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各國衡量經濟的表現,都喜歡看三個指標:一是消費;二是投資;三是出口。想應該是公認的晴雨表。
美國GDP總量世界第一,人均GDP也在發達國家前列。加上美元自己印,世界花,又是響噹噹的全球儲蓄貨幣,有錢有力,氣勢如宏。一些國家對美國人的活法,投來羨慕的眼光,這是好自然的事情。
老實說,美國能有今天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也是很不容易。我想應該歸功於二戰時期,美國人做了別人做不到的事情;起到別人起不到的作用;關鍵時刻發揮別人發揮不了的價值。
比如作為盟軍的主要力量,美國幫助英、法及蘇聯,徹底結束了德國和日本為軸心國的侵略戰爭;戰後重建,美國又搞出馬歇爾計劃;構建美元體係;以及國際貿易和世界秩序,美國人應該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至少在當時的條件下,各國都能接受的遊戲規則。也許現在的規則有很多不公平,估計也是事實)。
可能從二戰結束開始,美國人構建的世界秩序;美元體係以及貿易機製,就決定了美國是一個消費大國的模型。我相信跟自然資源無關。
自1945年以來,至今80年,美國的消費大國的打造,一靠金融,有華爾街和納斯達股市(據說華爾街股市一年的投融資吞吐量竟然有34萬億美元);二靠文化,有眾多的世界頂尖的大學以及研究機構(如常青藤大學);三靠科技以及創新等軟實力,比如矽穀、芯片以及航天科技。這是不得不承認的基本事實。
我看公開數據:
2023年美國的GDP是27.36萬億美元,人均GDP超過50000美元或更多;國民平價購買力水平,也名列發達國家前茅。尤其進口一項,保守估量,應該都不下10萬億美元。但美國的總人口2023年才3.34億人。
以前我們總說:有錢不怕買不到東西。誰的東西便宜便買誰的。這是消費型國家的購買心理。美國國民一年的消費總量,我看也是天文數字。
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國,美國人從一雙襪子,一盒牙籤,到一個TV,一個雪櫃,方方麵麵,商品都以美元計價。來自全球的舶來品,從吃的,到用的,豐儉由人,自由選購,不怕多買,年輕人的消費更是月月光。足見美國人的天量的消費數字。哪個國家不看得眼熱啊!
說美國是貿易逆差國,我看不容易改變這個事實。好簡單邏輯:美國是進口消費國家。我就不知美國是否有外匯儲備,比如日元和歐元,我想,美元舉債應該輕鬆很多。
聽說早年的日本豐田(TOYOTA)汽油車,在美國就賣得很火,原因是日本車耐用,輕便,省油,價錢還不貴。對比之下,笨重的耗油的價錢還比較貴的美國車,肯定輸給日本車了。日本人是吃準了美國市場對他們的重要性。
這樣想事,你便理解到日本人為何要花高價買下美國的鋼鐵公司,拜登卻不同意出售的原因在哪裡。因為美國的市場實在是太重要了。無論政治概念,還是經濟意義。
其實,消費大國的本事和賺錢機製,並不在於普通製造業和體力勞動賺錢。而是靠軍事實力;貨幣發行;科技創新;金融融通,以及文化拉動取勝,而美國正是這方麵的無人企及的強手。
這從美國的軍事實力打造;美元體係建立;以及高科技開發和金融融通能力等諸多方麵,可以看得真真切切。
儘管美國搞了一個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其實就是低關稅貿易政策協定,美國聯手加拿大和墨西哥等三個國家,貨物往來,“肥水不流外人田”。但加拿大,墨西哥很清楚自己隻是出口國,美國才是消費大國。如果美國加關稅對他們意味著什麼。他們自然知道怎麼回事。
美國具有超然地位,早已為各國所知。美國不是一般的國家,更非一般的消費市場。過去搞消費電子(CE)的人常說,拿下美國市場,才算是進入了全球市場。
美國市場具有標誌性。連我們都知道,我相信,特朗普團隊更知道怎麼回事了。
所以,作為美國的新任總統,特朗普這回揮舞關稅大棒威脅全世界,是有足夠的資格的。因為各國都需要美國市場。就像TikTok離不開美國一樣。
我的理解:
所謂消費型國家,主要還是全球各路商品的吞吐能力的大小。美國自然符合這個定義。儘靠自產自銷,或封閉式消費,是稱不上的消費國家的。坦白說,不是所有國家都可以宣佈自己是典型的消費國家的。
倒是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作為一個籌碼,該如何揮舞,起到阻嚇的作用,還是需要時間看真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