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劉看世界

Medicine, History & Nature Lover
正文

西班牙塞維利亞市遊記-2023年2月初

(2023-03-24 19:32:03) 下一個

"塞維利亞曾經是是世界之都"第一天到塞維利亞就聽到了這樣的話。我接說"對,在4-5百年前,塞維利亞曾經輝煌了近2百多年"。與我對話的小帥哥是大航海科普展覽館的管理人員。馬上要閉館了,瓜達爾基維爾河邊上的65米高城市觀光塔入口處已經上鎖了。這小哥又重新開了門和電梯。於是我有了在塞爾維亞的第一張照片(下圖)也體會到了這個南歐半島上的熱情好客。

第一次聽說塞維利亞這個城市還是在十幾年前去西班牙的巴塞羅那。當時是乘cruise,一出港口迎麵看到的是矗立在40多米高的銅柱上的哥倫布銅像,他直臂直指東方威風凜凜。他因發現美洲大陸的而載入史冊且世人皆知。後來其遺體被轉輾數個國家後被安葬在塞維利亞。塞維利亞離海邊還有近一百公裏,也算內陸了可見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城市。

 

塞維利亞城市是多元文化起源:

在公元前 8 世紀,就有來自地中海東部的腓尼基人生活,盛行陶器、紫色布、編織品、酒、油、玻璃等貿易和金屬製作技術

 到了公元一世紀,羅馬人來了,成為伊比利亞半島的主要商業中心之一。

 在公元 712 年,從北非跨過直布羅陀海峽的阿拉伯穆斯林勢力(被稱為摩爾人)趕走了羅馬人,至1100年代的阿爾莫哈德帝國鼎盛時期,成為歐洲的首都和經濟政治中心,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城市中尹斯蘭文化遺產處處可見。

1248 年,塞維利亞被卡斯蒂利亞國王斐迪南三世圍攻和征服,他趕走了北非的摩爾人,並讓基督徒和猶太人重新居住在這座城市。 在其君主製統治下再次成為歐洲貿易和金融中心。

 1500年後,隨著大航海和美洲的發現,這座城市被定為西班牙唯一的與新大陸等東方貿易港,控製了金融及商業貿易,也成為西班牙的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歐洲主要金融中心。

1588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敗於英國,西班牙從海權的頂峰開始下跌。塞維利亞也進入衰退期。直到上個世紀,塞維利亞在19 29年舉辦了歐美工業博覽會和1992年的世博會,往日的活力開始恢變複,被再次被公認為美麗歐洲樣板式城市。

 

IMG_1967.jpgIMG_1546.jpg

 

我的會議旅店Melia與西班牙廣場僅一街之隔,每晚都去散步,晚上的廣場更美,如夢如幻

 

????

 

4天的會議,每天黃昏時都漫步在街頭河邊,感受悠閑的現代生活和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的輝煌和悠久。

IMG_0776.jpg11D9BE07-1607-45FC-B755-FFD241A0AAC6.jpeg

繼梵蒂岡和倫敦大教堂之後這裏有世界上第三大教堂,也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寺廟。

塞維利亞大教堂始建於一千多年前穆斯林時期的Almohad (阿爾莫德)帝國,是伊比利亞半島中最大的清真寺之一。當卡斯蒂利亞王國的軍隊於 1248 年征服這座城市後,又改建成塞維利亞大教堂。在十五世紀初,決定再改建為新哥特式風格的大教堂,並於一百年後的1506 年落成。隨著大航海開始,來自全世界的金銀財寶源源不斷,又進一步充實和改善了大

 

這個城市的亮點之一是大教堂內還有哥倫布之棺墓,其中抬著棺木的四尊雕像分別是大航海時代的四個國王:卡斯蒂利亞、萊昂、阿拉貢和納瓦拉。雄偉高大的哥特式建築對比下,遠遠看去陵墓及抬棺者都不大,但走近時,還是會被它的壯觀和精美所震撼。

 

從巴塞羅那港口的高高的哥倫布銅像到塞維利亞的棺墓,西班牙給了他崇高的地位和象征。 其實哥倫布在50歲前與西班牙並無半毛錢的關係。他是意大利人,生於1435年,自述中在14歲就參加航海了。在35歲那年遷到葡萄牙的裏斯本定居。當時葡萄牙是大航海探索的先驅,有當時先進冶金造船航海技術和經驗,葡萄牙王室鼓勵國民去航海,對其發現都會給予異常慷慨的獎勵。大多數成功地為國效勞的人都被安排去掌管他們所發現的島嶼和地區,其中許多還是外國出生的僑民。如非洲的發現給葡萄牙帶來巨大的光榮同時也從非洲西海岸的金沙象牙及奴隸貿易中受益。但是葡萄牙最終是要找到通往印度中國及東南亞香料島的航線,開啟不可估量的財富之源。憑著出色的航海地理天文知識,哥倫布在裏斯本主要以繪航海圖為生,同時也逐漸成熟了跨越大西洋直接去亞洲的探險方案。在國王約 翰二世急於找到去印度的海上通道鼓舞下,哥倫布也獲得了向君主陳詞的一次機會。他說如果國王給他提供船隻和人員,他會找到一條遠比沿著非洲海岸通往印度更短、更便捷的航線。他的計劃是向西直行,橫跨大西洋。可惜王室及專家議事會認為這不切實際並否定了方案。於是哥倫布在他50歲那年才來到了西班牙試試運氣。西班牙正值與摩爾人戰爭,在航海基礎設施造船技術知識人材儲備等均不及葡萄牙。後來當哥倫布探險隊從美洲返回時,讓葡萄牙人懊悔不已。在這以前的一百年中葡萄牙是航海大發現的先驅從小漁船到建造當時威力強大的蓋倫船,從小青銅炮到大炮的冶金工業從原始羅盤到對季風洋流海洋知識的了解,都作出了巨大知識和科技貢獻。當時的海洋探險與今天的走出地球的探索一樣危險末測,卻都是由葡萄牙人率先邁出第一步,這個國家的光榮都來自航海大發現,但是哥倫布的一個成就讓其所有的榮光都黯然失色。總之葡萄牙是當時的品學兼優的學霸,西班牙不過是個中等生。但後者資助了哥倫布,也僅是提供了三艘並不適合遠洋的輕快帆船,一路向西發現了新大陸,這就等於在高考時壓對了最後一道30分的作文題,掙了個滿分,反而成了高考狀元。

在大航海時代,皇宮裏還設立了對新大陸的貿易行政中心,設有將軍會議廳當年第一次環球航行的計劃及準備工作就是在這裏完成的.包括了對大航海有曆史性貢獻的人如亞美利哥·韋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美洲,全稱亞美利加洲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麥哲倫及埃爾卡諾。首次證明了地球是圓的。

 

街道庭院及街頭巷尾的小憩之處多以桔子樹為綠化景觀,果實累累,在冬天很是賞心悅目。雖是伸手可及,但無人任意摘采損壞景觀,可以一直掛到來年的春天待其自然落地,由隨處可見的街道清潔工清掃保潔。

 

岸邊隻停放一艘當年的大名鼎鼎的蓋倫船複製品(Galleons)供遊客參觀。發現新大陸,後西班牙需要運載大批貨物和士兵跨越大西洋建立殖民地,這種可以運貨載人還有火炮叫"蓋倫船"的新型船應運而生,在很長時間內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由於使用了兩百多年航道淤塞及更大噸位海船的出現再加上當地瘟疫流行、君主製危機,使航海貿易中心轉移到沿海的Cadiz。塞維利亞的黃金時代在持續了近200年後結束,外源性財富沒有了,這個世界之都就進入了衰落。

空蕩蕩的碼頭上隻有當年承載裝卸貨物的起重機軌道仍在.仿佛訴說著當年繁華興隆.

 

西班牙在大航海時代從世界各地得到的金銀財寶都是從這個碼頭運上岸的。在打通了環球航道和在南美發現了世界最大銀礦後,西班牙人空手套白狼的方法簡單粗暴:從塞維利亞放空船跨大西洋過麥哲倫海峽到當時秘魯的大銀礦裝了銀錠,再跨大平洋到菲律賓換取與來自中國及東南亞的茶葉瓷器絲綢棉花蔗糖生絲等各類原料,生活必需及奢侈品後返回塞維利亞,財富由此上岸轉運歐洲各地。如此往返凡一百多年直到全部挖光了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各大銀礦。當年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出產的全部白銀中的三分之一被運送到了亞洲。

曆史上中國幾乎沒有銀礦,明朝以前多用銅鑄幣或者使用紙幣。有專家研究表明:中國的白銀存量從 1550 年大航海初始時期的約 1.5 億兩提升到 1830 億兩左右,其中超過90-95%是來自南美洲及日本(日本境內後來也發現了銀礦)的輸入白銀。自明朝後中國則被迫全麵轉向使用白銀作為貨幣流通,然而鑄幣權卻是在國外如南美洲大銀礦的老板手裏。西班牙人無本萬利地挖出了海量的銀子然後運到東南亞後,就變成了各種商品原料再運回西班牙盡情地享用。由此可見早在幾百年前,中國就早已是世界工廠了,而中國得到的隻是白花花煞似好看的白銀錠堆積如山。有研究認為當時世界上開采的近一半的白銀最後都為中國所屯積。從屯積的硬通貨及購買力來看,當時的中國也應該是世界上數一數二????富有國家了。但是明朝卻是因為餓莩遍野饑民暴動而被推翻亡國了。即使到了清未時中國仍是世界上最貧窮愚眛地區之一。

 

改革開放時有一句時髦口號叫"出口創匯",於是中國很快就再次變成了世界工廠,數以百萬計的年輕人從事簡單無技術含量的裝配工作,出口了無數原材料和各類商品,再次給全世界提供了直接的物質服務。現代世界的流通貨幣已不再是白花花煞似好看的白銀了而變成了輕飄飄煞似好看的美鈔紙幣,中國亷價的勞動力及生產成本讓中國再次為美元儲備世界第一的國家,再次成為從財麵上極為富有的國家,曆史是在重複自己嗎?

5百多年前,為了擴大國家實力及利益和尋找更多的海外財富及資源,先是葡萄牙後有西班牙開啟了大航海時代傾國家之財力物力和數代人的努力,創造了曆史。雖有先見之明,但是這兩個國家實在是人口太少而世界太大,終於後繼乏力而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被後起之秀英法甚至荷蘭等超越。但曆史的輝煌及成就並沒有被抹去。在這兩個國家旅行中也是時刻能夠體驗到其先進的生產力,傳統人文和社會發展一直保留到今天。

在返回的飛機上巧遇本院退休的oncology chief,他是裏斯本人。對我說這幾年許多其它國家的退休人員都遷到南歐這邊來了,房價物價上漲太多,已經超過了羅馬,米蘭甚至倫敦.

不管怎樣,以後還會來住一段時間,這裏的多元素文明融合的豐富曆史加上天氣地理環境優越物產豐富,是理想的宜居之地。

禮物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琦跡 回複 悄悄話 哥倫布生於1451年,是41歲發現新大陸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