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聞銘

開這個博客,有感而發,聊中國美國的事,講現代文明的故事。
個人資料
正文

古代社會(2):理性思辯和經院神學

(2024-06-15 12:53:51) 下一個

古代社會(2)理性思辯和經院神學

蔣聞銘

 

科學的發展,要靠理性思辯。但是科學和理性思辨,從根子上講,是兩碼事。理性思辯,能幫科學,也能幫宗教信仰。事實上,天主教會的發展壯大,古希臘的理性思辨是幫了大忙的,居功至偉。 希臘思辨哲學的頂峰,是柏拉圖;集大成者,是亞裏士多德。這兩位,先柏拉圖後亞裏士多德,是經院哲學的來源依據。天主教會,在思想上精神上征服了歐洲社會過千年,倚仗的, 是聖經加柏拉圖亞裏士多德。

古希臘的思辨哲學,從畢達哥拉斯到柏拉圖,再演變到Plotinus的後柏拉圖主義,宗教情結,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濃厚,最後在天主教那裏找到了歸宿。柏拉圖的理想世界和神,與奧林匹亞山的眾神,沒有一絲一毫的關聯。中世紀經院哲學裏全知全能的上帝,倒是和柏拉圖的神,完完全全是一回事。柏拉圖的哲學,認定了理想完美的世界,是客觀存在。不過他說那不是人的世界,而是神的世界。柏拉圖說人的世界,是神的理想世界的幻影。他的認識論,否認人類知識和現實世界的關聯,說人類在這個虛幻不定的世界裏,能有些知識,是因為我們到這兒來之前,和神在一起,多多少少對神的理想完美的世界,有些記憶。按他的這個說法,大家如果有興趣,自然可以討論天堂裏的玫瑰,有幾片花瓣。畢竟都在那兒呆過,都是從那兒來的。

不幸人的世界人的生活,充滿了災難苦痛。這有人就站出來了,說自己有辦法救大家,救苦救難。但是要人信你,第一是要說清楚,你是誰,從哪裏來,要把大家帶到哪裏去;第二你必須要讓人相信,你要帶大家去的地方,是實實在在的好地方。基督教給的答案,第一條在舊約裏,不但告訴你他是從哪兒來的,而且告訴你你是從哪兒來的,大家是怎麽一步一步地,就招來了這麽多的災難苦痛。第二條在新約裏,人人幸福的天堂,是耶穌傳的福音。

不過天堂到底有沒有,不能光憑你說大家就信了。這時候柏拉圖的神和理想世界,就摻乎進來幫了大忙。天主教早期的教父們,說神的完美世界,在基督出世之前,早就都寫在柏拉圖的書裏了。天主教初起時的法寶,是舊約新約加柏拉圖。過了幾百年,發現理性思辨,亞裏士多德比柏拉圖更好用。不過到了這個時候,在歐洲,主已經是你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了。

柏拉圖的理想世界,根子在數學那裏。古希臘哲學家大致分兩撥,一撥重數學,一撥重物理。重數學的這一撥,畢達哥拉斯柏拉圖,有神秘主義的思想傾向;重物理的這一撥,從泰勒斯到德謨克裏特,比較務實,科學精神要濃厚些。柏拉圖說的理想世界,是從數學那裏來的。 一個人如果能真正體會到數學的美妙,就很容易會把這一樣完美,想象推廣到世界的方方麵麵,從而生出對理性世界無比的激情。世上的事,兩極相通,極端的理性和極端的激情,一步之遙。

耶穌,Saint Peter,Saint Paul, 勸世人抑惡揚善,都是天性良善的好人。基督教初起的時候,這些人無權無勢,受汙蔑遭迫害是常態。世俗政府對基督教的殘酷迫害,一直到康斯坦丁改宗,持續了幾百年。早期的教父們,代代相傳,倚仗的一是信仰,二是自身的道德人格,三是理性的力量。

但是宗教一旦和世俗政權結盟,就會變調。一個人一群人,不論天性有多麽良善,初心是多麽單純,一旦有了權勢,接下來必然入迷著魔,人鬥人人害人。基督教有了世俗政權的配合,就開始迫害科學精神自由思想。做這些事的人,其實是以信仰的名義爭權奪利。基督教起初有不少分支流派。有相信聖父和聖子沒區別的,也有主張聖父是聖父,聖子是聖子不一樣的。大家不同意,也就是吵吵。但是康斯坦丁歸宗基督之後,慢慢就不一樣了。再到後來,確定了三位一體的正統,主張聖父聖子沒區別的,和主張聖父聖子不一樣的,都成了異教徒。異教徒是要上火刑架的。你說就這麽個不同意,到底是多大的仇?搞得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為什麽呢?當然是為權為利。為權為利找借口殺人害人,是根植在人性中的邪惡在作祟。

回到理性神學。天主教早期影響力最大的思想家,是奧利根, 聖安布羅斯,聖傑羅,  聖奧古斯丁。這些人的神學理論,把聖經和古希臘理性思辨的哲學,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他們說無論你做什麽樣的理性思考,結果和聖經上講的事情道理,都不會有矛盾衝突。 追求真理,理性可以和聖經並用。後來經院哲學,更進了一步,說可以依靠理性思辯,論證神的存在。再後來,到了Aquinas那裏,理性思辨不僅可以證明神存在,還可以推演神的世界的方方麵麵。

中世紀一千年,對理性文化,教會搞的,是壟斷而不是摧毀。這好比是在自由市場上,正道是良性競爭。但是一旦有了行業壟斷,就沒有了良性競爭。理性文化被教會壟斷,自然就沒有了自由思想批判精神。

中世紀的經院哲學理性思維,對後世的影響,有多麽地強烈深刻,可以拿微積分的發明者萊布尼茲做例子。萊布尼茲首先是哲學家,其次才是數學家。他是應用理性思維,證明上帝存在的集大成者。另一個例子是康德。他說自己可以和哥白尼的日心說相媲美的偉大發現,是明白了人的理性思維,用在科學上也好,用在宗教上也罷,都有根本的局限,特別是用到上帝和時間這些事情上,會自相矛盾。他的《純粹理性批判》,先證明上帝存在,再證明上帝不存在;先證明時間無盡頭,再證明時間必須有盡頭。這些形而上學的證明,和經院哲學,一脈相承。康德說思維理性在此岸,自然真理在彼岸。人的思想人的理性,永遠到不了彼岸。

歐洲曆史上,確實有過危害巨大的反理性的思潮。不過這個思潮的興起,不在古代在近代,始作俑者,是法國思想啟蒙運動的旗手盧梭。盧梭把唯美反理性的浪漫主義,引進了現代社會的方方麵麵。浪漫主義思潮,在十九世紀的歐洲,極度泛濫。浪漫主義的文學藝術,詩歌繪畫,哲學思想,隨處可見。 這一派,在人類血淋淋的極端痛苦的體驗情緒裏找審美結點。戰爭屠殺,人殺人人害人的浪漫,是他們的最愛。獅子老虎撲向獵物,浪漫主義看到的,不是獵物被撕裂時的苦痛,而是獅子老虎撲向獵物的力量生出來的美感。世界大戰,鋪天蓋地飛機大炮的轟鳴,想想看,是何等的威勢,何等的浪漫,何等地激動人心!在浪漫主義英雄主義那裏,人類社會人類體驗的終極目的,是用無數人螻蟻般的性命,去成就不可一世的英雄們的意誌浪漫。

康德的哲學,深受盧梭影響,理性和非理性並存。此岸和彼岸,此岸是理性的世界,彼岸是非理性不可知。再往後,理性和非理性,一分為二。黑格爾馬克思繼承了康德的理性傳統,叔本華尼采繼承了他的非理性。叔本華把佛和康德揉在一起,把佛教導人要放棄的個人欲望個人意誌,當成了康德的彼岸世界的本源。到了尼采,變本加厲標新立異,依據非理性,提倡美化極端的個人意誌,英雄主義, 全麵攻擊否定基督教理性思辨的傳統。尼采的哲學,是不折不扣的瘋子哲學。

社會達爾文主義加尼采的瘋子哲學,是希特勒和納粹的思想基礎。一部人類文明史,人殺人人害人為禍最烈的,是崇尚民族主義英雄主義的納粹希特勒。我不知道羅素在其他地方,有沒有明確的表述,不過盧梭肯定是人類曆史上讓他最反感厭惡的思想家。他的西方哲學史,字裏行間,對盧梭叔本華尼采掩不住的憎惡,躍然紙上。

現代文明和近代中國 (全書目錄鏈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油翁 回複 悄悄話 本文主要探討了理性思辨在古代社會中的作用,特別是在天主教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作者首先分析了古希臘哲學家如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對天主教思想的影響,他們的理性思辨理論為天主教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然後討論了天主教在早期由於沒有權勢,信仰、道德人格和理性思想是其發展的主要依靠。然而,當宗教與世俗政權合作後,情況發生了改變,宗教開始迫害自由思想和科學精神。

文章接著探討了經院哲學對理性思想的把握,並認為教會對理性文化的壟斷限製了其自由發展。然後舉例分析了萊布尼茲和康德等人在哲學和科學等領域的成就,進一步證明了理性思辨的重要性。

然後,文章轉向對近代反理性思潮的討論,特別強調了盧梭和康德在其中的作用。作者批判了這種反理性思潮,認為它追求極端的感情體驗和英雄主義,導致了人權的踐踏和戰爭的爆發。最後,作者通過分析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尼采的哲學,提出了納粹希特勒是反理性思潮的極端表現。

總的來說,本文深入分析和批判了理性思辨在古代社會和近代社會中的作用和影響,揭示了其對人類曆史和文明的影響。盡管理性思辨在許多方麵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也可能被濫用,導致負麵的後果。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對理性思辨持絕對肯定或否定的態度,而應該對其持批判和反思的態度。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知識,文化,文明,戰爭 (2024-04-18 05:24:56) 下一個
東亞自古以來的錯誤認知,在民主黨白左的忽悠下,也在歐美近年來有了大行其道的類似病狀。這個症狀就是對知識,文化,文明三個概念的有意混淆。


首先是知識和文化的混淆。有知識就有文化嗎?有文化就有知識嗎?知識分子往往也被稱為是文化人。這顯然是大錯特錯的。知識分子基本上要受到過正規教育,甚至要名校畢業。但是顯然在文化方麵沒有這些必要。完全缺乏完整教育的各類演藝人員,各類體育明星,各種網紅名嘴,各種餐飲連鎖,各方宗教信仰,各方時尚遊玩,總之各類精神娛樂方麵的花樣都是低教育人才搞出來的。所謂的文化交流,主打不就是這些虛頭巴腦的玩意兒嗎。

所以說,文化並不需要什麽知識,至少不需要係統性積累性的知識。需要的是大眾參與門檻較低的信息而已。是沒有什麽好壞對錯的選擇癖好。文化改變的成本和影響也是很低的。也就是說,文化不等於知識,兩者的相關性不大。這麽說吧,知而致用的是知識,知而不用的是知道,不知而用的是文化。所謂的一方文化,其實是絕大多數根本都不知道啥文化不文化的人們,默默形成的共同習慣和愛好。讀過書的少數精英,生活不講究不檢點,照樣是沒文化。

其次就是文化和文明的區別。粉紅和白左都也特別愛把文化和文明混為一談。以文化獨立,文化多元為幌子,實際推行文明獨立,文明多元。那麽本質差別在哪呢?差別就在於吃饅頭還吃麵包是文化。麥子畝產一百斤還是一千斤是文明。

這就牽出另外一個文明的誤解。文明意味著道德高尚。這也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很多時候文明往往意味著更加貪婪和更加殘忍。所以文明並不能簡單與道德掛鉤。這就好比一個講衛生的人是一個更文明的人,但是同時也往往是一個更會欺騙的人。文明社會和原始社會之間的根本差異就是生產力,以及由此產生的生產關係和社會結構。文明就是有越來越高分工合作水平和傳承積累水平的社會組織,以達到越來越高的生產率為目的技術和管理形式。

換句話來說,文化是裝飾性外觀,文明才是內在的功能與質量的實體。文化無所謂優劣,因為本質上無關痛癢,隻是一點點表麵的個性選擇。文明是有高低好壞對錯的。這一點就類似於知識。一加一等於二,或者one plus one equals two. 選擇哪個是文化問題。但是一加一等於二還是三,是文明問題。所有承認1+1=2才是正確的文明是同一水準乃至同一種的文明。無論表達符號多麽多元。一加一等於三和one plus one equals two 不是文化差異,而是文明差異。文化差異是可以包容並蓄的。文明差異哪怕不是你死我活,也是水火不容的。一加一等於二和一加一等於三,隻能留下一個。

一個社會,文明區域,國家民族,是可以也應該文化多元化的。比如在飲食,服裝,建築,娛樂,等等無害他人的個性化選擇方麵是需要萬紫千紅的。但是在基本價值觀和社會結構方麵,包括自然科學,是不可以也不可能文明多元化的。再不同的文化,也隻有隻能接受一種牛頓定律。哪怕是這些定律是某一種文化的群體或個人首先發明發現的。其它文化的群體永遠不可能以文化不同的借口,來否定文明正確的普世性。而黨國和白左卻一直在做這種扭曲,其心其行皆可誅。

這種扭曲下產生的所謂不同文明,並不是文明的多元。而隻是不同水平,不同階段的人類文明。這種不同的文明不可能共生,隻有分裂隔離,直到徹底消滅一方。消滅往往是要連帶載體的毀滅。所以脫鉤隔離是最可行的方法。蠶食理論上不錯,但是實際曆史上,絕大部分都是低階文明蠶食高階文明的成功案例。反過來多數是失敗的。比如鮮卑隋唐墮落為窩囊宋,滿清八旗不可敵到不能戰的迅速糜爛,羅馬擴張導致走向衰敗,到今天美國在阿富汗苦心經營二十年卻一無所獲,反倒搞得美國自己引進了無數舊大陸的烏煙瘴氣,都是明證。所以川普美國第一是唯一減緩新大陸墮落成舊大陸的出路。也是人類文明的最好希望。

道理很簡單,文明多元化就意味著價值觀,社會結構,乃至技術水平的多元化。也就意味著法律政府的多元化。也就是社會國家的必然分裂。正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甚至比二主還嚴重。奪門之變,換了皇上,也還是同一個王國。黃袍加身,換了皇族,也隻是亡國。剃發易服亡天下了,其實大體上還是同一個文明。基本社會結構,法律道德體係,商貿技術水平沒有根本性變化。直到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才又算是文明的衝擊,德先生,賽先生的引進。然而可惜的是,時至今日定於一尊,東亞文明依舊是兩千年前的水平。

同樣在美國,社會基本價值觀,從對憲法的共識,到對具體的選舉法移民法擁槍法借貸法等等的具體應用,無不越來越分裂中。究其根源,就是以文化多元為表象導致的文明分裂。整個去全球化的大趨勢,也是世界文明體之間的水平參差不齊,乃至不可調和更難以融合的必然結果。中國兩千年古舊文明和美國的現代文明終究要起衝突。美國民主黨舊大陸文明和共和黨新大陸文明的代差雖然小一些,但是也大到足以撕裂美國的地步。要麽歸化美國文明,要麽毀滅美國加入中國水平的文明。這就是新美國外戰。
ahhhh 回複 悄悄話 總結得好。我在想是不是思辨成分的缺失,造成伊斯蘭比基督教感覺要第一等。所以基督教敢政教分離,而伊斯蘭不敢。
JustWorld 回複 悄悄話 古希臘承前啟後奠定現代文明的基石

隨著分子人類學的發展,人類走出非洲擴散到世界各地的軌跡基本清晰。

人類最早信奉薩滿教,薩滿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其起源地主要在東北亞和中亞地區。

4.2ka事件,天氣變冷,一些地方不適合人類居住,古埃及文明衰敗,印度河文明和兩河文明消失,中國的古人群也如此。

之後,地中海的古希臘文明蓬勃發展,中國商周在黃河中遊地區崛起。

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始祖亞伯拉罕從兩河流域遷移到地中海地區。

古埃及和古希臘都是多神教,古希臘吸收了古埃及文明和兩河文明的精華,為現代文明打下了基礎。

公元五百年後,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控製了地中海周邊地區。

大約1500年後,歐洲文藝複興,重拾古希臘的科學,引領人類走到今天。

4.2ka事件已被科學證實,時間大約是(4200-3800)年前,氣候變冷異常,世界各地到處爆發洪水。《聖經》裏諾亞方舟和大洪水源於此,經過口耳相傳變成神話故事,編入聖經。中國傳說的大禹治水也是源於此,經過幾千年的演化,描述的活龍活現,什麽三皇五帝等等,都是神話故事,不可當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