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文-三種典型的“中國式”邏輯; 是否該叫“中共式”邏輯

(2023-03-03 19:36:42) 下一個

https://mp.weixin.qq.com/s/r34qGXwixtlIObKeWp7onQ

 
是否該叫“中共式”邏輯 什麽嗬嗬鬼臉
 

薦讀|三種典型的“中國式”邏輯

墨香學術 2023-01-17 10:00 Posted on 河南

點擊上方Image墨香學術可以關注我哦

有且隻有根據經驗與邏輯,我們才能知道這個世界的真相。
——殷海光 
 
有人說過,這世界有兩種邏輯,一種是邏輯,一種是中國式邏輯。這話固然有所誇張,但體現的問題卻是深刻的。因為邏輯是一種強大的工具,它可以避免錯誤的認識、無謂的爭論。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遭遇各種各樣“邏輯問題”的責難。
 
易中天把國人常有的邏輯問題,大致分成了以下三類:第一,問態度,不問事實。第二,問動機, 不問是非。第三,問親疏,不問道理。
 
 
▌問態度,不問事實 
 
在《莊子》中有一篇抱甕老人的故事:子貢看到一位老人正在給菜園裏的蔬菜澆 水,他不停地用水罐汲水。子貢走過去對老人說:“老人家,現在有一種機械名 字叫做橰,即省力又快,你為什麽不用呢?” 
 
老人卻說:“我並非不知道這種工具,而是一旦用了這種取巧的機械,就一定有 投機取巧的事情。有了投機取巧的事情,就有了投機取巧的思想。有了投機取巧 的思想,就會喪失優良的美德。喪失了優良的美德,就會和自然社會不合拍,成 為與天地不能相容的人。” 
 
很明顯,在老人表麵上很合邏輯的推理裏,把取巧的機械,演變成投機取巧的道 德思想。但我們知道,取巧本是智慧的科技行為,而投機則是帶有貶義的不道德行為。
 
老人把“取巧”的機械當成投機取巧的不道德行為,把道德和科學攪合在一起, 似乎義正詞嚴,實質卻是滿嘴胡言亂語。
 
Image
 
在故事中,老人的一係列因果推理,從行為——思想——道德——與自然不合拍 ——最後得出與天地不容的結論。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滑坡謬誤。現在我們看 這個結論是很荒謬的,因為使用機械橰根本不可能產生與天地不容的結果。但就是這種隻問態度,不問事實的“中國式邏輯”,似是而非的胡話,竟然讓子 貢心悅誠服,甚至慚愧得無地自容,可見其欺騙性有多麽強。
 
 
▌問動機,不問是非 
 
李敖曾嘲笑金庸虛偽,武俠小說中體現出來的俠義是虛的,是假的,金庸本人並 沒有做到俠之大義。更說金庸是假皈依,偽佛教徒,金庸曾來李敖家中拜訪,金庸說自己已經皈依佛教了。

李敖則不以為然,並發問如果金庸真心皈依佛門,佛教的“舍離一切,而無染著”,那麽錢財就是身外之物,讓金庸就把他的財產全部捐出去吧。據李敖說,金庸聽後自是啞口無言,無力反駁。
 
實則是李敖扭曲了佛教的原旨,把“成佛”的條件偷換概念為“信佛”的條件。其實質是胡攪蠻纏。佛教所謂“舍離一切”,並不是把所有東西都拋棄,而是“心 不住”,正所謂“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對於信佛者,佛家從來沒有要求人們:舍棄財產。其實,金庸已經為社會捐出 4000 萬財產,但他不肯為自己辯解,李敖就自以為把人家駁得啞口無言,無力 反駁。
 
李敖把金庸的沉默當成了理屈,誤以為金庸不辯,就把金庸給批倒了,其實是 一種典型的隻問動機而不問是非的“中國式邏輯”。
 
 
▌問親疏,不問道理 
 
“我這是為了你好!(所以你必須聽我的)” 這大概是生活裏中國大多數父母,最常對兒女使用的話術了。站在道德製高點, 以一種權威的口氣向孩子碾壓,孩子自己的看法已不再重要了。
 
國人自古就是以宗族,族群。地域,血脈為紐帶的文化。家庭裏,父母們把孝義 的大旗一揮,就可以夾雜宣泄與教育的雙重標準和孩子暴力相向。
 
宗族製度的某些思想腐朽性延續千年,魯迅說:從來如此,就一定對嗎?新文化 運動中對封建宗族製度的批判透徹而深刻,甚至根植於國民性中,想揭一點偽飾 以引起療救,反而成了異類。翻翻曆史,多少孝是出於愛,還是來自倫理對個體自由的壓製。
 
中國人也喜歡說“講道理”,但這個“道”,是道德,而非講理。或者把“理” 解釋成“情理”“麵子”。
 
所以社會、生活當中,國人大多時候隻問親疏,不問道理,純粹講理講邏輯是講 不出去的。必須,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感化”下才能說服對方。如果這樣還 不能說服,就把“理”直接換成“力”,直接來硬的,馬上搞定。
 
 
▌“中國式邏輯”的問題到底出在哪
 
這些謬誤不僅像病毒,有時甚至如基因,已經根植於我們大多數人的頭腦。從本 質上來看,是缺少了真正的邏輯,在現代社會這大致上有三方麵的原因。
 
●一是學校教育階段缺乏係統邏輯課程的學習。真正的(其實是非常有限的,通常 隻是半學期選修)邏輯課程要到大學才有,甚至有的大學根本不會開設這種通識 課程。教育一直被視為是“精心”培育“新人”的過程。強調理性思考的邏輯言說無 助於這種“嗬護”的進行,遭受厄運也就在所難免。
 
●二是父母的影響。父母權威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邏輯說理的必要性,於是溝 通轉變為了服從,這是以強製代替邏輯說理,以道德約束孩子的自由選擇。
 
●三是公共空間的逼仄與戾氣,導致無法形成有意義的嚴肅討論。經常的情形是, 一旦陷入某項爭論,首先想到的是先質問對方的動機純不純,而非對事實的探究, 對真相的追求。邏輯言說除了本身作為一種知識外,它還能夠塑造一個人的思維方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