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夜話

當遇到困惑時,上帝離我們太遠 , 而近在咫尺的同類又在認知上眾說紛紜。請允許我借此寶地,排遣、自說自話。
個人資料
正文

你我都是拉纖夫 — 觀列賓《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

(2023-03-10 16:52:16) 下一個

 

        … 仰臥沙灘,不覺得一陣沙沙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灌入耳中。定睛細看,一群衣衫襤褸的人邁著沉重步伐靠近… 
 

        眼前這幅問世一百五十年的烏克蘭批判現實主義畫家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油畫力作,以其低視平線的構圖、粗曠但不失細膩的油畫筆觸,展露出一群性格、年齡各不相同的拉纖夫們艱辛勞作的一瞬:

 

        頭頂上雲彩似乎凝固,背後旁河水紋絲不動。荒蕪黃沙上的滴滴汗跡,鴉雀無聲,令人煎熬的纖夫表情,頓感撲麵而來的是夏日的炎熱。四、四、三陣式的十一人纖夫的迫近,越發感同身受到他們無法承受又不得不不承受的痛苦、勞累和無奈。

 

        低視角的構圖使觀賞者猶如仰臥沙灘,楔形拉纖夫群又營造排山倒海之勢,使人無法回避他們正在經曆的痛苦和辛勞。 

 

       畫麵中目無定向的年老領頭人,重心極低、喘氣不均、白眼上翻的中年人和極力想擺脫單調乏味苦力的紅衫年輕人— 列賓這一V型構圖,使觀賞者由視覺聚焦升華到寓意的聯想:

 

       飽經滄桑的領頭老人,目中無光一臉木然。昭示著其無力擺脫的命運和苦難的逆來順受。任重道遠的中年人,腦中閃現到自己上老下小,容不得片刻思索抱怨,加步奮力。從他低重心、緊纖帶來看,這十一個纖夫中,無疑他最用力。稚氣未脫的年輕人,平生承受著與其年齡不符、乏味單調的苦役時,也許備受胸前十字架的感召,目視遠方,心中抱怨著時代強加其身的苦難… 

 

        然而,打斷觀賞者思緒的卻是,從拉纖夫們身後傳來的不厭其煩,身著紅衣的船主似乎要為這個世界指明方向的聲嘶力竭…

 

        讓人不得不對這個目無一切、全然不知或不顧後麵冒著濃煙的汽船要將其破船拋到地球另一端可能的獨裁,嗤之以鼻。 

 

        在俄烏戰爭一年多之際,觀賞列賓《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不禁有一種曆史輪回似的曆久彌新的感覺。這也許是經典的魅力所在吧。當年畫家揭示的俄羅斯或斯拉夫民族的苦難,其實是人類所經曆的共同苦難。然而,這種苦難不為時代的變遷而淡出當今時代,並且還不斷地被用心險惡的人製造出來。悲催的是,買單人卻是我們這些普羅眾生。

 

        因此,生活在這個世界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我都是拉纖夫! 


 

(注:圖片源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cowwoman 回複 悄悄話 我們普羅眾生為少數精英們的決策買單拉纖。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好畫!列賓的畫都有震撼人心的現實主義力量。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這幅畫,蓋過了大多數名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