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 涇原兵變——唐代的未遂“顏色革命”

(2023-06-25 15:29:09) 下一個

https://mp.weixin.qq.com/s/cD7i2x4mTvAb12AIHTL8-A

 季立東 季立東 2020-03-20 07:36

接上期《中唐唐軍滬澗之敗的原因及之後的唐軍軍權的轉移》

 

目錄

1涇原兵為什麽來得早?

2寒冷的天氣和粗劣的待遇成為亂兵借口

3故意激起兵變的京兆尹王翃

4長樂坡

5通化門,亂軍打出與德宗不同的經濟政策

 

Image

 

 

我們在上文說了汝州滬澗之戰唐軍戰敗後,德宗趕忙在長安組建第二支援軍。其中最核心的是士族代表蕭複,孔夫子的後人孔巢父,和軍事專家樊澤。但是這個援軍沒有組建完成呢,涇原兵變就發生了。

 

1涇原兵為什麽來得早?

為什麽呢?因為選定了將領後,還得有兵卒,這個兵卒的重要的來源之一就是涇原節度使轄區送來的援軍,正是這支援軍點燃了兵變的導火索,引爆了長安可以說積累了至少是自德宗上台以來就的鬱悶的火藥——長安中對唐德宗不滿的怒火,終於被點爆了。

滬澗之敗是九月,加上組建第二支援軍的時間,時間這麽一耽誤,長安就已經過了秋風吹渭水,落葉下長安的秋季,而入了初冬。

唐德宗向各道調集援兵救援襄城。冬,十月,丙午,最先來的,則是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將兵五千至京師。

...

但也正因為此,通化門比別的外郭城門更容易成為兵亂和攻入宮城的首選途徑,以及嚴防宮城的重要據點。這在涇原兵變期間以及晚唐時期表現得最為明顯,僅《資治通鑒》中,就出現過至少4次發生在通化門的 “嚴防” “兵亂”等事件記載。根據《資治通鑒》記載,784年6月,唐朝大將李晟在收複被敵人占領的長安時,曾帶軍到通化門外,向城內耀武示威,敵不敢出城迎戰。這就是為什麽涇原兵要從通化門入城的原因。

 

等到宦官到了通化門,立刻被亂軍殺死了。不得已,德宗趕忙又命出金帛二十車賜之。欲壑難填,這些紅了眼的亂兵,對著些東西已經不放在眼裏了。

殺了前來勸阻的宦官,亂軍就進了長安了!五千人馬,聲勢赫赫。街上的老百姓已經多年不見這種情況了,自然驚駭奔跑躲避。

然而這時候的亂軍忽然喊出這樣的口號:

 

汝曹勿恐,不奪汝商貨僦質矣!不稅汝間架陌錢矣!

 

這該多末讓人詫異!這不是來搶東西的嗎?怎麽忽然喊出新經濟政策來了?所謂的僦質,是兩個意思,僦即僦櫃,是唐代以收費代人保管金銀及貴重物品為業的櫃房,類似後代的山西票號,代替人存錢等東西。納質就是以財物質錢,異時贖出,需於母錢之外,複納利息。類似於近代的當鋪。這是對當時唐代的金融業者來說的。後麵則是對整個長安人來說的,不收房地產稅了,不收交易稅了。亂兵進程立刻打出兩個經濟政策——都是違反當時德宗的政策。足見,這不是一支普通的雇傭兵,而是有著極為鮮明的政治目的的雇傭兵。其目的就是要推翻唐德宗的政策。可以說到此,亂兵的政治目的終於亮了出來!

這真是美國人玩的所謂的/-顏-色-革-命/的唐代版!

用所謂的民意逼宮,這可比用軍隊好多了!

唐德宗遇到了新問題!這也是中國政治史上的新現象。

得到這個消息後,唐德宗我想心裏已經知道問題大了。但是也肯定知道問題的性質了。立刻遣普王誼(似乎應該是舒王李誼,因為剛剛改了名字)、翰林學士薑公輔出來勸解。等他們出來的時候,亂兵已經到了丹鳳門外,小民聚觀者以萬計。既然不是搶老百姓的,小民們當然就不害怕了。看熱鬧的不嫌事大,亂兵逼宮,小民聚觀,也是中唐政治史上的一件奇聞了!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