敵宣告,300元老,包括西塞羅,和2,000騎士處死。42 雷必達留在西麵,安東尼和屋大維越過色雷斯在腓力比打敗卡西烏和布魯圖。二人自殺。戰役死40,000羅馬人。勝利者劃分帝國,非洲給雷必達;高盧,東方,和對帕提亞的戰爭給安東尼;西班牙,西西裏,和在意大利50,000老兵的安置問題給屋大維。41-40 安東尼妻芙維婭,和兄弟盧基烏斯反對三頭政治籌集軍團,在佩盧西亞被屋大維圍困,投降。芙維婭流放西克田,在那去世。盧基烏斯被屋大維派往西班牙任總督。40 布林迪西條約。安東尼娶屋大維姐屋大維婭。39 塞克斯圖斯,自從在蒙達發起海戰,控製西西裏,撒丁尼亞,和伯羅奔尼撒;以切斷羅馬糧食供應迫三頭簽米塞努姆條約承認他的勢力。37 屋大維和安東尼間的緊張由他林敦條約解決,三頭同盟延長五年。36 在西西裏諾洛科斯, 屋大維的將軍阿格裏帕的艦隊打敗塞克斯圖斯,他逃至希臘,那裏被處死。雷必達,試圖取西西裏但士兵離棄。屋大維奪去他在三頭同盟的權力,但保留他生命。屋大維征伊利裏科姆(35-34)。36 安東尼征帕提亞戰敗,經亞美尼亞撤退失22,000人,他返回拒絕屋大維的幫助為顧全克婁巴特拉,與克婁巴特拉公開同居。34 安東尼征亞美尼亞獲勝和以亞曆山大城贈與把各東方羅馬領土封給他和克婁巴特拉的孩子。32 三頭同盟期滿未更新,屋大維驅逐安東尼的執政官和300元老至安東尼。屋大維在意大利掀起反埃及情緒,承認他為統帥。31 屋大維選為執政官和對克婁巴特拉宣戰。雙方軍隊在西希臘會戰;在亞克興海戰,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戰敗退回埃及。30 屋大維追他們至埃及,那裏先是安東尼,然後克婁巴特拉自殺。
六 奧古斯都和元首製
30-29 從埃及返回,屋大維的第一個任務是控製軍事。他把軍團從60個減到29,這兩年他在殖民地安置57,000老兵。他最終確定了28個軍團約150,000人。還有相同數的非公民輔助軍,25年後退休,接受為羅馬公民。27 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是他自己選的。奧古斯都然後放棄所有格外權力,以“元老院和人民”外表恢複共和國。23 奧古斯都繼任執政官,還有一新安排,接受永久保民官。授帝權,以“統帥”控製軍事。20 羅馬東部與帕提亞邊界外交解決,歸還克拉蘇和安東尼丟失的軍旗。19 阿格裏帕征服西北西班牙。高盧己組織為三個省。18 奧古斯都用他的保民官權力通過婚姻和禁奢侈的法律,這是改進社會計劃的開始,以後又繼續通過限製奴隸釋放和鼓勵結婚等的法律。12 阿格裏帕在潘諾尼亞去世。自18他為共同保民官,自21娶奧古斯都女大朱麗婭, 這婚姻有二子,蓋烏斯(生20),和盧修斯(生17),奧古斯都領養為己子。11大朱麗婭再嫁提比略,屋大維妻利維婭與前夫尼祿-喀勞狄所生子。12-9 德魯蘇帶領羅馬軍隊越萊茵河至易北河,提比略征潘諾尼亞。德魯蘇於9去世提比留代替征日耳曼至7。6 提比略接受五年保民官,突然退隱羅得。前2-公元4 前2奧古斯都女大朱麗婭因通奸被流放。公元2奧古斯都外孫盧修斯在西班牙去世。公元4他另一外孫蓋烏斯在東方去世。沒有後嗣,奧古斯都以提比略為繼子,他己於公元2返回羅馬。4-6 提比略征日耳曼,直至6被召去定平潘諾尼亞的叛亂。8 逮捕陰謀反對他的外孫女丈夫,之後,奧古斯都流放外孫女小朱麗婭,因通奸。9 在托伊托堡森林,瓦魯斯的20,000羅馬軍隊被阿爾米紐的日耳曼人殲滅,瓦魯斯自殺。羅馬人撤至萊茵河西。14 奧古斯都在諾拉去世。提比留繼位。
第三節 14-527 羅馬帝國 
地理
這期間羅馬組建的省有外高盧,不列顛,拉埃提亞,諾裏庫姆, 潘諾尼亞,默西亞, 達西亞,毛裏塔尼亞, 昔蘭尼, 埃及,色雷斯,敘利亞,猶太,美索不達米亞,比提尼亞與本都, 加拉太, 奇裏乞亞, 和呂基亞與潘菲利亞。 可航行河流是交流和貿易主要通道,也是建城的地方。羅馬帝國不多城市超過20,000人口。較大城市如帕加馬,達100,000,有幾個如亞曆山大城和安條克城,近500,000。羅馬是唯一有居民約百萬的城市。羅馬帝國在公元14估計人口5至6千萬。相比較前221秦統一中國時人口也是5至6千萬。羅馬人有清楚的邊界意識和有軍隊守衛。但這些邊界容易滲透,士兵的作用是防衛時監視人員貨物來往。羅馬世界實際超出各省邊界。
文化
至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上層階級己成為真實的希臘羅馬人。希臘城市的統治階級學拉丁語以參與羅馬帝國政府,而在羅馬和意大利上層自共和國後期己希臘化。羅馬精英教育集中在修辭和包括希臘和羅馬文學的學習。羅馬也吸取希臘哲學各學派——柏拉圖學派,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葛學派——後者在帝國時期成為主導,主要解讀者有元老塞內卡(1-65),奴隸愛比克泰德(55-135),和皇帝奧勒留(122-180)。希臘語和拉丁語成國際語言,地方語言繼續有許多人口使用。拉丁文學進入所謂白銀時代(14-117),以嗜好修辭為特征。羅馬諷刺傳統繼續。老塞內卡(前55-公元40)修辭學家,著論演說著作。子小塞內卡(1-65)著斯多葛哲學論和悲劇。他的悲劇作品是英國伊利莎白時期戲劇的模特。弗拉庫斯(34-62)斯多葛派諷刺作家。玉外納(55-138)諷刺詩人。佩特羅尼烏斯(卒66)尼祿宮廷作家,著《諷刺故事》,是拉伯雷和享利-菲爾丁的前驅。瓦萊裏烏斯-馬克西姆斯著《善言懿行錄》9卷曆史逸聞。盧坎(39-65)小塞內卡侄,詩人,著史詩《法沙利亞》,寫凱撒和厐培內戰。馬提亞爾(40-104)諷刺作家。克溫提裏亞努斯(35-100)雄辯家。著《修辭研究》Institutio Oratoria,12卷修辭讀本。塔西陀(56-118)主要著作是《曆史》,《編年史》。他還寫了他嶽父阿格裏古拉的傳記。托勒密(85-165)寫天文方麵著作,發展希臘地球中心宇宙觀。小普林尼(61-113)寫悲劇,詩, 但主要是書信。他描述了維蘇威火山的爆發。叔大普林尼(23-79)寫《自然曆史》。蘇維托尼烏斯(69-121)寫《羅馬十二帝王傳》。弗朗托(100-166)修辭學家,曾任執政官,著有與學生奧勒留書信等。阿普列尤斯(124-170)著《金驢記》。格裏烏斯(130-180)著《阿提卡之夜》。皇帝奧勒留用希臘語寫《沉思錄》。蓋倫 (130-200)帕加馬人,寫許多醫學方麵著作。建築上至弗拉維時期,一種新型穹窿,穹棱引進(角鬥場)。羅馬城建築在哈 德良時達頂峰,150呎寬的混凝土萬神殿穹頂和維納斯和羅馬神廟。在肖像雕塑上晚期共和國的現實主義繼續。儒略-克勞狄王朝雕像采用相貌看不出年齡的奧古斯都模式。弗拉維時準確的元素引入雕像。三世紀卡拉卡拉引入一種趨勢,他的雕像帶修短的發鬚,成為三世紀士兵皇帝的經典風格。羅馬繪畫,第四風格(新希臘化風格),62引進,結合第三風格表現畫板畫主題和第二風格的表現建築深度。
一 14-68 懦略-克勞狄王朝,基督教耶穌和使徒時期 
14-37 提比略(前42生)為帝,元老院把權力和奧古斯都稱號給他。14-16 潘諾尼亞軍團叛亂被提比略子,小德魯蘇平定。提比略兄弟德魯蘇子日爾曼尼庫斯, 己被奧古斯都讓提比略收為養子,平定日耳曼人叛亂,征日耳曼成功。他打敗阿爾米紐,並俘其妻修斯尼爾達和三歲子。17 因國王去世,卡帕多細亞和科馬基尼成為省。17-19 日爾曼尼庫斯,去亞美尼亞總管敘利亞和埃及。在敘利亞去世。 21 高盧爆發反羅馬起義。被鎮壓。23-31 提比略聽信有野心的近衛軍司令塞亞努斯,設告密網逮捕或處分有敵意者。23塞亞努斯企圖為繼承人毒死提比略子德魯蘇。26 提比略離敵意日增的羅馬,最終遷居卡普裏。29 利維亞去世。塞亞努斯唆使提比略流放日爾曼尼斯庫妻大阿格裏品娜(33絕食死)和逮捕她二子尼祿(31死)和第三德魯蘇(33死)。31 塞亞努斯的圖謀引起提比略注意,被逮捕和處死。提比略仍居卡普裏。36 帕提亞國王阿爾達班與羅馬講和。37 提比略在米塞努姆去世。指定孫提比略-吉米盧和日爾曼尼斯庫長子蓋烏斯-愷撒為繼承人。蓋烏斯別名卡裏古拉,意小軍靴,是幼年跟其父在軍營時士兵對他的稱呼。蓋烏斯不久殺吉米盧。
37-41卡裏古拉(12生)起初受熱情歡迎,統治轉向暴政,標誌是奢侈和處死元老。行為無理性,或許曾心態紊亂。行為背後隱藏絕對君主的欲望。他自命為神和在耶路撒冷的神廟設自己的雕像。39 卡裏古拉征日耳曼,被Cn.科內利烏斯-倫圖盧斯-蓋圖利烏斯的陰謀阻斷。40 對不列顛的征討開始前就取消。41 卡裏古拉被刺殺,是元老,宮廷,和禁衛軍合謀,後者領頭是卡西烏斯-卡瑞亞。元老意圖由他們的人繼位,或恢複共和,但禁衛軍支持卡裏古拉叔,學者克勞狄,元老院接受為帝。克勞狄政治地位弱,隻得通過婚姻和政治同盟加強。
41-54 克勞狄(前10生)統治近14年取得一些有意義的改變。他通過征服和呑並擴大帝國,新加兩個毛裏塔尼亞省,tingitana 和 Caesariensis(41-43),不列顛(43),呂基亞(43),色雷斯(46),和諾裏庫姆(46)。喀勞狄最終使猶地亞成為敘利亞的一個代理省(44)。帝國自由民在帝國管理上增長。外高盧富裕貴族補充進元老院和國家財產的監管由兩個執政官轉至皇帝指定的會計官。受妻子和仆人欺騙也是弱點。因現實的和潛在的陰謀威脅,克勞狄審判和處死許多元老。42 達爾馬提亞總督L.阿倫蒂烏斯-卡米盧斯-斯克裏博對比安努斯發起叛亂,伴隨羅馬元老的陰謀。軍隊仍忠於王朝,克勞狄的威脅很快結束。43 入侵不列顛。至49羅馬人到達林肯和切斯特和南威爾士。克勞狄本人也去這島。不列顛首領克拉克塔克斯最終51被俘。47 克勞狄恢複監察製度。48 妻美塞林娜因出軌處死, 以一特別元老院法規克勞狄娶侄女小阿格裏品娜。50領養其子盧克修斯-多米提烏斯-阿赫諾巴布斯, 取名尼祿,剝奪美塞林娜子不列顛庫斯繼承權。53尼祿娶克勞狄美塞林娜女屋大維亞。54 克勞狄去世,可能是食阿格裏品娜的一盤蘑菇中毒。阿格裏品娜使禁衛軍立尼祿,元老院授他權力。
54-69 尼祿 繼位時16歲,在禁衛軍長官布魯斯和演說家哲學家塞內卡指導下統治,塞內卡是阿格裏品娜請來做年輕皇帝在詩,音樂,雕塑,和馬術顧問和約束不良行為。55尼祿毒殺不列顛庫斯。尼祿不久與妻屋大維亞摩擦厭棄,先是為一自由女Acte然後是為波培亞-薩賓娜 ,其友奧托妻。因厭倦幹涉,59尼祿謀殺母阿格裏品娜。布魯斯62去世後,塞內卡被辭退,屋大維亞離婚,然後被謀殺,然後尼祿娶波培亞。約束結束,尼祿開始獨裁統治。宮廷成為文學藝術資助中心;他以慷慨花費和演出追求和贏得大眾。尼祿的行為和對元老的處決與上層階級疏遠,他對軍事的忽視使他的統治結束。他是第一個從不看望軍隊的皇帝,也是懦略-克勞狄王朝最後的皇帝。55-63 將軍科爾布羅派往解決帕提亞問題。科爾布羅成功侵入亞美尼亞和取阿爾塔克塔(58)和蒂格拉諾塞爾塔 (59)。科爾布羅調回敘利亞,帕提亞軍隊又進入亞美尼亞,尼祿派帕伊圖斯迎戰,在蘭地亞戰敗(62),因而63又調派科爾布羅對付帕提亞,和平解決,獲尼祿同意。帕提亞提裏達特66來羅馬接受加冕。61 保利努斯,不列顛總督自59忙於德魯伊中心,愛西尼女王,布狄卡率軍叛亂。保利努斯打敗和殺布狄卡。64 大火燒毀羅馬一大部分。在猜疑是尼祿自己放火時候,尼祿趁這機會嫁媧新出現的被歧視的基督徒,抓疑犯拷問至死。尼祿在羅馬中心建別墅金宮。65 廣泛散布有陰謀組織立皮索為帝。被揭發,許多元老,包括塞內卡,其侄詩人路康,法埃紐斯(繼布魯斯後的禁衛軍長官),佩特羅尼烏斯 (作家和尼祿友),被處死或迫自殺。66-70 猶地亞的起義 敘利亞總督未能鎮壓,韋斯帕薌率3個軍團(67)。他囚親羅馬的猶太曆史學家,和圍耶路撒冷(69)。猶太議會和高級祭司被取消,羅馬直接統治成立。67 尼祿遊希臘,其間他處死科爾布羅和兩個前日耳曼總督。68 尼祿回意大利,聽到文德克斯 ,高盧盧格敦總督起事。雖然被上日耳曼總督魯弗斯平定,他拒絕他軍隊立他為帝,西班牙塔拉科尼西亞兩個軍團已經立72歲總督伽爾巴。當禁衛軍長官寧菲迪烏斯-薩比努斯承認伽爾巴,元老院宣告尼祿為公眾敵人。他在羅馬郊外一別墅自殺。
基督教耶穌和使徒時期
至前一世紀猶太教己在羅馬帝國散播,猶太人主要居住在巴勒斯坦 和東部城市。然而巴勒斯坦不全是猶太人;還有許多非猶太塞姆人和希臘人。這地區因而成信仰混合物和宗教爭吵的老家。至一世紀傳統的猶太教分裂成三個主要教派,各視其他教派儀式不潔:撒都該人,重在聖殿的儀式;法利賽人,信仰圍繞會堂和拉比組織;和一些禁欲教派,其中最重要的是 艾賽尼派,嚴守法律,生活在隔絕的修道團體。
猶地亞王國公元6年被羅馬呑並,由一地方官統治;巴勒斯坦的其他地區——加利利, 撒馬利亞, 佩拉,以東, 巴塔尼亞——由一附屬(猶地亞國王希羅德的後裔)間接統治;44全巴勒斯坦成羅馬一個省。但是外來統治產生民族解放者信仰,稱彌賽亞,他將恢複政治自由;在有些版本解放會伴隨末日審判。
基督教原為猶太教一教派。建立者,耶穌,猶太人,出生於巴勒斯坦,公元一世紀8或10年某處;在加利利長大。約30歲時,由施洗約翰洗禮。他然後形成自己的群體,傳道和施行神跡,活動主要在加利利。耶穌的傳道包括從猶太法律中自由,允諾死後救贖,和選民立即救贖,和聲稱他是神之子。他在耶路撒冷被控攻擊聖殿祭司。他被逮捕,審訊,被羅馬總督彼拉多(26-36)判罪,釘十字架。
他死後他的信徒開始在耶路撒冷傳道說耶穌己複活和他就是彌賽亞(基督)。早期基督教社區包括貧窮猶太人和希臘人,彼得領頭,他似乎己采納從猶太法律自由的教義,這很快引起傳統猶太教激烈反應。使徒保羅,一法利賽人,起初迫害基督教徒,後皈依。不顧一些基督教領袖反對,保羅繼續向非猶太人傳教(48-51和52-55),在小亞細亞和希臘建基督教社區。保羅的基督教教非猶太人從猶太法律自由和經洗禮救贖.在耶路撒冷,當領導從保羅傳到雅各James,耶穌的兄弟,對基督教徒的迫害結束。雅各遵從猶太法律跟法利賽人關係好。但62雅各被撒都該人打死;聖殿70被羅馬人毀後,重建的法賽利領導把基督教排除在信仰外。基督教中心從猶太人的耶路撒冷轉到帝國的非猶太基督教社區.
二 69-96 四帝之年和弗拉維王朝 
68-69 伽爾巴(前5或3生)68元老院默認軍隊稱伽爾巴為帝。69 四帝之年(伽爾巴,奧托,維泰利阿斯, 和韋斯巴薌)。69,1,1 萊茵8個軍團拒絕歸順伽爾巴,1,3下日耳曼4個軍團擁他們的總督維泰利阿斯(15生)為帝。他也被上日耳曼4個軍團接受。伽爾巴己到達羅馬,那裏他領養貴族比索為繼子。隨後,奧托(32生),尼祿友,在禁衛軍支持下殺伽爾巴和比索(1,15),元老院無助,承認他。同時維泰利阿斯的軍隊以瓦倫斯和卡奇納兩部分接近意大利。他們在波河平原相會和在第一次貝德裏亞庫姆戰役(4,19)打敗奧托的軍隊。為避免更多流血,奧托自殺。元老院馬上承認維泰利阿斯。其時(7,1)埃及長官提比略亞曆山大宣稱猶地亞總督韋斯帕薌為帝。穆西亞努斯, 敘利亞總督支持。安東尼 ,潘諾尼亞7個軍團的司令努力使所有多瑙河軍團傾向韋斯帕薌並很快進入北意大利。那裏在第二次貝德裏亞庫姆戰役他打敗維泰利阿斯和掠奪克雷莫納(10月下旬)。當安東尼接近羅馬,韋斯帕薌的兄弟奪取首都,首都在隨後的鬥爭中被燒。維泰利阿斯巷戰陣亡(12,20)。元老院馬上承認韋斯帕薌。韋斯帕薌留子狄度完成圍耶路撒冷。70狄度掠城毀聖殿,和駐軍。他71凱旋,建凱旋門。
67-79 韋斯帕薌 自任監察官監督仔細節儉的帝國管理,邊境和財政重組,軍隊和上層階級受控,尊重元老院。74給所有西班牙人拉丁人權利。69-71 巴泰維人輔助軍隊在本族司令奇維裏斯領導下反叛,獲一些日耳曼軍團支持。凱列亞裏斯平息。此後輔助軍隊不在原地國家使用。70-75 韋斯帕薌鞏固東麵亞美尼亞和帕提亞邊境。71-84 不列顛進一步的征服 凱列亞裏斯(71-74),弗郎提努斯(74-84)指揮下羅馬征服進入威爾士和蘇格蘭。73-74 韋斯帕薌開始征服上萊茵河東和邁恩河南領土。
79-81 狄度 其父共同統治者,父去世後繼位。對元老院敵意停止,以大度贏得公眾。79 那不勒斯灣維蘇威火山爆發,埋厐貝和赫庫蘭尼姆城。80羅馬發生嚴重大火。
81-96 圖密善,狄度弟,以個人興趣統治,集權,忽視元老院。重建毀於大火的朱庇特神廟。83 圖密善越過萊茵河征Chatti。建一係列要塞。84 軍隊報酬增三分之一。85-89 默西亞被達基亞入侵,達基亞是德凱巴魯斯建的一新的王國 。圖密善征討,86戰敗。第二次達基亞戰爭在88成功,但最終勝利被上日耳曼總督的反叛(在89)阻止。圖密善與達基亞講和。93-96 圖密善回羅馬後開始一係列對元老院的不忠審判。96 圖密善被刺 圖密善堂兄弟克勒蒙斯的處死引起恐慌,圖密善在一宮廷陰謀中被刺殺。
三 96-192 五賢帝和安敦尼王朝 
陰謀者,和禁衛軍長官,和一些元老,安排出身貴族的元老為帝。因湼爾瓦和三個繼位者都沒有自己的子嗣,元首以養子繼承。傳統上稱五賢帝——湼爾瓦,圖拉真,哈德良,安敦尼-庇烏, 馬可-奧勒留。
96-98 湼爾瓦(生35)雖然為元老院讚成但沒有軍事經驗。97禁衛軍長官迫湼爾瓦處死圖密善的剌殺者他傾向明顯。湼爾瓦立上日耳曼長官圖拉真為繼子和共同執政避免危機。圖拉真留在日耳曼直至98湼爾瓦去世。
98-117 圖拉真(生53)是第一個出生在外省的皇帝。他跟元老院培養好關係但獨立於元老院。繼續湼爾瓦的方針,以政府計劃扶養意大利的孤兒。101-107 兩次達基亞戰爭(101-102和105-107)圖拉真打敗德凱巴魯斯把達基亞並為一個省。羅馬建圖拉真廣場,立雕刻的圖拉真柱紀念這場戰爭。113-117 帕提亞戰爭 圖拉真對帕提亞宣戰。勝利使他建省亞美尼亞(114),美索不達米亞(116),和亞述(117)。然而,蔓延的猶太人叛亂把他從波斯灣召回。叛亂平息。117圖拉真從哈特拉沙漠城返回,在奇裏乞亞塞利努斯去世,去世前(猜測其妻普羅蒂娜提出)立遠親哈德良為繼承人。
117-138 哈德良(生75)幾乎馬上放棄越幼發拉底河的新省。大部分時間(121-126,128-134)巡視各省,那裏建許多建築。喜愛希臘城市尤其雅典。在不列顛建(122-127)80哩道路,濠溝,和從泰恩河至索爾威灣的長城。131 法律修訂,由沙爾維-尤裏安在哈德良命令下完成。132-135 猶地亞的猶太人反叛,領袖是拉比阿基巴和西蒙-科爾-科奇巴。反叛被鎮壓。此後猶太人更加散居其他地區。猶太文化中心繼續在巴比倫,那裏5世紀後期塔木德完成。138 第一次選的繼承人L.塞奧尼烏斯-康茂德去世,哈德良立安敦尼為繼承人。哈德良7月去世。
138-161 安敦尼-庇烏(生86)在羅馬統治。庇烏意虔誠。139-143 不列顛長官昆圖斯平息不列顛人在約克郡的反叛,和建了一條比哈德良長城更北的牆。但不久放棄。145 馬可-奧勒留,己娶福斯蒂娜,安敦尼女,接收帝國權力。155 對帕提亞沃洛熱蘇斯短時戰爭,以暫時和平結束。
161-180 馬可-奧勒留(生121)按安敦尼意願,與韋魯斯(生130)分享權力。162-166 韋魯斯被奧勒留派往東方對付帕提亞。雖然韋魯斯在安條克消閑,他的將軍掠奪了阿爾塔克塔, 賽琉基亞,和泰西封並把羅馬傀儡立為亞美尼亞國王。166-167 韋魯斯的部隊從東方帶來瘟疫,嚴重削弱邊境軍隊。167-174 馬克曼尼戰爭 沿上萊茵河和多瑙河各民族在馬克曼尼人帶頭下反叛。奧勒留和韋魯斯組兩個意大利軍團去北部。169韋魯斯病亡,奧勒留戰敗。潘諾尼亞被蹂躪;拉埃提亞,諾裏庫姆和默西亞被入侵;在意大利,阿奎萊亞被圍。至172才形勢扭轉,敵人一個一個終結。175 卡修斯, 敘利亞長官反叛,但很快平定。177 奧勒留15歲子康茂德,成為奧古斯都,與父共同統治。178-180 計劃建兩個新省,馬克曼尼和薩爾馬提亞,奧勒留由康茂德陪伴去北麵重啟馬克曼尼戰爭。180奧勒留在溫多波納(維也納)去世。
180-192 康茂德(生161)繼承其父的戰爭和經濟問題。他很快與馬克曼尼和誇迪達成和平回羅馬。外交和牽製的方針,由禁衛軍長官佩倫尼斯(182-185)製定,給北部邊境帶來15年和平。182涉及康茂德姐魯琪拉和許多元老的陰謀被揭發。接著是審訊,處決,查抄。沉溺其他興趣,年輕的皇帝把政務交給大臣。佩倫尼斯受政敵攻擊被康茂德去職處死。繼任者克裏安德(186-189)同樣命運。在最後一些年康茂德日益專製。他宣稱自己是海格力斯把時間金錢化在角鬥打獵。192,12,31對康茂德的宮廷陰謀計劃好,他被摔跤同伴勒死。
四 193-235 塞維魯王朝 
奧古斯都製定一製度,大帝國用有限軍力防衛,上層階級代價相對小。士兵,約300,000人,沿邊境合宜分布,移動應付變化的威脅。前線防衛的第二個元素是附傭國——帝國邊境外的人民,通過外交和錢控製。這些國家幫助保護邊境和提供羅馬軍隊單位的士兵。二世紀後期歐洲北和東的人的遷移顛覆平衡。馬克曼尼戰爭,是沿萊茵河多瑙河附傭國人民的起義,標誌有效和少花費防衛北部邊境外交結束。唯一的代替是更多士兵,這需要大的花費。作為“好皇帝”,奧勒留不願加稅。結果延長的戰爭嚴重損耗帝國資源。之後的皇帝不悔開發上層階級的財富支付軍隊。接著康茂德謀殺後的內戰加重這趨勢,最後的勝利者,塞維魯無情揭示帝國勢力的軍事基礎和要上層階級支付。三世紀的政治現實總結為塞維魯對兒子們的臨終遺言——“讓士兵富裕,忽視其他所有人。”
193 五帝之年 彼蒂納克斯, 一66歲元老,被元老院選為皇帝。他嚴厲節儉的統治導至他被禁衛軍謀殺(3,23)。禁衛軍把帝國交給朱利安努斯,他許諾給他們最高捐贈。各省軍隊的反應是提名自己的候選人;不列顛軍團提長官阿爾比努斯;敘利亞軍隊,奈哲爾; 潘諾尼亞軍團,塞維魯。塞維魯進軍羅馬,那裏元老院罷黜和處死朱利安努斯。
193-211 塞維魯(生146非洲),開始士兵皇帝時期。 他承認阿爾比努斯為凱撒,即繼承人,使他平靜。然後在基齊庫斯和尼西亞戰役和在伊蘇斯打敗奈哲爾,在安條克附近殺死他(194)。 阿爾比努斯已宣稱完全平等,在盧格杜努姆(裏昂)附近被打敗和被殺(197),盧格杜努姆也被掠奪再也沒有恢複繁榮。塞維魯在高盧和意大利處死阿爾比努斯的支持者。建三個新的軍團。在羅馬,非洲,和敘利亞開始大的建築計劃。197-199 在成功的帕提亞戰爭塞維魯進軍遠至泰西封和重建美索不達米亞省,總督帶兩個軍團。回羅馬後修塞維魯凱旋門。205-211 不列顛又有麻煩塞維魯親自去對喀裏多尼亞作戰。他最終從安敦尼長城撤至哈德良長城,這長城他又重建。他211在艾伯拉肯(約克)去世。
211-217 卡拉卡拉 此名出自他穿的高盧鬥蓬,塞維魯長子。即位後謀殺弟格塔(生189)。增加軍隊報酬。為對付隨之的通漲發新巿安托尼努斯,麵值為二但重量為一又四分之三。在羅馬建卡拉卡拉浴場。212 卡拉卡拉的敕令(安托尼努斯敕令)擴大羅馬公民權給所有帝國的自由民。213-217 卡拉卡拉成功防衛北部邊界阿勒曼尼人,下多瑙河東麵南方日耳曼人和哥特人(214),呑並亞美尼亞(216)。但是在準備入侵帕提亞時被一些軍官謀殺(217)。
217-218 馬克裏努斯(生164)毛裏塔尼亞人,升至禁衛軍長官,殺卡拉卡拉後軍隊立為帝。他讓出卡拉卡拉東方所得和尋求減少軍隊的支付,在敘利亞艾梅沙, 巴西安努斯, 塞維魯敘利亞妻多姆娜的孫甥,稱卡拉卡拉私生子,被軍隊立為帝(218,5月)。218,6月馬克裏努斯戰敗後被刺殺。
218-222 年輕的巴西安努斯,姓埃拉伽巴(生205),意太陽神事奉者,自小為艾梅沙太陽神廟祭司,把對他的神的信仰帶至羅馬,帝國實際統治是其外祖母多姆娜妹馬伊莎,母索埃米亞斯,要他立表弟亞曆山大,即姨母瑪麥亞子為繼承者。禁衛軍謀殺埃拉伽巴(222),不久母索埃米亞斯也被殺。
222-235 塞維魯-亞曆山大(生208)受母瑪麥亞控製,她成立一元老攝政委員會和谘詢法學家保盧斯和烏爾比安。223,226-235 新波斯(薩桑)帝國 由一波斯人阿爾達希爾建立,他推翻帕提亞阿薩息斯阿爾達班五世 。230 阿爾達希爾進攻羅馬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省。232被亞曆山大打退。234-235 亞曆山大被迫用錢向萊茵阿勒曼尼人買和平,被不滿的軍隊謀殺。塞維魯王朝結束。
五 235-295 三世紀危機和基督教使徒後時期 
軍事問題由東麵波斯入侵和多瑙河萊茵河邊境北方部落壓力增加引起。3世紀中在中和下萊茵的日耳曼部落聯盟法蘭克人開始入侵高盧和西班牙。哥特人開始掠奪小亞細亞和巴爾幹。約238後者分裂為西哥特人,在4世紀沿中多瑙河進人帝國,和東哥特人,在烏克蘭獲一帝國,後來在狄奧多裏克大帝率領下進入意大利。旺達爾人約270首先出現在中多瑙河。4世紀初越高盧和西班牙428侵入非洲。遊牧的匈奴人約370把東哥特人從烏克蘭趕出和在5世紀進入中歐和帝國。
塞維魯-亞曆山大死後帝國內部穩定消失,沒有皇帝使軍隊長時忠誠。
235-238 馬克西密 色雷斯農家出身,亞曆山大被殺後被萊茵軍團立為帝。馬克西密回擊薩爾馬提亞人,達基亞人,和哥特人的威脅但是被元老院反對。在非洲,軍團立80歲的前執政官戈爾迪和子戈爾迪二世(238)。父子均死於與毛裏塔裏亞長官的戰爭,他支持馬克西密。羅馬元老院自己立普皮恩努斯和巴爾比努斯。馬克西密在圍阿奎時被自己的部隊殺死。禁衛軍謀殺普皮恩努斯和巴爾比努斯,迫元老院承認戈爾迪孫,戈爾迪三世為帝。
238-244 戈爾迪三世(生225) 主要顧問禁衛軍長官C.福裏烏斯-泰西修斯 ,娶其女(241)。泰西修斯把波斯國王沙普爾趕出迦太基(242-243),但病逝。新禁衛軍長官使自己為共同奧古斯都,然後謀殺戈爾迪(244)。
244-249 菲力浦“阿拉伯人” 與波斯和平,贏得對日耳曼人和達基亞人的勝利,和慶祝羅馬建城1000年(248)。他在維羅納對他達基亞的統領戴克優斯作戰中被殺(249)。
249-251 戴克優斯(生200) 第一次立法迫害基督教徒和所有不崇拜皇帝的人。251戴克優斯在對哥特人的作戰中陣亡。
251-253 伽路斯(生207) 被默西亞的軍隊擁為帝。他統治時開始15年的瘟疫。他向他在默西亞的繼任摩爾人埃米裏安進軍中他的軍隊殺了他。
253 埃米裏安 被自己的軍隊擁為帝,和被殺。
253-260 瓦勒良(生193) 拉埃提亞統領,與子蓋利恩為共同奧古斯都,他們劃分帝國,東和西。蓋利恩敗於法蘭克人,他們256越過萊茵河;阿勒曼尼人,他們到達米蘭;和哥特人。因邊境失守,帝國內部的城市開始建牆。在東部瓦勒良征沙普爾(256-259)但被俘,和去世。
259-268 蓋利恩(生218) 單獨繼續統治,雖然僭位者全帝國出現,這時期稱“三十僭主”(9個證實)。他完成以騎士代替元老為軍團統領和總督。哥特人,突破黑海,從船上掠奪亞細亞和愛琴地區。258-267 奧登納圖斯 敘利亞沙漠帕爾米拉的統治者,拒波斯人亞細亞外(260)。他的皇後和繼承者芝諾比亞,稱獨立。259-268 波斯蒂默斯在高盧自立為帝。蓋裏恩在麥迪蘭(米蘭)被自己軍隊謀殺,那裏他圍僭位者奧拉斯(268)。奧拉斯隨後被克勞狄二世殺死。
268-270 克勞狄二世“征服哥特者” 是有能力的伊利裏亞皇帝的第一個,為戴克裏先準備道路。他在納伊蘇斯打退巴爾幹哥特人的入侵(269)和安置哥特人在多瑙河省的空土地。他死於瘟疫後,弟昆蒂盧斯稱帝。
270 昆蒂盧斯 被軍隊拋棄,自殺。克勞狄征服哥特者的騎兵司令奧勒良繼位。
270-275 奧勒良(生214)“恢複世界者” 他取消外多瑙河達基亞把那裏的羅馬居民安置到從默西亞分出的新達基亞。他打退意大利來的阿勒曼尼人(271)和建羅馬現城牆(271-276)。271-272 與部將普羅布斯打敗和俘芝諾比亞,她第二次反叛後掠帕爾米拉。273 或 274 在沙隆戰役奧勒良從波斯蒂默斯的繼承人,泰特裏庫斯恢複高盧。芝諾比亞和泰特裏庫斯都隨奧勒良凱旋羅馬(274)。他準備入侵波斯時被一些軍官謀殺(275)。
275-276 塔西佗 一年老元老,不情願地被元老院立為帝。他打敗入侵小亞細亞的哥特人和阿蘭人。軍隊殺了他。
276 弗洛裏安努斯 塔西佗兄弟,繼位不久被殺。
276-282 普洛布斯 (生232)伊裏利亞人,被東部軍隊擁為帝(276)。他從高盧打退法蘭克人和阿勒曼尼人和其他人,他們帶來蹂躪。他還加強多瑙河前線,平息小亞細亞,和平定高盧的僭位者。當禁衛軍長官卡路斯在拉埃提亞被軍隊擁為帝,普洛布斯在潘諾尼亞被謀殺。
282-283 卡路斯 一伊裏利亞人,奧勒良的禁衛軍長官。繼續進攻波斯。283去世。
283-284 努梅裏安,卡路斯子,共同奧古斯都,被謀殺(284)。
283-285 卡裏努斯 卡路斯次子,試圖迎戰己被東部軍隊立為帝的戴克裏先,但在摩拉維亞馬格斯戰役期間被自己部隊的人殺死。
基督教使徒後時期
早期基督教的特點是多樣。各種不同和競爭的教義——神靈的(諾斯替),自由的,嚴修的,都有,都自稱耶穌的權威。“正統”教會——隻是羅馬政府給一個教派支持後術語“正統”和“異端”成官方的——最終接受四福音書——馬可(64-70),馬太(80-90),路加(70-90),和約翰(95-115)——使徒行傳,15封保羅書信(隻6封確定為保羅的),和一些其它著作作為正典。其它“異端”文章燒毀。基督教形式最終流行成功是它組織的功能。保羅形成他的社區(48-60),有監管(主教),執事,和強調服從。
使徒教父和他們的著作:羅馬的克雷芒(卒100,傳說被圖拉真下令綁鐵錨沉海)羅馬第4任教宗,96代表羅馬教會寫信給哥林多教會,稱《克蕾芒一書》。安條克的伊納爵(卒108,被圖拉真下令扔進獅籠),在押解途中寫7封遺書。示每拿的坡旅甲(卒155,被總督處火刑)約翰門徒,著《腓力比教會書》。
教會組織主教,長老,執事三重管理;這些著作還同樣強調紀律和權威。至二世紀中,這有紀律的基督教教派開始吸引有教育的信奉者。
殉道者查斯丁(卒166,被奧勒留處死)著《第一護教辭》寫給君王圖拉真的信;《第二護教辭》,寫給羅馬元老院的信;《與特來弗對話錄》,與猶太拉比爭辯耶穌是否彌賽亞;《論複活》。雅典那哥拉(133-190), 哲學家,修辭家,柏拉圖主義者皈依基督教,著《辯護文》,寫給奧勒留和康茂德;《論身體複活》。愛任紐(130-202), 坡旅甲門徒,著《駁異端》,《使徒教義的實證》。迦太基的特土良(160-240), 首先發現理性有極限,由信仰補足。著有《護教辭》,《反馬吉安論》,《駁帕克西亞》,《靈魂論》,《洗禮論》。米努修(卒250),寫護教書《奧特威斯》,論證一神信仰。安條克的狄奧菲魯斯(卒180),寫護教文給安圖尼加斯。薩第斯的梅利托(卒180), 著作己失,第一個給出舊約列表。亞曆山大城的克雷芒(150-215) 亞曆山大學派,潘代諾學生,著《異教徒的勸勉》,《導師基督》,《雜記》等,還有頌主的詩歌作品。亞曆山大城的奧利金(185-254)亞曆山大學派,克雷芒學生,有幾項神學主張在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被定為異端。著《教義大綱》,《駁克裏索》《六文本合參》《對殉道的勸勉》《禱告》《論首要原理》。
這些教父的辨護文駁對基督教信仰的誹謗和官方迫害。
在羅馬,基督教徒在尼祿,圖密善,和馬可-奧勒留統治時被處死;在各省對基督教徒的迫害也同樣不時發生。是基督教自身非法還是基督教徒斷定有罪受迫害是個疑問。組織好的基督教社區對成員提供社會福利——喪葬;照料孤兒,病人,窮人;和精神福利——公共團體認同和不受魔鬼侵害。他們在帝國城市中心的成功使基督教會在帝國的民事公共團體被三世紀危機動搖時起了更重要的社會作用。
六 284-363 戴克裏先和君士坦丁王朝 
文化
戴克裏先和君士坦丁建立的相對和平使文學複興,但帶有一些有意義的變化。因帝國管理上劃分東和西,所以文化也是。希臘知識在西部變稀罕,拉丁文學也不那麽倚重希臘模特。拉丁文學重心從羅馬轉移,因文學資助移至其他都市。作者不同程度開始用古典傳統寫有關基督教主題。奧索尼烏斯(310-394)繼續寫拉丁詩。年輕格拉提安的老師,寫各種體裁大量詩。著《比舒拉之歌》,遊記《摩澤拉》。克勞狄安(370-404) 出生亞曆山大城,在麥迪蘭(米蘭)成皇帝霍諾留的宮廷詩人,那裏他寫頌揚的史詩,著《大克勞狄安》。普魯登修斯(348-405)出生西班牙,寫基督教主題的抒情詩。希多尼烏斯(431-486)最終成為主教,出身一高盧帝國官員家庭。寫小詩,頌歌,和書信,對5世紀高盧羅馬人和蠻族人生活生動描述。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330-395)敘利亞軍官寫曆史《往事》, 96-378曆史,隻353-378部分留存。敘馬庫斯 (345-402)的書信和講話描繪羅馬元老的生活,古典文學和傳統文化。馬克羅比烏斯-安伯羅西烏斯-狄奧多西(活動430) 著《注西庇阿的夢》,是拉丁西部柏拉圖學派重要的來源材料。《農神節》 ,關於文學和哲學的對話,保留大量早期的知識。烏爾提亞努斯-卡佩拉(活動420)新柏拉圖主義拉丁文散文作家,寫《墨丘利與哲學的婚姻》,一部古典寓言雜集等。
混凝土和磚建築達到真正輝煌。在羅馬,戴克禮先浴場超過卡拉卡拉浴場,而馬克西米安開始,君士坦丁完成聖道巴西利卡。結合宮殿,廣場,有時陵廟的建築群在許多帝國都市——羅馬,米蘭,帖撒羅尼迦, 安條克城,和特裏爾建成,戴克禮先在達爾馬提亞海岸薩羅納建大宮殿。隨著君士坦丁信奉基督教,帝國慷慨建大教堂。公共和私人建築用進口大理石,壁畫,和馬賽克裝飾。羅馬雕塑不隻技術更新,還有風格擴展包括傳統的和新的,如戴克禮先和君士坦丁凱旋門。
284-305 戴克裏先(生245)為帝。285 卡裏努斯戰敗後,戴克禮先選伊利裏亞人,馬克西米安為共同執政,稱愷撒。286 馬克西米安鎮壓高盧農民暴亂後升至奧古斯都。戴克禮先住比提尼亞的尼科米底亞,而馬克西米安大部分時間在梅迪奧蘭。288-292 戴克禮先和馬克西米安發起戰爭保持帝國完整,馬克西米安沒有能驅逐卡勞修斯,他占據不列顛省和自稱奧古斯都。
293-313 四帝共治
293 3.1 創四帝共治製 戴克禮先選加列裏(生250)為他的副帝愷撒。加列裏成為戴克禮先女婿和管巴爾幹省大部;戴克禮先管東部其餘地區。馬克西米安選君士坦提烏斯為副帝愷撒,君士坦提烏斯與妻海倫納離婚娶馬克西米安女。君士坦提烏斯管高盧,他把卡勞修斯趕至不列顛,那裏他被阿勒克圖斯殺死和替代。
296 君士坦提烏斯至不列顛打敗和殺阿勒克圖斯,收複不列顛回帝國。埃及奧勒留叛,圖密善稱帝。戴克禮先在296-7冬平定叛亂。297 納塞赫,波斯國王,趕走親羅馬的亞美尼亞國王。加列裏入侵波斯被打敗但第二年回來打敗波斯。納塞赫退至美索不達米亞其餘底格裏斯河東的領土讓給羅馬。298 君士坦提烏斯回高盧打敗阿勒曼尼人。301 戴克禮先頒價格令。303 2.23 加列裏說服戴克禮先宣布迫害基督教徒,君士坦提烏斯在他管的地方沒有完全實行。西部306完全停止迫害,但東部直至313。
305 5.1 戴克禮先和馬克西米安自願退位;加列裏和君士坦提烏斯成為奧古斯都;戴克禮先和加列裏選塞維魯為君士坦提烏斯下的愷撒,管意大利,加列裏甥馬克西米努斯-代亞為加列裏下的愷撒,管敘利亞和埃及。馬克西米安子馬克森提烏斯和君士坦提烏斯子君士坦丁聲稱繼承被忽視。
306-337 君士坦丁一世(生288,君士坦提烏斯和海倫納子)從加列裏那裏逃至不列顛他父親那裏。父去世後君士坦丁被軍隊擁為帝,但與加列裏達成協議他為愷撒塞維魯為奧古斯都。羅馬人和禁衛軍擁馬克森提烏斯為帝;他稱其父馬克西米安為奧古斯都和暫時稱愷撒。當皇帝塞維魯領軍隊來到,軍隊離棄他投降馬克西米安,後來被馬克森提烏斯處死。因擔心加列裏,馬克西米安去高盧君士坦丁處;君士坦丁另稱他為元老奧古斯都和娶其女福斯塔。加列裏試圖入侵意大利(307),但軍隊迫他取消。馬克森提烏斯稱奧古斯都(308),馬克西米向兒子奪權未果,逃至君士坦丁處;馬克森提烏斯在意大利統治4年。加列裏勸誘戴克禮先在卡農圖姆舉行會議,那裏決定馬克西米安應退位。李錫尼為西部奧古斯都,君士坦丁為愷撒。君士坦丁拒絕,加列裏給他和代亞頭銜“共治奧古斯都”;兩人仍不滿意,最後給他們頭銜奧古斯都(310)。馬克西米安試圖反叛,但君士坦丁殺了他。當加列裏病亡(311),代亞奪取小亞細亞,巴爾幹留給李錫尼。君士坦丁與李錫尼結盟。312 君士坦丁從高盧入侵意大利,在維羅納一次戰役打敗馬克森提烏斯的將軍,在羅馬附近米爾維奧橋打敗和殺馬克森提烏斯本人(10,28)。一些時後他成為基督教徒。和李錫尼在米蘭一次會議(313)以米蘭敇令聲明所有宗教權利平等。313 代亞去歐洲,但在亞得裏亞堡附近被李錫尼打敗和逃到塔爾蘇斯,那裏不久去世。316 短時戰爭,李錫尼在Cabalae戰敗,巴爾幹除色雷斯都歸君士坦丁後和平。324 兩人間關係緊張,戰爭最終爆發。李錫尼先在亞得裏亞堡戰敗(7,3)在安納托利亞克萊索波利斯又戰敗(7,18)。他投降,第二年處死。324-337 君士坦丁統一帝國單獨統治。330,5,11 君士坦丁堡在拜占廷經四年建成。為東部戰略中心。337,5,22 君士坦丁在尼科米底亞去世。他326己處死他第一個妻所生子克裏斯帕斯。其餘子繼承:君士坦丁二世(生317)為意大利和高盧長官;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生317)得東部,和君士坦斯(生323)得伊利裏亞和部分非洲。侄D達爾馬提烏斯和阿尼巴利亞努斯,被軍隊殺死。
337-40 君士坦丁二世, 337-61 君士坦提烏斯,337-50 君士坦斯 當君土坦提烏斯對波斯戰爭,君士坦丁進攻君士坦斯但在阿魁利亞陣亡(340)。君士坦斯被纂位者馬格嫩提烏斯所殺(350)。351 君士坦提烏斯在Mursa打敗馬格嫩提烏斯。後者在盧格杜努姆(裏昂)自殺(353),帝國又統一。351 君士坦提烏斯選從兄弟伽盧斯為愷撒,但354處死他。355 君士坦提烏斯選異母弟朱裏安為愷撒,他曾受非基督徒老師教育。朱裏安被派往高盧那裏他大勝阿勒曼尼人和法蘭克人。360 朱裏安被軍隊擁為帝和向君士坦提烏斯進軍,他在朱裏安到達東部前去世(361)。
361-363 朱裏安“背教者”(生332)試圖組織非基督教的多神教的教會。他打敗波斯人但在進攻泰西封後返回時作戰受傷去世(363)。
363-364 約維安(生331)被朱裏安的士兵選為帝。他把美索不達米亞讓給波斯,之後不久去世。
七 364-379 瓦倫提尼安王朝 
364-375 瓦倫提尼安一世(生321)是軍隊下一個選擇。他麵對蠻族保衛了西部和使兄弟瓦倫斯為共帝東部奧古斯都(364)。367 瓦倫提尼安使其子格拉提安為西部共帝。374 瓦倫提尼安在征誇蒂薩爾馬提亞人因血管爆裂在軍中去世。
375-383 格拉提安(359生)命異母弟瓦倫提尼安二世(生371)為共帝西部奧古斯都。376 西哥特人越過多瑙河在亞得裏亞堡消滅瓦倫斯和他的軍隊(378,8,9)。哥特人繼續蹂躪巴爾幹地區。379 格拉提安命狄奧多西,瓦倫提尼安騎士統領子,為共帝東部奧古斯都。
八 379-455 狄奧多西王朝,基督教和阿裏烏派,聶斯脫利派 
379-395 狄奧多西“大帝”(生346)與哥特人談判把他們安置在巴爾幹作為軍事同盟。383 不列顛軍團擁馬克西穆斯稱帝,他奪取了高盧。當時在巴黎的格拉提安逃亡盧格杜努姆時被捕殺。狄奧多西承認馬克西穆斯。387 當馬克西穆斯把瓦倫提尼安二世從意大利趕出,狄奧多西在阿魁萊亞俘獲和處死馬克西穆斯(388)。392 法蘭克人歩兵統領阿波加斯特在維也納謀殺瓦倫提尼安二世另立非基督教徒修辭學家尤吉尼厄斯為帝。384 9.6 狄奧多西在冷河, 阿魁萊亞的東麵,打敗和殺尤吉尼厄斯和阿波加斯特。395 狄奧多西在米蘭去世。帝國分給他長子阿卡丟(383為東部奧古斯都),幼子霍諾留(393為西部奧古斯都)。
395-408 阿卡丟(生377)東部皇帝。禁衛軍長官魯菲努斯對付西哥特人在巴爾幹的入侵直至被斯梯裏柯唆使的部隊謀殺,但之後宦官歐特羅庇厄斯沒有能阻止西哥特人或匈奴人入侵,他們蹂躪亞洲。
395-423 霍諾留(生384)西部皇帝,受旺達爾人斯梯裏柯影響,他統帥軍隊和嫁女霍諾留(398)。396-397 斯梯裏柯把阿拉裏克領導的西哥特人趕出希臘。402 斯梯裏柯在波倫提亞和維羅納(403)又打敗阿拉裏克。406 斯梯裏柯在佛羅倫薩驅散哥特國王拉多加蘇斯帶進意大利的混雜的蠻族軍隊。大約在這時高盧被汪達爾人,阿蘭人,蘇維匯人蹂躪。408 霍諾留的命令,斯梯裏柯被殺,因疑與阿拉裏克有聯係。
408-450 狄奧多西二世(生401)父阿卡丟去世後為東部皇帝。姐普爾切利亞攝政。409 阿拉裏克又入侵意大利立阿塔羅斯,他是最後一個非基督教徒“皇帝”。阿拉裏克不久廢黜他。汪達爾人占據西班牙。410 阿拉裏克洗劫羅馬 他不久在南意大利去世。他妹夫阿特豪夫領西哥特人入高盧(412)開始從汪達爾人手裏征服西班牙(415)。那裏瓦利亞 (416-419),阿特豪夫繼承者,在西南高盧建第一個重組的蠻族王國(419)。411 僭帝君士坦丁被霍諾留的統帥君士坦提烏斯圍困,在阿爾勒附近被俘。423-425 約翰在霍諾留去世後僭為帝,霍諾留己把臘萬納代替米蘭為都城。425 狄奧多西二世派的東部軍隊俘約翰,把他處死。
425-455 瓦倫提尼安三世(生419)為西部皇帝,他是霍諾留異母姐普拉西娣亞和將軍君士坦提烏斯子。普拉西娣亞攝政,君士坦提烏斯421曾為奧古斯都但很快去世。瓦倫提尼安被狄奧多西二世承認和嫁女攸多西亞(437)。429 將軍保尼菲斯試圖在汪達爾人幫助下在非洲獨立。但汪達爾人圍希波兩年(430-431)後自己奪取非洲,期間主教聖奧古斯丁去世(430)。430 埃提烏斯,西羅馬統帥,罷黜競爭者費利克斯 ,保尼菲斯(432從非洲召回)。他然後自己致力清除高盧蠻族,打敗西哥特人(436)和鎮壓農民和奴隸起義(437)。435 非洲汪達爾王國被承認。汪達爾人439奪取迦太基。438 狄奧多西法典公布。
450-457 馬爾西安, 狄奧多西去世後為帝,娶狄奧多西姐普爾切利亞。他允許東哥特人作為軍事同盟居潘諾尼亞。450 阿提拉, 匈奴首領,掠東帝國(441-3和447)後進入高盧。西羅馬太後普拉西娣亞去世。451 埃提烏斯在沙隆戰役打敗匈奴人。452 阿提拉入侵意大利但又返回。阿提拉453去世,他的聯盟瓦解。454 埃提烏斯被誣告謀反,瓦倫提尼安親手殺埃提烏斯。455 瓦倫提尼安被埃提烏斯的兩個親兵殺死。狄奧多西王朝結束。   
基督教和阿裏烏派,聶斯脫裏派
君士坦丁,母海倫納是基督教徒,312後說自己也是基督教徒。作為皇帝他結束對基督教徒的迫害和恢複教會財產。 313米蘭敇令承認基督教會合法。亞曆山大城的阿裏烏,主張基督與上帝不同質跟主張同質的主教亞曆山大,繼承者亞大納西尖銳對立。  325 尼西亞公會議 讚成亞大納西聖父聖子本體同一,編定《尼西亞信經》。374 安布羅斯(339-397)選為米蘭主教,至狄奧多西時,安布羅斯目標創基督教國家,傳統羅馬多神教,猶太教,和基督教的異端(尤其阿裏烏派)不再寬容。希臘語基督教文化繼續繁榮。主要有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260-340) ,基督教史之父,著《教會史》。還有神學家納西盎的格裏高利(329-89),君士坦丁堡主教 ,持三位一體論。拉丁語基督教作家主要有哲羅姆(348-430),聖經學者,編拉丁語聖經。和奧古斯丁(345-430),他的新柏拉圖主義革新西方基督教理論。381君士坦丁堡公會議,狄奧多西一世主持,修訂《尼西亞信經》。
隨後基督教羅馬帝國宗教史主要是教義爭論。狄奧多西二世(408-450)時,聶斯脫裏,君士坦丁堡主教,認為基督神性和人性不同,在431以弗所公會議被譴責。在5和6世紀,東方教會被認為是一神性異端,其教義是基督為單一神性。雖然這教義在451迦克墩公會議被譴責,東方皇帝在整體上是一神性者。當帝國權威在西方變弱,羅馬主教行使政治和宗教權力,一個主要發展是修道主義,在東方有長時傳統(埃及的安東尼285)。圖爾的馬丁(362)的著作在西方傳播修道主義,高峰是529本尼狄克(本篤)在卡西諾山建修道院。其規則被卡西奧多羅斯所采用,他540他在貝內文托建一修道院。雅典學院被查士丁尼關閉,波愛修斯(480-524)被處死,和本尼狄克修道院建立標誌古典世界向中世紀世界轉變。
455 佩特羅尼烏斯-馬克西穆斯(生396) 一富裕元老和貴族,是謀殺埃提烏斯和瓦倫提尼安的主謀 ,瓦倫提尼安死後元老院支持和賄賂宮廷繼位。為鞏固,他迫瓦倫提尼安遺孀攸多西亞嫁他,否則處死。女嫁其子,取消女與汪達爾國王蓋撒裏克子的婚約。攸多西亞召蓋撒裏克,汪達爾人艦隊至羅馬,馬克西穆斯逃跑時被殺。汪達爾人洗劫羅馬,攸多西亞和二女普拉西狄亞和攸多西亞被擄至迦太基。462攸多西亞和一女普拉西狄亞被利奧一世贖回君士坦丁堡,另一女攸多西亞嫁蓋撒裏克子胡內裏克,子希爾德裏克後來為汪達爾國王。
456 阿維圖斯從南高盧至羅馬,但被他的羅馬化的日耳曼人將軍李西默廢黜。李西默以東部皇帝同意他的提名保持權力,這些皇帝有將軍馬約裏安(457-461),元老塞維魯(461-465),和兩年後東羅馬派來的安特米烏斯(467-472) 和普拉切利亞丈夫,奧裏布裏烏斯(472) 。472李西默和奧利布裏烏斯都去世,諸將推舉格裏凱烏斯(473)為帝 。東部皇帝利奧一世任命皇後侄女婿尼波斯(473-475)為西羅馬帝。格裏凱烏斯退位。
九 457-518 利奧王朝 
457-474 利奧一世 色雷斯人,繼馬爾西安為東部皇帝。為抵消他軍隊的統帥阿蘭-阿斯帕爾勢力,他嫁女阿裏阿德湼與芝諾, 一來自南小亞細亞山區的伊蘇裏亞將領(467),和讓芝諾子利奧為他的共治(473)。
474 利奧二世 利奧一世去世後繼位,父芝諾為他的共治。利奧同年去世。
474-491 芝諾(生426)475利奧一世妻維裏娜兄弟巴西利西庫斯政變篡帝位,芝諾逃至伊蘇裏亞,476在蠻族幫助下返回,巴西利斯庫斯被放逐卡帕多細亞。
475 羅馬統帥歐瑞斯特攻占臘萬納,立子羅慕路斯-奧古斯都為帝。尼波斯逃往達爾馬提亞。
475-476 羅慕路斯-奧古斯都。 476 9.4 卾多亞克在帕維亞打敗和殺歐瑞斯特,廢黜羅慕路斯。傳統認為羅馬帝國結束。
東部皇帝芝諾表麵承認卾多亞克為“統領”。尼波斯仍掛名皇帝至480被他的士兵所殺,此時帝國理論上在東部皇帝下統一,但實際鄂多亞克獨立統治意大利。488 狄奧德裏克,表麵上芝諾的代理,入侵意大利。493 臘萬納被圍3年後鄂多亞克投降。他不久被狄奧德裏克謀殺。意大利被東哥特國王狄奧德裏克大帝(生455)統一。
491-518 阿納斯塔修斯一世(生431)芝諾去世後被推舉為帝,當年娶芝諾遺孀,清除伊蘇裏亞人勢力,引起伊蘇裏亞人叛亂(497平定)。斯拉夫的蓋塔人的入侵迫使他修城牆保衛君士坦丁堡。502-506 與波斯人戰爭。514-518 阿納斯塔修斯對維塔利安,一反叛將軍作戰,皇帝518去世。
518-620 查士丁尼王朝  518-527 查士丁一世(生450) 一下層伊利裏亞人,升至禁衛軍司令,甥查士丁尼為共治皇帝(527)同年查士丁去世。以後事見中世紀拜占廷帝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