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文革中樂山一中的學生們踩在大佛頭上(圖)

(2023-06-27 15:05:56) 下一個

已經不錯了,沒像塔利班給炸啦鄙視恨暈病

https://mp.weixin.qq.com/s/FXqaHsS-eCCofzQuwi4P0Q

文革時期的樂山大佛

 唐樂 三江夜談 2022-01-25 02:31

    樂山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佛像依山開造,曆時90年。大佛通高71米,坐身高60米,為世界最高彌勒石刻大佛。佛像比例勻稱,莊嚴肅穆,氣象充沛。佛像南北兩壁,刻有唐代石刻造像90餘龕,極具藝術價值。樂山大佛景區麵積2.5平方公裏,與嘉州古城隔江相望,得天獨厚。景區內有秦離堆、漢崖墓、唐佛塔、宋元山城、明清建築等古跡。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山光水色,名人勝跡,交相輝映。

        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時期,樂山大佛備受冷落。遊玩者也不當一會事兒。在大佛頭上腳上隨意亂踩。真是心中無佛,佛頭著糞。

Image

這樣留影還是不錯的。

Image

大約是樂山繪芳相館的淩雲烏尤商品照片之一

Image

樂山一中的學生們站在大佛腳下

樂山一中的學生們踩在大佛頭上。正是早上八九點中的太陽。

Image

樂山一中的學生們在大佛前全影,不久就都到廣闊天地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去了。

Image

樂山一中的學生們在大佛九曲棧道上合影。

 

Image

大佛前的岷江,一隻木船正順流而下。

 

Image

一個人站在佛前留影的是誰?

Image

那時的大佛滿身雜草曆盡滄桑,瘡痍滿目。詩人歎道:“可憐世曆風霜古,銷卻金衣變草衣。

Image什麽世道!大佛不語也。

附錄:大佛建成後,免不了風吹雨打。1059年蘇洵先生攜蘇軾兄弟出川路過,有詩雲:“予昔過此下荊渚,斑斑滿麵生蒼苔。今來重到非舊觀,金翠晃蕩祥光開。”由此推知蘇洵在上次去湖北路過的1037年,主尊大佛佛已是斑斑蒼苔,大約連大像閣都垮了,才如此狼狽。22年後蘇老泉重見,已是煥然一新。大佛進行了一次維修!這當是我們目前所知的樂山大佛最早的一次維修。我們不知道這次維修後大佛變沒有變樣,隻知道百餘年的1177年,範成大遊淩雲山,在《吳船錄》中說:“寺有天寧閣,即大像所在。”可以認為在那此維修中重建了大像閣,並改名天寧閣。之前的1127年,邵伯溫在大像龕左壁高處摩崖大書有“彌勒大像”四大字,至今猶存,證明1059年前確實重建了天寧閣。範成大遊記說:“大佛兩耳猶以木為之”,即以木材刻作大佛兩耳,這可算是我們所知當時維修大佛的一個特點了。法相是否唐風,自然不得而知。

   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淩雲山兩度變為戰場,“淩雲大佛曆劫坐”像閣燒毀,主尊彌勒損壞嚴重,“可憐世曆風霜古,銷卻金衣變草衣”。到1914年,法國人色伽蘭考察,說“像雖巨,然不足以言考古,更為足以言審美也。”有所攝照片為證,已是五官不明,一身“草衣”了。同年僧人維修,有石蟾可證,不知結果如何。但據李劼人《嘉遊雜記》載他1916年路過所見:“目上層生了一列野草,儼然就是長眉。兩頤甚紅,船老板說是還願的人用土紅刷成的。”大佛尊容自然開始失真了。

更大的變故還在後麵。1925年李劼人再次到樂山,看到大佛“在它的本來石臉之外,被人給它加了一個麵套”。“據說這個麵套,又是什麽陳師長的功德,花了好幾千塊錢,費了很大的事,才把若幹的石條用石灰給它敷上,外麵又通用調了紅色的石灰抹了一層,鼻子自然沒有,而眼睛眉毛與口也隻好勞煩匠人先生的大筆。”這自然是1925年的事,可惜如此創新後的大佛“法相”未有照片留傳後世供人瞻仰,成為樂山大佛維修史上的一大憾事。

1925年,“因楊森的炮火,曾把大佛的麵套左眼打了一個窟窿”,但立刻又有資中居士捐幾百塊銀元修補如初,同時又用水泥把大佛全身粉飾了一番。大佛首次開了洋暈。

1930年到1933年,大佛進行了近代一次最大的維修。大佛麵套被扔到岷江中,沒有鼻子的佛頭重做了鼻子,描眉粉臉,如美國牧師洛弗格林1933年所言:“在最近幾年裏,大佛的麵部被水泥灰漿重換新麵。” 由此,奠定了今日我們所見的樂山大佛的“法相”,有無唐風,不言而喻。反正的學者說:“馳名中外的樂山彌勒大佛像,也早已失去了考古和藝術研究的價值。”雖然話說得有點過頭,但的確不無道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