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們稱公曆是陽曆。公曆是真正的陽曆嗎?
一個曆法是什麽曆,從它的計日方法來鑒別。
公曆計日方法為三層數字,即:年、月、日。年自元年起,用數字1計,然後依序為:2、3、4、...。
年分12個月,各月日數不等,依次為:31、28(29)、31、30、31、30、31、31、30、31、30、31日。每月計日自數字1起順序至月末日。
但是公曆的計日不僅用“年、月、日”一種方法,而且有第二種方法,那就是七日一個循環的星期計日法。在生活中星期計日法甚至比“年、月、日”計日法還重要。在人人離不開的月曆和年曆出版物中,曆表是以星期為基準的。月曆表雖然每月一張,但表不是從1號排起,而是從星期日或星期一排起,每星期排一行。如果該月1號不是星期日或星期一,比如是星期四,那前麵的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都要空著,1號寫在星期四。這樣,到月末,如不是星期六或星期日,就要把填不滿的格子空著。這樣每個月的格子都是七格一行,各行滿七格。這就是月曆表以七日星期為基準排列,不以月的日為基準排列。所以,公曆實際上是按太陽的陽曆和按宗教的星期曆的混合曆。說是陽曆為主,星期為輔。實際上在很多場合,是喧賓奪主。特別在假日上,按星期的休假日多達104日。按月日的休假日卻了了無幾。
平年365日,閏年366日,都不是7的整倍數。因此日期和星期日次年年都要改變,這給公共事物的安排帶來極大的困難。這成為人們對公曆的最大抱怨。
其實公曆是很冤枉的,因為這不是主曆陽曆的錯。陽曆幹嗎要背這個包袱呢?
真正的陽曆應該是什麽樣?
公曆的年,平年365日,閏年366日。公曆有個閏法,逢4的倍數年為閏年。如果僅僅是這樣,平均年長就是365.25日。而太陽的回歸年長現在約為365.2421875日。所以四年一閏的閏法,就比回歸年長了。因此公曆增加了一項閏法規定,每400年減去三閏年,即逢100的倍數年,但不是400的倍數年減去一閏年。現在就是用的這樣的閏法。這樣可以保證3300年不會多閏一日。現在有閏法改革方案:在3200年再減去一個閏日;還有其它的改革方案以改進閏法。這是現在曆法改革的任務。
真正的陽曆是有較精確的閏法,保證曆法的平均年長與回歸年充分相合,而且分月要盡量與自然光照四季相合拍,簡明方便。
現在的公曆除了受七日星期曆的嚴重幹擾外,最大的缺點就是年首和分月無視自然光照四季,使日期數字不能顯示四季的進程。