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枝 生命之趣 Joy of Life

點點滴滴生命之趣 Delightful Dripping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涅磐與重生

(2006-08-30 10:18:01) 下一個

涅磐與重生
               ------讀《災年》

by 信步八方

如果比較東西方的社會行為價值觀,大概是由於受宗教傳統的影響 , 一般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當然是觀念的、不是絕對的):東方人判斷一種行為的好壞,往往依賴外界的、客觀的評價,就是別人會怎麽說;而西方人則往往更傾向於內心的、主觀的評價,就是自身的體驗如何 .
由此導致了兩種文化在“尋仇”問題上的很大區別。東方人更強調 " 報仇 " 和 " 討還血債 ", 從複仇中得到滿足 , 否則對不起被害方 . 從各種武俠和複仇作品的盛行,可見一斑 . 而西方人則更注重激發對自身原罪的懺悔,通過原諒和寬容來得到自我的解脫。這或許就是為什麽在傳統的歐洲國家容易取消死刑的緣故 .
舞曼的詩一向以氣勢縱橫見長 , 這首也不例外 . 但我從中看到的卻是“複仇”的火焰,它會令人走入一個冤冤相報的死結 , 使人們的內心很難得到安寧,也很容易束縛人的眼界和思維 . 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西方人的境界更代表了文明發展的趨勢 , 因為它可以通過反省和原諒使人的心靈得到最終的解脫 .
政治從來都是不道德的利益博弈。盡管政治往往打著“道德”的旗幟,但最終還是“利益”。想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 , 是詩人們最大的痛苦 . 這首《災年》就反映了這種痛苦。我讀該詩可分為四部分,每三段一章,結構清楚: 1. 涅磐; 2. 磨難; 3. 苦煉; 4. 複仇。
涅磐,佛語中用以形容一種高層次的覺悟狀態,俗家常用以比喻身死後靈魂的重生。詩人在第一章開宗明義地表明了要證實一種覺醒。一句“鳳凰見證了,鳳凰的涅磐!”,換句話說就是自己見證了自己,看起來是表達了一種內心體驗,但實際上顯然反映了內心對自身價值沒有被承認的不甘心,因為接下來在這種東方情結的驅動下,雖然經過了第二章,對人間苦難充滿道德關懷的千般磨難,和第三章,為尋求真理而堅持不懈的萬般苦煉,最後還是回到了第四章的複仇,就是要看到“龜子龜孫的災年”,也就是用預示最終的複仇或是報應來向世人證實自己的覺醒。
實際上,詩人的痛苦多半來自於以道德標準來評價政治。一方麵,既然以道德為標準就必須為道德去追求一個政治結果。另一方麵,政治卻遵循著自己的利益軌跡並不為道德而生存。詩人是在痛苦中尋求一種解脫。而“複仇”的東方觀念使詩人選擇了 " 討還血債 " 。這樣,心靈是否能夠得到解脫呢?多數情況下正相反,不僅不能得到解脫,反而又走入了政治循環的死結。因為誰能說清現在所依據的道德資源是不是上一輪政治博弈的結果或上一輪政治利益重組的犧牲呢?誰又能保證我們自身的認識就一定沒有偏差呢?
所以,該詩的第四部分應該寫“重生”,而不是“複仇”。因為沒有重生,也就從來沒有涅磐,而隻是在一個死結裏原地踏步,那麽中間的磨難和苦煉的價值又在哪裏呢?就像在康熙大帝時代搞反清複明,意義何在呢?而用漢化滿清代替推翻滿清,才是明智之舉、“重生”之策。
所以,真正的心靈解脫是“寬容”而不是“複仇”。“複仇”隻是留戀和徘徊在過去,“寬容”才能麵對和重生在未來。

這裏隻是感想,並無任何其它意思。見笑了!

--------------------------------------------
附原文:
文章來源 : 舞曼西樓 於 2006-06-10 08:55:21
《災年》 寫在六四

荒野的枯草
在窮途末路時
將自己點燃
烈火在燎原
於是,
鳳凰見證了
鳳凰的涅磐!
東風無情的
鞭打著鳥的翅膀
憤怒的鳥們
投奔了西天
當百姓在瞬間
失去了一切
當欠下的債務
此生難還
當饑寒交迫
已不再重要
當生命被套上
死亡的鐵鏈
當。。。
當詩人
在激動時忘了韻律
當童謠
充滿了哲學的警言
當絕望經曆了
千錘百煉
它可以穿越
古鬆的輪年
當太陽!
當太陽鋒利的光芒
射入那
見不得陽光的海底
那將是
龜子龜孫的災年!

6-4-200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