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囈語

旅美三十五年,如今閑雲野鶴安度晚年,偶得文思泉源,盼借此博客平台抒發,自娛自樂,也求高手斧正。
正文

財務自由是怎樣煉成的――兩家華人披荊斬棘殊途同歸

(2023-04-06 06:04:12) 下一個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Gold will always shine);“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奮鬥,愛拚才會贏”,這二句話應該是中國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詳的吧?今天故事的四個主人公的人生軌跡就是典型的印證!

認識老李是在9.11 後不久的一天,那是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那天下午我就要進手術室了,但先生與女兒還在天上飛著,要到傍晚才能來到醫院。我的先生和女兒去中國一段時間了,先生在上海當客座教授,女兒延遲一年入讀哈佛大學,跟爸爸去中國大學裏學習些中文、曆史和藝術課程。我一個人住在波士頓家裏,突然空巢又閑不住,招了工人來裝修房子,自己也東轉西擰忙得歡。不料樂極生悲,有天半夜醒來,突然腦袋有點疼,還起了個小包,一看天花板上的燈罩落下來砸到頭了。開始沒多注意,不承想後來二周頭疼惡心不斷加劇,甚至開車連方向都弄不淸了。照了腦CT發現是硬膜外出血,醫生安排二天後手術。頭疼得厲害,但神誌還清楚,打電話給在紐約當醫生的老同事詢問手術前後注意點,她馬上找到本地的醫大校友會長老李說明情況,老李並不認識我,但聽到我孤獨一人無人陪護手術,馬上欣然應允,手術當天他請假,上午就到病房來陪伴我,開導我,記得我們還聊了些人生哲理宗教信仰的問題,使我術前精神放鬆許多。

下午一時我入手術室,先生在天上從飛機裏打電話給作為家屬在手術室外等候守護的老李,不斷跟蹤手術進程,很是有點戲劇性的緊張氣氛。所幸那在腦袋上動刀子的手術進行得頗順利,血腫清除了。術後麻醉醒過來在病房裏,睜眼見到風塵撲撲的父女倆,還有笑吟吟的老李,不禁淚奔了。此後因為感謝老李在我們危難之際出手相幫,一個多月後,我們夫婦設了家宴款待老李一家人,這才見到了李太太和他們的四個孩子。李太太很爽朗,朋友們都稱她鄢姐,身材適中,說話帶笑,麵目娟好靜秀,典型的中國南方女子,怎麽也看不出是生了四個孩子的媽媽!她和老李站在一起特別般配。那次在手術前心煩意亂的,我都沒怎麽觀察老李,這才發現他還真是一表人才,個頭中等挺健壯,談吐優雅有文化,一雙眼睛透著洞悉世事的聰明。這邊我們兩對夫妻相談甚歡,那邊我女兒與四個小朋友早就玩在一起了。他們的大女兒與我女兒同歲,都是幼齡從國內帶來美國的,來美國後生的二兒一女彼時才7-12歲,我們很羨慕他們有這麽多兒女卻一點都不忙亂,孩子們教育得那麽彬彬有禮聰明可愛,這一定是一對非凡的夫妻!
我們天南地北地聊天,這才知道老李和鄢姐是小學五六年級時的同桌,倆人老家相距僅有十華裏。都道是“山溝溝裏飛出金鳳凰”。老李的家鄉是閩中山區高山環抱之中的一個美麗原生態村莊,五十年代中期他出生於一個赤貧的農民之家,他是家裏的第三個孩子,但卻是長子,母親獨自在家生產,給自已接生,剪斷臍帶一看是個盼了幾年的男孩,狂喜地撐著出屋去報喜,卻把哇哇大哭的嬰兒裸陳於稻草床墊上,等母親帶著丈夫和女兒齊齊來看男嬰時,大家才手忙腳亂地把已凍得哭不出來的小嬰兒包好。老李小時候身體瘦弱多病,經常感冒咳嗽,清涕長掛,母親頗為自責,也就對他格外珍惜,雖然後來又有了兩弟兩妹,但老李卻從小被母親照顧得格外周到。李家雖與村裏許多農戶一樣家徒四壁、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卻明白“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老李剛滿6歲,就被父母親送去村辦初小念書,給他啟蒙教育的鄢慶樞老師是被貶回鄉務農的民國時期軍政大學畢業生,原國民黨退役中校,他感恩鄉親們不嫌棄自己的政治背景複雜,所以教書育人不遺餘力。他滿腹經綸知識廣博,悉心培養著深山裏的孩子們,十幾年後把小山村農戶都變成了耕讀之家。日後那個僅500多人口小山村竟然成了聞名遐邇的文化村,先後走出了一百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還有七名國內外博士生,被譽為“博士村”!

老李自幼聰穎好學,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10周歲時就出山到鎮上的中心小學插班繼續念五年級,由於他老家海拔九百多米,上下山來回要爬山越嶺攀石階五華裏,晴天暴曬爬三四百級台階後再走狹窄山路,雨天路麵泥濘上下連爬帶滾石階滑溜,因此十歲的小孩隻能住校當寄宿生了。他的同桌是個眉清目秀的同歲小女孩,是中心小學的文藝小明星加學霸,這就是幼年的鄢姐,她家住在鎮裏的街道上,家境殷實。她的父親跟老李的爹交誼頗深,兩家早已彼此認識多年。

老李小時候麵黃肌瘦,整天穿著媽媽手縫的一套土黃色衣褲,都洗得發白了,但還算幹淨平整,這是當年他全家七姐弟最好的一套衣服,每次回家清洗時因沒有像樣的換洗衣服,他都要在被窩裏躺半天等烘曬幹了才能穿上。赤貧人家的苦孩子剛開始在學校裏遭人白眼輕慢,但不多時竟門門功課都拔尖,同桌的女孩子也不禁對他有些好感了,而十歲的男孩兒卻已經在心中默默地想著:長大了若能跟她在一起多好!可這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同桌一年多之後,在小學六年級時就爆發了文革,山區小學也停課了,過了二年老李上了初中一年級,學校裏整天搞學工學農不教正經課,念了不到一個學期,父親和他商量:既然上課也是學農幹活,不如回生產隊勞動,還能掙點工分幫助家裏取回隊裏分配的口糧。老李看著一愁莫展的父母,一貧如洗的破家,二個姐姐沒有念書,早早嫁了老實農民為妻,大弟和大妹也都失學或輟學到田間幹活,最小的弟妹還嗷嗷待哺。他一向體恤父母,雖是萬般不願離開校園,也隻得在14歲那年回鄉種田了。但他卻並未沉淪,一邊用雅嫩的身體拚命地勞作,很快向鄉親們學到很多種地的把式,一邊繼續自學初高中課本,還讀遍了鄉裏所能找到的書本,廣涉古文詩詞、中外名著等等。由於他的聰慧誠實,小小年紀就被鄉親們推選為生產隊裏的記工員和保管員,成為左鄰右舍都稱讚的才德兼備的少年。冥冥中,上帝垂憐眷顧著這命運坎坷的孩子,兩年後,16歲的他被招工成為縣委通信員,吃上了皇糧,這是他命運的轉折點!又過了兩年,18歲上了省屬衛校醫士專業學習,因學業優異,20歲畢業時成為班上唯一留校的藥理學教師。22歲那年,全國恢複高考,老李用了三個月時間,硬是啃完初高中的數理化課程,且語文政治平素胸有成竹,遂以高分考上醫科大學,成為家鄉村莊600年有史以來的第一個本科大學生。他五年後醫大畢業,由校方考試擇優錄取再次脫穎而出留校任教!從偏僻山區初一輟學的泥腿子成為省城高校藥理係教師,僅僅花了十年時間!但是他的腳步並未停止,1984年他通過了教育部全國出國留學英語EPT考試,次年赴美留學,1990年獲得明尼蘇達大學藥理學Ph.D.博士學位。而後在職場一路開掛,二十多年來,一步一個腳印,從博士後成為美國一家生物製藥公司的首席科學家,手握幾個專利,協助硏發成功特效的靜脈注射用抗生素…… 他的辛勤加天才自然地也為他帶來了幸福的生活和不菲的財富。
老李這邊一路奮進,鄢姐也是不凡的女子,她高中畢業後當回鄉知青勞作幾年,也在七七年高考中榜省城大學生,她是當年全公社唯一考上本科的大學生(老李是從衛校考上本科)。幼年時的同桌失散多年後的相聚自然不止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很快有了浪漫的愛情。大學畢業後,兩個山溝的孩子在省城的大學裏安家了,生下大女兒,幸福美滿的家庭羨煞旁人。夫唱婦隨來到美國後,鄢姐除了讀研究生課程並找到對口工作,重點是照顧家庭當賢妻良母,喜歡孩子的夫婦倆在五年裏又生了二男一女,湊成二對好字!我知道這些後差點沒驚掉下巴,連著對鄢姐驚呼:“偉大母親!”,四個孩子的大家庭在我認識的親友同學圈子裏是絕無僅有的,不用說國內長期的一胎化,赴美老留和華人中也視多子女為畏途,當地老美家庭也多是一二個孩子,丁克的也不少見。培養一個孩子成才所費時間精力金錢都難以估量,更何況四個!看到我疑惑的眼神,鄢姐和老李都笑著異口同聲:“我們都喜歡孩子!” 最不可思議的是鄢姐幾十年來始終是全職上班族,公司的中層管理者,她在養育四個孩子之外還熱心社會公益,1996年與另外倆好友在當地創辦了一所中文學校,她擔任副校長、校長多年,二十多年來星期日下午都在學校教中文,還抽空筆耕不綴,寫下不少回憶錄和散文隨筆。我常驚歎她的充沛精力,她怎麽能在事業家庭之間如此遊刃有餘?夫妻倆真的都不簡單呀!

君子之交淡如水,家宴之後我們兩家都隻是偶爾電話交談,時而有party 聚會吃吃喝喝,印象最深的是大約十年前,老李母校醫科大學校長帶團訪美,夫婦倆請了校友和老朋友們給他們接風,我和先生也去了。盛大party 就在老李家新買的波士頓西郊大屋裏舉行。五六十名賓客盈門,觥籌交錯歡聲笑語,我們和老李夫婦多年未見分外開心,在鄢姐帶領下在房子三層樓上下參觀,不禁感歎他們真是實現美國夢了!在同期的留學生中住上如此高大上的豪宅還真不多,房子占地麵積有六畝,客廳巨大,水晶吊燈金碧輝煌,家具家電都美侖美奐,再講下去就羨慕妒忌恨哈!正在參觀和胡吃海喝之間,校長開始講話了,讚揚老李夫婦對母校的支持捐助。我們這才知道從不張揚的老李曾經兩屆擔任海外校友會會長,並在旅美校友中建立了助學基金會,向校友募捐集資後每年資助母校家庭貧困學生30-50人。校長還列舉了老李夫婦愛校愛鄉的善舉,我們這才知道,他們一家已經給家鄉先後捐資幾十萬元人民幣,率先捐款修建了一條從山腳通往山坳村裏的水泥路,村民們徹底結束了攀爬石階土路的苦日子,然後是捐款修建村裏的文化中心,在當地傳為佳話。老李也沒忘了幫助過他的鄉親們和最初踏上社會任職的單位和學校,幾乎是雨露均沾麵麵俱到地各方捐助,當然對留在老家的父母姐弟妹們也是盡力相助。這就頗讓我震驚了,一對在高科技公司工作的夫妻,要養育四個孩子,如何有餘力如此慷慨捐贈回饋家鄉?

帶著這個疑問,一個周末我接通了鄢姐的電話,正想細問一番,老李接過話頭說要請我和先生隔天晚上去木蘭中歺廳小聚再細聊。那天傍晚我們四人推心置腹相談甚歡,老李坦陳他們家已經基本實現財務自由了,因為公司給的Stock Options股權和獎金不少,投資理財回報也不菲,所以有能力付清四個孩子近百萬的大學學費,同時兼顧幫助家鄉故土以及大學母校學子們的需要,自己都是盡力樂捐。老李還說道:“我人生的座右銘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能為家鄉出點力我心裏高興,因為‘施比受更有福’啊!” 鄢姐更是心直口快:“其實哪有什麽決竅?還不是努力工作賺錢,勤儉持家,有點錢就儲蓄,買靠譜的股票基金以錢生錢!我們有點餘錢能回饋社會也是福氣!” 我們聽了這些話,除了佩服還能說什麽呢?正在這時,門外進來了一對老年華人夫婦,老李和鄢姐看到後馬上站起來與他們親熱地打招呼,笑問道:“老張老文你們也來這兒吃飯呀?”  隻見這對夫婦衣著樸素,男的頭發花白稀疏,戴著一付眼鏡,身板硬朗。女的也不年輕了,但頭發還是黑的多,笑咪咪的,臉上的縐紋舒展開來,好一個慈祥的老奶奶!待他們走到裏麵的歺桌開吃,老李不無感慨地說;“要說實現財富自由,這二位才是高手!” 於是他娓娓道來,我們聽的津津有味。

老張的人生經曆更是跌宕起伏,他比老李整整年長二十歲,出生於中南一個大城市,解放後因父親是地下黨員建國有功,由軍區政治部主任寫了親筆信,全家除母親外,父親和7個兄妹全部特批參軍參幹。老張時年隻有十五六歲,也被保送到中南軍政大學學習,林彪元帥是他們的校長,名聲牛氣哄哄的軍大卻隻有8個月就結業了,從小就很拎得清的老張卻不急著參加工作,他下定決心要考上真正的大學,學一門有用的技能。於是他複員回家,17歲那年考上了中國東北一所著名的醫科大學,1958年畢業時成績優秀,本已內定留校任教,卻因得罪領導,陰差陽錯被分配去了新疆某地區醫院任內科醫生,後來當上科主任,又在新疆碾轉幾個醫院,幾年後調動到了白求恩醫科大學,文革後又調到到南方的一所大學醫學院當上病理教研室主任。三十多年間,一個醫學專家楞就像一顆螺絲釘似的,不斷給亂換地兒擰來擰去,連專業都給從內科主任變為病理教研室主任了。

老張在大半個中國行醫和生活,看破了政治險惡、世態炎涼,表麵上波瀾不驚其實極有主見,他曾推心置腹地跟老李講過:“ 我早看穿了各種陰謀陽謀,我從未想去申請入黨,反右時也不上當不去鳴放,文革時當徹底的逍遙派,我最對得起自己的決定一是上大學進醫學院,二是在美國留下來!” 講這話時老張已經來美國幾年了。他是在八十年代末得到一個來美國做訪問學者的機會,當時已經年過半百,一年後,研究合作項目結束了,他和太太決定留下來,從頭開始在美國立足奮鬥。太太老文也是國內的醫界翹楚,與老張一起畢業於同所醫學院,夫唱婦隨不離不棄碾轉各地,但老文更是術業有專攻,她是個外科主任,技術精湛妙手回春,病人稱她“外科一把刀”、“文一刀”,可以想像她在當地的事業和名氣。可是不管他們在中國是多麽高端的名醫,到了美國一定要考過醫學執照,做完三年住院醫生訓練才能行醫,可是他們倆沒有英語基礎,即使發憤幾年考上也到了退休年齡了,於是夫妻倆決定放下身段,另辟蹊徑,從零開始在異國他鄉打拚,這該有多大的勇氣呀!所幸的是老文的運氣非常好,有人把她引薦給鄢姐,對這個比自己大二十歲的女外科主任來應聘實驗室化學分析助理的工作,鄢姐不禁肅然起敬、惺惺相惜,剛好她是該部門的經理,有雇用的話語權,就收下已近“耳順之年”的老文,而老文“外科一把刀”的基本功不是吹的,很快熟悉工作,得心應手遊刃有餘。鄢姐滿意之餘,把聘用老文的始末告訴丈夫老李,希望丈夫能出手幫助打粗工零活的老張一把,給他一個進科技公司的機會。巧不巧老李的實驗室正處於研發新抗生素的關鍵時刻,需要做動物試驗,老張的病理學研究背景簡直是天造地設的,所以老李作為公司藥理部的資深科學家,申請了藥理研究助理員的職位,把老張招入麾下。就這樣,老李夫婦成了老張夫婦的伯樂,這對高齡的高知夫妻非常珍惜得來不易的平台與支點,工作勤懇踏實,兩人都升職加薪到各自職位的天花板,工作到了七十多歲才退休!

可是如果你認為故事至此圓滿結束了,那就看扁了張、文夫婦了。他倆雖說在美國奮鬥起步晚,但聰明的頭腦與敏銳的洞察力卻高人一籌。他們工作穩定幾年後,克勤克儉地攢了第一桶金,正逢美國金融危機爆發,房地產崩盤,他們及時抓住機遇,業餘時間專門去買拍賣的極低價位公寓房。因為他倆有很好的穩定工作,銀行貸款很容易,再加上他們經營有方,破房修新後即出租,有現金流了再購幾套房子,還運用扺押貸款買更多的房子,數年之後他們手頭就有了近十套公寓出租,月入數萬刀;如今房地產業回暖,樓價已升值數倍,這番操作看得他們的老板老李和鄢姐都目瞪口呆!直讚“高人哪!” 正暢聊著,老張和老文吃完飯出來了,兩家人殷殷道別依依不舍,其時我們也吃完飯了,老李就叫來女服務員要帳單,不料被告知帳單已經結過了!啊,竟是老張夫婦付的帳單!我們那天海聊海吃,150多美元呢!多不好意思讓別人請客了!趕緊追出去想道謝,老文已經開車帶著老公馳離了,隻是揮手笑著!老李夫婦挺感動,因為在美國朋友間吃飯常常AA製,搶著付賬的極少,更何況給鄰桌朋友付款!我卻說:“這是他倆心心念念的要報答你們的知遇之恩,終於找到機會了,隨他們吧!” 我其實竊喜,自已沾光也“被請客”了一回,哈哈!

老張夫婦瞅準時機投資房地產,在人生後半段竟然逆襲成功,實現財務自由,很是令人欽佩。我常想:財務自由的門坎到底有多高?有人的目標是成為億萬富翁,有人講有車有房,加上有股票存款百多萬,再有幾套出租房有現金流,最主要的是有旱澇保收的社安金養老金,最好金額能兩三倍於生活開支,這樣就後顧無憂,也算財務自由了。我們旅美學人白手起家的芸芸眾生比較傾向於這低端的財務自由,也更容易達到此目標。老李和老張兩個家庭的財務自由之路都是華人實現美國夢的現實途徑,令人羨慕,令人感動,也使人奮進!啊!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而且愛拚才會嬴!雖時移世異,物換星移,至今我仍時常想起這兩句經典名言!

2023-04-06
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8)
評論
Ting1001 回複 悄悄話 我們稱鄢姐 super women
Ting1001 回複 悄悄話 我們稱鄢姐 super women
Ting10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老李和鄢姐繼承了福建人的聰明 勤奮 樂於助人的品德
Ting1001 回複 悄悄話 老李和鄢姐 原來是青梅竹馬呀
Ting1001 回複 悄悄話 哈哈,老李和鄢姐我也認識。家住西郊。我孩子曾經去過那個城的中文學校。鄢姐是我孩子的班主任。
Ting1001 回複 悄悄話 哈哈,木蘭中歺廳 在Waltham.我們86年來美國的第一個落腳點
CBA7 回複 悄悄話 精彩的人生,精彩的故事,謝謝博主分享!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彩煙遊士' 的評論 : +1

讚好文!:)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mithmaella' 的評論 : 是呀,有誌者事竟成,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謝謝評論!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彩煙遊士' 的評論 : 遊士大師好,我是種菜二群的寧靜致遠,跟您學種了二年菜,大蒜白菜番茄都喜人。今年1月開始來城裏玩,他鄉遇故知,甚樂!謝謝您的評論,以後我們多交流!
smithmaella 回複 悄悄話 好文!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彩煙遊士 回複 悄悄話 寫的真好!大家都應該向老張學習;)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榕城_MA' 的評論 : 是的,苦難和逆境使人堅強,能夠轉化為奮鬥的動力,最終迎來成功,但代價往往很大的。我聽完他們的故事,非常感動,才l寫下此原創小小說,與讀者共勉。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mlandlord' 的評論 : 聽您這麽說,一定對房產投資很有經驗,請分享,謝謝你!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elloworld1000' 的評論 : ow He is rich! He may have ready reach financial freedom!
smlandlord 回複 悄悄話 房產投資,十年可成,路在腳下,敢走就行。
榕城_MA 回複 悄悄話 好勵誌又能幹的兩對老中,我們這些晚輩真是比不上他們。他們年輕時的苦難把他們磨練得強大,有高情商和智商,勇於嚐試並吃苦耐勞。短時間內實現美國夢,真讓人佩服。
helloworld1000 回複 悄悄話 one of my classmates has 4 condos and one house in Boston, one condo for her family, the others all rent out.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哈哈就是的,所以我講財務自由門坎有高低!謝謝您關注和讚許。讀文後有同嗚很可貴,多謝了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好故事,為兩家好人點讚。華人習慣了勤儉持家,再窮的也會未雨綢繆,存上一點錢,雖然家產有多有少,但周圍的華人,還真沒有吃了上頓愁下頓的,也算是達到了某種程度的財務自由吧。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謝謝京妞名作者的關注,的確是撿了條命,還好在本院診斷加手術及時,不然血腫加大壓迫生命中樞就沒救了,前二天文學城新聞有個大學生一覺沒醒來,屍檢就是半夜頭顱撞到哪,後怕哪!生命無常,珍惜每一天!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unchenxx' 的評論 : 同意您的觀點,謝謝關注與共嗚!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頂級朋友' 的評論 : 謝謝你贊揚,聰明勤奮善良的人們總是在冥冥之中,命運終將給予最好的安排!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燈掉下來了, 好危險啊。 幸虧及時醫治。 你們都是能幹的人, 佩服。 問好。
munchenxx 回複 悄悄話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生命自有她的出路!
頂級朋友 回複 悄悄話 好文讚,確實是聰明且善良的兩對夫妻,敬佩!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ongchuanli' 的評論 : 謝謝評論,人生到了中老年階段,奮鬥拚搏十數年後,實現財務自由必將成為頂級的concern, 本文試圖通過兩家華人的故事在城裏引發關注與討論。每個人的生命曆程都是一本書,老李夫婦從貧窮苦難中蛻變,老張伉儷從老年絕境裏崛起,都是何等的勵誌!讓我們一起細細閱讀這四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永遠搏擊,永不言敗,永不停頓!
tongchuanli 回複 悄悄話 好文!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在實現財務自由方麵,也是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來達到殊途同歸。常見的途徑有:1、存錢和投資:通過存儲和投資,可以逐漸積累財富,若幹年後實現財務自由。這可能需要逐漸增加投資組合中的風險以實現更高的收益率。但要注意投資可能涉及的風險,需要仔細研究市場和行業動態。2、副業和兼職工作:在工作之外的副業和兼職工作可以提供額外的收入,以加速積累財富的速度。如文中的老張悉心投資房產出租。3、創業:成為企業家可能是實現財務自由的另一種方法。4、精打細算約束開支,可以釋放更多的資金來積累財富,加速實現財務自由。以上不同的途徑可能適合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