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樵大夫

醫學,詩詞,書法,徒步旅行
正文

欣賞杜甫詠懷古跡其一

(2023-02-08 16:13:15) 下一個

https://www.meipian.cn/4ld4ebde?share_depth=1&first_share_to=copy_link&first_share_uid=6758433

https://www.meipian.cn/4ld4ebde?share_depth=1&first_share_to=copy_link&first_share_uid=6758433

杜甫 庾信故居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欣賞

這首詩的最佳欣賞方式是倒過來,從後往前讀,首先需要了解庾信。庾信是南北朝時代的大家文人,他最偉大的作品是晚年的哀江南賦。哀江南賦是一部史詩級別的作品,文學價值極高,後世幾乎所有的駢體辭賦,包括著名的滕王閣序,都可以看出其影響。

哀江南賦的寫法是以自己的身世為線索,記述並哀悼江南故國的覆滅。這也正是杜甫這首詩的寫法,將自己的身世與庾信的故事交錯編織,在對比之下反映的其實是兩人之間,乃至千古中國文人之間,命運中的共性。

庾信和杜甫一樣,祖上河南,其家又和王羲之等一樣在晉朝時南遷。庾信生長在梁國,並且幾代人都在梁國為官。和平富饒的梁國先是經曆侯景叛亂使國本動搖,此間庾信身為太守曾經因為畏懼叛軍而棄城奔逃。接著,被派往出使北魏期間,又發生北魏南侵使梁國滅國,接著北魏又被北周消滅。可庾信先是被北魏留以重用,又在北周繼續為官,而且官位越來越高。

作為以廉恥心強烈為特征的中國文人,庾信一生兩次經曆滅國又在敵國為官,逃不掉的內疚隻能以懷鄉為籍口抒發,最終借著哀江南賦爆發,徹底傾吐。

杜甫對庾信推崇備至,曾經在三首著名的詩中以庾信為主要涉及。更主要的是,出於身世中類似的處境與心情,杜甫顯然能體會到,庾信雖然官運很順,其內心的糾結大概比自己吃過的苦還要折磨人。因此,這首詩雖然肯定屬於杜詩的精華之作,反而相當冷靜中性,而沒有延續杜詩一向的傳統,不管不顧的一味悲哀的潑灑苦水。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庾信故居在湖北江陵,他是從西南漂泊到長安;而杜甫自己才是從東北的長安漂泊到西南。但地址方向不是要點,重要的是兩人都是不得不羈留在暫時賴以生存的他鄉,而心中的思念卻都是在東北西南大調角的遠方,而且兩人的祖籍都是河南。

了解到這一層就能明白,庾信雖然官越來越大,子美卻稱之為“庾信平生最蕭瑟”。其實,更深的層次在於,何為祖國?何為故鄉?既然“風塵”“天地”才是人生真正借以依憑的空間,何不就此心安、就以我身棲處為家鄉?果真能修悟到此境,杜甫與庾信豈不就都可以釋然?

“三峽樓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山。”地名都隻是為了體現異國他鄉。日月淹留,雲山共度才是要說的。在每天每日的努力適應中耗去的是不知不覺的歲月蹉跎,老之將至。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造成國家亂局,自己身世飄零的是凶頑叛將,其無賴的本質一貫,而且很快會被消滅。可是,一時的兵荒馬亂落到具體人的身上卻就是一生一世的悲哀,終歸是不得歸去。

時空,地域,人我的交錯中編織出來的故事,講的是庾信還是老杜自己,擬或還是所有可以類比的中國古今文人們?

庾信作為國家的使節卻因為祖國覆滅而在敵國不斷高升,杜甫覺得自己滯留蜀中應該是暫居以待卻從此轉運無期。貌似不同,卻都是在心有不甘,卻又停不下來的境遇中一步一步走向命運的盡頭。。。

可是,正是因為內心不斷的糾結,庾信才在辭賦上最終實現了風格與內涵的雙雙突破。而絕路逢生的成都滯留也顯然是杜甫巔峰作品的最集中時期。肉體人身,俗世人心,多磨的經曆最終升華達到各自文學詩賦的巔峰,各自思想人生的巔峰。。。

那麽,

人生的意義是什麽?

人生努力的目標應該是什麽?

庾信平生最蕭瑟,

暮年詩賦動江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