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蘭閣

認知無限,永無止境
正文

A股的治療方案

(2023-09-10 15:08:08) 下一個

最近中國股市的表現實在是讓人沒了脾氣,招數用盡,不見起色,不過細究起來,這些所謂的招數,都是什麽路數呢?如果A股是個病入膏肓的患者,醫院給出的解決措施是:降低掛號費,可以不排隊,直接就醫。。。

如此等等,所用之術全在外圍打轉轉,什麽用都沒有!

這個周末,看著股市又下行,匯率再度危險之際,管委會又忙碌起來,搞什麽專家開會,廢話一籮筐,完了散會吃飯,拍拍屁股走人。這些所謂專家都說些啥,我摘錄與會其中之一的劉紀鵬的一段發言:

一是A股年底最好見到4000點,才是理想狀態;

二是如果再下跌,整個市場就沒法辦了;

三是如果不想停辦市場的話,就應該讓市場起來;

四是股市的繁榮不僅能夠帶動企業融資,提高投資者收益,還能刺激消費,推動經濟增長;

五是把股市搞上去是戰勝經濟困難唯一選擇。

大家品一品這位經濟學家的水準,這是政法大學的商學院院長!不幸的是一窩子專家基本都這個認知,這個水平,A股能起來嗎?

到底是有資質的專家就是這個認知水平,還是真正有見地的專家不能發聲,無法起作用?這真是一頭霧水。

房市,股市和匯市,同時出現趨勢性的下跌,這是係統性的問題了,恐怕不是單點下力能扭轉的,當然中國股市的問題由來已久,經濟好的時候,它也是不好的,或者,可以這麽說,由於股市是特別典型的市場經濟體係的造物,因此如果你的經濟模式不夠純粹的市場經濟,那麽它的表現也不會正常,不過有一點它必定會表現,就是如果經濟不好,它必然不好。

成熟如美國這樣的市場經濟體係,股市是可以成為助推經濟發展的力量的,甚至意義更大,因為掀掉經濟發展的天花板的,打破瓶頸的,是持續創新,而股市正是創新的孕化基地,它早已不再是簡單的是經濟的晴雨表,而是一個互反饋的力量了,即便如此,它仍然不可能走在實體經濟的前麵,成為經濟好的一個動因,這個主要矛盾是無法倒置的,也就是說,必須要經濟好,股市才會好,所以劉紀鵬提到的,股市到不到4000點,市場起不起得來,那是由經濟發展態勢決定的,避開這個決定性的因素不談,空談指數該到哪裏,股市好起來如何推動經濟發展,典型的抓自己頭發把自己提起來,能有什麽結果?

A股的問題,根本上就是是否尊重市場,尊重市場經濟的問題,不徹底的做到這一點,什麽方案都是沒用的,都是短期效應,一個成功的資本市場,唯一標準就是有財富效應,就是指數長期穩定上漲,投資人總體上的回報跑贏通脹,這是市場化的終極要求 ,做不到這一點,早晚是個死,什麽方子都是權宜之計,沒用的,所以不用什麽專家開會,不用管委會醞釀什麽利好,怎麽做才能讓市場長期穩定上漲,有很多成熟市場的道法可以學習,去貫徹執行就好,資本市場就是資本市場,基本原則上是沒有什麽主義差別的,隻是非要另搞一套的話,那麽結果大家也看到了。

過去中國經濟還好的時候,股市就已經跌跌不休,和實體經濟脫節了,如果當時能意識到這個問題,學習和貫徹成熟資本市場的道法,可能還是有救的,如今實體經濟衰退,周期性的下行並重,這個時候反倒想起讓股市來助力經濟了?要麽是病急亂投醫,方寸大亂,要麽就是還沒認識到問題的根本,如果經濟不好,這是行不通的,這個道理,延申一下,房市,匯市也是一樣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一直強調摸著石頭過河,感覺他們根本也不想上岸學習。
友梨江莉 回複 悄悄話 感覺自中國政府開設A股市場以來,政府對股票市場的要求就非常明確,但卻無法直言。
因為本質上就是一句:企業需要錢的,去向股市要,因為可以白拿不用還。
到了現在這位,那就更不在乎。他連民的死活(經濟)都不在乎,會在乎股市?

一個一開始就目的非常明確各自心照不宣的局。
否則無法理解一個經濟體在高速增長的40年裏,股市能夠慫成那副尿樣,全世界都不會有那樣的事情。
二級市場的參加者都是在賭擊鼓傳花裏自己不會是輸家。中國人自古好賭,何況窮人巨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