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PpvnucjvtqBqYxH8Xv4OQ
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國家緊急狀態,為提高美國的競爭優勢,保護美國主權,並加強美國國家和經濟安全,將對所有國家征收10%的“基準關稅”,該關稅將於美國東部時間4月5日淩晨0時01分生效。
此外,特朗普將對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征收個性化的更高“對等關稅”,該關稅將於美國東部時間4月9日淩晨0時01分生效。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玫瑰園發表講話
(圖源:視覺中國)
具體加稅情況
基礎關稅:
特朗普的政策將對除符合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國之間的《美墨加協定》(USMCA)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之外的所有國家的商品征收10%的關稅(不符合規定的商品將繼續按25%的稅率征收)。
對等關稅:
特朗普展示了一張標注“對等關稅”的大幅表牌,寫有美國計劃對哪些貿易夥伴征稅以及征多少關稅。其中,美國對中國實施34%的對等關稅,對歐盟實施20%的對等關稅,對巴西、英國實施10%的對等關稅,對瑞士實施31%的對等關稅,對印度實施26%的對等關稅,對韓國實施25%的對等關稅,對日本實施24%的對等關稅,對印尼實施32%的對等關稅,對泰國實施36%的對等關稅。
汽車關稅:
特朗普表示,美國將對所有外國製造的汽車征收25%的關稅,從美國東部時間午夜起生效。汽車關稅將涵蓋汽車、輕型卡車、發動機、變速器、鋰離子電池以及輪胎、減震器和火花塞電線等較小的零部件。其中針對汽車零部件的關稅將不遲於5月3日開始征收。
短期衝擊與中國賣家的應對挑戰
供應鏈成本飆升、訂單下滑
轉口貿易亦不容樂觀
對中國賣家而言,美國加征關稅與取消 “800 美元免稅包裹政策” 將帶來巨大挑戰。此前,中國商品已被加征至 20% 關稅,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取消免稅政策後,依賴輕小件、高頻出貨的賣家發貨成本預計將上升 15% - 20%。
彭博社預測,此輪美國加征關稅將使全球供應鏈成本整體上升 40%,中國跨境商家的美國客戶下單將更加謹慎,訂單量可能下滑 15% - 30%。
(剛在越南開廠的賣家實時反饋)
此前,為規避原產地規則,不少賣家將生產環節轉移至東南亞等地。然而,此次美國對多個中轉國同步加征高額關稅,越南、泰國、柬埔寨的關稅分別高達 46%、36%、49%。這將導致產能轉移的成本優勢喪失,部分已轉移產能的賣家生產成本預計將上升 10% - 15%。
加稅負擔實際轉嫁給了美國消費者
以休斯敦家庭的真實裝修經曆為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的喬治?米勒夫婦計劃翻新廚房和客廳,原預算為 3.5 萬美元。但在 2025 年關稅政策實施後,實際支出增加至 4.1 萬美元,漲幅達 17.1%。以下是具體對比:
美國谘詢公司安德森經濟集團研究表明,美國消費者可能因汽車加征關稅這一政策,麵臨每輛新車價格上漲 4000 至 12500 美元。在美國市場,售價低於 3 萬美元的新車幾乎全部依賴進口,通用、福特等美國車企為追求利潤,已戰略性放棄在美國生產低價車型。
新關稅政策實施後,車企為維持利潤,將關稅成本轉嫁到車價上,使得工薪階層和中產階級家庭購車預算大幅超支,不少消費者隻能無奈放棄購車計劃或轉向二手車市場。
全球及美國國內反對聲一片
政策存反轉可能?
美國宣布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後,遭到美國國內外輿論的激烈批評和反對。美國商會負責國際政策的高級副總裁約翰·墨菲對媒體表示,加征關稅將“傷害而非幫助美國汽車工業”,危及很多美國人的工作崗位。
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表示,加政府將研究如何對美國采取反製措施。他認為,美國加征汽車關稅是對加拿大和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擊”,兩國關係“正在破裂”。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表聲明,稱美國決定對進口汽車加征關稅令她“深感遺憾”。汽車產業是提升創新、競爭力和高質量就業的產業,歐美雙方供應鏈已深度融合,“關稅對企業不利,對消費者更不利”。她表示,歐盟堅持通過協商解決分歧,同時確保維護自身經濟利益。
我們采訪了從業多年的外貿專家,
一起來看看他們怎麽說?
影響程度
①產品範圍與營收影響:
不同企業出口產品各異,受關稅影響程度也不盡相同。此前加征關稅,部分以機電產品出口為主的企業表示,美國加征關稅涉及公司近 30% 的產品,公司營收下滑 15% - 20%。而一些服裝出口企業,受波及產品範圍在 10% 左右,但由於服裝行業利潤微薄,此次加征或將對公司營收造成更大衝擊。
②價格競爭力與市場份額:
加征關稅無疑會使產品在美國市場價格上升,削弱其價格競爭力。部分企業擔心,市場份額可能會被其他未受關稅影響國家的同類產品搶占。例如,原本占據一定市場份額的中國電子產品,可能會因關稅導致價格劣勢。
③產業鏈上下遊影響:
從產業鏈角度看,加征關稅對上遊供應商和下遊客戶都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上遊供應商麵臨訂單減少的困境,部分中小供應商甚至可能因資金周轉問題倒閉。下遊客戶則需承受更高的采購成本,一些客戶為降低成本,開始尋求其他替代供應商。
④轉口貿易影響:
轉口貿易深受美國加征關稅政策的影響。一方麵,美國對部分商品加征關稅,導致貨物在中轉環節手續愈發繁瑣,物流成本大幅攀升,致使部分客戶取消轉口貿易訂單;另一方麵,美國持續強化對轉口貿易的監管,嚴查貨物原產地,一旦發現違規操作,企業將麵臨高額罰款,遭受重大損失。
以東南亞地區為例,這一影響尤為突出。此次美國宣布對東南亞多個國家征收 “對等關稅”,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柬埔寨等國分別麵臨 46%、36%、32%、24% 和 49% 的高額關稅。這使得原本經這些國家轉口的貿易成本急劇增加,轉口貿易的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
此前,美國還對東南亞國家特定產品加征關稅。2024 年 11 月 29 日,美國貿易官員宣布對泰國等東盟 4 國的太陽能板征收新一輪進口稅。這一舉措導致相關產品在轉口時不僅手續更加複雜,還要額外繳納高額關稅,部分從事太陽能板轉口貿易的企業訂單量大幅下滑。不僅如此,美國針對中國通過東南亞轉口的部分產品開展調查,2025 年 2 月 21 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初步裁決,認定中國通過馬來西亞轉口加工的穀氨酸鈉規避了自 2015 年起對華實施的反傾銷稅,要求對相關產品征收 56.54% 的保證金,嚴重打擊了該類產品轉口貿易的積極性。
在此背景下,東南亞轉口貿易市場風險顯著增加,企業麵臨的不確定性大幅上升,從事轉口貿易的企業生存愈發艱難。
麵對美國加征關稅,
外貿企業有何應對措施?
①轉口貿易應對方法:
麵對美國加征關稅對轉口貿易的衝擊,企業可以采取多種應對策略。一方麵,企業應當加強與中轉地合作夥伴的溝通,優化物流流程,降低物流成本。例如,提前規劃貨物運輸路線,選擇更為便捷、成本更低的中轉港口。另一方麵,企業需嚴格遵守各國關於原產地規則的規定,確保貨物來源、加工等環節符合要求,避免因違規操作遭受處罰。同時,企業還可以通過與美國客戶溝通,尋求雙方認可的解決方案,比如協商分擔因轉口貿易成本增加帶來的費用 。
②製定應對方案:
多數企業已製定應對方案,部分企業選擇與客戶協商共同分擔關稅成本,部分企業則嚐試優化生產流程,降低生產成本,以消化關稅壓力。少數企業在評估後,適度提高了產品價格,但也擔憂這會影響產品競爭力。
③沿用與調整經驗:
在過去應對貿易摩擦的過程中,一些企業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如拓展多元化市場、加強研發創新、優化供應鏈管理等。此次,企業在沿用這些經驗的同時,也做出了新的調整。例如,加大對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加強與國內供應商的合作,構建更穩定的供應鏈體係。
④行業格局變化與定位:
專家們認為,美國加征關稅將促使行業格局發生深刻變化,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一些競爭力較弱的企業可能會被淘汰。外貿企業要在新的格局中找準定位,就需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高產品附加值,向高端製造和服務型貿易轉型,在新興市場和高附加值產品領域尋求發展機遇。
美國加征關稅給全球貿易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各國和外貿企業都需積極應對。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優化貿易結構、提升自身競爭力等方式,在這場貿易風暴中尋找新的發展機遇,推動全球貿易朝著更加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往期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