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五四精神心是翻牆

(2024-05-08 17:22:17) 下一個

https://mp.weixin.qq.com/s/YZXFlemiwb7GORhEfaDJ9w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翻牆

jt 漸入佳境aaa 2024-05-04 03:06 

關於105年前的五四運動,我們還記得什麽?好像是一群學生鬧事。那麽,跟“一二九運動”有啥區別?口號、領導者?當然有區別,問題是我們不記得,甚至都不記得它要幹嘛,隻大約知道是要愛國的。那關於五四我們究竟還記得什麽?燒房子呀,燒了賣國賊的家。如果沒有火燒趙家樓這麽有畫麵感地事情,五四就隻是一個抽象的曆史名詞。下麵是火燒趙家樓胡同的具體記載:

“匡互生心急如焚,這時,他猛然發現大門右側有一個窗戶,他以少年時代練就的武功,縱身躍上窗台,一拳將窗戶玻璃擊得粉碎,兩手用力一瓣,把窗戶上的小鋼筋拉彎,然後一躍而入,接著又有四五個準備犧牲的同學爬了進去。”

寫這段文字的人仿佛親自參與過,細節之豐富,擰得出水。究竟有多少水分,不清楚。但從常識出發,既然曹宅大門緊閉且堅固,手無寸鐵的學生要衝進去,必然要采取一個動作,翻牆。關鍵就在這裏,沒有翻牆就沒有火燒趙家樓,就沒有足夠的傳播效率,就不會占據全國報紙頭版,五四運動就成了五四散步,所以,五四精神關鍵在於翻牆,偉大自翻牆始。受五四精神的感染,我比較喜歡翻牆。先是翻學校的圍牆,後來是翻信息的圍牆。

70年代末,中國人民比較自豪的一件事情是,收音機有短波(據說朝鮮現在都沒有短波收音機),可以在巨大的幹擾下隱隱約約收聽到敵台。

80年代中後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短波的雜音隨之減少了些,加上收音機質量越來越好,收聽效果好了許多。大學宿舍是收聽敵台的主要場所。

進入90年代,我國製造業迅速崛起,收音機製造技術有了突破性的進步,珠三角是主要生產基地,出現了專門的短波收音機。很小、半導體收音機大小,可以隨身攜帶的那種。

21世紀進入網絡時代,隨著無界瀏覽、自由之門等翻牆軟件的運用,“短波王“逐漸被淘汰了,還有一個叫“龍卷風網絡收音機”的軟件逐漸替代了“短波王”。在洶湧而來的信息麵前,人變得平靜,對於那些聳人聽聞的消息和極端辱罵政府的語言喪失了興趣,總的感覺是,理性而有深度的好文章越來越少。

有時,一兩個禮拜都不登陸那些網站,很多時候看標題就知道內容是什麽,知道其大概會使用哪些詞匯。許多國外網站還沒有做到象他們所批評的對手那樣與時俱進。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要不斷更新翻牆軟件,就算完全不用也要更新,因為那是一個態度,它表明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牆。隻要有牆,我們就一定要擁有翻牆的工具,這或許也是無權者的權利之一,也是五四精神的偉大延續。

105年前的人,靠武功翻牆;40年前的人,靠收音機翻牆;今天的青年呢?VPN 、VPN、VPN,重要的單詞寫三遍。

 

Image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