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曾經的律師,蒙召之後做了牧師。前半生為自己活,後半生為神活。
正文

致從事保險理財服務弟兄的一封信

(2024-02-13 14:09:42) 下一個

D&H兩弟兄平安!

在除夕之日,提前向您兩位拜年,願兩位新年吉祥!

今早醒來很早,躺在床上無法再次入眠。念及我此前給您兩位的一封信(語氣較重),想到了哥林多前書,保羅責備哥林多教會,語言比較嚴厲,因而又寫了哥林多後書。在此信中保羅轉變了語氣,給予更多的是鼓勵、安慰。得到此啟發,我為了您們的益處,造就兩位的生命,不得不再囉嗦一番:

您兩位是基督徒,您們的客戶主要也是基督徒群體,因此就比較危險,需要格外小心。為什麽這樣說呢?

因為在馬太福音18:7-9“這世界有禍了,因為充滿使人犯罪的事(有譯本翻譯為:“將 人 絆 倒”)。這些事是免不了的,但那使人犯罪的有禍了! 如果你的一隻手或一隻腳使你犯罪,就把它砍下來丟掉;你一隻手或一隻腳進永生,總比有兩隻手或兩隻腳被投進永火裏好。 如果你的一隻眼睛使你犯罪,就把它挖出來丟掉;你一隻眼睛進永生,總比有兩隻眼睛被投進地獄的火裏好。” 我們在職場服侍,千萬小心不要絆倒其他弟兄姊妹!我給您們介紹的S姊妹就因為此前的一位基督徒姊妹賣保險給她,被絆倒了,她認為被那姊妹騙了。她為此抑鬱了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懷疑自己的信仰。

那麽在職場中如何避免絆倒人,相反能夠以身作則,作鹽作光,榮耀主?

首先,要確立我們職場服侍的異象/目標是什麽?

首要的目標是為了“榮神益人”還是為了把買賣做好,掙更多的錢?抑或是其他......?

其次,為了實現這個異象/目標,我們該如何做?如何區分我們是基督徒,不同於世人?

我想關鍵在於我們是在“賣產品”還是“賣服務”。世人就是通過各種手段極盡所能地“賣產品”,能夠多賣一單是一單,其他在所不問。

我們基督徒該作何選擇呢?

基督徒自然應當選擇“賣服務”。為此,我們的時間分配應當不同於世人。捫心自問:自己時間的百分之x,用於了拓展市場,百分之x的時間用於服務老客戶?

那麽如何服務老客戶?

其中之一就是製度性地主動常溝通,不能賣產品的時候總圍在客戶周邊,賣完產品不見人了(世人的常規做法);

如何溝通?

其中之一就是有些產品至少每年在續費之前主動幫助聯絡客戶,不但提醒續費,更重要的是檢索產品過去一年盈利情況,盈利不理想的主動分析原因,並提出整改措施。主動承認做的不夠好的地方,不避諱問題、矛盾。如此,即使產品表現不好,也容易得到客戶原諒、理解。無論如何,讓客戶感覺您很在乎他,時刻關心他的產品收益,關心他的利益保護。做到這兒,雙方的關係就會越來越好!客戶就會成為您的口碑。

基於此,是不是客戶越多越好?

我認為這應當取決於您的管理/服務半徑。如果不能保證服務質量,寧可暫停接受新客戶!要知道建立好的名聲、信譽,需要一生持續不斷的努力,而毀掉它,隻需要一個客戶,一個突發事件。而作為基督徒,名聲就是我們的生命,就是為主做好見證還是壞見證的大是大非問題,就是會不會絆倒人的生死問題!何為絆倒人?絆倒人就是指由於我們的罪而使他人犯罪,或使他人離開神、離棄神、懷疑神、羞辱神。如此一來,我們每日當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在諸事上都要尋求神的旨意,竭盡全力成就祂的旨意。否則,就不要打著基督徒的旗號,實在是太可怕了。

最後,就是極力提高專業水平。

理財是專業水平較高的行業,我們保證不賣自己不懂/不精通的產品。買產品的客戶基於對您們高度信任而簽單,具體產品細節、結構、類型等選擇,基本由您們推薦,這就存在潛在風險。賣產品時演示的回報率和實際購買產品後的表現差異較大時,就會造成信任危機。處理這種危機,不能單靠良好的服務態度(固然重要,但治標不治本),恐怕專業水平更勝一籌!

我為您兩位而感恩,您們願意在理財職場上公開服侍,從而榮神益人。雖然這是一條荊棘之路,非常不容易,但正像腓力比書1:6 “ 我 深 信 那 在 你 們 心 裏 動 了 善 工 的 , 必 成 全 這 工 , 直 到 耶 穌 基 督 的 日 子 。  ” 我因此對兩位滿有信心!

值此年底之際,正是我們檢索過去,展望未來之時,希望這封信對兩位有所幫助!我希望我不是在羞辱兩位,而是在造就兩位弟兄。因為我是在憑愛心說誠實的話。想努力實現以弗所書4:29“汙 穢 的 言 語 一 句 不 可 出 口 , 隻 要 隨 事 說 造 就 人 的 好 話 , 叫 聽 見 的 人 得 益 處 。” 所教導的真理。

再次,祝願兩位及您們的家人新年平安、喜樂!有神與您們同在!

愛您們的,

周茂倫弟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