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量子糾纏的男人

我命由天不由我?天是什麽?我又是誰?
正文

與自己和解:如何避免內鬥

(2025-08-25 14:55:34) 下一個

 

 

 

我在加州的清晨醒來,薄霧像一層不肯退場的舊思緒,貼在窗上不散。人這一生,最累的戰爭不是山海關外,而是胸腔裏那條看不見的前線。它沒有號角,卻日日征兵;沒有硝煙,卻讓人咳出疲憊。我曾以為要靠更大的勝利去壓過內心的喧嘩,後來才明白,真正的勝利是讓喧嘩有處可去。

 

內鬥的根,比我們想的更平常。它長在三個地方。第一是“自我畫像”,也就是我以為的“我”。童年的一句評價,職場的一次失誤,親密關係裏的一次誤解,像一滴墨滴在紙上,不斷暈開,變成我們對自己的草圖。我若緊緊守住這幅草圖,世界的一舉一動都像在撕畫,於是我拔劍。第二是“未竟之事”。未表達的憤怒,未流過的眼淚,未告別的告別,像密封的瓶子,壓力越積越高。第三是“過度用力的控製”。我企圖把生活按在桌上量尺寸,它卻像溪水,越握越漏。於是內心出現兩支軍隊:想要控製的一支與渴望自由的一支。它們在我身上廝殺,便有了所謂的精神內耗。

 

怎樣讓前線撤回大地。第一步是看見。看見不是分析,而是承認。就像夜裏摸索到門把手,先停一下,告訴自己這就是門把手。看見身體的信號,心跳快了,肩膀緊了,胃縮在一起,這些都是內心舉起小旗子的方式。看見一個念頭走來,“我不夠好”“他們不懂我”,這些念頭像路過的旅人,向我打招呼,不必跟著他們走。

 

第二步是命名。給自己的情緒起一個樸素的名字:這是擔心,這是羞怯,這是不被看見的感受。名字像鑰匙,替情緒找到門。很多時候我們害怕的不是情緒本身,而是無名的濃霧。一旦有了名字,濃霧就化成了可以握在手裏的小石頭。

 

第三步是拆解。把糾纏在一起的繩子,一股一股理開。我問自己三個問題。現在的事實是什麽。我的解讀是什麽。我想要的是什麽。事實很少與我為它配上的戲同頻,解讀常常是過去的影子,需求則是當下那口真實的渴。把三者分開,誤會就少了半截。

 

我常在傍晚跑到海邊,聽潮水像一支古老的合唱。海的節奏告訴我----

 

第四步:允許。允許自己此刻還沒有答案,允許某段關係沒有一個圓滿的段落句號,允許今天隻走了一小步。允許不是放棄,它更像在泥土裏給根須留出呼吸。植物之所以能向上,是因為它在地底學會了向下。

 

避免內鬥,有一個簡單的訓練。我把它叫作“三分鍾安頓”。一分鍾把呼吸放在下腹,像把一盞燈掛在一個比較低的位置,照見腳下。第二分鍾把目光放在最小的可控動作上,比如把茶杯拿穩,把電子屏幕放遠一點,把要說的話少掉三分之一。第三分鍾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隻做一件對的事,那會是什麽。三分鍾之後,世界依舊喧鬧,但我的內心已把指揮棒握回手裏。

 

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往往是內在衝突的外放版。一個在自己內部常被忽視的人,會下意識地忽視別人;一個在自己內部常被否定的人,會輕易地否定別人。修複外部關係最快的方法是練習一種內在的禮貌:在做出反應前,先向內點頭。點頭不是同意,而是打個招呼,說一句“我看見你了”。當我能看見自己,也就更容易看見對麵那雙同樣繞了很遠路才來到此處的眼睛。

 

我也見過那種撕裂人心的場景。有人在病房門口笑著敲門,進屋後一秒崩潰;有人在會議桌上滔滔不絕,收拾電腦時卻像在收拾一地碎片;有人對孩子大聲訓斥,夜裏躲在衛生間裏捂住胸口。我們以為是外界逼迫,其實是心內沒有一個可以坐下來的地方。與自己和解,就是在心裏擺一把椅子,任何情緒來了,都先請它坐。坐一會兒,它便不必用砸門來證明存在。

 

有一次我在山路上迷了方向。地圖像故意捉弄人,箭頭轉來轉去。我索性關掉屏幕,順著風向走。風從哪邊涼,就向哪邊去。十分鍾後,我看見一條隱蔽的小徑,直通山頂。原來生活最常見的秘密在於順勢。我們以為的“努力”,有時隻是和風較勁。真正的努力,是找到風的方向,然後把帆升起來。

 

在許多故事裏,主角多半經過兩次戰鬥。第一次是和世界,第二次是和自己。第一場贏了,容易傲慢;第一場輸了,容易怨懟。唯有在第二場裏放下武器,他才成其為他。放下不是扔掉,而是把武器變成工具。刀可以砍柴,也可以雕花。憤怒可以毀壞,也可以雕刻出邊界;恐懼可以退縮,也可以提醒我準備周到;嫉妒可以傷人,也可以讓我看見我真正想成為誰。

 

有一個練習,能幫我把內鬥變內修。我把今天最在意的一件事寫下來,然後在旁邊寫三句話。第一句寫“我允許它暫時不完美”。第二句寫“我願意把注意力投向一個更小但可做的細節”。第三句寫“我今天就做它”。寫完就去做,不求大勝,求一厘米的前進。日子久了,內心會形成一種肌肉記憶,遇事便先落地。落地的人,很難被內耗拖走。

 

與自己和解,不是一次性的宣言,而是每天的手藝。像為自己煮一杯湯,水要開,火要穩,鹽要少一點,耐心要多一點。我常在夜裏寫下三行小字。今天我對自己做過的最溫柔的事是什麽。今天我對別人說過的最實在的話是什麽。今天我還欠自己一個怎樣的擁抱。三行字短,卻像三顆釘子,把心掛在可見的地方。

 

如果有一天,你覺得一切都來不及了,就請抬頭看看天。天並不急,它隻是把光交給雲,再讓雲交給地平線。我們也是如此。把理解交給自己,把善意交給他人,把節奏交給生活。當我不再把自己當作要被修理的機器,而是當作一株需要光照與水分的植物,我便學會了等待與生長。內鬥這兩個字,也就悄悄拆成了兩部分:內部與共。與自己共處,與他人共好,與世界共振。

 

願你在最忙的一天裏,也能找到那把椅子;在最吵的一刻,也能聽見心裏那口井的回聲。願你被善意照見,也願你成為那束照見別人的光。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期待https://youtu.be/dJaQVSsoXDM?si=UYMgbBfxDEzPEC3X,誠尋:數字視頻製作和“你的精彩故事”合作。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