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史綱第一編史前

(2023-07-01 05:23:29) 下一個

世界史綱 第一編 史前
引言
1 曆史和史前 人類在地球上發展己至少250萬年。曆史,雖然不止研究書寫文件,仍主要隻複蓋人類過去的一小片段。史前跨人類存在書寫記錄來臨前過去250萬年。史前時間的細分 史前最經得起考驗的細分的是丹麥考古學家克裏斯蒂安-於恩森-湯姆森在1806做出,他的三個時代分法是以史前墓葬的發現為基礎把史前分為以技術成就為基礎的三個時代: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有時這三個時代還細分,如石器時代通常又分成三個時代: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前5000後)。
2 史前和冰期 約160萬年前,在舊石器時代(通常稱冰期),世界氣候變化劇烈。全球氣候在暖和強冷間變動。一個長時間歐洲和北美北部為冰蓋籠罩。最後的退卻是15000年前。冰川複蓋北部地區,世界海平麵低至比現在海岸線低300呎,連接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不列顛和大陸,露出大陸架。冰河期把幹旱帶至赤道地區。撒哈拉和北非幹燥,雨林縮減。直至約80萬年前暖冷氣候變動相對小。那以後每約9萬年周期劇冷,也許是地球繞太陽軌跡長期變化觸發。取自海底的岩芯告訴我們在最近80萬年裏至少有9個冷周期,各個的逐漸冷卻過程要上萬年時間隨後迅速回暖冰川退卻世界海平麵以顯著速度上升。這些振蕩少有記錄,隻最近的的周期例外,這開始於約12.8萬年前。最後的間冰期期間,歐洲,歐亞,和北美比現在暖和。但逐漸冷卻在約11.8萬年前開始,最後的冰期,玉木冰期到來。(玉木是阿爾卑斯山的一條河,那裏冰川首次識別。)冰川狀況約7.5萬年前特別強,那時古老的尼安德特人在歐洲繁盛,美洲還未有居民。約4萬年前一個短溫和中間期後,再次劇冷,高峰在約18000年前。一個迅速的緩和約15000年前開始,世界氣候在公元前6000年達到近現代狀況。
一 4百萬至180萬年前 人類起源 
所有人類屬於靈長類。有兩個亞目:類人猿(猿,人,和猴)和原猴亞目(狐猴,眼鏡猴,和其他“先猴”)。我們還屬於這個家庭裏的人科,包括現代人,和較早的人類亞種,和他們的直接祖先。我們的近親是猩猩科,和類人猿,包括黑猩猩和大猩猩。一個多世紀的研究表明人科和猩猩科行為和身體特征許多相似可以由各科在百萬年前從共同祖先遺傳共同特征解釋。所有科學家都同意赤道非洲是人類搖籃,隻因為我們的近親仍在那裏生活。
二 180萬至25萬年前 直立人和世界最早人類 
至180萬年前,新的解剖學上更進步的人已經從較早赤道非洲的人科發展。這是人類走出非洲和定居舊世界其他部分的第一個浪潮。第二個浪潮,現代人接踵而來。
1 直立人 1890年代荷蘭醫生歐仁-杜布瓦在爪哇梭羅河的礫石裏發現象是原始人的遺跡。他斷言這些骨骼是猿和人之間失去的連接。他的斷言遭到懷疑。直到1920年代中國北部發現非常類似的化石使杜布瓦平反。中國和爪哇化石歸在普通人類下,名直立人。今天,已知直立人生活在舊世界的廣泛地區。中國北部周口店洞穴的化石提供了一個非常多變的人類的肖像。 
2 火 最早的直立人化石出自東非時間是約180萬年前。這時草原幹旱人類定居點越來越多,因直立人發展了有效的技術和生活方式。直立人現己知用火,想必是使用來自自然的大火的啟示。這發現是人類史的革命,因為使人從捕食者中保護自己——他們可以遷移到野外,那裏樹木少,在曠野或洞穴或岩石庇護中露營,那裏有敵意的動物潛伏。他們還可以增加他們家的範圍和燒煮食物,和應付嚴酷的冬天。也許不會巧合最早人定居歐洲和亞洲發生在直立人掌握火之後。
3 出非洲 最早記錄人類定居歐洲和近東是約70萬年前。同時少量直立人在南和東南亞繁衍,至50萬年前廣布。
三 25萬至35000年前 早期智人 
最終,直立人進化成更進步的類,人類學家稱為早期智人,但不知什麽時候和怎樣開始轉變。有些研究者相信是40萬年前發生,有些認為更晚,約20萬年前。最有名的早期智人是尼安德特人,以德國尼安德特洞穴命名,那裏第一個尼安德特人化石1856年發現。尼安德特人可能是從歐洲和歐亞早期智人進化,至少是在15萬年前,或更早。尼安德特人使用更專業的技術狩獵和覓食,其一是組合工具,把石矛頭綁在木棍。使用上千刮削器和木工具。這種莫斯特技術是以法國西南的莫斯特洞穴命名。尼安德特人是第一個埋葬死者的人類,想必相信有來生。
四 15萬至10萬年前 現代人的起源 
智人 指有知識思想,有操作,洞察能力。一個大的生物上文化上的斷裂把我們和古人分開。這斷裂來自我們能流利說話,通過語言傳遞知識和理念。意識,自我意識,預見和表達情感的能力。考古學上一個大的爭論是圍繞智人的起源。一組學者相信全世界的直立人獨立進化,先進化成早期智人,然後進化成完全的現代人。這樣現代人己分開長時期,可能有100萬年。許多專家持相反觀點。他們假設智人進化是在非洲20萬至10萬年前的某個時候,然後散布到舊世界的其他地區。按這模式,現代地理人口曆史少於10萬年。這兩種摸式代表極端,解剖學上的爭辯繼續反對那些相信有人口代替的人。各模式都基於人類化石遺跡的研究,而代替理論還依靠線粒體DNA的研究。分子生物學家如阿倫-威爾遜(1934-91)和麗貝卡-卡恩(1951-)用DNA研究人類家族樹,通過未被父係DNA稀釋的母係DNA, 這樣提供了研究古代人口的獨特工具。他們比較來自非洲人,亞洲人,歐洲人,和東南亞人的線粒體DNA,發現差別很小。他們形成兩組:一組非洲人,另一組其餘的。威爾遜和卡恩得出結論所有現代人源於原始非洲人口,由此遷移至舊世界的其他地區,很少或沒有當地己存古人群體雜交。通過計算線粒體DNA突變率,他們認為古代智人是從非洲直立人約20萬年前進化。然後智人,即解剖學上的現代人,14萬年前出現。線粒體DNA仍有爭議,但還有一些非洲考古學上的證據支持生物學家的腳本。早期智人在撒哈拉南非洲在20萬年至15萬年間繁盛,他們中的一些顯示一些解剖學上現代特征。南非印度洋沿岸的克拉西斯河洞穴解剖學上的現代人是12.5萬年和9.5萬年之間。他們使用的工具優於這時歐洲尼安德特人用的那些。
五 10萬至12000年前 現代人在古代世界的散布 
約10萬年前,撒哈拉比現在冷,濕,能支持多餘的狩獵-采集人口。可能是那時現代人散布至北非和中東。我們知道他們至9萬年前生活在以色列的卡夫澤洞穴。接著的45000年裏,他們在中東繁盛,與尼安德特人並存。然後,45000年前,出中東進入南亞和更嚴酷的北方環境。
1 歐洲 中東在玉木冰期變幹旱,一些新來者因人口壓力和食物短缺45,000年前越過土耳其至東南歐的寬廣陸橋到中和西歐和歐亞。第一個解剖學上的現代歐洲人是強壯的克魯馬農人。他們沒有跡象是當地尼安德特人進化而來。至30000年前,最後的尼安德特人己在歐洲和歐亞消失。至30000年前,克魯馬農人發展了裝飾藝術,岩畫。克魯馬農人的畫是最早已知人類的藝術,澳大利亞人和南非人同時期也己有繪畫。
2 歐亞和西伯利亞 向東,另有晚期冰期時人在草原生活,依靠猛獁骨,皮,草建半地下的棲穴。歐亞中歐和西伯利亞貝加爾湖之間人口不多,多數人群住在近河流域如烏克蘭第聶伯河和頓河。也許早在30000年前,確定在20000年前,早冰期人己在貝加爾湖以東狩獵和尋食。但是18000年前之後,人們才到遠東,進入亞洲極東北。
3 南和東南亞和澳大利亞 人進入南和東南亞在45000年前。那時,暴露的大陸架連接海島如婆羅洲和亞洲大陸。這冰期陸地地理學上稱巽他陸棚,和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的莎湖陸棚間隻隔很窄的水麵。智人造筏或舟渡水約在40000年前。至32000年前到達西南太平洋中的俾斯麥群島,至28000年前到所羅門群島。人移居澳大利亞至少是35000年前。到更南的塔斯曼尼亞是31000年前,那時塔斯曼尼亞和澳大利亞有陸橋連接。這些後冰期的澳大利亞人沒有中斷地進化到現在時代,是30000多年隔絕地獨立發展的文化。
4 15000年前 美洲的首批移居者 牙齒形態學,基因,和考古學表明本地美洲人生物學和文化的根是在中國北部和亞洲最東北。最早人類從貝加爾湖東移居到西伯利亞最東北發生在冰期晚期。阿爾丹河流域中開始有冰期晚期的人是15000年前或許稍早。相同一些人移居到遠至白令海峽。在整個玉木冰期,即約100,000至15000年前一陸橋連接西伯利亞至阿拉斯加。人類越過白令陸橋,有些考古學家相信是發生在至少40000年前。另一些偏向更晚些,在冰期結束或稍後。北美偶然有早至12000年前的人工痕跡,人類散居美洲日期是約11000年前,在幾個世紀內,約500多年,狩獵-采集人己殖民整個美洲,從北麵新斯科舍到南麵巴塔哥尼亞。至前8800,多數大冰期晚期動物滅絕,美洲野牛除外。可能是氣候急劇改變和幹旱的結果。一些專家相信人類掠奪助長了滅絕過程。
六 12000年前至現代 狩獵-采集人 
全球變暖約15000前開始。大冰蓋從北麵緯度褪卻,迎來全新世。戲劇性的氣候和地理變化接踵而至,冰川融化海平麵上升至現在水平,白令陸橋被上升水麵淹沒,波羅的海和斯堪的納維亞從冰蓋底下出現。東南亞島嶼與鄰近大陸隔開。濃密的溫帶森林複蓋歐洲許多地區,而熟悉的冰期動物如猛獁至公元前9000年滅絕。撒哈拉有稍高的降雨支撐半幹旱綠地和淺湖結束與赤道非洲的千年隔絕。這時世界人口約500萬,散布在舊和新世界。所有狩獵-采集人都麵臨適應氣候變化和環境不確定的問題。作為應對他們發展更專門的工具和加強食物追求。弓箭約15,000年前發明。
七 前10000和之後 食物生產 
考古學家戈登-柴爾德(1892-1957)提出史前兩個大發展,一是新石器革命和一個城市革命。新石器革命見證近東農業和動物馴養的發展。城市革命在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出現第一批城市,書寫和文字文明。柴爾德在1930年代發展了他的革命理論,那時對世界的史前了解很少。由放射性碳日期測定,我們知道幾千年農業出現在世界廣為散布:中東,中國,南和東南亞,和美洲。食物生產經濟散布至全世界隻用了8000年,它散布各處,除了環境極幹早或熱或冷使農業和放牧不可能,或那裏人們選擇仍狩獵和覓食。在有些地方,食物生產是城市化和文字文明的基礎。
1 近東最早的農民 定居點阿布胡雷拉 在中幼發拉底河流域。前10500和9000之間。前8500一新定居點在同一地區出現。傑裏科 在約旦河流域,前6500。阿裏何 在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匯流的北麵,至少前8000 。這裏至少前6000使用灌溉生長穀物。這樣的灌溉技術證明美索不達米亞早期文明的重要。
2 早期歐洲農民 近東穀物和馴養動物前6000傳到東南歐和希臘。前4500後農牧擴展到大陸歐洲很大地區。至前4000農牧遍及歐洲,包括不列顛。在西歐,村子群建有公共石墓,常稱巨石,那裏葬氏族首領等。在瑞士阿爾卑斯地區,北意大利,和南德國,有最有趣種類的史前留存,稱湖上居所,有整個新石器時期,從最早至最晚文化的代表,甚至到曆史時期。
3 埃及和撒哈拉南非洲
尼羅河流域是後冰期和以後幾千年狩獵-采集的優裕環境。前6000,小麥和大麥沿尼羅河種植。這時撒哈拉半幹旱草地的人馴養牛和羊。撒哈拉前6000後變幹旱,這些人移至尼羅河流域。兩千年後小農村在尼羅河三角洲至第一瀑布的阿斯旺繁盛。至2000年前穀物農業才傳到東,中,和南非的幹旱地區,這事件與使用鐵器的農民散布相合。幾個世紀內用鐵器的農民己越過讚比西河和林波波河進入南非。
4 亞洲農民 梅赫爾格爾 印度河西,前6000。河姆渡 中國南部沿海,前5000-4000。仰韶 黃河盆地 前5000,前3000繁榮。中國飲食和語言可能起自仰韶時期。這2000年裏農業在全中國發展,成為龍山文化 ,是早期中國文明的創始社區。
5 前5000和之後 美洲食物生產 本地美洲人栽培除了玉米,豆類主要作物還有上百各種土豆,莧,和其它穀物。跟舊世界相比,隻幾種動物馴養,有豚鼠,羊駝,火雞。潛在的可負重獸類在冰期末期滅絕。己知早期玉米穂軸日期是約前2750在墨西哥南部提瓦坎流域和高原墨西哥流域。至前1700,提瓦坎流域居民種植莧,葫蘆,和玉米,農業成物質經濟主導部分。提瓦坎不是唯一的,全中美洲許多族群這時轉向農業。在南美洲,秘魯安第斯高原的人至前2500種土豆,玉米,豆,和南瓜。羊駝至少前2500馴養。玉米農業可能從中美洲向南至高原,然後前800至幹旱的秘魯沿海,那裏玉米是大規模種植,有河流流域灌溉規化。這農業是前800後太平洋沿海文明發展的主要部分。玉米農業至前1500傳至北美西南,那裏冷冬和幹旱使穀物生長困難。然而玉米和豆農業成為普韋布洛印第安文化的基礎,2000年前之後在西南發展。西南熟知的阿納薩齊,霍霍坎,莫戈隆文化傳統是現代西南印第安社會的基礎。至前2500,北美東部樹林狩獵-采集人社區種植本地作物。玉米在公元1千紀,越過南方平原進到北美東部,但直至公元800後才種得好。這時許多東部社會是在有規模的固定的社區,由有勢力的氏族領袖領導。
八 前3000和之後 後來古代世界史前 多餘的食物生產能建起大宗教紀念物,其中不列顛南部的巨石陣最有名。東方從烏克蘭到中國的草原不能支撐密集人口,遊牧人在不知的日期定居這裏,馴馬早在前4000。斯基泰人,這些早期族群的後代,許多世紀威脅地中海世界的北部邊界。
九 美洲酋長部落和國家 
當歐洲人在新大陸登陸,他們遇見各種各樣本地美洲社會。有些象加拿大北極因紐特人或大盆地肖鬆尼人,是小群居住的簡單狩獵-采集人。有些生活在農村,另些是在有彈性的普韋布洛或小城鎮,可住數百人。然後有阿茲台克都城特諾奇提特蘭,一個有20萬人口的城市有可與君士坦丁堡或塞維利亞相比的市場。考古學家相信這些文化上和社會大的不同是環境條件和技術更新的結果。隻有幾個地區如中美洲和秘魯有羽翼己豐的前工業文明的發展。
1 北美酋長部落 地球上最複雜的狩獵-采集社會在北美發展。然而氣候太冷成不了可支持城市文明的玉米,豆的集約農業。玉米,豆傳到北美東部時,當地社會已經向較複雜發展了許多世紀。首先是阿德納文化在前500發展,然後2個半世紀後是霍普韋爾文化。玉米和豆農業到達轉變狩獵-采集和種植當地作物的社會。河流流域人口快速上升,貿易和宗教活動頻繁,一個永久的改變,密西西比酋長部落在南中西部和西南遍地發展。最大的密西西比酋長部落在卡霍基亞,在聖路易斯東,和蒙德維爾 , 阿拉巴馬。北美文化15世紀衰落,恰好在西班牙人在佛羅裏達登陸前。與歐洲人接觸2個世紀後東南印第安人被疾病殺十分之一,他們的酋長部落瓦解。
2 墨西哥美洲文明 至前2000,定居村子農民在大多墨西哥美洲普遍。這些社區隨時間變複雜,村子群形成聯盟,長距離貿易路線聯結墨西哥灣低地和內陸高地。小的神廟在大村子出現,社會等級成為平常。
前1500-500 奧爾梅克 向社會複雜的趨勢在全地區發生,但最有名的是墨西哥南海灣的奧爾梅克。奧爾梅克文化是前1500至500繁榮,一個赤道農民社會相互和與住高原的人貿易。最著名的中心在拉本塔和聖洛倫索,有讓人讚歎的土山,神廟,廣場,和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咆嘯的美洲虎,和半獸半人。奧爾梅克藝術主旨,宗教符號,和儀式信仰與許多其他墨西哥美洲人共享。許多世紀交互的複合過程在以後世紀產生出墨西哥美洲文明的複合和摻雜傳統。
前200-公元750 特爾蒂瓦坎 在高原,前1000後村莊人口急劇增長,導至更集約的農業和增長的摻雜的貿易網。至前200,集約化經濟活動如果導至墨西哥穀特爾蒂瓦坎城的建立。一個世紀後,特爾蒂瓦坎很快擴展。它的街道,金字塔,和廣場至公元500時占地8平方哩。城市在隨後6個世紀增大。被亡靈大道平分,特爾蒂瓦坎被210呎高的太陽金字塔主導。在全盛期,至少12萬人生活在這城市。由有勢力的軍事貴族的一些精英統治。直至750突然崩潰時它是高原墨西哥經濟和宗教稱霸國家。崩潰是許多因素的結果。其中有過度開發和嚴重的周期幹旱迫使人口散至較小的社區。
前600-公元16世紀 瑪雅文明 至前600瑪雅文明在墨西哥美洲低地發展。在納克貝和埃爾-米拉多,瑪雅人在金字塔上和平台上用石和灰泥建造精致的獻祭中心。埃爾-米拉多繁榮時其它重要中心如蒂卡爾和烏亞克斯頓成長成瑪雅文明300-900的古典時期的前導。瑪雅人有錯綜的曆法,和最近破譯的象形文字。他們的書寫告訴我們一個低地文明是由有勢力的國王統治,他住一個小城邦。各城邦不停與鄰邦競爭,不同中心如蒂卡爾,帕倫克(7世紀城邦 ,有巴加爾石棺,9世紀後衰退)和科潘(最南的瑪雅城邦 ,5-9世紀鼎盛)爭相控製關鍵貿易路線和爭奪政治宗教威望。瑪雅國王們認為他們是現實和精神世界的中介。少數的貴族控製瑪雅社會。他們的勢力基礎約900突然崩潰,可能部分是農田衰竭的生態結果。然而瑪雅文明在北部猶卡坦繼續繁榮直至16世紀西班牙人征服。在高地,托爾特克自900-1200在墨西哥穀稱霸,在圖拉,流域北部,統治他們的國家,它對低地政治也有一些影響,影響奇琴伊察(意伊察的水井),尤卡坦北部大獻祭中心。13世紀政治混亂後托爾特克文明崩潰。最終,阿茲台克文明在墨西哥穀興起。
14-15世紀 阿茲台克文明 墨西加人(阿茲台克)原是一個較大的納瓦族群裏的一個小部落,墨西哥穀的托爾特克霸權解體(1200)時,阿科爾瓦人聯盟和特爾帕內卡人聯盟爭奪地區霸權。在墨西加人幫助下1370特爾帕內卡打敗阿科爾瓦。14世紀前半墨西加人在特斯科科湖中的一個島上建特洛奇蒂特蘭。他們組織一個王國,以托爾特克一個王子為國王。以他們軍事上的勇敢,墨西加人獲政治上重要性和與Tacuba 和特斯科科形成三方聯盟,打敗特爾帕內卡(1426-28)。墨西加宗教是多神教。隨著戰爭和武士在社會增長的作用,國家推動對維齊洛波奇特利,一戰神的崇拜。對他的崇拜導至人祭和食人獻祭到這地區前所未有的程度。戰爭讓墨西加人俘獲犧牲者作為獻祭和強迫戰敗人口納貢。當特洛奇蒂特蘭人口增加,供應和饑餓問題加大。墨西加統治者壓迫被征服人民提供更多資源,不停有反對墨西加勒索的叛亂。特拉斯卡拉斯和塔拉斯卡,居住在瓦哈卡和約皮欽戈的人民,保持對墨西加的獨立。征服前夕人口估計9百萬。
3 安第斯文明
安第斯城邦在各種環境下發展,從山穀高地到貧口的沿海平原。這地區,不同的生態帶從海平麵到高山一層層堆積。各生態帶的居民依靠其他居民的資源。這樣安第斯文明從各有發展路線,在一起成城邦馬賽克相互依頼。
前1900 開始 前2000玉米和棉花引進沿海是文明的催化劑。一定密度人口和定居也是。沿海和高地都有城邦形成有助沿海和內陸繼續交流。高地農民需在幹魚,鹽,海草等,有些作物如oca,ullucu,和白土豆不能在低地生長。兩個地區相互依賴。安第斯文明前1900開始,那時大獻祭中心首先出現在沿海。最古老的是 El Praiso , 一個U形圍繞一個土台的建築群。這些中心反映新宗教信仰,用煙和水作為跟靈魂世界的溝通橋梁。
前900-200 查文 一千年後,一個複雜的宗教偶象在中秘魯安第斯山腳的萬塔爾的查文產生,在沿海和高地廣泛傳播。查文本身是受尊敬的聖地和貿易中心。神廟中央屋裏刻有象美洲虎形的人。查文藝術是動物和人為主導。
前200-公元600 莫切 至前200莫切城邦在秘魯沿海北部形成,繁榮800年。莫切是玉米農民和漁人,熟練的工匠和祭司,與高地貿易獲棉和其他貨物。他們由武士-祭司,一小部分,由富裕的精英統治。在Sipan 莫切王室墓己有發掘,葬有兩個兩個武士-祭司,帶金麵具,有殉葬和陶口,穿著華麗,有銅和金飾品。莫切王國在600崩潰。
200-1200 蒂瓦納科 在南部高地,安第斯世界的另一端,蒂瓦納科200後興起。蒂瓦納科是重要的銅製品和貿易中心靠近的的喀喀湖。它是一重要聖地,在1200崩潰前宗教廣泛傳播。
850-1460 奇穆 在北部沿海,奇穆王國建在莫切穀填補莫切崩潰後的真空。奇穆都城昌昌,在奇卡馬河河口,王宮就是以後的陵墓,新統治者隻繼承稱號,而不繼承前王的物質所有。這樣新王有義務擴張帝國去獲取更多土地,物質,和新財富。奇穆國家向南擴展到各河穀,以仔細維護的道路聯接。但帝國在1460年代被印加入侵者攻擊和衰亡。
十 史前的結束 
史前結束各地區很大不同,近東是5000年前,奧爾梅克3000年前,中美洲的瑪雅2000年前,安第斯的奇莫650年前。中非部分地區和遙遠的太平洋島嶼至19世紀後才接觸有文化社會從史前浮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