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開心

人生如旅途,每天開心就好
正文

在悉尼買中藥(2)

(2023-09-02 17:43:21) 下一個

繼上次在悉尼CBD的中藥店買藥,又買過2次,都是一個阿姨抓藥收費的,我的處方紙上她做了記號(寫上了她的價格)。有一天我下班晚了,到藥店的時候,那個阿姨不在,坐堂的中醫拿起我的藥方,用算盤劃拉起來,然後告訴我每付 AUD$12.80,比以前貴了28%,我大吃一驚,問:“是不是7月1日電費漲價,藥材也要漲價?” 他說不是,“事頭婆(老板娘)不清楚價格,算錯了”。哦,原來抓藥收費的阿姨是老板娘(事頭婆),算錯價格是不可能的,看她盯著客人觀察的老練的樣子,應該是看到我的處方上有“同仁堂”的印章,同行之間對價格是知根知底的,她當然估計到“同仁堂”的價格,就開出一個讓我不能拒絕的好價格,留住一個客人。老板娘就是老板娘,知道怎麽做生意,比坐堂中醫精明多了。我猶疑了一下,準備離開,坐堂中醫就說:“這一次按以前的價格算,下一次就必須漲價,怎麽樣?”好吧,我就買了3付。既然以前的價格是有利可圖的,為什麽下次必須漲價呢?明擺著就是趕客啊。

最近又準備買藥材,搜索了一下,在我住所附近的 Auburn 有一個 X泰中藥行,就在星期六去一趟。進門見到兩個阿姨,一個阿姨在給顧客抓藥,我就先看看貨架上包裝藥材的價格,並在手機上記錄一下,一個阿姨一直站在我後麵,我隨口問一下有沒有其他包裝什麽價格之類的,阿姨非常不耐煩,"質量不同價格就不一樣,你到底想要什麽就告訴我"。這時買藥的顧客離開,我到前台問"白芷怎麽賣?"阿姨跟了過來,反問我:"你是來查價格的嗎?"我說:"就是想問問價格,白芷怎麽賣?" 她非常不高興的說:"$2 一兩"。我說“多謝了”轉身出門。既然是藥店打開門做生意,客人詢價、比價是正常的行為,連客人詢價都不想搭理,還做什麽生意?

接著坐火車到 Cabramatta (華人一般稱為 "卡市")。從搜索的結果看, Cabramatta 有幾個藥材店,但到達後,找到的一家招牌寫著“參茸藥行”,就沒有進去了,而另一家,我找到了地址,但找不到門牌店名,現在的店麵是按摩店。沒有買到藥材,但是見識了“卡市”的熱鬧,完全是鄉鎮墟日的熱鬧,人頭湧湧,聽口音,應該是越南人和泰國人居多,或者南亞一帶的移民。而越南米粉店,更是要排隊等位。所以,想吃好的越南牛肉米粉,應該來“卡市”。

又搜索了一下,發現 Campsie 也有藥材店。一天下班後,在 CBD Central Station (中央火車站)換乘 T3 火車,到達 Campsie。就在 Campsie 火車站旁邊,找到了 “和順堂 Wellsoon”。

“和順堂”店麵不大,隻有一個阿姨在看店,但光亮整潔,有自己的網站(https://wellsoonherbal.com.au/) 可以網上下單購買藥材,不過是大包裝的(600g, 500g)。我來前在網站看了價格預選了幾樣藥材,進了店一看,店裏的標價比網站的便宜。我挑了幾樣藥材,結算的時候,阿姨問我:“你付現金嗎?可以再給你打折,$23 的就收 $20”,哇,這麽大的折扣,我當然願意付現金了。粗算一下,到店買的現金價比網站的價格便宜近 20%,火車票馬上就賺回來了。又遇到一個會做生意的老板娘了。

幾次買中藥的經曆,大概了解到藥材店的價格水平了。“同仁堂”以克(g)計價,常用的藥材價格在 $0.7/10g, $0.8/10g, $1/10g, $2/10g 範圍內,而其他來自港澳台地區移民的藥材店,以“兩”(十六兩稱的“兩”,37.5克)計價,在 $2/兩, $2.5/兩,$3/兩,$4/兩 範圍內,折算後 每10克的價格也在  $0.7/10g 至 $2/10g 之間。這就是目前抓藥的價格,其實相差不大。但是,每個店的包裝藥材,價格就相差挺大的,理由呢,質量?如何界定藥材的質量,我們行外人士就很難掌握了。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