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我

邊緣化的人生感悟
正文

簽證續曆

(2023-03-11 10:46:40) 下一個

那日,在細雨中,穿過繁華的密執根大街,轉個角,在靜靜的街道上走過,回到家裏。

喝口水,坐下來,養養神,又讀了會兒書,好不自在。想到簽證處,坐在一行行的簡易椅子上的人們,疲憊,無奈,饑渴,又懷著希望,感到自己是多麽的幸運,可以回到家裏等號,緩解了多少焦慮不安。

兩點鍾,出門,走回簽證處。雨已經停了。地麵上濕漉漉的,邁過一汪汪的積水,一會兒即走進了簽證處所在的辦公樓。前台坐著的依然是那位胖胖的黑女人。見到我,點點頭,臉上付出了一堆笑容。我說,又忙完了?她的笑容更加燦爛。

一走進依然熱鬧的簽證處,就聽到一個窗口叫道:27號。我想,得,還得等好久。進門的地方,擺著一張桌子,桌上顯眼的地方放著一兩遝什麽表格,桌角立著個躺著的三棱柱 - “問詢處”。桌子後麵坐著個和顏悅色的年輕姑娘。

上午,人們排著長長的隊伍,耐心地等待著這位姑娘的服務。此刻,隻有一個女人孤零零地等著。那姑娘正在不厭其煩地向一對年輕夫妻反複解釋著同一個問題。我看此景,心想,反正也是等,不如請這位姑娘先過目一下我的十頁之多的申請表,還有七八份附加證明,已確定我的申請材料的完全,省去一份擔心。

當我頗有些歉意地把這麽多的材料遞給姑娘時,那姑娘十分麻利地翻閱了我的材料,幹脆利落地說,你的材料齊全,沒問題。我想,一定是姑娘一天不知查看過多少大同小異的材料,已經練的是火眼金睛,一眼就可以明察秋毫,定“乾坤”。

聽了姑娘的肯定,增加了我勢在必得的信心。我順便問了一句,請問,叫到46號了?她說,我還真不清楚。突然,聽到一個女人的聲音,你的號過了老久了,現在是87號了。抬眼順著聲音尋去,見那女人坐得老遠,一副農村婦女豔麗打扮。她一定是窮極無聊,則專注於問詢處這邊一幕幕的節目。我脫口而出,真的?那怎麽辦?問詢處的姑娘和那婦人都鼓勵我,去和窗口的工作人員說說。

我走到上午問詢的那個窗口,還是那位年輕男子。等他完成了一份申請後,我趕緊問他,同誌,我的號過了怎麽辦?重新拿號!他一邊整理手頭的材料,一邊都也沒有抬地回答我。我不願重拿號。於是,我說,上午我問過你,你說我的號要到下午下班前才會叫到的。他似乎想辯解什麽。我沒有等他開口,或者說他說了什麽,聽力已經開始下降的我沒有聽到,就開始采取“賣老”政策。我說,還讓我這個老太太再等幾個小時啊?言外之意,可憐可憐我這老太太吧!那小夥子沒再說什麽,就開始認真地查看我遞進窗口的材料。這是我第一次倚老賣老地賴皮。其實,老已經是我最不喜歡想的現實了。

我注視著他手中飛快移動的黃色筆。見他在一些項目上劃線(並不是每一項),表明著他審查申請的軌跡。不久,他就翻完了十頁申請和所有的附加材料。然後,問我,你是申請新的簽證,還是想繼續舊的十年簽證。我說,新的。他遞給我一張聲明:自願取消舊的十年簽證。簽名畫押。之後,他迅速填寫了一式三份的收據。他把那份粉紅色的一頁遞給我,簡單明了地說了,這個周四取護照和付款。必須是 Money Order。

我簡直不能相信我的耳朵,周四就可以拿到護照?!這是怎樣的工作效率啊!一天至少近百人的申請(我問了多人,也不沒有問到一天發多少號。)。要真審查起幾百份申請得是多大的工作量!由此,我推測,我花了兩三個晚上填清楚的,和國內家人多少次的電話來往,最後才完成的這份申請,還不算其過程中的精神消耗,隻是為了過那小夥子大概也就二十分鍾的關卡而已。或許,還有他上司的複審?

無論如何,周四就可以拿到回去探望母親的簽證了。一切的付出算得了什麽!

回家的路上,順便到銀行辦了 140-dollar 的 Money Order。辦理手續的那位金發碧眼的英俊年輕大鼻子,親切地說,原本手續費 $5, 我給你免了。平時喜歡刨根問底的我,此刻,簽證順利的喜悅充滿腦海,根本沒有問 Why 的心思,對那洋小夥兒說了謝謝,就告辭了。

時隔兩天,周四,下午,兩點半,我準時走進簽證大廳。簽證處門口那個比前台更胖的年輕黑女人,大概是發號和維持進進出出的人們的秩序和問詢累得她夠嗆,已經沒有了精神氣兒,癱坐在椅子上。相比她的尺量,那小小的椅子似乎離支離破碎不那麽遠了。

取簽證的窗口前沒有一個人。我徑直走上前,遞上我的收據和支票。又是一個年輕姑娘。輕而易舉地,她就在一個鐵質的文件筐裏零落的幾本護照裏找到了我的那本,遞給了我。她的神情似乎告訴了,完事了。我趕緊問了一句,回國前還得查核酸嗎?這回,這個姑娘的態度就沒有前幾個人那麽溫馨了。她冷冷地說,還得。我說,具體呢?你去官網自己看好了。硬邦邦的話就是和我說再見了。我很知趣,說了聲謝謝。走人。

取護照的過程實在是無曲折可奉告的順利。

來美國三十多年了。我最不喜歡去的兩個地方,一是移民局,那裏的工作人員把你當要飯的似的,態度十分的不禮貌;二是領館。即使你拿的是中國護照,更不用說你是拿著他國護照了,那裏工作的人們詞語不敬地對付你。你把她/他當作親人,他/她把你當作潑出去的水。

然而,這些年偶去領館,發現那裏的工作人員發生了挺大的變化:年輕化了。簽證處坐窗口的是清一色的年輕人,和他們接觸,感覺到一種朝氣和與時俱進的氤氳。而且,一反過去他們師傅師爺的生冷,大多數年輕人說話和氣多了,辦事近人情。至少,我可以從他們的言談話語中感受到些和藹和人性的相通。我挺喜歡這些年輕人的。國門突然開放,大批的華人瞬間湧入領館,辦理各種事物。可以想象得出他們工作上的壓力。加之如今上級的上級的愚蠢,使得他們更加無可奈何地做著很多無用功。說來,他們也真不容易。

回到家裏,開始訂機票。確定機票之前,給母親的主管醫生打了電話,申請探視。萬沒有想到,醫生說,因為北京流行甲型流感,母親所住病房停止家人探視。何時解禁,兩周後聽信兒。

你說,這是什麽事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jinyouzi 回複 悄悄話 我們應該住的不遠,握握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