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囈語

旅美三十五年,如今閑雲野鶴安度晚年,偶得文思泉源,盼借此博客平台抒發,自娛自樂,也求高手斧正。
正文

故鄉軼事(四)他的中美台曠世不了情

(2023-08-03 16:54:48) 下一個

今年五月初我和先生回到出生地福建省福清市,當晚我婆婆文革前任教的福清師範學校的學生們 就設宴給我們洗塵。這些學生都已經年逾古稀了,因為懷念他們的恩師,又都認識小時候的先生, 所以盛情款待我們。在酒桌上觥籌交錯之間,紛紛談起了久遠的校園往事,我婆婆已經去世4年多了,但老學生們還是對她當年的北大畢業生的光環和教書育人的敬業精神沒齒難忘交口稱讚。 席過三巡,交流甚歡,有位被譽為“福淸作家”的先生說到:“你們知道鄭汀老師前幾個月已經去世了嗎?聽說 97歲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當年福清師範的老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聊起了鄭汀老師 的傳奇故事,還有人講:“聽說鄭汀老師去世時是福建省教育廳的副廳級調研員,拿離休老幹部的待遇,他是原師範學校教職人員中地位最高的!可當年在學校卻被鬥得半死...”, 大家你一 言我一語地談興正濃,我也逐漸理清了小城名人鄭汀老師的感情糾葛和二段婚姻,時間跨度七十 多年,從中國到美國距離 1.3 萬公裏,如今雖然已經一切謝幕了,但這個現實中的比張揚所著的 “第二次握手”更加令人動容和唏噓的愛情故事卻令人久久回味。

早在七十年代中期,鄭汀老師就是婦孺老幼皆知的小城名人了,他時年48 歲,長 得矮小文弱其貌不揚,如果不是 1974 年 11 月的一天,北京突然來人,要帶鄭汀去見他的美藉華 人教授前妻,沒有人會注意到這個吃粉筆灰的教書匠。這件事猶如在池塘裏投入一塊小石頭,泛 起漣漪層層。消息從鄭汀任教的師範學校傳出,不幾日小城民眾好象都打了雞血,街頭巷尾隨處 可見一班人交頭接耳,興奮莫名地交流著這千載難逢的故事情節,甚而加油添醋,一時間鄭汀與 他前後二任妻子的故事不徑而走家喻戶曉。

如今鄭汀與他的前妻胡希明都己仙逝,可以用真名實姓寫出他們的故事了。他們倆是真正的青梅竹馬,同是福建省長汀人,二家住在同一條街斜對麵,都是長汀的名門望族,鄭汀的父親曾當過國民黨長汀縣黨部書記和“抗戰後援會主任”,而胡希明的父親先是國民黨軍官,後來棄官從商。鄭汀出生於1926年,胡希明比他小一歲,倆人是小學和中學同學,按現在說應該是早戀了,他們18歲就訂婚了,百度上有一張他們的 黑白訂婚照,一個滿臉青澀的楞小夥和一個臉上嬰兒肥加膠原蛋白的小美女緊靠在一起,幸福地 微笑。到了20 歲,倆人又先後都考上了廈門大學,真是幸福甜美得如入蜜罐,然後從校服直接到婚 紗,1947年七月初七時倆人就結婚了。在這個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結婚,,不知是否在冥冥中注定了他倆的悲情婚姻?婚後次年胡希明就生下一個女兒,取名鄭曉蕾,孩子小無法兼顧 學業,年紀輕輕的胡希明是個賢良淑德的好妻子好母親,就休學在家帶孩子,同時還在當地中學兼職教書。鄭汀繼續學業,幸福的日子似乎總是過得很快,1949 年 8 月蔣家王朝麵臨土崩瓦解, 廈門即將解放,胡希明的父親曾是國民黨軍官,決定舉家搬遷去台灣,由於胡希明是長女,弟妹尚幼父命難違,她隻好懷著身孕,抱著一歲多的女兒隨全家上船去了台灣。當時鄭汀不去的理由是大學尚未畢業,要等妻女在台灣安頓好了再去團聚。實際上鄭汀早在 1947 年與胡希明結婚前 就參加了中共地下黨,1949年6月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而這一切他都對胡希明守口如瓶,由 於共產黨的紀律嚴明,加上解放全中國的任務,鄭汀是不可能跟嶽家去台灣的。可憐的胡希明被蒙在鼓裏,與丈夫難分難舍肝腸寸斷地到了台灣,就此隔著台灣海峽,音訊全斷,更談不上把丈夫接去台灣了。

話分兩頭,全國解放後,鄭汀在廈門大學畢業後當上了廈門日報記者,不久更是成為新華社記者, 似乎是春風得意前程無量。不料在五七年反右派運動中,他居然直率地批評黨的政策不夠關心幹 部,“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結果可想而知,他被劃為右派,一捋到底,開除黨籍公職, 發配到閩北山區勞動改造,從此開始了萬劫不複的人生軌跡。幾年後由於賣力勞動,加之檢討作賤自己深刻,他的右派“脫帽”了,但被告知這“帽子掛在牆上,隨時隨地可以戴回去”。鄭汀被分配到福清師範教語文,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在教師的崗位上幹了幾年,畢竟是名校高材生加新華社記者的底子加底氣,漸漸地如魚得水,在課堂上妙語連珠發揮自如,很受學生歡迎。他以為會 安安穩穩地當一輩子教師了,但是妻女去台灣後杳無音訊,他卻成了“台屬”、“階級異已分子”。單身男人的生活一團糟,鄭汀未老先衰身體瘦弱,有回生病住院無人照料,幸而一位女清潔工常常為他買飯打水,給他帶來一絲人間的溫暖。單身十四年了,妻女杳無音訊,在文化圈婚戀場裏無人問津的鄭汀,求偶的心思活絡了,他托人了解了那位女清潔工,知道她是農家女,沒有文化,名叫王麗美,也是苦命人,前幾年丈夫含冤屈死獄中,她單身帶著兩個十幾歲左右的女兒,在市醫院幹最髒最累的活兒。她這兩個女兒跟鄭汀的女兒們年紀相仿,可是鄭汀與大女兒分別十幾年了,小女兒出生後竟連照片都沒見過。對自己女兒們的思念變成對王麗美的女兒們的喜愛與關懷,不久後就與她們的母親喜接連理了。這個婚事很遭小城閑人譏笑;“要怎麽樣的饑不擇食,大學生找個文盲,教師找個清潔工?“ 但鄭汀不管這些,性格懦弱的他對這婚事這回卻很堅定。很快地夫妻倆就一連生下兩個兒子,他給兒子取名大慶和大寨,皆因 1963年毛祖提出“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

婚後鄭汀和王麗美如枯木逢春般有滋有味地過起日子來了,妻子的工人身份成了他政治上的保護 傘,麗美雖然沒文化,但對鄭汀這當老師的很是關心照顧,隻是她對兒子們管教頗嚴,小子們稍 微調皮不聽話,她的急性子就爆炸了,農村婦女咒罵孩子的最粗魯最惡毒的吼聲震天:“短命鬼大慶!半路死大寨!你們把我氣死了!”,粗鄙之人也有可憐之處,因為沒文化,她不知道大 慶大寨的意義,隻知道是兒子們的名字,大聲咒罵或者可以嚇得他們聽話些? 鄭汀勸過幾次妻子不要咒罵得幾座宿舍乃至整個校園人盡皆知,但麗美不以為然,反而連他也一起挨罵,瘦小幹巴 的她聲音卻尖銳粗獷:“半路死天殺的大慶大寨,野哪裏去了? 短命仔滾回來!” 叫得更凶了,鄭汀隻道是妻子粗魯惹人恥笑,沒想到卻因此種下禍根。如果人生能夠在這樣的吵吵嚷嚷中平安度過,也不失為一種苛且偷生混混沌沌的生活。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發了,師範學校首當其衝,紅衛兵學生“橫掃一切牛鬼蛇神”,鬥黑幫鬥黑五類,鄭汀馬上被揪出來批鬥,右派壞分子 加上“惡毒攻擊大慶大寨”,“反對毛主席親自樹立的大慶大寨就是反對毛主席”等等罪名,馬上成了“牛鬼蛇神”被關進“牛棚”,天天批鬥,無論鄭汀如何解釋王麗美是因為沒文化和粗魯
犯了大忌,但造反派卻不放過他,關押折磨毒打,給他脖子上掛牌跪在海蠣殼上,硬給他安上“故意給兒子們起名大慶大寨,指使妻子惡毒咒罵,破壞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運動”的罪名,剝奪教師職位,勒令勞動改造。當他接到北京的通知時,才知道他的前妻作為“美中友好協會訪華團”成員來到北京要見他。當年沒有高鐵,從福清坐汽車到福州,再坐綠皮火車上北京,整整五十個小時,一路上鄭汀悲喜交織、思緒萬千、心如亂麻。

鄭汀那二十五年裏因兩岸敵對和中美隔絕而無處尋蹤的前妻胡希明其實一直在找他。她是個堅強執著的傳奇女子,對丈夫的愛達到“海可枯石可爛,唯愛永不變”,到台灣後不久,她生下了二女 兒,一個才二十出頭的弱女子,一邊養育兩個幼女,一邊念念不忘當年她在廈大肄業,花了幾年時間半工半讀拿到大學畢業證書,工作幾年後又申請到了去美國念碩士研究生,而後在美國一路 披荊斬棘讀到了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畢業,找到了工作,但台灣當局因為她是“匪屬”(即鄭汀的 共產黨員身份,卻不知早被開除了),不讓胡希明兩個女兒赴美團圓。後來胡希明不斷上訴,通 過關係寫了封信送達美國總統肯尼迪手上,據說正是總統被刺殺的當天 1963 年 11 月 23 日上午, 他讀信後親自給宋美齡打電話要求放行,幾小時後肯尼迪總統就遭毒手了,胡希明的兩個女兒卻 得以獲準在 24 小時內離台赴美與母親團聚。胡希明不但在事業上努力奮鬥,七十年代初就當上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教授,就是楊振寧教授工作了 37 年的著名科研教學大學。而且胡希明這個非凡女子對愛情忠貞不渝,二十多年來無時無日不在思念和尋找夫君,真正是“天涯地角有窮時 ,隻有相思無盡處”【宋晏殊】。

1972 年中美關係解凍,尼克鬆總統訪華,胡希明看到了希望,她積極參加美中友好協會的活動, 於1974 年成為訪華代表團的成員,行前就向中國國務院提出尋找前夫的要求,據說是周總理親自布置工作人員去福建尋找,茫茫大海撈針似的,終於從廈大及新華社記者的線索中找到福清師範,當身處逆境中的鄭汀得知前妻已經是美藉華人大學教授,守身如玉一直在尋找他時,不禁嚎 淘大哭,隻好對來人說明自己早已另組家庭,已經有了兩個兒子的現狀。這些消息反饋到胡希明那兒,她為找到前夫而欣喜,又為他另娶而悲哀,但仍然堅持要見到他,所以才有了文章開頭的 鄭汀進京見美國前妻的傳奇。

北京的深秋已經是涼意深深,鄭汀穿著他最好的一套衣服,拎著家鄉土特產,在工作人員安排下去北京民族飯店見到了前妻,兩人相見的那一刻,彼此幾乎都認不出來了,含淚互擁,雖然他們並未離 婚過,但因鄭汀已經再婚,中方在會見前已經提醒過鄭汀,所以這個相隔 25 年後的見麵應該是很克製的。鄭汀拿出大女兒小時候的照片,告訴前妻:“我貼身帶著這張照片 25 年了,經常想念你們。但後妻在我困難的時候不嫌棄與我結婚,我不能負她......” ,鄭汀告訴胡希明,有一回他被造反派毒打,斷了二根肋骨,昏迷過去,是後妻把他背回家,又請來跌打醫生來家診治,細心伺候,買來豬骨頭熬湯補養,三個多月後才痊愈。後妻雖無知無識又粗頑,但對他是有恩情的。還有兩個兒子才十歲左右,正需教養,他不能折散這個家庭。胡希明長歎一口氣,看著 這個自己摯愛的丈夫已經成為前夫,25 年的韶華一去不返,印象中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除了眼
睛依舊閃亮,臉色憔悴灰暗,五官變樣,又黑又瘦,與心目中日日思念的愛夫有天壤之別,她與他交換了老花眼鏡,告訴他從此永不相見。不到 24 小時後,美中友好協會代表團啟程回美國, 胡希明婉拒了鄭汀要去機場送別的願望,鄭汀失魂落魄地在起飛時間來到天安門廣場,希望看到 掠過天空的飛機,他不知道是哪架飛機,遂心中大慟,內疚與哀傷無以複加,跑到定居北京的大姐家裏痛哭 一場! 回到福建後的鄭汀如行屍走肉般地消沉了好久後終於想通了,他對朋友說過:“前妻情深 似海,後妻恩重如山”,百般糾結之下,決定斬斷前緣,維持現狀。

回到美國後的胡希明也魂不守舍了許久,她告訴女兒們:“你們的爸爸等了我們十四年,然後 像所有的男人一樣,他再婚了......"! 女兒們見到堅強的母親那一刻淚眼婆娑,明白媽媽是強壓悲傷,不禁想起她們幼年時,隻因教堂牧師長得有點像母親心目中的父親,並不信教的母親每 個禮拜天都拉著兩個女兒去聽他講道,癡癡呆呆的微笑著緊盯著牧師!思念有多深,失望就有多 大,痛苦帶來的傷害改變了胡希明,從此她斬斷了情絲,一心專注於工作與事業。她是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優秀教授,寫下多本學術專著,還在中國出版,也與中國幾個大學合作,八十年代還 來中國講學當客座教授,但她拒絕再與鄭汀見麵。這是她的人格高尚,寧願自己被辜負去成全別 人,還是她被傷透心而毅然放棄?我們不得而知,但她在63歲高齡時跟愛慕她多年的美國同事羅拉結婚,74歲即仙逝,她於 2001 年歿於痛苦折磨她多年的漸凍症! 前幾年她的大女兒鄭曉蕾用英語寫了“我的母親胡希明“,由福建出版社翻譯出版,對父母的愛恨情仇悲歡離合有很多細致的描寫。

不久之後鄭汀迎來了時來運轉的高光時刻,不知是因為中美統戰的考慮還是對他處理婚姻問題理智的讚賞,或者就是他業務水平和才華得到重用,1979年他被調到福建省教育出版社,而後又在教育廳任職調研員,家住福州西湖近旁,是福州市最中心好地段,1984 年官至副廳長離休安養晚年。我先生的母親與鄭汀是當年福清師範學校的老同事,都是語文老師,又住在同處院落宿舍,所以先生從小與鄭汀就熟悉,他曾在八十年代中期與鄭汀在西湖附近路遇,受邀去鄭家坐過,印象中鄭汀的生活頗為滋潤。我母親當年是王麗美工作的醫院的內科主任,所以我也聽過王麗美的許多軼事,說是她工作上很勤快,為人也很善良,就是沒文化低素質,一開口就會冒出“三字經”。鄭汀先生活到 97歲, 今年一月底壽終正寢,友人特別強調是非新冠死亡,願他安息,如若有天堂,能否與胡希明相見釋懷,再續前緣?

年代久遠,多方打聽得知,鄭汀後妻王麗美仍然健在,他們的兩個兒子大慶和大寨也早就大學畢業事業有成。在國內副廳長家庭成員的待遇不會差的。寫完這個故事,除了對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和淒婉坎坷的婚姻的感慨,我也對愛情婚姻有了很多疑問,古往今來都讚頌的“青梅竹馬”“誌同道合”“門當戶對”“性格契合”“文化相當”之類的戀愛婚姻的金科玉律在鄭汀、胡希明、王麗美之間完全亂了陣腳,鄭汀為什麽不選擇與情投意合的優秀學者前妻複合?為什麽要保持與文盲粗魯的清潔工的婚姻?真的是因為與前妻漸行漸遠恩斷義絕? 反而是與後妻生活時間更長,日久生情加上報恩情愫?抑或是受到什麽壓力或者利誘要維穩?即使為了大慶大寨的未來發展,八十年代的出國潮也沒令王麗美心動而退讓? 百思不得其解,讀者們有什麽看法和高招呢?曆史裹挾著社會前行,一切個人榮辱都將無影無蹤,各位讀者就當聽傳奇故事好了!

2023年8月於青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6)
評論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reemanli01' 的評論 : 感謝您喜歡我的支字,您的觀奌很有哲理,共嗚!今後還望多指教!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若敏' 的評論 : 感謝若敏來訪,我在國內旅行,文學城若離若即,回複遲了。我看到您悄悄話的留言了,也回複了。感謝您的關注與美言。問好!也請轉達對呂先生賢伉儷的問候!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隨著年紀的增加,越來越能欣賞這類故事了。不是那種可以戰勝一切的英雄事跡,而是很多無法控製的日常和人事。更有回味
這種講故事的寫法和文筆,很耐讀。
人們如果到南非去,不小心被獅子傷了甚至吃了,可能不會非常生氣。因為知道那是動物,本來就沒有太高的期望值。但是因為對“人”的期望比較高,所以才對文革生氣,但“人”其實有時候也並不高,也是被動物性控製的。


若敏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感人的故事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eter-us' 的評論 : 謝謝你認真閱讀,的確是同鄉。後妻真名隱去是因為還健在,兒子們也不用真全名。雖然是真人真事,畢竟不是傳記,道聽途說的加些小說手法。本文一再強調當故事聽。謝謝跟讀!
peter-us 回複 悄悄話 一路跟讀大作,也猜測“慧玲”有可能是同鄉,直到這一篇才確認了。本文中的鄭汀老師當年在家鄉也有耳聞,感謝此文的詳述。文中提到鄭的後妻的名字應該是叫“鄭鳳英“,不是如文中所提的”王麗美“。實際上貴文中也有過正確的表述:“我母親當年是鄭鳳英工作的醫院的內科主任,所以我也聽過王麗美的許多軼事“,隻是未知何故將“鄭鳳英”與“王麗美”搞混了。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瓜蘇' 的評論 : 是的,在那個顛倒黑白如羅剎海市的年代,很多受迫害被怨屈的不幸之人,隻有用言過其實的批判作踐自己才能過關!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ongchuanli' 的評論 : 手機版文學城上無法回複評論,有時延誤回複,有時胡亂回應,請原諒。您對小文的縮寫和美評,我覺得比我自己寫的故事更深刻!感謝您花時間認真閱讀,更感激您幾乎一篇不漏地給予我極大的幫助!寫完小文我的心發堵了幾天,但願中國的知識分子永遠都不要再遭到鄭汀先生的厄運!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瓜蘇' 的評論 : 非常欣慰小文能得到您的好評和共鳴!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瓜蘇' 的評論 : 感謝蘇蘇來訪,而且讀得那麽認真,您對本文的認可和美言,著實給我很大的鼓勵,多謝了!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瓜蘇' 的評論 : 是的我婆婆是五十年代中期北大曆史係畢業的,翦伯贊教授的高足,也是一生坎坷被貶回老家,在那個年代,有良心的知識分子大多遭大罪。
南瓜蘇 回複 悄悄話 慧玲寫的好極了。我閉上眼睛虛空了幾分鍾,才讓自己心情安靜下來。

斷腸人在天涯,一聲歎息。
南瓜蘇 回複 悄悄話 加之檢討作賤自己深刻,

作賤二字用得讓人唏噓。隻有靠作踐自己,才能減輕別人對自己的作賤,何其可悲可歎?
慧玲寫的真好。
南瓜蘇 回複 悄悄話 慧玲婆婆那個年代竟然是北大畢業,實在了得,讓人心生敬意。書香世家。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仔細閱讀本文並且寫下精彩評論,的確久遠的往事令人不勝唏噓,七十多年裏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荒誕的事情一再發生,但願曆史永遠不再重演!
tongchuanli 回複 悄悄話 這篇真人真實的故事敘述了文中主人公的一生淒苦經曆,讀後令人無不唏噓感慨。中台分治、戰爭與曆史的創傷,深刻地影響著那個時代的每一個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的命運。鄭汀原本有個甜蜜的婚姻,可是1949年後妻離子散,反右運動中不幸落難,文革期間又挨批挨鬥;離散25年之後才得以跟結發之妻在京相聚不到24小時,見麵之時“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在無限悵然失望之中,短暫握手後又要永遠地分手……那一輩人為何有如此之多的悲苦人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也都不可能完全地撇下過去。曆史總是深刻地影響著個體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胡希明其實並沒有徹底放下她的過去,而鄭汀也因命運的擺布而愧對妻女且一生都不能釋懷。這就是一幅時代與人生的不尋常畫麵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