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史綱目錄

(2023-07-30 20:16:31) 下一個

世界史綱目錄

世界史綱 第一編 史前 引言 1 曆史和史前  2 史前和冰期 一 人類起源  二 直立人和世界最早人類 1 直立人  2 火  3 出非洲  三 早期智人 四 現代人的起源 五 現代人在古代世界的散布 1 歐洲  2 歐亞和西伯利亞  3 南和東南亞和澳大利亞 4 美洲的第一批移居者 六 狩獵-采集人 七 食物生產 1 近東最早的農民  2 早期歐洲農民  3 埃及和撒哈拉南非洲  4 亞洲農民  5 美洲食物生產   八 後來古代世界史前 九 美洲酋長部落和國家 1 北美酋長部落 2 墨西哥美洲文明  奧爾梅克  特爾蒂瓦坎  瑪雅文明 阿茲台克文明 3 安第斯文明 開始 查文 莫切 奇穆 十 史前的結束  

世界史綱 第二編 古代 緒論 一 文明的起源  二 文明的成長 1 地區統一社會的建立  2 文明和非城市社會  3 軸心時期  三 古典文明  四 宗教的傳播 1 希臘化的傳播  2 佛教  3 印度教  4 基督教的發展

第一章 古代亞洲和非洲
第一節 美索不達米亞 一 蘇美爾和阿卡得  二 阿摩利人的王國  三 喀西特人,胡裏安人,和阿拉米人  四 新亞述和新巴比倫 
第二節 埃及  一 古王國和第一中間期 一至十一王期  二 中王國和第二中間期 十一至十七王期  三 新王國和第三中間期 十八至二十四王朝   四 後王朝時期 二十五至三十一王朝 
第三節 敘利亞-巴勒斯坦  一 埃勃拉和瑪裏  二 迦南  三 以色列和猶太  1 以色列部落時期  2 以色列的統一王國  3(北)以色列王國  4(南)猶太王國  四 亞蘭(敘利亞)五 腓尼基,迦太基和西腓尼基殖民地
第四節 小亞細亞  一 赫梯  二 弗裏吉亞和呂底亞  三 波斯小亞細亞 
第五節 亞美尼亞  一 烏拉爾圖  二 亞美尼亞
第六節 伊朗  一 埃蘭  二 米底  三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  四 薩桑王朝
第七節 印度 至戒日王朝  一 印度河流域文明  二 吠陀時期  三 列國時期  四 孔雀王朝  五 古典時期早期 1 印度-希臘王國 2 巽加-甘婆王朝 3 印度-斯基泰王國 4 印度-帕提亞王國 5 貴霜王朝 六 古典時期 1 笈多王朝 2 白匈奴 3 戒日王朝 七 南印度 1 泰米爾國家 2 百乘王朝和繼承者 
第八節 中國 至六朝  一 傳說的統治者  二 夏朝  三 商朝  四 周朝  五 秦朝  六 漢朝  七 六朝 1 三國 2 西晉 3 南北朝 

第二章 希臘和希臘化世界 
第一節 青銅時期  一 米諾斯文明  二 大陸希臘  三 希臘人在小亞細亞 
第二節 黑暗時期  一 多利安入侵  二 伊俄利斯和愛奧尼亞人遷移和希臘複興 
第三節 古風時期  一 小亞細亞和愛琴海的島  二 斯巴達和伯羅奔尼撒  三 雅典  四 中和北希臘  五 西西裏和大希臘 
第四節 古典時期  一 雅典民主的興起和波斯戰爭  二 雅典帝國的興起  三 第一次伯羅奔尼撒戰爭  四 第二次(大)伯羅奔尼撒戰爭 1 阿希達穆斯戰爭  2 阿耳戈斯戰爭  3 底西裏斯(或愛奧尼亞)戰爭 五 斯巴達稱霸 六 底比斯稱霸 七 馬其頓帝國
第五節 希臘化世界  一 繼業者戰爭 二 馬其頓和希臘  三 塞琉古和帕加馬 四 帕提亞  五 巴克特裏亞 六 托勒密埃及 七 西西裏

第三章 羅馬 
第一節 國王和早期共和國  一 王政時期 二 早期共和國  三 意大利的征服
第二節 共和國  一 布匿戰爭 二 地中海的征服  三 格拉古兄弟和馬略改革  四 蘇柆,克拉蘇,龐培的戰爭和政治 五 喀提林陰謀,前後三頭同盟 六 奧古斯都和元首製
第三節 羅馬帝國  一 懦略-克勞狄王朝,基督教耶穌和使徒時期  二 四帝之年和弗拉維王朝  三 五賢帝和安敦尼王朝 四 塞維魯王朝  五 三世紀危機和基督教使徒後時期 六 戴克禮先和君士坦丁王朝  七 瓦倫提尼安王朝  八 狄奧多西王朝,基督教和阿裏烏派,聶斯脫裏  九 利奧王朝

世界史綱 第三編 中世紀 緒論 一  地區文明的轉變 二 地區間關係 三 宗教繼續傳播 

第一章 中世紀歐洲 綜述 一 社會概況 二 早期教會  1 羅馬大主教的出現 2 修道院起源 3 拉丁教父和最初傑出教皇 三 西方的入侵者  1 匈奴人 2 西哥特人 3 汪達爾人 4 勃艮第人 四 十字軍 1 十字軍東征  2 中東的拉丁和希臘國家  拉丁帝國 ,  薩洛尼卡王國 ,  尼西亞帝國  , 伊庇魯斯專製國 ,  特拉比鬆帝國 ,  雅典公國 , 亞該亞候國 五  歐洲人對美洲的探險  1 哥倫布前的探險  1 哥倫布的航行  3 哥倫布後的發現 
第一節 不列顛列島  一 英格蘭 1史前與羅馬時期 2 盎格魯-撒克遜 3 諾曼王朝 4 布盧瓦的斯蒂芬和安茹金雀花王朝 二 蘇格蘭 1 史前與羅馬時期 2 蘇格蘭王國 3 盎格魯-諾曼滲透 4 布魯斯王朝 5 斯圖亞特王朝至詹姆斯三世 三 愛爾蘭 1 史前 2 愛爾蘭傳教士和北歐人 3 諾曼征服
第二節 法國 一 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 二 加洛林王朝 三 西法蘭克 四 卡佩王朝 五 瓦羅亞王朝至路易十一
第三節 伊比利亞半島 一 西哥特王國  二 穆斯林西班牙 三 卡斯提爾和萊昂 四 阿拉貢 五 葡萄牙 1 勃艮第王朝  2 阿維斯王朝 
第四節 意大利  一 東哥特人 二 倫巴第和教皇 1 教皇國低穀至遷阿維尼翁 2 阿維尼翁教廷 3 天主教會分裂 4 文藝複興教皇 三 那不勒斯和西西裏 1 諾曼王朝 2 那不勒斯安茹和西西裏阿拉貢 三 意大利城市的發展 1 佛羅倫薩 2 米蘭 3 威尼斯  
第五節 日耳曼 一 加洛林王朝  二 薩克森王朝 三 薩利安王朝  四 霍亨斯陶芬王朝 五 空位期 六 哈布斯堡王朝,盧森堡王朝 七 哈布斯堡王朝 八 瑞士聯邦 九 漢薩同盟 十 條頓騎士團 
第六節 斯堪的納維亞 一 丹麥 二 瑞典 三 挪威 四 卡爾馬同盟
第七節 拜占廷 一 查士丁尼王朝  二 希拉克略王朝和二十年混亂時期  三 伊蘇裏亞王朝  四 尼基弗裏亞王朝和利奧五世 五 弗利吉亞王朝 六 馬其頓王朝  七科穆寧和安格洛斯王朝 八 巴列奧略王朝
第八節 保加利亞 一 第一帝國  二 第二帝國
第九節 波希米亞 一 摩拉維亞人的王國 二 普熱米斯爾王朝 三 盧森堡王朝 四 哈布斯堡王朝 五 伊日-波傑布拉德 六 雅蓋隆王朝
第十節 匈牙利  一 阿爾帕德王朝 二 安茹王朝 三 盧森堡王朝 四 匈雅提王朝 五 雅蓋隆王朝
第十一節 波蘭  一 皮亞斯特王朝 二 雅蓋隆王朝
第十二節 立陶宛  大公國
第十三節 塞爾維亞國家  一 尼曼亞王朝 二 淪為奧斯曼附庸
第十四節 羅斯 留裏克王朝至伊凡三世

第二章 中世紀中東和非洲 
第一節 伊斯蘭的興起和擴張 一 穆罕默德和伊斯蘭的興起 二 倭馬亞哈裏發 三 阿拔斯哈裏發 
第二節 穆斯林中東和北非 一 伊朗,伊拉克,和安納托利亞  二 蒙古帝國和繼承者 1 伊兒汗國  2 帖木兒王朝 三 奧斯曼帝國  1 從邊境屬國到地區勢力 2 戰敗,恢複,和擴張 四 埃及和敘利亞 1 伊赫昔迪王朝  2 埃及法蒂瑪哈裏發  3 阿尤布王朝  4 馬木路克帝國  五 北非 1 北非法蒂瑪哈裏發  2 齊裏德王朝  3 哈馬迪王朝  4 阿爾摩拉維德的統治  5 阿爾摩哈德王朝  6 哈夫斯王朝和劄耶尼德斯  7 馬林王朝  8 瓦塔斯王朝
第三節 撒哈拉南非洲 一 蘇丹西和中非 二 森林西非 三 東北非 1 努比亞 2 埃塞俄比亞 四 東非 五 西中非  六 南非 1 林波波北 2 林波波南 七 馬達加斯加

第三章 中世紀亞洲
第一節 印度  一 拉傑普特  1 邁特拉卡王朝 2 瞿折羅 3 喬漢王朝 4 波羅王朝 5 斯那王朝 6 瞿折羅-普臘蒂哈臘王朝 7 昌德拉王朝 8 帕拉馬拉王朝 9 索蘭吉王朝 二  伊斯蘭勢力進入  1 加茲尼王朝 2 古爾王朝 3 庫特布沙希王朝 4 巴勒班王朝 5 卡爾吉王朝 6 圖格魯克王朝 7 賽義德王朝 8 洛迪王朝 三 南印度 1 帕拉瓦王朝  2 遮婁其王朝 3 東遮婁其王朝 4 羅濕陀羅拘陀 5 西遮婁其王朝 6 耶陀婆王朝 7 錫拉哈拉斯王朝 8 曷薩拉 9 西恒迦王朝 10 東恒迦王朝 11 卡卡提爾王朝 12 朱羅王朝 13 潘地亞 14 哲羅 15 毗奢耶那伽羅王朝 16 巴克提運動和錫克教  
第二節 錫蘭  一 阿努拉德普勒時期  二 波隆納魯瓦時期  三 過渡時期 
第三節  緬甸  
第四節 暹邏 
第五節 扶南, 占婆 ,吳哥
第六節 馬來半島和群島:三佛齊,滿者伯夷 
第七節 中國 隋至明正德  一 隋朝  二 唐朝  三 五代  四 宋遼西遼西夏金  五 蒙古時期  六 明早期 洪武至正德 
第八節 朝鮮 至高麗王朝  一 檀君和三韓  二 三國時期 1 高句麗  2 百濟 3 新羅 三 新羅王朝  四 高麗王朝 
第九節 日本 至室町幕府 一 繩紋,彌生,古墳時期  二 飛鳥時期  三 奈良時期  四 平安時期  五 鐮倉幕府  六 室町幕府 
第十節 越南 至後黎朝  一 傳說時期  二 第一和第二次北屬時期  三 前李朝和第三次北屬時期  四 獨立和第四次北屬時期 1吳朝與十二使君 2丁朝 3 前黎朝  4李朝  5 陳朝  6 胡朝 7 後陳朝 8 第四次北屬 五 後黎朝 

世界史綱 第四編 現代早期 緒論 一 主要世界社會轉變 1 商業化 2 世界觀改革 二 全球交流網

第一章 現代早期歐洲 綜述 一 社會概況 二 科學 1 數學物理和天文學 2 化學生物學和地質學 3 科學院 三 技術 四 知識發展 1 現代哲學誕生 2 啟蒙 五 文化潮流
第一節 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 一 都鐸王朝 二 斯圖亞特王朝 三 共和政體 四 斯圖亞特王朝和奧蘭治 五 漢諾威王朝至喬治三世
第二節 荷蘭 
第三節 法國 一 瓦羅亞王朝自查理八世 二 波旁王朝
第四節 伊比利亞半島 一 西班牙 1 哈布斯堡王朝 2 波旁王朝  二 葡萄牙 1 阿維斯王朝 2 哈布斯堡王朝 3 布拉幹薩王朝
第五節 意大利 一 教皇國 二 那不勒斯 三 托斯卡納 四 倫巴第 五 威尼斯 六 帕爾馬與皮爾琴察 七 熱那亞 八 薩伏依(撒丁尼亞)九 法國革命期間的意大利
第六節 瑞士聯邦
第七節 日耳曼 一 哈布斯堡王朝 二 普魯士霍亨索倫王朝 
第八節 斯堪的納維亞 一 丹麥 二 挪威 三 冰島 四 瑞典 1 瓦薩王朝 2 普爾法茨王朝 3 黑森王朝 五芬蘭
第九節 波希米亞 一 雅蓋隆王朝 二 哈布斯堡王朝
第十節 匈牙利 一 雅蓋隆王朝 二 哈布斯堡王朝
第十一節 波蘭-立陶宛聯邦
第十二節 俄國 一 留裏克王朝自瓦西裏二世 二 羅曼諾夫王朝至保羅一世

第二章 現代早期中東和非洲
第一節 中東 一 奧斯曼帝國 1 世界帝國的興起 2 地方分權和外部挑戰  
 二 伊朗 1 薩非王朝 2 阿夫沙爾和讚德王朝 三 阿富汗 1 漢達基王朝 2 杜蘭尼王朝 四 阿拉伯 1 沙特 第一沙特國家 2 也門 伊瑪目統治 3 阿曼 賽義德王朝 4 科威特 薩巴王朝 5 巴林 哈裏發王朝
第二節 北非 一 摩洛哥 1 瓦塔斯王朝 2 薩阿德王朝 3 阿拉維王朝
二 阿爾及利亞 1 海盜和耶尼切裏統治 2 迪伊自治 三 突尼斯 1 哈夫斯王朝 2 穆拉德王朝 3 候賽因王朝 四 利比亞 1 從聖約翰騎士團到奧斯曼統治 2 迪伊自治 3 卡拉曼裏王朝
第三節 撒哈拉南非洲 一 蘇丹西和中非 二 森林西非 三 東北非 1 蘇丹 2 埃塞俄比亞 四 東非 1 斯瓦希裏沿海 2 湖間東非 五 西中非 六 南非 1 林波波北 2 林波波南 七 馬達加斯加

第三章 現代早期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第一節 印度莫臥兒,邁索爾 ,馬拉塔;錫蘭
第二節 緬甸 
第三節 暹邏
第四節 柬埔寨
第五節 馬來半島和群島 一 馬六甲 1 馬六甲蘇丹國 2 特爾納特蘇丹國 三 柔佛蘇丹國 1 馬六甲王朝 2 盤陀訶羅王朝 三 吉打 四 亞齊 五 馬來西亞 
第六節 中國 一 明朝後期 自嘉靖  二 清朝前期 至乾隆 
第七節 朝鮮 朝鮮王朝(李朝) 
第八節 日本  德川幕府
第九節 越南 一 南北朝  二 西山朝 
第十節 太平洋地區 一 歐洲人來到前的太平洋列島 二 歐洲人的探險 三 菲律賓

第四章 現代早期美洲 
第一節 拉丁美洲 一 加勒比和巴拿馬地峽  二 委內瑞拉和新格拉納達  三 秘魯和西海岸 四 拉普拉塔 五 新西班牙 1 征服墨西哥 2 向南擴張 3 向北和太平洋沿海擴張 4 海灣,佛羅裏達,和卡羅萊納 六 外來侵犯和領土變化  七 葡萄牙美洲  
第二節 北美 一 探險和定居 1 法國人在北美:聖勞倫斯河,路易斯安那 2 英國人在北美 :弗吉尼亞 , 新英格蘭 ,馬裏蘭 , 島嶼移民 3 荷蘭和瑞典人的定居 二 殖民曆史  1 新英格蘭 2 紐約,新澤西,和賓夕法尼亞 3 弗吉尼亞,特拉華,和馬裏蘭 4 南方殖民 三 英國對法國和西班牙的戰爭 四 美國革命

世界史綱 第五編 現代 緒論 一 歐洲全球主導 1 現代工業化的擴展 2 現代政治製度發展 3 文化影響 二 全球國際和經濟關係強化 1 國際協議 2 世界經濟的重新定義 

第一章 現代歐洲 綜述 一 社會概況 二 科學 1 數學物理和天六學 2 化學生物學和地質學 3 科學協會 三 技術 1 能源 2 材料和建築 3 機器和工業技術 4 農業生產和食品技術 5 交通和通訊 四 極地探險 1 早期探險 2 現代早期歐洲人的征服 3 十九世紀探險 4 二十世紀探險 五 知識發展 1 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實證主義 2 社會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曆史,心理學 六 文化潮流
第一節 不列顛列島 一 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 二 愛爾蘭 
第二節  荷蘭和比利時 一 荷蘭王國 二 比利時王國
第三節 法國 一 法國革命  1 國民議會 2 立法議會 3 國民公會和第一共和國 4 督政府 三 拿破侖時期  1 執政府 2 第一帝國  四 波旁複僻  五 七月王朝 六 第二共和國 七 第二帝國 八 第三共和國
第四節 伊比利亞半島 一 西班牙 1半島戰爭時期 2 波旁王朝 3 薩伏依王朝 4 波旁王朝 二 葡萄牙 1 布拉開薩王朝 2 第一共和國
第五節 意大利 一 教皇國 二  意大利政府的恢複  1 那不勒和西西裏 2 倫巴第和威尼斯 3 皮埃蒙特薩伏依王朝  三 意大利的統一 四 意大利王國
第六節 瑞士 
第七節 日耳曼 一 普魯士霍亨索倫王朝  二 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 
第八節 斯堪的納維亞 一 瑞典和挪威 1 黑森王朝 2 貝爾納多特王朝 二 丹麥和冰島 三 芬蘭 
第九節 巴爾幹 一 希臘 1 希臘獨立戰爭 2 王國 二 塞爾維亞 1 兩次革命 2 歐布雷諾維奇王朝 3 卡拉喬爾傑王朝 4 後歐布雷諾維奇王朝 5 後卡拉喬爾傑王朝三 蒙特內哥羅 四 保加利亞 五 羅馬尼亞 六 馬其頓 七 阿爾巴尼亞 
第十節 波蘭 
第十一節 俄國 羅曼諾夫王朝自亞曆山大一世

第二章  現代中東和非洲 
第一節 中東和埃及 一 奧斯曼帝國 1 現代化改革開始 2 專製,革命,和肢解 二 伊朗 卡紮爾王朝  三 阿富汗 1 杜蘭尼王朝 2 巴拉克宰王朝
四 阿拉伯 1 沙特 2 也門 伊瑪目統治 3 阿曼 賽義德王朝 4 科威特 薩巴王朝 五 巴林 哈裏發王朝 六 埃及 穆罕默德-阿裏王朝
第二節 北非 一 摩洛哥 阿拉維王朝 二 阿爾及利亞 1 迪伊自治 2 法國占領
 三 突尼斯 候賽因王朝 四 利比亞 1卡拉曼裏王朝 2 奧斯曼直接控製 3 意大利占領
第三節 撒哈拉南非洲 綜述 歐洲人的探險  一 蘇丹西和中非 二 森林西非 三 東北非 1 蘇丹 2 埃塞俄比亞 四 東非 1 斯瓦希裏海岸和腹地 2 烏幹達和湖間地區 五 西中非 六 南非 1 林波波北 2 林波波南 七 馬達加斯加

第三章 現代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第一節 印度 莫臥兒帝國,英屬印度
第二節 緬甸 貢榜王朝,英屬緬甸
第三節 泰國(暹邏)紮克裏王朝
第四節 老撾和柬埔寨
第五節 東南亞半島和群島 一 英屬馬來亞 二 馬來亞群島
第六節 中國 清嘉慶後 
第七節 朝鮮 朝鮮王朝(李朝) 
第八節 日本 德川幕府,明治,大正
第九節 越南 阮朝
第十節 太平洋列島
第十一節 菲律賓 西班牙殖民地,美國統治
第十二節 澳大利亞 一 殖民 二 自治 三 澳大利亞聯邦
第十三節 新西蘭 

第四章 現代美洲 
第一節 拉丁美洲 綜述 獨立戰爭 1 拉普拉塔 2 巴拉圭 3 班達東方(烏拉圭)4 智利 5 秘魯和上秘魯(玻利維亞) 6 委內瑞拉,新格拉納達,和基多(大哥倫比亞) 7 新西班牙(墨西哥) 8 危地馬拉和中美洲 9 巴西 一 南美洲 1 阿根廷 2 智利 3 巴拉圭 4 烏拉圭 5 玻利維亞 6 秘魯 7 厄瓜多爾 8 哥倫比亞(新格拉納達) 9 委內瑞拉 10 巴西 11 巴拿馬和巴拿馬運河區 二 中美洲 1 中美洲聯邦 2 危地馬拉 3 薩爾瓦多 4 尼加拉瓜 5 哥斯達黎加 6 洪都拉斯 7 墨西哥 8 古巴 9 波多黎各 10 多米尼加共和國 11 海地
第二節 北美 一 美國 概觀 1 聯邦黨時期 2 傑斐遜時期 3 好感覺時期 4 傑克遜時期 5 內戰時期 6 重建時期 7 鍍金時代  8 進步時代 二 英屬北美 1 加拿大自治領  2 紐芬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