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西鳥

記錄旅遊的點點滴滴
正文

2022 金秋環遊土耳其 -《Day3》(上) 古老驛站-番紅花城 Safranbolu

(2023-01-12 21:10:56) 下一個

番紅花城(Safranbolu)並不是一個十分為遊人所知的小鎮,我想最主要的是因為它交通不是十分便利。坐落在土耳其中北部,離伊斯坦布爾有400多公裏的車程, 離最近的大城市,首都安卡拉也還有兩百公裏之遙, 不過離黑海海濱隻有100 公裏。 

去之前, 我對它知之甚少, 隻是聽說它是古老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驛站。 不過好在人家自帶光環,有番紅花這樣一個優雅浪漫的名字, 聽著就讓人喜歡, 未見已愛, LOL。

我們頭天晚上入住番紅花新城區的一家旅店; 早飯一過, 導遊就帶我們來到了老城區東南部的山頂公園(Hidirlik Tepesi),這裏是俯瞰番紅花老城全景最佳的地方。

登高遠眺, 真是讓人眼前一亮! 青山翠穀環繞之下, 竟然掩藏著這麽大一片紅瓦白牆的建築群!

這個幾百年前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古雅精巧的小鎮, 仿佛是一個被世人遺忘的世外桃源

必須有到此一遊照哈

學習藩紅花城的曆史得知, 十三世紀,這裏曾經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驛站城市, 到十七世紀奧斯曼Ottoman帝國的鼎盛時期, 這裏因盛產番紅花以及發達的手工製作工藝, 成為當時的貿易重鎮。 到18世紀和19世紀, 小鎮巨大的財富,令達官貴人紛紛在此修建豪宅, 數百上千棟典型奧斯曼風格的建築就這樣平地而起。

據稱這就是典型的奧斯曼建築。兩到三層木質結構小樓,上麵樓層突出於下層

隨著鐵路運輸的興起, 番紅花城逐漸退出了貿易重鎮的地位,也慢慢被人遺忘。 大約也因此,小城奇跡般的躲過了兩次烽火連天的世界大戰以及土耳其境內大麵積的工業化。如今這裏被保護下來的不隻是簡單幾棟古老的建築,而是整個古老的奧斯曼城鎮, 所以小城雖因花兒得名,但它現在聞名於世的是因為它像奧斯曼帝國時期建築的活化石般, 完美地展現了奧斯曼時期的風貌, 是當今土耳其 “最奧斯曼”的地方。 也因此,藩紅花城在1994年被選為聯合國世界遺產城市。

一路從山頂走下來, 我們開始近距離,細品小鎮的風情。

小小的民宿旅店

路邊的餐館

因為隻是早上八,九點鍾,所以還沒有任何食客、遊客

語言不通沒有關係, 指指照片就可以點菜啦

為了避免年久失修,很多最好的曆史建築都經過修複,變成了旅館、商店和博物館。這家客棧Cinci Han ,據說很有名,是十七世紀小鎮最大的客棧, 現在修建成一家旅館

連蔭的藤蔓, 百年的石板路; 覺得這裏真是休閑散步,或香茶慢飲, 細細品味古老文化的好地方

兩旁的商店,都是這種棕褐的底色,釋解著“古色古香”

這是一家藏在小巷深處,修複的十分精致的民宅。悠然藏形於鬧市中的豪宅,不難想象出昔日奧斯曼時代富人的奢華

一個完整的城鎮自然不可能缺少清真寺

還有那被稱為“世界四大浴”之一的土耳其浴。背後紅色圓頂的建築就是修建於1645年的土耳其傳統浴室

隻聽說番紅花是很名貴的食材和香料, 但從來不知道它是什麽樣子。小鎮的中心, 有一個番紅花的雕像

現在番紅花城外也依舊在種植番紅花, 不過不是開花的季節。我好奇,網上找出, 它長得是這樣的

大部隊也在此留影紀念

番紅花老城全部都是凸凹不平的石板路,林林總總伸向不同的方向

曾經的繁榮貿易,車水馬龍,熱鬧喧囂已成過往。如今的小城就像那獨行的老人, 安靜, 古樸, 與世無爭。

我實在是太喜歡她那質樸低調的溫柔

 

漫步在這個美麗, 韻味十足的古城,那古老的石板路,記錄著歲月的痕跡, 那錯落有致的古屋見證著四百年的風雨滄桑, 點點滴滴,細雨潤物般地向世人展示她古樸而迷人的魅力。

我們這次盡管隻是匆匆一瞥,但她那溫潤淳樸的氣質, 那與塵世隔絕的恍惚感,還是給我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我很慶幸我來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