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歌兒的想入非非

老公聽我說話,時不時會回一句,你真是DEEP thinker! 大概是我想的比較高深闊遠,竟使他常常無以回應。現在也到網上來繞一繞大家的腦回路。心理學上說,擴大自知和他知的範圍,對一個人發展自尊很好。
正文

三綱五常並非全是孔孟的教導

(2023-01-04 08:52:44) 下一個

早上起來想起兩個說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君為臣綱”,刷牙的時候就覺得這兩個矛盾。“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臣自然是不想死的。君也是不想死的。既然大家都不想死,君不欲為何可以施與臣子。

想到這裏,牙不重要了,上網搜了一下三綱五常的出處,才知道三綱 五常是將幾家哲人的思想融在一起發展的。融合的不那麽恰,就有矛盾了。

三綱指三倫理,起源於法家《韓非子 忠孝》,臣子妻 事 君父夫。

五常指五人倫,原型是孟子提出的“仁”“義”“禮”“智”。原本是“四心”,“惻隱之心”為“仁”,“羞惡之心”為“義”,“辭讓之心”為“禮”,“是非之心”為“智”。但後來發展為仁義禮智信。

西漢董仲舒根據“天尊地卑”的思想,明辨三綱五常的意思,又循“陰陽五行”,確立“綱常”的理論。這些記載在《春秋繁露》之中。

隨代王通與宋代朱熹都用過。三綱五常盛行於宋,明,清。估計其發揚光大朱熹功不可沒。

所以儒家的思想既融合了孔孟也有法家的思想,但這思想裏麵是有矛盾的。可不能將三綱五常的“陋習”甩給孔夫子。孔子從來沒要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孟子更是說過“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孔孟將天道仁義視高於愚忠。

孔夫子比朱熹還是厲害。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也要仔細學習分辨,不可被人PUA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蘭歌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兵團農工' 的評論 :
孔子相信學習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孔子所在的年代以出生定一切。士大夫貴族才有禮儀可言。孔子崇尚周禮,相信學習禮儀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平民百姓也可以成為君子,而士大夫不懂禮法,也不能稱為是君子。“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重點是說不斷學而且練習禮儀,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不是令人喜悅的嗎?並不是簡單地學習“數理化”知識。
所以孔孜孜不倦地教導他的學生,有教無類。

孔子對中國人的影響至深至遠。
蘭歌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connection' 的評論 :
孔子當年列國四處碰壁,直到後來才為帝王封神,其思想與其它的思想融合。現今的中國人學通他的思想的並不是很多。
beijingconnection 回複 悄悄話 孔子的東西符合封建統治者的利益所以一直被奉為神明,直到五四運動。胡溫時代曾有幾天把孔子雕像擺在曆史博物館前,很快移走了。
兵團農工 回複 悄悄話 實際上孔子是集當時人們常識之大成,然後結合自己對生活

的觀察和理解,說出了一些人們如何相處的道理。

所以有些道理不會過時。
ahniu 回複 悄悄話 孔孟之道還是農業文明 過時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