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處理洋人進城問題:徐繼畬的迂回驅夷,林則徐的直接驅夷; 徐繼佘在華盛頓紀念碑上的文字

(2023-04-22 09:05:33) 下一個

1) 

https://mp.weixin.qq.com/s/DSYVgvCKUfxq4swGNsILbA

 

清末兩次洋人入城風波

福州史誌 2023-02-03 04:19 Posted on 福建
 
 
 

19世紀四五十年代,福州發生了兩次頗為有名的洋人入城風波。事情起因是英國人先後在烏山積翠寺和神光寺租房。主政福建的官員劉韻珂、徐繼畬兩次都采取了比較和緩的迂回處理辦法,但朝廷卻給予了一次肯定、一次批評的相反評價,這其中的背景原因耐人尋味,值得探究。

...

 

清廷可悲的弱國外交

Image

 

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外國人在中國城內租住完全沒什麽問題,洋人與國人混居也談不上有損國格。然而,在19世紀中葉,這種事情卻足以引發嚴重的中外衝突。當時中國人對洋人的歧視與敵視,也許不符合國際慣例,有點盲目排外的意味,但我們不能苛責古人。畢竟“華夷之辨”“夷夏之防”的思想觀念在中國已經延續了幾千年,沒那麽容易改變,何況在中國的洋人也不乏作奸犯科之徒。再加上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慘敗,中華民族從天朝上國的美夢中驚醒,難免會有不甘與反抗的情緒。這其實是令人可悲又可歎的。

 

說起福建巡撫徐繼畬,他還編有反映世界各國情況的著名啟蒙書籍——《瀛寰誌略》。他與林則徐都是近代中國最早開眼看世界的先進人物,然而卻在如何處理洋人進城問題上發生了分歧。但無論是徐繼畬的迂回驅夷,還是林則徐的直接驅夷,從長遠來看,都無法真正達到製夷的目的。沒過幾年,英法聯軍就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攻入北京城,火燒圓明園,用槍炮再次教育了大清帝國,清廷被迫給予外國人在中國更多城市居住、通商、傳教的權利。

 

Image

徐繼畬《瀛寰誌略》。

 

當時的英國人譏諷清政府“智淺而欲輕人,力弱而欲伏人”,自己愚昧卻看不起別人,自己弱小卻想要降服別人,這不是盲目自大嗎?畢竟弱國無外交。隻有中華民族逐步實現偉大複興,我們才能有底氣、有自信地麵對國際社會,才能獨立自主地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

 

https://mp.weixin.qq.com/s/51U7Ru0m8JZgZB_baqqOrA

“華盛頓紀念碑”上,為何會有中文碑刻? | 短史記

 隋風 短史記-騰訊新聞 2019-08-22 22:05
問:想問一下,美國華盛頓的方尖碑裏,真刻有徐繼畬對美國國父的盛讚之詞嗎?

 

確實有。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有一座為紀念華盛頓而建造的方尖碑,即1884年竣工的“華盛頓紀念碑”。

...

1998年,美國時任總統克林頓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鄭重說到這塊石碑,

 

“從我居住的華盛頓特區白宮的窗口向外眺望,我們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紀念碑俯視全城。那是一座高聳的方形尖塔。在這個龐大的紀念碑裏,有一塊很小的石碑,上麵刻著的碑文是:‘美國決不設置貴族和皇室頭銜,也不建立世襲製度。國家事務由輿論公決。

 

“美國建立了一個從古至今史無前例的嶄新政治體係。這是最奇妙的事物。這些話並不是美國人寫的,而是出自福建省巡撫徐繼畬之手,並於1853年由中國政府刻成碑文,作為禮物送給美國。

 

Image

圖:1998年,克林頓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

 

此後,這塊石碑的存在,遂廣為中文知識界所知。不過,方聞和克林頓對石碑的表述,都存在一個明顯的錯誤,那就是將之視為中國政府贈予美國的禮物。如前文所說,徐繼畬所撰寫的文字,並未得到清廷的認可,製作與贈送這塊石碑的,則是一些美國傳教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