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東北明明是中國的,為什麽允許日本駐紮軍隊?要是沒有日本駐紮軍隊,就不會有九一八事變啊。
九一八事變,就是日本軍隊叫關東軍,攻打中國軍隊東北軍的北大營,然後趁機占領沈陽,占領遼寧,占領東北。
日本為什麽會在東北駐軍?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從滿清政府說起。
1900年,山東爆發了義和團運動,燒教堂,殺洋人,滿清政府裝著不知道。
這個野蠻的運動迅速波及周邊幾省,然後蔓延到京城。京城裏的洋人們為了保命,就躲在了各國使館裏。
消息傳到歐美等國,歐美等國就派軍隊,組成八國聯軍,興師問罪,一路打到京城。
始作俑者慈禧太後一看大事不好,就逃到了遙遠的西安,她在西安一呆就是一年,整天吃喝玩樂,無所事事這大清的江山大得很哪,我在每個地方都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慈禧太後逃到西安的時候,隻有一輛馬車;一年後回到京城,同行的有一百多輛馬車,都是陝西各地官員孝敬她老人家的民脂民膏。
中國的北麵是俄羅斯,這是一個嗜血成性的民族。
八國聯軍進攻京城,俄羅斯除了派兵參戰外,還另外派軍隊,趁著中國混亂,慈禧西逃,占領了中國東北。
當時的八國聯軍隻有2萬人,而俄羅斯派往中國東北的軍隊,就將近20萬人。
所以,俄羅斯輕易占領了東北。
八國聯軍退了,老佛爺回來了,滿清政府賠錢了,按說這事也就平息了。
可是,占領了東北的俄羅斯軍隊賴著不走。
我曾經在一本1972年出版的《中國近代史》上看到這麽一段話
俄羅斯外交大臣說:我們已經有了白俄羅斯,為什麽不能再有黃俄羅斯?
俄羅斯不走,慈禧也沒有辦法。打又打不過,罵又聽不懂,愁啊!
後來,有人建議說:東北是塊肥肉,龍興之地啊,誰都想要,俄羅斯想要,日本也想要,現在俄羅斯占了,日本肯定不高興,不如請日本趕走俄羅斯。
慈禧一聽,這是個好辦法啊,借刀殺人,趕緊派人去找日本。
可是,日本也不傻啊,我替你打架可以,你得拿錢啊。自古以來,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當時的滿清政府,給八國聯軍賠了錢,窮得叮當響,哪裏有錢給日本啊,國庫都見底了。
日本就提出說:你不給錢也行,你得把鐵路的經營權給我,我自己收錢。
東北這地方自古以來就富裕。
俄羅斯占領東北後,為了掠奪東北各種資源,就大修鐵路。
這條鐵路叫東清鐵路,從俄羅斯的赤塔,經中國滿洲裏、哈爾濱、綏芬河,到達海參崴。後來,改成了中東鐵路、中東路。
這條鐵路對俄羅斯來說太重要了,它能夠晝夜不息地,源源不斷地把東北的好東西運往俄羅斯。
日本要替滿清政府打仗,滿清政府沒錢給,日本也看上了這條鐵路,就說:沒錢不要緊,你把這條鐵路的經營權給我。
滿清一想,這鐵路又不是我建的,你要就要吧,東北那旮旯的好東西太多了,給日本和給俄羅斯,都是一樣的,反正我也拿不上。
日本有說:我要保護這條鐵路啊,我要駐軍。
滿清隻想一心把老祖宗的東北要回來,你駐軍不駐軍,我都不在乎,就說:一切隨你,愛咋咋地。
日本看到滿清對自己的各種要求滿口答應,就把國內最精銳的部隊,運到東北,與俄羅斯開戰。
當時,日本的軍事力量和俄羅斯比起來,懸殊太大了。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場戰爭打不贏。
但是日本軍方提出來賭國運。賭贏了,日本以後就吃香的赫拉德;賭輸了,地球上就沒日本了。
日本軍方一直有賭博的毛病,後來的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珍珠港事件都是這樣。
這場戰爭,曆史上叫日俄戰爭。
人數和裝備都不占優勢的日本,硬是靠不怕死不要命打贏了。
日本人後來拍了很多這場戰爭的電影,我覺得最好看的是《二零三高地》、《日本海大海戰》。
我們上學的時候,有篇課文說魯迅棄醫從文的原因,是說看到日本人殺一個中國人,這個中國人給俄羅斯人送情報魯迅說中國人麻木不仁,隻在旁邊觀看,他要救治中國人的靈魂。
當時不明白東北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中國人為什麽要給俄羅斯人送情報,日本人為什麽又要殺這個中國人?問老師,老師也說不清。
很多年後查看資料,才明白了,原來是這麽回事!日俄戰爭啊。
那麽,當時的中國人到底是該圍觀,還是該去解救這個送情報給俄羅斯的人?
日本打贏了日俄戰爭後,俄羅斯被迫把中東鐵路南段的經營權交給日本,也就是從長春到海參威的這一段。
日本為了保護這段鐵路,就駐紮了軍隊,還讓大量僑民從日本來到中國,定居在鐵路兩邊。
這支軍隊,就叫關東軍。
最初,關東軍隻有幾千人。後來因為戰爭而急劇擴展,到抗戰末期,人數已經達到了70萬人。
現在,我們快進到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東北軍首領張學良實際控製著東北華北地區,總人數多達30萬,是當時中國各方軍隊中,人數最多的一支。他不但有陸軍海軍,還有空軍。不但有軍隊,還有兵工廠。
而當時日本在東北的軍隊,大約一萬人,以日軍第二師團的一部為主。
一萬人對30萬人,這個比例相差太懸殊了。但是關東軍參謀石原莞爾說:我用竹刀就能把張學良的屎尿嚇出來。
於是,石原莞爾就和另一名參謀板垣征四郎密謀,決定發動戰爭。
石原莞爾被後世的曆史學家認為,他是日本當時唯一的戰略家。而板垣征四郎,後來成為日本戰鬥力最強的第五師團的師團長,在中國戰場上功勳卓著。
九一八的晚上,僅有500人的關東軍一部,進攻東北軍的沈陽北大營。當晚,沈陽北大營駐紮著東北軍一個旅三個團,共一萬人。
日軍進攻的時候,這個旅的旅長不在,三個團的兩個團長不在,隻有一個叫王鐵漢的團長在,他命令東北軍英勇抵抗。王鐵漢後來征戰各地,成為了抗日名將。
北大營的槍聲連珠般地響,當時留守在沈陽的東北軍參謀長榮臻不知道該怎麽辦,就趕緊找張學良。
張學良在哪裏?
張學良在北京劇院的包廂裏,正看梅蘭芳的《宇宙鋒》。
梅蘭芳的回憶錄裏說,他看到張學良帶著一幫人匆匆忙忙離開,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榮臻的回憶文章說,半夜時分,不抵抗命令到達了,他讓北大營停止抵抗。
但是,這個不抵抗命令是誰下達的,榮臻沒有寫。
榮臻傳達了不抵抗命令後,聽說飛機場還有24架飛機,就趕緊下令飛機飛走。但是已經晚了,日本人占領了飛機場,24架飛機全部落入日本人之手。
九一八這一晚,蔣介石在哪裏?
蔣介石在從南京到南昌剿匪的船上。
蔣介石壓根就不知道沈陽城這晚發生了什麽,他滿腦子都是圍剿江西朱毛紅軍的事情。
蔣介石知道消息,已經到了第二天也就是9月19日的中午。
蔣介石看到電報後,大為驚訝,立即下令回航,駛往南京。
蔣介石一直避免中日開戰,他知道中日力量懸殊,他急迫地想要和德國合作,請德國軍事顧問團,購買德國槍械,多裝備一些德械師時間拖得越長,對中國越有利。
而現在,日本主動進攻,局勢會如何發展,中日大戰會不會開始打響,他也心裏沒底。
中日戰爭,可比江西剿匪,重要百倍。所以,蔣介石隻想趕緊處理這件事。
就在蔣介石接到電報的這天中午,日軍已經控製了沈陽,並占領了張學良府邸。
日軍將張學良府邸洗劫一空,僅僅卷走的金條,就有八萬根。
我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中看到,說張學良家的錢,比沈陽的中央銀行的錢還要多。
張家是當時的中國首富啊。
可笑的時候,後來,張學良還給日本寫了一封信,要求歸還自己的家產。
這貨的腦子肯定被毛驢踢過。
九一八事變到現在,已經過了90多年。
90多年來,人們一直在爭辯:到底是誰那晚對榮臻下達了不抵抗命令。
其實,張學良晚年已經說了,這命令是他下的。
而且還說:我是罪人中的罪魁。
他確實是罪魁。
他一生說了無數句假話,唯獨這句話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